买来的娘子会种田

第238章:亩产千斤


    赵家的地窖,这一次可打算多挖一些。
    “红棱,你就多挖一些吧。咱们多藏一些粮食,其实也是好事儿。”
    经过了这一年的干旱天,李红梅深深地明白,在交通,还有信息,科技,都不是太发达的时代,最好的,还是手里有粮心不慌。
    而且,就算是平时的一些药草类的,也应该保存一些。
    否则一旦遇到了灾难年,哪怕你有钱,也不一定就能存活下来。
    红棱倒是什么都听她的。
    当下,转身去找村里的一些在家里的男人,帮忙多挖几个地窖。
    家里的地窖,李红梅就让二丫儿去搞。
    小丫头的力气大,可以毫无顾虑地干活。
    这一点,李红梅还是觉得很不错的。
    好在,小丫头确实是听话,听说为了灾难年准备的地窖,是以二话不说,还真的每天晚上都抽时间来挖地窖。
    原本这一次的怀孕养胎日子也不是太好过的。
    可是有了几个人晚上挖地窖的活儿,李红梅也觉得好过了许多。
    地窖在挖好后,就开始让柳婶儿这一帮人帮忙挖红薯。
    家里的人手少,那就请人。
    工钱,一个人一天多少钱,按着天数来算。
    村里人家么,好多妇道人家,一听说有工钱,二话不说,自己地里的活儿都缓一缓,直接来赵家帮忙。
    如此一来,这红薯窖挖了几天,也差不多全得了。
    但凡是来帮忙挖红薯的人,都羡慕的很。
    “我说赵家的啊,你们这玩艺儿可真心是高产呢。一亩,恐怕不下于好几百斤的吧?”
    李红梅微微一笑,“今天,我就是来称重的。瞅瞅,咱们家这一亩地,到底会产多少的红薯。”
    其实她想说的是,大姐,你把我这东西猜测的太少了呀。
    这可是红薯,块头儿这么多,一梗一梗的,哪里才会几百斤。
    一亩,少说也上千斤的呀。
    果然,在把一亩地的红薯挖完,再上称的时候,答案出来了。
    “一千三百斤!”
    这个数量,直接就帮忙的人都哑巴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跟着叹气。
    “要是,我们村的人都种上这样的东西,咱们村,就算是遇到象今年这样的干旱天儿,也不会饿肚子啊。”
    柳婶儿更是接话。
    “而且啊,那些红薯藤,还有老根蔓之类的,可都能用来养猪,养牛,养羊这类的。这玩艺儿,我吃着,也是极好的啊!”
    这些人说完。
    一起掉头看着李红梅。
    有人更是嗫嚅着。“大山媳妇儿……我们,能买一些不?”
    李红梅看着在场的人,淡然一笑。
    “嗯,卖的。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这样吧,我一家就按照一百斤卖给你们,至于价格,我暂时还没想好。”
    众人乐呵呵地,内心暗自松了口气。
    只要愿意出售,这就是好事儿啊。
    至于说价格,虽然内心不安。
    但是,起码,亩产能达到上千斤的好东西,这玩艺儿,哪怕是贵一些,咬咬牙,也得接受啊。
    一户一百斤,虽然有的人家里地少,可能一百斤有点多。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家来说,一家一百斤,还是略少了些。
    不过,李红梅也不能一碗水端平,她打算的,就是在村里面按照平价销售。
    至于另外的,到时候,她就按藤蔓来销售了。
    “对了,我一会儿跟大家伙儿说说这个红薯怎么弄,也拜托各位,在和亲戚朋友说话走亲戚的时候,都跟她们说一声,我这家里的红薯,可是好东西。她们要的,可以预订着,明年我发货。再指导他们怎么栽种法!”
    “还可以销售到外面去啊,唉呀,大山家的,你太好心了。这,这是好事儿呢……”
    有人惊叹出声。
    谁家还能没个亲戚来着。
    这个李红梅这么做,明显的就是偏帮他们么。
    到时候亲戚里道的,一道儿致富了,大家聚一起,多好的事儿啊。
    “其实吧,我也不指望着它能赚多少钱。这种农作物的东西,我会让大家伙尽量都种的上。所以价格,我寻思着吧,你们的就一斤按照十个铜钱来出售吧。”
    众人听的都张大了嘴巴。
    红棱则是皱眉。
    这个大山家的,这样实在真的好么?
    要知道,只是十个铜钱一斤。
    就是说,一户人家一百斤。
    这也才几个钱儿啊?
    一千个铜钱,这么廉价的东西,李红梅你确定是在出售上千斤亩产的作物~
    最后,村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这个,太便宜了。我们去买那些玉米,还有黍米种子,都得多少钱啊。大山家的,你这一百斤,才一千个铜钱,真的便宜到让人……不好意思买走啊。”
    李红梅无所谓地挥挥手。
    “咱们一村的人,我也不是不要你们钱。这不也要收费的么。那啥,我别的也帮不上忙,只希望吧,我们赵家在摆脱了贫困的时候,你们也能有饭吃。我不是什么大好人,我只是觉得,咱们处了这么久,一个村的人,平时偶尔有几个心地不纯的。但是,起码,大多数人对我们赵家人,还是不错的。所以我李红梅记着你们的情。把你们当成我的兄弟姐妹来看待,咱们,不用太见外。”
    这么实在的话,众人听的都暖暖的。
    同时,大家伙儿都暗自决定。以后赵家人有啥事儿,有啥活儿,只要招呼一声,在家有空就来帮忙。
    关于红薯亩产上千斤的事儿,很快就传扬出去。
    四面八乡的人,在听说了有这样的神奇的作物后,都惊奇了。
    有人不相信。于是专门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