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淮河-污染的真实原委

第33章


山东省自行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江苏省制定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指南、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规范等,为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淮南等有地方立法权的地市,还建立了水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  
  通过进一步努力,特别是确定大规模治理淮河水污染后的10年,一支保卫淮河的行政、执法和水质信息采集管理队伍逐步建立起来。流域各省县以上行政区划,陆续成立了环保局,下辖环境评审、环境执法等部门。信阳、淮南等市环保局办公大楼,在城区里位置显赫,建筑物气派非凡,折射出环保在同层次行政管理部门中的位置。  
  正如河南省一位环保局负责人员所说:“我们的职责就是不能让老百姓喝污水、闻臭气、吃脏饭。”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是不可能的。  
  水资源与水质监测体系则是河流治理的基础,现已基本得到完善。  
  淮河水文监测从清代就开始了。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洪泽湖大堤高堰村关帝庙前和淮阴老坝口,用石堤作为水志,以查验淮河洪水的大小;清乾隆二十二年,亦即1757年,江南河道总督为报汛,在长台关、周家渡、大埠口、三可尖等处设立水志。同年,在高邮湖码头设水志桩。这是淮河流域首批水位监测站。降雨观测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霍邱天主教堂开始。到清末,全流域有雨量站1处、水位观测站14处。民国元年(1912年),江淮水利测量局开始布设雨量站、水位站和水文站等。到1922年,全流域共有水位站47处,流量施测断面37处,雨量站22处。1929年,国民党专门成立导淮委员会。高峰时的1936年,全流域共有水位站88处,水文站29处,雨量站104处。特别是1931年大水后,淮河流域水文监测网发展较快,后抗日战争爆发,大部分停止运转,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有所恢复。建国后,国民党时期建立的水文监测网络全面恢复。1950年4月,华东区水利部提出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中上游区、淮河下游区和沂、沭、泗区设立监测站。  
  同年,淮河水利委员会成立。1954年,开展大规模治理淮河,建设力度加大。到1957年,全流域共有水位站173处,水文站235处,雨量站347处。后几经起伏,总体呈现发展趋势。到2001年,全流域共有水位站129处,水文站348处,包括部分蒸发、泥沙监测站、雨量站,共1229处。1984年开始,国家投资和利用国外赠款,建设了一批遥测水文站,涵盖了全流域主要河段、大型水库和重要水利枢纽等。  
  水质监测则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78年共有水质监测站122个,其中基本站99个。经过1985年网站规划和1997年网站优化,到2000年,淮河流域水质监测共有基本站124个,辅助站118个,其中专用站20个。监测省界断面33个。常规检测项目包含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等30项指标。有些重要环节,由环保和水利部门分别投资的水质资源监测网络能够有效提供水污染信息。  
  国家环保总局和水利部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除了在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设立了约300多个重点跨省河流省界断面自动监测站点,另外还有上百个全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哨点。现国家环保总局按“十五”计划对111个控制断面进行监测,淮委设立了31个跨省河流省界断面自动监测站。我们在沙颍河豫皖省界界首自动    
  建立了相对完善执法与监测体系(2)    
  监测站看到,投资近300万元的自动监测设备可自动完成从河中提水、分析,其数据由实时卫星传输系统自动传送到国家环保总局。设备以进口为主,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行政区划各地方,也建成一批跨市河流断面自动监测站,对重点污染源的排污口安装自动监测仪器。  
  尽管城市生活污染处理工程困难重重,地方重视不够,但毕竟已经起步。  
  建设较早、投资最大的郑州市污水处理厂,1998年元月正式动工。这是国务院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之一,是利用第四批日本协力基金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建设的项目。总投资概算7.61亿元。这个项目一期规模为每天处理污水40万吨。过去,地处淮河上游的郑州,全市日排污水200多万吨,废水多数未经过处理,通过贾鲁河最终流入淮河。截止2000年,全流域共建成郑州、徐州、枣庄等9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28座。  
  现在,全流域地市级以上城市和部分县级城市,都已建或计划兴建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及其他生活污染物处理工程偶有兴建,或进入城市建设规划中。目前,全流域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50多座,日处理污水能力约350多万吨。    
  利用水利工程建立污水调控    
  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的客观实际面前,如何避免重大污染事故发生,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  
  淮河流域水利、环保部门联合,通过多年探索,总结出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和水质、水文以及气象等方面的综合监测信息,对污水进行科学调度管理的科学模式,有效防止重大水污染事故发生。因为有了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1998年以后,影响面大、造成重大损失的水污染事故频发局面,有所改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淮河流域的沙颍河、沭河、涡河及淮河干流等相继发生多起省际水污染事故,每次都对发生区域生态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对流域内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安徽省淮南市环保局工程师高志康对当时经常出现的污染事故记忆犹新:“只要上游放闸排污,墨汁样污水便占据数十公里河道,泡沫艳若桃花。乘坐冲锋舟在上面跑十几分钟都还看不见头。污水团一到,两岸草木全枯,鱼虾绝迹。给水产养殖和生态环境带来灭顶之灾,居民生活用水无从着落。  
  淮南自来水厂曾因污水团滞留而停产,沿淮最大城市造成严重水荒”。  
  根据钱正英、张光斗主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称,1997年,淮河流域性大规模污染事故有4起之多,最大的污染黑水团充斥300公里河道。  
  所谓的“污水调控”,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淮河密布的水情信息网,提供流量信息。然后按污水与干流流量1∶4的比例,慢慢下泄污水。如遇上游有突然降雨天气等,则提前下泄,以保证污水不集中流向下游。  
  “污水调控”来源于“污染联防”。早在1990年,“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就组织豫、皖两省环保、水利部门开展沙颍河枯水时期污染联合防治工作;1992年,“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将污染联防范围扩大到江苏,成了豫、皖、苏三省联合防治。1994年8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淮河流域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紧急通知》中,明确了淮河和沙颍河上蚌埠、颍上、槐店、李坟四个水闸由淮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1995年制定了淮河-沙颍河水闸调控方案,基本确立了现在的“污水调控”模式。  
  “污水联防”包括水质动态监测及信息传递、污染源限排、水闸调度三个方面内容。“联防”实际上是“调控”的基础。据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规划保护处副处长贾利介绍,根据多年的摸索,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水利、环保部门在淮河、沙颍河污染及其他主要支流的联防工作中,得出了经验:一方面要加强水质的动态监测,上下游和部门之间应及时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水文、气象等多部门协作,提供有效的水情信息,利用降雨规律和洪水来临,将污染源限排和水闸开放进行统一协调,避免污水积蓄和集中下泄。这一“污水调度”工程,成为淮河中下游防止污染事故的主要手段。特别是2000年试运行至今,有一定效果。  
  据了解,这一“不是办法的办法”,还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奖励。其中计算机数据处理部分,是中国科技大学著名计算机并行算法教授、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教授主持的。在实际运作中,会碰到长时间干旱、上游污水无法继续囤积,或突降暴雨等特殊情况,这样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水集中下泄现象。从新闻报道上看,2000年到2004年,流域性污染事故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污水下泄造成下游重大损失的事不时出现。而2004年7月下旬的污水团,再创历史新高,值得警惕!    
  淮河流域全民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安徽省阜阳市水利局局长陈柏生,把淮河治污10年最大的成绩归结于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从一开始盲目上马各种重污染的小造纸、小制革厂,到现在关闭小企业,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意识到保护淮河的重要性。不少地方老百姓积极主动抵制破坏环境的各种行为,各地环保、水利部门经常接到群众投诉的排污案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