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第52章


——在此以前找不到时间,因为它是在创造时间之前;在它以前,是创世者的永恒,它的来自创世者,不在时间方面,因为时间尚未存在,而是由于本身的受造。     
    它是来自你,我们的天主,但和你截然不同,它不是常在的本体:可是在它之前,在它身上找不到时间,因为它能永永仰望你的圣容,不会瞬息离开你,所从它不会有任何变化。     
    但它仍具有可变性,假如没有那种伟大的爱和你联系,依靠你永远维持着中午的光明和热力,也可能暗,也可能冷。     
    你是多么光明灿烂的宫殿!     
    “我喜爱你的华丽,你是创造你并占有你的天主尊显荣贵的住所。”     
    ②在我羁旅尘世之时,我向你叹息,我乞求你的创造者也占有我,使我也托居在你屋中,因为我也是他创造的。     
    “我飘零着如迷途的羔羊”     
    ,③但我希望能背在我的牧人、你的创造者的肩头,带回到你的宇下。     
    反对我的人们,我对你们说了这些话,你们有何意见?     
    你们也相信摩西是天主的忠仆,摩西的著作即是“圣神”的言     
    ①见《哥林多后书》5章21节。     
    ②见《诗篇》25首8节。     
    ③见《诗篇》118首176节。
    论。那末有没有这样一所天主的居处?它虽则不能和天主同属永恒,但它在天上具有另一种永恒,在它身上你们找不到时间的变化,因为它超越一切空间时间,他的幸福在乎依附于天主。他们回答说:“有的”。那末我的心灵向我的天主呼号时,听到至尊天主的声音,你们怎能斥为虚妄呢?你们是否反对我关于无形物质的见解?这物质没有形相,便没有组织;没有组织,便没有时间的变迁;虽不是完全空虚,但近乎空虚,不论它怎样存在,怎样来自万有之原的天主。他们说:这一点,我们也不反对。     
    十六     
    我的天主,凡承认你的真理在我心灵中所说的话都是确实可信的,我愿意在你面前和他们一谈。至于否定这一切的人们,任凭他们去狂吠吧,他们只会闹得使自己糊涂;我要努力去劝说他们平心静气,向你的“道”敞开心门。假如他们不愿而拒绝我,那末我恳求你、我的天主,“不要对我缄口不语。”     
    ①请你在我心中据实说,因为只有你能如此说。我将听凭这些人欢嘘尘土来蒙蔽自己的眼睛,我将由心灵深处向你唱出爱情之歌,发出我羁旅生涯中无法形容的呻吟,我是念念不忘耶路撒冷,一心向往着耶路撒冷、我的故乡、我的母亲耶路撒冷,也向往着你、耶路撒冷的君王、它的照耀者、它的父亲、它的保护人、它的所天、它的纯洁而炽盛的幸福、它的可靠的快乐、它的不可名状的至宝、它的一切,因为你     
    ①见《诗篇》27首1节。
    是唯一的、真正的至善;我决不再舍弃你,直至你、我的天主、我的慈爱,收敛整个支离放失的我,改变丑恶不堪的我,永远坚定我于这位最可爱的母亲的和平之中,那里有我精神的鲜果,那里是我的信念的来源。     
    有些人对以上的真理,不斥为错误而全部接受,对你的圣经、通过摩西而写成的圣经,也表示尊重,和我们一起承认圣经是理应遵从的最高权威,但对于某些问题反对我们;对于这些人我这样答复:“我们的天主,请你担任我的忏悔与他们责难之间的裁判者。”     
    十七     
    他们说:“这一切是真的,但摩西在圣神的启示下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不是指你所理解的天地,所说的天并非指一种精神的、有理智的、永永仰望着天主圣容的受造物,所说的地,也不指无形相的物质”。那末指什么呢?他们说:“我们所说的,即是摩西的本意,也即是摩西用这些话所要表达的意义”。究竟指什么呢?他们说:“摩西用天地二字先笼统概括地说明整个有形世界,然后按照日子的次序,把‘圣神’所要说的一切,一条一条分别叙述。摩西谈话的对象是一个粗鲁而只知关心肉体的民族,摩西认为只能把天主化工中有形可见的东西介绍给他们。”     
    他们也同意凡我们所熟悉的、有形可见的一切,都是以后几天中由“混沌空虚的地”和“黑暗的深渊”形成而布置的;他们也认为这“地”和“深渊”理解为无形相的原质并非不恰当。
    那末有人要说:“天地两字最先就是给我们物质的无形相与混沌的概念,这个有形可见的世界以及世界中所呈现的万类,往往也名为天地,即是从那个物质化育而成的。”     
    那末,另一人要说:“不论有形无形之物,统名为天地,是很恰当的;甚至天主在智慧中,即在‘元始’中创造的一切,也可以用这两字包括起来。但既然一切不是从天主的本体,而是从空无所有中创造,和天主不同,则一切都有某种可变性,但有的是存在而不变,如‘天主永远的居处’,有的是不断变化,如人的灵魂和肉体;所谓‘混沌空虚的地’和‘深渊上面的黑暗’是指一切可见不可见之物的共同原质,这原质未具形相而能接受形相,从此形成了天地,即一切有形无形的、已具形相的受造物;二者的区别是:‘混沌空虚的地’是指未显形相的物质本原,而‘深渊上面的黑暗’则指飘忽不定、未受约束,未受智慧照耀的精神原素”。     
    还可能有人说:“读到‘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天地二字并不指完善成形的可见与不可见之物,而是指万物尚未成形的胚胎、是指能接受一切形相、能用以制造一切的原质,虽未有清楚的特性与形相,但已粗具端倪,依照性质区分之后,天是指精神的受造物,地是物质的受造物。”     
    十八     
    听取并研究了以上各种解释,我不原“作文字上的争辩,因为一无好处,徒乱人意”。     
    “法律是有利于我们的进修,只要引用合理,因为法律的目的是爱,这爱出自光明纯洁的心地和无邪的信仰。“     
    ①而我们的导师已把全部法律与先知总括在两项命令中。     
    ②我的天主,我双目在黑暗中的光明,只要我真诚地向你忏悔,那末圣经上的这些话既然是真实的,即使有种种解释,对我有什么关系?别人认为一种不同于我的见解是圣经作者的本意,为我有什么关系?我们读圣经时,都力求理会真义,既然我们相信作者真实无妄,则我们确知或认为是错误的,我们决不敢想像作者会如此说的。既然我们都力求在圣经中领会作者的真义,而如果你、一切真诚无妄者的光明,你启示我们某一种见解是正确的,即使这并非作者的本意,而作者的本意即使不同,也属正确,这有什么不好呢?     
    十九     
    因为,主,确无可疑的是:你创造了天地。确无可疑的是:“元始”即是你的智慧,在智慧之中,你创造了一切。确无可疑的是:这有形可见的世界分为西部分,用天地二字可以总括你所造的一切。确无可疑的是:在我们意识中,一切可变的东西,是具有形相方面的某种欠缺,因此能够接受形相,亦能改变形相。确无可疑的是:凡与不变的形相紧密结合的,便不受时间的影响,即使本身可能变化,而事实不会改变。确无可疑的是:未具形相的物质,近乎空虚,也不能     
    ①见《新约。提摩太后书》1章8,5节。     
    ②按指耶稣在《马太福音》(22章37一40)上所说的:“全心、全灵、全意爱天主……爱人如己,全部法律和先知系于这两条诫命。”
    有时间的变迁。确无可疑的是:物质造成一样东西,按照习惯,能用成品的名称称原来的物质,因此造成天地的任何无形物质也能称为天地。确无可疑的是:在成形的东西中,没有比“地”和“深渊”更接近于无形相的原质。确无可疑的是:不仅一切已造的和已成形的东西是出于你的创造,甚至可能创造和可能成形的东西,都可能由你创造,因为一切来自你。确无可疑的是:凡从无形以至成形,一定先是没有形相,然后接受形相。     
    二十     
    凡不怀疑以上各项真理的人,凡蒙受你的恩赐,内心能看到这些真理的人,凡坚信摩西是遵照真理之神而说话的人,在这些真理中选择了一项说:“在元始天主创造了天地”     
    就是说天主在和他同属永恒的“道”中,创造了有理智的和可感觉的,或精神和物质的世界。另一人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就是说天主在和他同属永恒的“道”中,创造了整个物质世界,包括一切显而易见的、熟悉的东西。第三人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就是说天主在和他同属永恒的“道”中,创造了精神和物质世界的未显形相的原质。     
    第四人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就是说天主在和他同属永恒的“道”中,创造了物质世界的无形物质,那时天地还是一片混沌,以后区分而成为我们感觉到的大块文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