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第18章


早有人告你胡雪岩卷银脱逃、‘奸商’、‘不法’,左大人不拿办你就算是客气的了。”军牌目光凌厉,陡然提高声音道。
  次年春天,左宗棠率湘军,稳扎稳打,先断了杭州城的粮食和交通线,迫太平军无法据守。杭城守将陈炳文动摇,惯于见风使舵的“侯爷”钱桂仁,率部千余人献城投降,迎接左宗棠。陈炳文率余部二千余人,仓惶退守湖州。
  胡雪岩再一次来巡抚衙门拜谒左宗棠。
  左宗棠仍埋头于案卷,敲着几案道:“你看!杭州这人间天堂,由于连年战乱,田地无人耕作,竟饿死百姓无数,好些地方已经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了。要同太平军作战,吃饭也成了大问题。”
  “是呀是呀,依小人之见,大人首宗要解决的,是浙省数百万人吃饭的大事。全省的粮食,这两年都被太平军搜刮殆尽了。”这正是左宗棠要留任高师爷的原因,他了解本地情况。
  师爷踌躇着,小心斟酌着字眼道:“要说粮食……小的倒想起一个人来。”
胡雪岩 第二部分(20)
  左宗棠猛抬头:“哦,是谁?”
  “胡雪岩。”
  左宗棠颇觉意外:“他?他是巨商,‘无商不奸’!我听不少人说起过:王有龄大人危困之时,这个胡雪岩居然以去上海买粮为名,携大宗银两而逃,现在他又假惺惺来投,此等奸商,远之可矣!”
  师爷得过胡雪岩不少好处,后来他又得知“购粮”一事真相,更兼这位左大人非那些寻常官宦可比,师爷于是乍着胆子道:“此中似有曲折隐情,外人哪得其详?再说了,就算胡雪岩拿着银子跑了,现在叫他吐出来就是。总比那些反反复复的叛官降吏——太平军来投太平军,左大人来了投左大人要强些个。”
  不一会,左宗棠便冠带齐整,威严冷峻地端坐在大堂之上。
  胡雪岩强压心中不安,振作精神,撩起衣襟,跪倒在地:“浙江候补道胡雪岩参见大人。”
  许久,才听得冷冷一声:“胡道台,本官闻名已久了。”
  胡雪岩这才惴惴不安地抬起头:“此次左大人亲率湘军子弟,英勇善战,大败太平军,光复杭州。大人建立了不世之功,雪岩特地前来道喜。”
  一席话,使左宗棠马脸稍有松弛,但仍语含嘲讽、机带双敲:“国事不振,洪、杨未灭,何喜之有?……不过,你倒有先见之明!难怪王中丞在世之日,称你为能员干吏。起来吧。”
  胡雪岩撩起衣襟,又请了一个安:“左大人!雪岩不光是为大人道喜,还要来向大人表示感谢!两浙生灵水火倒悬,多亏大人解救。”
  左宗棠毫不隐讳:“但本官一到杭州,就接到好些禀帖,说你如何如何。人言未必尽属子虚乌有,我要严查。果真属实,对不起!我不能不指名严参。”
  胡雪岩一副恭敬服帖的样子:“是!大人。如果雪岩有什么不法之事,大人指名严参,雪岩甘愿领罪。不过,雪岩自问还没有为非作歹,亦不敢营私舞弊。只为受王中丞知遇之恩,誓共生死,当时待人处事不避劳怨,得罪了人亦是有的。”
  左宗棠仍不加掩饰:“有没有为非作歹、营私舞弊,犹待本官深入考察。至于你说与王中丞誓共生死,这话就令人难以相信了。王中丞已经殉难,你到现在还不是好好的吗?”
  “如果大人责备雪岩不能追随王中丞于地下,我没有话说。倘或以为殉忠、殉节,都有个名目,而殉友死得轻如鸿毛,为君子所不取。那么,雪岩我倒有几句话要辩白。”
  左宗棠单刀直入:“你倒说说看,当时是什么情形啊?”
  胡雪岩不卑不亢:“那我要先请教大人,当时杭州城仓廪空虚,粒米无存,大兵压境,人心惶惶,王中丞上任伊始,四处求救,眼睛里所流的不是泪水,而是血。盼的是什么?”
  “自然是援军。”左宗棠凛然道。
  胡雪岩低沉地:“是啊,当时有王履谦驻守在绍兴,李元度驻军在衢州,千方百计催他们来,望眼欲穿,始终不到。想向江苏的薛焕求援,又遭拒绝。这一来,杭州成为孤城,就不能不作坚守的打算。请问大人,危城坚守靠什么?”
  左宗棠不动声色:“自然是粮食。”
  胡雪岩遂将王有龄指派他外出买粮及经过情形备述一遍,说着,说着,胡雪岩已是泪如雨下:“我溯江而上,跨越数省,想把这些高价粮食献给劳苦功高的湘军,可左大人又是坚拒不见。直到今天……我才有机会……重蹈此伤心之地,向新任左大人复命。呜呜……”说罢,不禁大放悲声。
  左宗棠一时语塞,无法回答。师爷和两排甲士俱望着他们,无不为之动容。直到胡雪岩止住哭声,左宗棠方缓缓问道:“你今天来交代公事,是那笔官银吗?当时领了多少?”
  “当时仅领二万两银票,”说着,他从杯里掏出一个红封袋,当面奉上:“这下,我可以告慰王中丞在天之灵了……左大人,下官告辞了。”说着,朝左一揖,转身欲走。
  左宗棠望着案上的银票,不觉霍地立起:“来呀,给胡大人看座——不!胡道台,你急公好义,勤干有为!师爷,本官想请胡道台吃个便饭,你快去花厅准备。”
胡雪岩 第二部分(21)
  胡雪岩来到花厅,一桌丰盛的酒宴摆在正中。左宗棠和胡雪岩对饮。
  “胡大人,有你送来的一万石大米,不但杭州得救,肃清浙江全境太平军,我也胜算在握了。大人此举,出人意表,功德无量,要谢你的,不止我左某一个人,来来!我敬你一杯一万石米,时价要五六万两银子,本抚台一时也拿不出,这样吧,”他从怀里取出那只装有二万两银票的红封袋,“你不如先把这笔钱拿回去,余数我们再商量,本抚台可是空着双手进的杭州。”
  胡雪岩从容地把红封推回去:“大人不必操心了,这一万石米,完全由我雪岩报效,分文不取。我这样做,一为王中丞,二为杭州,三为左大人!”
  左宗棠大为感动,拱拱手说:“承情之至!人说胡雪岩忠义,我还不相信。今天总算见识了!本官马上启奏皇上,请朝廷褒奖。”
  胡雪岩得体地:“大人奖掖,雪岩自然感激不尽。不过,说句不识抬举的话,雪岩报效这批米,决不是图朝廷褒奖。我是生意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
  左宗棠击桌激赏,高声道:“好!好一个‘只会做事,不会做官’!
  胡雪岩乘机巧妙地送了左宗棠一顶高帽子:“大人不也是只知做事、从不把功名富贵放在心上的人吗?照我看,大人跟江苏李中丞李鸿章正好相反,李中丞只会做官,大人既会做官,更会做事。”
  左宗棠不禁心花怒放:“痛快!痛快!这总算是一句公道之论……”说着,滔滔不绝地跟他谈起洋人的坚炮利舰,大清要强国御侮,须得“师夷长技”、“大兴洋务”。二人越说越投机,一顿午餐,直吃到掌灯时分。左宗棠执手相托道:“目今浙省多半仍在长毛手中,我要带兵攻伐他们,无暇它顾!而杭州内外,饿殍遍地,灾荒不断,战争的余痛,迁延难消。当务之急,是做好地方善后,我想设立一个善后局,请你胡贤弟当总办,如何?”
  胡雪岩慨然从命:“是!于公于私,义不容辞,能为本乡本土尽几分力,乃雪岩的最大心愿。”
  次日,左宗棠杀了三名太平军降将,祭旗出征,兵分两路,直捣嘉兴、湖州。胡雪岩则一头扎进赈济之事中出不来……
胡雪岩 第三部分(1)
  不多时日,左大人北征大获全胜,班师刚回到杭州。胡雪岩驱车来到巡抚衙门,左宗棠让他在书房稍等。
  左宗棠落座在太师椅上:“军兴以来,杭州情形最惨!善后事宜,经纬万端,杭州又是恢复得最快最好。有你这样热心桑梓的人帮我的忙,浙江还愁不重振雄风?现在,军饷告急,请你来,就是要你为我筹饷。”
  “军饷?”
  “对!目前国库空虚已极,湘军子弟的军饷,上谕由各省协助解决,所以称之为‘协饷’。但江南遭粤匪荼毒,为祸惨烈,各省协饷一下子跟不上。我即将率兵南征,扫荡太平军余孽,请胡大人帮忙救急,每月给我筹集二十万两饷银?”
  胡雪岩不假思索:“过去,承蒙王中丞看得起,委托我阜康钱庄代理藩库,眼下左大人急需的支出,雪岩总是尽力支持,多方筹措。至于筹饷之道,不外两个办法:第一办厘金,第二是劝捐。厘金之设,缘起于征剿洪、杨之乱,已经弊端百出。劝捐一法,这些年捐得起的都捐过了,劝起来也很吃力。如今,我倒想到有一路人,他们捐得起,而且一定肯捐,我们不妨在这一路人头上打打主意。”
  左宗棠沉吟:“捐得起,又肯捐,那不太妙了吗!是哪一路人?”
  “太平军!太平军在东南十几年,手头上很捞了不少。现在要他们捐上几文,不是天经地义吗?”
  左宗棠恍然大悟:“对,对!请你再说下去。”
  “这十几年中,太平军官兵中间,有些人积了不少钱财,大都偷偷摸摸,十分隐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