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第54章


     
    ②假如我们不相信摩西撰述时所有的思想都是着眼于以上两条命令,认为摩西并不遵照天主的教训而别有用心,那末我们势必要说天主在骗人。于此可见,既然这些文字能有许多非常确切的解释,那末强调说摩西只能有其中某一义,进行着无益而有害的争辩,违反了我们努力阐述摩西著作的唯一目的,这不是太鲁莽吗?     
    二十五     
    我的天主,你是我谦卑的尊光、我勤劳的休息,你倾听我的忏悔,宽赦我的罪过;既然你命令我爱人如己,我决不能想像我如果生于摩西的时代,用我的心神唇舌替代摩西传播这些文字,使这些文字能千秋万岁造福人群,在全世界享有超越一切错谬傲谩学说的最高威权,这时我所受自你的恩赐会超过摩西。     
    ①见《哥林多前书》4章6节。     
    ②见《马太福音》22章37节。 
    如果我是摩西的话——我们全都来自“同一团泥”,“人算什么,假如不是你顾念他”     
    ①——如果我是摩西,奉你的命撰《创世纪》,我希望你赋与我这样一种表达思想和修辞选句的能力,使尚未领会天主如何创造天地的读者也不能说我的文字超过他们的能力,而具有理解能力的读者,能在你仆人的寥寥数语中,不放松一字,找到通过深思便能发现的各条真理;如在真理的照耀下,有人看出另一种意义,则在我的文字中,也能找到这种意义。     
    二十六     
    譬如一股泉水,衍为许多支流,灌溉了大片土地,泉水在狭窄的泉源中比了散布在各地河流中更加洋溢澎湃,同样传达你的言语的人所作的叙述,供后人论辩,从短短几句话中流出真理的清泉,每人尽可能地汲取真理的这一点那一滴,然后再加发挥,演为鸿篇巨著。     
    有些人读到或听到这些话,设想天主具有人相,或似一个具有无比威力的庞然大物,意念所至,刹那间在身外、在远处,创造两个巨大的东西:天和地,一在上,一在下,万象森列于其中。     
    他们听到:“天主说:有什么!便有什么“,便设想一句有始有终、随起随灭的话,一语才毕,立即出现了所命令出现的东西。     
    可能还有其他解释,但都是庸俗的臆测。     
    这些见解幼稚的“婴孩”,被质朴的语句所拘牵,好像匿在母亲怀中,但他们仍能树立起有关他们生死的信仰,他们     
    ①见《罗马书》9章21节;《诗篇》8彰5节。
    确认为天主创造了他们感觉到的、千奇万妙的一切品物。     
    其中如果有人轻视这种似乎浅陋的文字,由于骄傲的昏蒙,飞离了他在其中成长的窼巢;唉,真可怜!     
    他堕落了!     
    主啊,请你怜悯他,不要使过路的人践踏这只毛羽未丰的雏鸟,请派遣天使,把他送回故巢,让他生活下去,直到能够飞翔!     
    二十七     
    为另一种人,这些话不是一个巢,而是一个绿叶成荫的树林,他们看到累累的果实,愉快地在其中飞鸣饱啄。     
    他们读到或听到这些话时,便觉一切时间,无论过去未来,都为你的永恒不变所统摄,没有一个暂时的受造物不是你创造的;你的意志即是你的本体,不是由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意愿,而是由于你始终不变的意志创造一切;你创造万有,不是从你的本体、万有的典型中分出和你相似的东西,而是从空虚中造成了无形相的原质,它虽则和你迥然不同,但能依你的定型,凭借独一无二的你,遵照你预先的规定,每一事物各随自己种类所禀的能力而接受形相,就此现出非常美好的万物,或环绕于你左右,或和你保持着不同的距离,在时间空间之中或产生或受到种种美妙的变演。     
    他们在真理的照耀下,按照他们薄弱的能力,看出以上一切而欢欣踊跃。     
    有人对于“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以为“元始”是指“智慧”,因为“他向我们说话”。     
    ①有人对这一句释为创世的     
    ①见《约翰福音》8章25节。
    开始,“在元始创造”,等于首先创造。     
    以“元始”指智慧,释为“天主在智慧之中创造天地”的人,也有以为天地二字是指造成天地的原始物质;有以为天地二字指已经成形而截然不同的东西;有以为天是指已成形的精神体,地指未定型的物体。     
    以天地二字指未成形的原质、从此造成天地的,意见也不一致,有以为包括一切超感觉和可感觉的受造物,有以为由此仅仅造成可感觉的大块,在它广大的内部包容着有形的、呈现在我们目前的自然界。     
    那些认为天地二字指有组织、有条理的受造物的,有的认为兼指精神界和物质世界,有的认为仅指物质世界,即光明的天和幽暗的地以及复载的一切。     
    二十八     
    至于以“在元始创造天地”释为“最先创造天地”的人,只能以天地训为天地、即一切超感觉与物质世界的原质,否则便不正确。因为如果训为已成形的世界,那末请问天主最先造了这一切,以后造什么呢?既然天地包括一切,则无法解答这一问题:“如果以后不造什么,怎能说最先呢?”     
    如说最先造无形相的原质,后造定型的世界,便不矛盾,只要恰当地分清有关永恒、时间、优劣、起源的先后:永恒方面,如天主先于万物;时间方面,如花先于果;优劣方面,如果优于花;起源方面,如发声先于唱歌。     
    这四个方面,第一第四极难理解,第二第三则很易领会。     
    主啊!你的不变的永恒,创造了可变的万物,因此你是先于万物,只有极少数人,而且极艰难地看出你的永恒性。其次要领会声先于歌,也需要敏锐的思想,费却很大的力量,因为歌曲是有组织的声音,一样没有组织的东西能够存在,而不存在的东西却不能有组织。因此原始物质是先于由此面形成的品物,但所谓先,不是说后者是由原始物质创造,应说后者是由此形成,而且不是指时间方面的先后。我们不是先发出无组织的、不成歌曲的声音,然后加以调制而成为一支歌曲,和我们用木材、银子制成箱盒杯盏一样,因为木材银子等原材料在时间上也先于制成品,但对歌曲并不如此。唱歌时,人们听到歌声,不是先有无秩序的声音,然后有协律的歌曲。声音一响即逝,已不存在,艺术不能把声音收回而重新配合。歌曲是由声音所组合,声音即是歌曲的原料,同一声音接受形式,便成为歌曲。因此我已说过,声音作为歌曲的原料是先于已成形式的歌曲,不是说声音有创作歌曲的能力所以先于歌曲,因为声音并非歌曲的制作者,声音服从发声的器官,由歌唱者的灵魂制成歌曲。这也不指时间上的先后,因为声音是与歌曲同时的。     
    也不指优劣方面的先后,因为声音并非优于歌曲,歌曲不仅是声音,而且是美化的声音。     
    这是起源上的先后,因为不是歌曲接受形式后成为声音,而是声音接受形式后成为歌曲。     
    希望人们能从这一个比喻懂得为何说先创造世界的原料,这原料所以名为天地,因为从此造成天地;所谓先造,并不指时间的先后,因为万物形成乃有时间,这原料没有形相,只能随时间的出现而同时呈现于时间之中。但在叙述时,只能作为它在时间上先有,而在价值方面是最差,因为定型的东西都优于无形的原料。     
    最后造物者的永恒又凌驾一切之上,因为孳生万类的原始物质也是从虚无所有中造成的。     
    二十九     
    只有真理本身能调和这些正确见解之间的出入。希望我们的天主怜悯我们,使我们能恰当地使用你的法律,能着眼于法律的目标:纯洁的爱。     
    如果有人问我这些见解中哪一个是摩西的本意,那末我只能向你承认:“我不知道”,否则这里写的不是我的忏悔了。     
    除了我已经批判过的那些庸俗的见解外,我认为其他见解都是正确的。即使接受那些庸俗的看法的人,也是些抱有良好意愿的“婴孩”,你的圣经文字,词近而旨远,言简而意赅,并没有使他们望而生畏。我承认我们都在这些文字中认识真理并阐述真理,我们理应彼此相爱;同时如果我们渴望的不是空虚而是真理,便应该爱你,我们的天主、真理的根源。     
    我们还该表扬你的仆人,充满着你的精神的仆人,圣经的传布者;我们深信他笔述你的启示时,只着眼于其中最能发扬真理的光辉、最能产生有益果实的部分。     
    三十     
    因此,如果有人对我说:“摩西和我所见相同”,另一人说:“不,我的见解即是摩西的思想”,我认为更符合宗教精神的答复是如此:“如果两说都正确,为何摩西不是兼有这两种见解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