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翔公司大、规模大,占股比例最高,其他人则只担任股东。
孙志福收购小公司对付李翔的计划破产,气急败坏。
孙志福开始重用聂武。
聂武建议收购小股东股份,入股李翔公司,然后想办法提议增资,李翔的资金肯定不如百威,到时就可以稀释李翔的股份,从而取得话语权,最终一步步取得控制权。
孙志福觉得是个不错的办法,立刻开始推行。
林诗雪想要有自己的事业,开始进修,却被人骂花瓶。
林诗雪自知自己功底差,无法反驳。
李翔知晓后,开始利用自己的关系找资源,却没有让林诗雪担任女一,而是客串一些小角色。
这样的小角色成本低,可以产于的影视制作多。
与此同时,李翔继续合并其他小工厂,公司规模急速扩张,产品已经销往大半个国内地区。
聂武开始着手秘密联系小股东,收购其股份。
李翔继续为林诗雪的演艺事业铺路。
林诗雪进组,却被主演嘲讽没有本事还想出名。
工作人员也帮着主演针对林诗雪。
林诗雪默默忍受。
李翔恰巧碰到,把女主演训斥一顿。
女主演不敢得罪投资人李翔,只能默默忍受。
紧跟着,有流言传闻林诗雪被电影投资人包养。
李翔出面将绯闻压下。
女主演转头又在拍摄现场吆五喝六,指使林诗雪做事。
这种规则在演艺圈很常见,林诗雪只能默默忍受,跟林诗雪一起做小配角的人也全林诗雪忍了算了,拍完这个电影,也就不见面了。
林诗雪短时间内出演众多角色,已经小有成就,获得不少好评。
李翔见时机成熟,拿出《李米的猜想》剧本。
林诗雪担心自己演技不够,李翔开始给林诗雪讲戏。
在李翔指导下,林诗雪凭借《李米的猜想》获得多个奖项最佳女主。
同时,另一边,聂武开始入李翔公司的股东会。
开会的时候,聂武嘲讽李翔不懂资本。
李翔开始摊牌,自己有45%的股份,远超37%,自己有一票否决权,也是最大的股东。
聂武称自己有大量资金,可以稀释李翔的股份,同时拉拢其他股东,迟早拿到控制权。
李翔亮出底牌,他已经把所有渠道剥离出去,单独成立公司,渠道不在清漓集团之内。
就算聂武控制清漓集团也没用,最多拿几个品牌。
花费大量资金,拿几个品牌,却没有相应渠道,根本不划算。
品牌虽然值钱,但值不回他花的钱,更别说后面还要稀释。
聂武脸色难看。
同时,卖股份给他的人也出现,这些人卖股份给聂武,就是李翔的意思。
如果聂武继续用资本稀释,那李翔就带着所有人出走,把股份换成钱,同时还有所有渠道,随时可以另立山头。
如果聂武不稀释,他现在手里的股份起不了作用,被李翔压一头。
聂武败走。
孙志福知道后,训斥聂武,将其开除。
孙志福经过考虑后,决定放弃吞并,把吞下的清漓集团股份,低价卖给李翔。
股份一进一出,李翔在资本上大赚,同时将产品买到全国,跻身全国最强几大啤酒企业。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