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又何尝演员如此,这触及到我经常思考的时间问题,时间,对一位曾经光芒万丈的人是一个多么无情的杀手。怪不得白云逝世的时候,一位影剧记者慨乎言之,问起如今当令的年轻演员,他们竟茫然的问起:白云是谁?
白云是谁呢?白云千载空悠悠,白云只是在干净的天空中飘过的一朵云吧。它在清晨的旭日中,在黄昏的夕阳里,都会反射出五彩的光泽,但一到了黑夜,再美的云也没有人看见了。
我最喜欢辛弃疾的"破阵子",这是辛弃疾为纪念当时一位具有军事和经济才华的思想家陈亮,所吟赋出的壮词: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雷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的词意是美的,在美的背面却有一种对时光流逝的哀伤,我觉得最令人动容的是"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从这两句词来看看白云,实在最贴切不过。多少令人怀念的人物,终也免不了白发生的处境,更糟的是,在辉煌后的寂寞,使一位曾扮演过顾盼自雄的英雄人物,最后在偏远的旅馆仰药自杀。
前几天,两位菲律宾的华裔画家洪救国、王礼博来台湾,我抽出两天的时间,陪他们到台中去探望老友席德进的墓园,同行的还有画家李锡奇、朱为白,以及席德进的生前知已卢声华。
我们到达大度山花园公墓时,正好是阳光最烈的正午,阳光遍照在墓园上,附近的相思林里传来喧哗的鸟声。席德进的墓园是他生前亲手规划,格局很像中国明朝小小的园林。在墓园里有一座"望乡亭",颇能见到画家最后的心愿。我站在"望乡亭"的圆门,往山下望去,那里没有画家的故乡,只有栉比鳞次的楼房层层相叠,我们的心情在那一刻都沉默了起来。
席德进曾以高超的画艺,感动过千千万万的心灵,他逝世时也是倍极哀荣。可是在他逝世一周年举行画展会场里,观众却是三三两两冷冷清清,我曾在画展会场坐了一个下午,直到画廊的灯暗了才默默离去,心中浮起的仍是辛弃疾"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两句。
在席德进的墓园里,种了两种他生前最爱的植物,两株凤凰树和三株木棉,经过一年的培植,都已经长得比望乡亭还高了。凤凰依旧,木棉无恙,而我们这位曾享大名的艺术家长眠地下,他的名,他的艺,可叹的在时间冲刷下,成为群众心里一个暗淡的记忆。
离开席德迸的墓园,车子往大度山下疾驰,我回头还看见那一株长得特别高的凤凰木,我在想着,这一株凤凰花开的时候,年轻一辈的艺术家心中,席德进还能留下什么样的形象呢?
阳光是那样无私地覆盖着我们,而太阳的沉落总是那样无情的不肯为黑夜停留,那些死去的艺术家们躺在阴冷黑暗的地下,他们再也不能享受阳光下的喜悦。
在我的档案里,有一帧我为席德进拍的照片。他站在中部大平原怒放的野花群中,鲜明的清晨曝光把他的脸刻成一座明暗分明的塑像,他仰起头来呼吸着阳光,如今,那种情境再也不能重回了。
我们每天能走过阳光的小径,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能让阳光或温柔或狂野的照射,是一件多么开朗的事,我想说的是,就珍惜阳光照在我们身上的岁月吧,因为阳光不会为我们停留,再伟大的艺术家也留不住它。
——一九八二年十月六日
一探静中消息
看过晓云法师的禅画,步出展览室时,台北已是黄昏了,沿着笔直的仁爱路向西边看去,一轮金澄澄的夕阳正高挂在大厦的顶端。我向着夕阳的方向散步,发现整条仁爱路美丽的木棉花都落尽了,看似枯寂的木棉树,枝桠间的绿芽正从树中抽长出来。
我恍然间觉得,金橙一样色泽的木棉花固然是美的,但那一刻,细嫩的芽之美也毫不逊色。我又想起旧时乡间的木棉树,它们不仅会开美丽的花,花后还结成一颗颗的棉果,在初夏来临的时刻,棉果在空中爆开,声音隐然可闻,然后一丝丝如絮的木棉就从四空飘散下来,那景致比起光是开放掉落的木棉还美,因为它有果有棉,还能散落在广大的大地。
可惜台北的人无福看到木棉有果,更看不到果中的棉絮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空气太污浊了,也许是车声太嘈杂了,也许是天空太灰黯了,台北的木棉总没有一株结出真正的木棉,这样想着,木棉絮在乡间飘落的姿势就更美了。
我看过无数艺术家用心血创作的结晶,它们都或多或少有可观之处,但是我们看画的时候本来心是空的,看完之后整个被充实起来,有时候心里被塞得完全没有空间,总要经过一段宁溢的时间,心里才平静下来。
看晓云法师的禅画,经验却是完全不同。那种感觉仿佛我们在深夜里读陶渊明和王维的田园诗,短短几笔,淡淡着墨,不能激起心灵澎湃的情感,反使我们的澎湃安静下来。它不是有东西塞进我们心里,而是把本来充塞在我们心中的俗虑清洗了出去,就像暴雨后的山涧,溪水初是混浊,在雨过天青之时,溪水整个清澈,而山中的泥泞污秽也被清洗一空。
在生活的奔忙里,我们的心仿佛被充塞得饱满了,这种饱满使我们遇树不见树,过林不见林,更不要说能静下来看路边的小草小花了。欣赏过晓云法师的禅画,它使我们饱满的心变成虚空,那虚空乃可以涵容,可以让大地穿梭,可以成为一片广阔的平野。
晓云法师有一幅画,画中一个细小的汉子挑着黄麻,穿出了一片乱墨飞舞的树林,空白处写了这样几句:"本有黄麻三担重,如今只剩一担;挑到一处放下来,正是身心自在。"正是描写那样的感觉。要到身心自在的境界,非得把那最后一担也放下不可,也就是要做到"世界光如水月,心身皎若琉璃"的境界。
我觉得"禅画"之可贵处,也是与一般绘画的不同处,就是它在一幅画里也许没有任何惊人之笔,但是它讲究"触机",与其他艺术比起来,是一支针与一个汽球之比,那支针细小微不可辨,却能触中人的心灵之机,这正是晓云法师所说:"无异是另开辟了一个清湛的源泉,从人的有限中更拓出无限的国度——性灵的国度,礼教是人底范畴的闲邪,性灵是人自然放射的悲智之光。"
那么,禅画所表现在画面上的精神,可以说是"留白",包括内容的留白和形式的留白,是在画面上我们不能完全捕捉到作者的意思,他往往留下一个线索,或许多线索,观者只能循线摸索,走到哪里算哪里了。
也因于禅画有这样的特质,它在中国艺术中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宋朝以还的文人画可以说多少具有一些禅意,而明代影响后世最大的两位画家,一是石涛,一是八大山人,他们的画非但禅境殊深,本身也皆是出家的和尚。
历来论石涛者都认为他的艺术"无法",乃是撷取了中国各派之法"独创我法",晓云法师谈到石涛,曾用了这样譬喻:"石涛之画风是如何洒脱不拘,正等于中国之南禅到了一花五叶之后,一切风规律仪都放合了。"正是触到了禅画之机,禅画之"画"是有法度的,但禅画之"禅"就元迹可循了,完全要看道心的修为。
道心何以修为?晓云法师有一幅画,画的是高士面壁,三五笔成篇,只题了几个字"一探静中消息",我想这个"静"字也就是道心修为的起点了。
人总是容易被动着的事物感动,因为人总有个活活泼泼的本质,所谓世上没有不落的花,没有不流的水,水流不尽,花落不了,总有一个活泼的世界。但是在静中追探的人却能在花落水流之间,觉悟到万物之无常,悟人性之真常,这就是修为!
我们且来读几段晓云法师常引的有关静的诗,来一探静中消息: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灯寂静,忽将鼻孔冲开。(憨山禅师)
风从何处来,众响动岩穴;
静听本无声,如何有起灭。(苏东坡)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寒山禅师)
玲瑰色淡松根月,敲磕声清竹罅风;
独生独行谁会我,群星朝北水朝东。(永明禅师)
独坐穷心寂杏冥,个中无法可当情;
西风吹尽拥门叶,留得空阶与月明。(王维)
落落寒松石涧间,无琴无语听潺援;
此翁不恋浮名大,日坐茅亭看远山。(渐江和尚)
由以上所引的诗句,可以想见"静中消息"乃不是追求得来,而是一探所得的触机,最妙的是这个"探"字,问题是忙碌的现代人能享受这一探的人恐怕也寥无几人了。那好像同样一株木棉,在乡间能安然结果,棉絮飘飞,而到了市声凡尘,则只能开出娇艳的花,却不能结果成棉了,恐怕连一株沉默的木棉都能感受到静的力量,何况是在木棉树下还能沉思的人呢?
附注:晓云法师,俗名游云山,1914年生于广东,为岭南派绘画大师高剑父之高足,曾于印度泰戈尔大学研究印度艺术,并教授中国艺术。
小说推荐
- 雪小禅散文集
- 第一个地址是JAR格式的,第二个是TXT的下载地址.很不错的小说.是一张美丽的画。那地铁里站着的女子,那穿紫色的女子,那眼神里有绝望和爱的女子,不是小米,又是谁?很久很久,她的眼泪落了下来,画底下是作品的名称《小米的八月,急急的泪似洪水决堤,作者是压在心底里那么多年的名字。若隐。原来他是画家。还有一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章
- 金庸散文集
- 金庸先生撰著的汇集其60多年间散文精华的《金庸散文集,收录了金庸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报纸杂志散落发表的近百篇文章,多数是金庸对电影、话剧、戏曲、歌舞等各门艺术的鉴赏文字,还有历史随笔、游记及武侠小说的创作心得等,全书40余万字。这些文字呈现了金庸先生广泛的兴趣和游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关于莎士比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雪淞散文随笔集
- 此文集有散文、随笔,60多篇,内容丰富。其随笔纵谈人生悲欢苦辣,探讨生命及世界真谛,探幽发微,富于哲理,发人深思 其散文描摹天下至美,抒发真情挚感,很具审美感与感染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雪淞的文笔很具特色,优美、鲜活、细腻,轻松,令人看着很舒服、愉快 文集知识性也很丰富,作者博览群书,旁征博引,联通
- 都市言情长春雪淞连载中
- 最新章:谈谈爱情之四:爱情与情欲
- 集文院杂文琐案
- 我从四季赶来 途径风起云涌处 观四海,阅八荒 沿途所见皆风景 只为来此 说与君听-黎北安 作者:黎北安.厌光所写的《集文院杂文琐案》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黎北安.厌光连载中
- 最新章:致歉
- 清朝欢迎你(清穿文)/红镜子
- 清朝欢迎你(清穿文)作者:红镜子因车祸穿越到三百年前,成为康熙年间徐州一普通富商嫡女的李伊水 憨厚、正直又不爱读书的大哥李卫 埋头苦读准备光宗耀祖的李纪 xing情迥异的双生子李汶水、李沉水《清朝欢迎你》简介版 清穿?哪个脑子抽筋了把我送来的 本姑娘要回家 皇子?生的太晚没前途,拜干爹当靠山还有可能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9章
- 清穿文-清风一缕入梦来
- 《清风一缕入梦来(清穿》作者:零雨其濛【正文完结】放假回家的大学女生,在旅途中一梦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清朝康熙初年…what,赫舍里氏!那个传说中与康熙少年夫妻伉俪情深的孝诚仁皇后?好吧,按照历史走向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能快点回家也是好的。可是,既然来了这里,也想好好活一辈子,也想改变些什么,更重要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安宁作品集之吹不散眉弯
- 《吹不散眉弯》作者:安宁类型:言情-古色古香-爱情一个名动天下,一个寄人篱下,初见那天,他是身穿绣金喜袍以珠冠束发的新郎倌,她是新娘子养在闺中的陪嫁丫鬟。没人知道,夫妻对拜时他为何有意偏过新娘子,而当着宾客面前向一旁的她长揖下来。一个风流俊雅,一个低每诳诔目,他一边在朝廷上筹谋布局,辅助皇帝与垂帘听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上清散
- 【短篇创意故事征文大赛第二季】参赛作品】玉帝开琼帘,集僚卿,大会文武合议 玉帝令文曲星君开读了天齐仁圣帝君奏章。原来东岳忽来群妖,为首一个熊山君法力通天,力大斗恶 并有七个头领与三万喽妖。如今临了东岳,帝君与他数战,胜他不得,急唤三山炳灵公助阵 才将将抵住。如今苦支无益,没奈何一道奏章说与天庭 作者
- 都市言情天萱雨连载中
- 最新章:第15章 混元初修行得道,守先天清运本行
- 如一的散文与诗
- 偶有灵感,才来挥笔出秀,管它日上竿头还是西落山头;积少成多,犹如存钱宝罐,听着哗啦声响终于喜上眉头;彼此携手,奋进激励共勉,困苦迷茫之余也好有个奔头 作者:元如一所写的《如一的散文与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元如一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篇 轻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