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映面宋美龄

第14章


 
  和所有夫妻一样,这对显赫夫妻的感情,在晚年更浓更纯。20世纪70年代后,蒋宋的感情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蒋介石把大量的公务交给蒋经国去处理,从而有了不少的闲暇。在士林官邸宽阔的花园里,在花木掩映的山间小道上,人们经常看到蒋介石和宋美龄手挽着手,并肩漫步,低声絮语。 
  在台湾,宋美龄以“第一夫人”的身份,一直参与着社会福利工作。某些场合,比如过圣诞节,蒋介石会陪着宋美龄一同到学校看孩子们表演。他们不是坐车进校园,一定要在门口停车自己走进来。他们手牵着手,很亲密和愉快的样子。演出时,两人还不时地咬耳朵,这种亲密是很难装出来的。 
  蒋介石从患心脏病开始到1975年去世,有两年8个多月左右。这段时间他一直卧床,几乎没起来过。从入院起,宋美龄就一直陪伴着他,在医院里没有离开过一步,关爱之情可见。 
  1975年蒋介石辞世后,每天下午,宋美龄身穿黑色旗袍坚持去“荣总”和“国父纪念馆”凭悼一番。离台赴美前夕,她发表《书勉全体国人》,称结缡以来:“余与总统相守相勉,每日早晚总统偕余并肩一起祷告、读经、默思;现在独对一幅笑容满面之遗照,闭目作静祷,室内沉寂,耳际如闻声咳,余感觉伊仍健在,并随时在我身边。” 
  蒋宋两人在台湾20多年,总的来说相处融洽,但在一件事上却闹了个大别扭。前台湾省“主席”吴国桢与蒋经国发生尖锐矛盾,被蒋经国在蒋介石面前屡屡指责,引起蒋介石的不满。吴国桢看处境危险,开始想法出走,但签证迟迟不能到手,只好向宋美龄求情。宋美龄动了恻隐之心,在她的帮助下,吴终于偕夫人远走高飞。 吴国桢在美国接受新闻界采访时,出了蒋氏父子的洋相,蒋介石十分气恼,令下属调查是谁放走了吴国桢。经过一番调查,赫然发现主使人竟是宋美龄,部下只好请蒋自己去处理。 蒋介石派人把宋美龄叫到书房,宋美龄知道蒋找她的目的后,心里有些紧张,但又想,凭多年夫妻之情,蒋最多骂她一顿,所以到了书房,便坦然地开始解释。 
  可是蒋介石没等她说完,一个耳光就扇过去,宋美龄又惊又气,回身便走,蒋介石跟在后面就追,追了几步,见卫兵站在门口,只好愤然作罢。 宋美龄挨了一巴掌,大哭不止。不久,她就孤身一人飞往美国,过了好几个月,才在一批又一批蒋介石派来的“特使”劝说下回到台湾。 
  但这种情况毕竟少见,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相敬如宾,客客气气,双方互让。 宋庆龄首次评价小妹的婚姻时说,双方都是婚姻上投机,没有什么爱情。 1940年,她的看法显然有了一些改变,她说,蒋和宋的婚姻,“一开始并无爱情可言,不过我想他们现在已有了爱情,美龄真心诚意地爱蒋,蒋也真心诚意地爱她。如果没有美龄,蒋会变得更糟糕。” 
  经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婚姻已经再也不仅仅是权力与金钱的结合了。他们是否为爱情而结合,惟有他们本人才知道。不过,婚姻的经久不变也证明二人一生并非毫无爱情可言。     
  第四章 军旅之歌   
  一、 勇赴国难(1)   
  宋美龄嫁蒋介石,使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开始连结在一起。中国政坛开始了买办资产阶级统治时代。 
  蒋介石又开始祭起屠刀,凶神恶煞地扑向中国共产党人。 
  宋美龄开始站在蒋介石身边,出入风云际会的各种政治场合。 
  蒋介石影响了宋美龄。 
  宋美龄也开始影响蒋介石。 
  军阀混战,白骨成堆。屠杀共产党人,孤魂遍野。“一将功成万骨枯”。一边是大大小小的将军,一边是流离失所的难民。蒋介石身佩屠刀,忙着亲授“青天白日”勋。宋美龄身着轻礼服,面带笑容地当起了慈善家。 
  宋美龄的才华和魅力的全面展现,主要在抗战时期。 
  东北失陷,华北危机,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旗号下忙于剿共。“七·七” 
  事变,蒋介石都稳坐钓鱼船,毫不动容。 
  日寇从海上进攻,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蒋介石终于站出来,号召“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职责!蒋介石一夜之间变成了守土抗战的统帅。 
  站在蒋介石身边的宋美龄,终于可以大展才华了。 
  她,终于可以和亲爱的二姊一起,公开地为民族、为抗战奔走呼号了。 
  姐妹之间终于有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政治志向。 
  1938年5月,宋美龄准备在庐山召开各界知名妇女谈话会,商讨妇女界抗日的问题。作为会议筹备,她先约请教育界的吴贻芳、俞庆棠、雷洁琼,还有陈望道的夫人、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总干事蔡葵和张蔼真、陈纪彝等人一道商量邀请名单。 
  宋美龄说,谈话会不要太浓的政治派别色彩,国民党方面的不要太多,共产党方面必须邀请两个,最好多请学术、文化界人士。在这一点上,她表现出高于她丈夫的政治气魄和战略眼光。没多久,作为共产党人的邓颖超和孟庆树收到了宋美龄的请柬。 
  宋美龄在会上致开幕词:“我召集这一次会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使妇女界的领袖能够聚集一堂,大家认识。 
  “在许多方面,我们女子可以影响男子,要是我们女子能够精诚合作,以团结的精神来感应全国,我敢相信全国同胞就一定会和衷共济,为国家利益共同奋斗了。” 
  她阐述了此次会议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谈话会“制订一个全国性的妇女工作纲要,使全国妇女工作的各方面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彼此听取报告,共同切磋”,“统一步调,共同前进”。 
  宋美龄将谈话会的宗旨主要概括为:战时妇女工作问题、妇女动员问题、改善妇女生活问题、妇女团体问题,等等。 
  宋美龄希望这次会议的精神能够真正付诸实施,并且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她说,我们中国人有个大毛病,空言和议论的太多,切实的行动太少,妇女尤其如此,以致一切工作往往不能发生持久的效果,我希望我们这一次就不是如此。 
  最后,她风趣地比喻说:“庐山的浓雾,看上去非常凝重,可是飘忽得很,一转眼间会烟消云散,无影无踪。我们今天在这里开会,我希望我们的一切讨论和决议能够成为一种具体的基础,以制订有价值的工作纲领,而不要像庐山的浓雾一样。”说到这里,她的脸上充满了激情。 
  经过几天的小组讨论,会议作出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将“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改组、扩大为全国性的动员领导妇女参加抗战建国的总机构”,简称“妇指会”。二是通过了一个《动员妇女参加抗战建国工作大纲》作为今后妇女运动遵循的共同纲领。 
  历时5天的庐山妇女谈话会发表了《告全国女同胞书》,号召全国妇女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宋美龄主持的庐山妇女谈话会,对动员广大妇女团结抗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宋美龄是“妇指会”的总指挥,全权负责“妇指会”各项日常工作。宋美龄不断出入于保幼院、妇女干训班、伤兵医院、寒衣缝制所和疏散女工的收容所,指导着武汉及大后方的工作。 
  宋美龄经常悄声无息地来到后方医院的伤兵病房,慢慢地走着,在病床前放下一块毛巾、一个罐头和一包糖,并不时询问伤兵的生活状况,亲自替伤员换药包扎,嘱咐医院院长改进医疗状况。 
  她是个实干家,她的口头禅是“不尚空谈、唯有苦干”。在抗战中她干得最出色的工作是战地服务、救助孤儿、募捐献金、“工合运动”和国际外交。她主持成立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自任总会长,以娇柔之躯奔赴在战火纷飞的前线阵地。 
  宋美龄没有生育过孩子,却对孩子特别喜爱。 
  在上海、南京相继沦陷的时候,人民惨遭杀戮,无数家庭毁于战火中,成千上万的儿童成了孤儿,到处流浪,大批难童沿街乞讨,甚或倒毙路边街头,惨不忍睹。 
  为了抢救这些难童,宋美龄与邓颖超、李德全、沈钧儒、蔡元培、郭沫若等人一起,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宋美龄任理事长。保育会先后在全国各地成立了20多个分会、53所战时儿童保育院,收容、保育了3万多名难童。她还在重庆小龙坎覃家沟办了一所中正学校,自任校长,主要接受难童。 
  日本飞机对重庆狂轰滥炸,6000多名少年儿童急需疏散,宋美龄将自己的座车让出来,像个交通警察似的,亲自站在路当中,手中挥舞着旗子,要求来往的车辆停下来,转运孩子。   
  一、 勇赴国难(2)   
  对于敌人的飞机,她鄙夷不屑地称为“银色小毒虫”。 
  为了抗战,宋美龄利用自己良好的美国背景和灵活的外交手腕,建立了一支“空军飞虎队”。 
  1941年,她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远赴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在各大城市巡回演讲,争取美国政府的援助和美国人民的同情,由美国退役飞行员作为龙骨的飞行大队最终成立。就是这支“飞虎队”,投入中国战场后,与麇集而来的日本空中强盗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空中较量,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给抗战中的中国军队以极大的保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