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故园

正文 第十章绝处逢生显正道


    开封保卫战的胜利,任浚与将士们彰显了忠贞与无畏,而百姓的凝聚团结,彰显了民心所向!而其中最让崇祯皇帝感到荣光的是周王朱恭枵,他在危难之时易改福王的嗜财如命,他捐献五十万元银子,给当时断发军饷的将士以鼓舞,在全城断粮之日,他捐出粮食为民充饥。“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在后来黄澍决黄河大堤欲淹李自城农民军时,开封城内浊浪滔天,军兵们在自保无力的情况下,居然合力打造出一只船来解救了周王家小。这足以证明施道的可贵和民心的力量。
    崇祯十五年正月,当任浚命令将士用炮火轰走了李自城以后,守城的将士们也未得一丝懈怠,他们除了整修增云楼,储火药,立炮台,添飞石,之外,总兵陈永福还特地设了“游营“整天轮番警戒。他们知道,李自城是不会服输的,总有一天他还会兵临城下的!
    五月四日,农民军果然赶到了开封城下,声势浩大,号称“百万“,他派兵四处扫荡了明朝在中原大地上的州县,共攻陷了二十余座城,这样成功地将开封与其它州县隔绝开来,从而达到孤立开封的目的,可见,李自城这次“势在必得“!
    开封城内祥府知县王燮被提拔调离重用,督师丁远睿也早已离开,留在开封的官员们认真的组织防御,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然而,明军却看见农民军在土堤上来回游荡,便去打探,原来农民军在收割城外的小麦,靠近城池边的小麦几乎被农民军收割。明军见状,这分明是抢粮,便也派兵去收割小麦,但最后没割完的却被李自城下令放火烧了。
    李自城兵困开封三个月,夲希望他们粮草断绝自然投降,可开封军民一心,拚死坚守。
    崇祯十五年九月皇上命陕西总督孙传庭统兵马出潼关欲解开封之围,推官黄澍想出退兵之策约黄河北岸河北巡按严云京于十五日决开了黄河大堤,黄河水势汹涌澎湃,李自城见状移师河北西部,淹死了部分军队,而给附近的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流离失索,很多人命丧于洪水之中!
    却说任浚在开封大战中身负重伤,在家养伤数月,至十月虽然还未痊愈,但是病假期已到,便回京复命。由于他在开封之战中,指挥有方,不怕牺牲,将生死置之度外,等等功劳,皇上任命他为兵部右侍郎,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督察地方军务以及剿匪事宜。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任浚由于伤未痊愈而复发难忍,便奏请皇上回里养伤,皇帝不准,并言:“寇氛孔亟,任浚以寸望特简,着即星弛受事,力办防剿,不得以夙病托陈!″旋命兵部侍郎任浚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豫楚统揽河南,湖北两省的军政工作,君命难违,任浚不顾生命之忧,强忍疼痛带上许尚忠等少量随从,轻车简从率部疾驰开封,这个他曾经出生入死的地方。他要号召忠义之士,招集往日守汴部下僚属,共渡国难。十七年二月二十四日,他快马至长垣时已近日暮,便夜宿长垣,却不料遭遇李自城的军队潜入城下,无奈寡不敌众,任浚被捕。
    农民军见任浚是朝廷命官,自然把愤怒发泄在他身上,一路上严刑拷打,逼他投降,而他凛然站立坚决不从,最后乙士兵举长矛刺向他的头颅,反皮障眼,顿时鲜血直流昏死过去。甲士兵一路见士兵们如此虐待任浚,见任浚如此英勇,又闻听过他的英名肃然起敬,今见乙士兵把他刺倒,便一脚把他踢翻在地,愤怒的说:“闯王让我们把他押往北京,现在你把他刺死了,看我们怎么交差?再说人家任官人虽说是朝廷的官,可他是个好官!一路上的们太过分了!“甲带着哭腔蹲身把任浚身上的绳索解开了,丙士兵过来阻拦,甲士兵吼道:“他都死了,解开了他能跑了?让他轻松的上路吧!你们知道闯王为什么让我们把他押往北京?是因为闯王也敬佩他是个英雄!如今他虽死了,我们抬也要把他抬到北京!“
    也许是甲士兵的吼声把他惊醒,他听了他的话似乎别有用意,便又合上了眼晴,甲士兵给他解去了绳索立时觉得轻快多了,他躺在担架上休整了一天,但他强忍着疼痛不出声,伺机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第二天清晨,他便听到农民军的欢呼声,甲战士喊道:“北京攻克了,你看人家都去抢宝贝了,走咱们也去!“几个士兵一听便争先恐后的去抢宝贝去了。任浚趁着这个机会逃跑了,崇祯十七年三月底,四月初,任浚辗转千里历经艰辛回到了家乡夏庄隐退。孙廷铨以及父老乡亲们听说便争相来看望,而任浚旧伤加新痕让他卧床不起。之后大学士孙廷铨在书中写道:“昔甲申之变,公(任浚)自贼中逸归,父老奔问官守,余适从之,因得其死情状。又见其创痕,自发际垂于眉末殷然尚未复也,心甚壮之。“
    而就在任浚的逃亡途中,紫禁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打正月初一李自城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后,他的气势愈加凶猛,正月初八便带领主力从西安出发直杀向北京,一路上他势如破竹,明军纷纷战败。!二月十六日,李自城在进攻北京的途中发部了《永昌诏书》,大骂朝廷并要崇祯看清形势投降!而性格刚毅的崇祯皇帝是绝对不会投降的,一个曾经下过“罪己诏“书的皇帝夲来就有愧于祖宗,如果投降岂不是更有辱于列祖列宗,尽管他竭尽全力的想拯救大明王朝,但终归还是大势已去,三月十八日崇祯皇帝无望的走上了煤山在一棵歪脖子树下自缢身亡!直到三月二十二日,农民军才发现了他的遗体。他的衣袖上写有两行墨书。一行是:“因失江山,无面目见祖宗,不敢终于正寝。“另一行是:“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一代君王就这样悲壮的离世,他带着愧疚,带着屈辱,带着遗恨走了。虽然他个人带着这种心情离去,但是他太不应该,他应该坦然离世,他虽然没能拯救大明王朝,真的并非他之过,他不过是延续了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的死期,他每天都在努力的做着,他在履行着一个医生的职责,却从未过着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真正的生活!他从登基的那天起,他扛起的是一种责任,从不停歇直至死亡,尽管历史始终在赞美歌颂成功,但是崇祯皇帝的历程同样值得歌颂,他是一代明君,虽然他倒下了,但虽败犹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