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家事

第90章


第一次养猪,还没等出栏就病死了。打进去猪仔的本钱还不算,吃了那么多的糠皮和粮食比猪仔还值钱。孩子妈妈伤心得落泪,自叹命苦得不到“血财”。“血财”就是养猪鸡等畜禽得到的钱财,据说是和每个人家运气有关,和你的血脉相连,不可强求。当然了,我们不信这一套,就口挪肚攒又凑够了买猪仔的钱,为了生活又一次孤注一掷。这头白毛的猪还算命大,养了一年又两个月,国庆节的时候卖给了二道房六队。自打自己过日子,我们头一次见到那么多的钱,很是欣喜。不过,细算一下这笔钱刚好是两头猪仔耗费的成本。这就是农村常说的那句话——零钱凑整钱,也叫耗子尾巴生火疖子——没多大“脓水”。
1977年是我家最后一次养猪了,一共两头小猪。我没有钱买石头砌猪圈,猪只能拴起来养。结果,拴两头小猪的铁链子缠在了一起,其中的一头小猪被铁链子累死了。孩子妈妈有一次心疼地嚎啕大哭,舍不得把死去的小猪扔掉。是啊,家里的开销全指望它们出钱,这下可好,给孩子换季买衣服,平日里的油盐酱醋……一切都化为乌有。我看看猪,再看看哭猪的人,心里就是一个苦,苦不堪言。
养了六七年的猪不挣不赔,打进去数不清的风来雨去挖猪菜的辛苦。于是,从那时起与养猪无缘了。
我决定不再养猪了,孩子妈妈听了“咯咯咯”地痴笑。她喃喃自语:“一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这些年连拉扯孩子带养猪,只是多费点眼神罢了。”在她看来,猪和孩子一样的重要,都是她放的羊。诸没有养起来,孩子倒是在“无意”中长大了,这就是收获吧,就是辛辛苦苦换来的利润吧。
她乐着乐着突然不乐了,也不再哭了,忽然从地上站了起来。
“生产队的工分虽然值不了几个钱,可总比养猪要保靠些,明天我就去上班。”这叫我吃惊不小,但也很相信她能做到。
庄家院的活计,种、铲、割……她样样拿得起放得下,顶一个强壮的男劳力。我们没有结婚时,她当了好几年的妇女队长,一年四季领着20多妇女下地干活。所以她提出重操旧业,我没有阻拦,只是两个孩子上学和一个孩子还小,没有人做饭是个难题。她说:“没有牛,就使唤犊,顾不了那么多了。”
那时候大孩子不到10岁,老二8岁,小丫头才6岁,都是顽童,能为家里做些什么啊!可是,为了生活只能出此下策了,也叫做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吧。
生产队的规矩是,不管农闲农忙,上班要早下班要晚,她不能做早饭,就由我来做。孩子们吃过早饭就去上学,我去上班,她早上不吃饭,其他社员也这样。剩个小丫头就去奶奶家或姥姥家,再不就“放羊”,让她和别人家的孩子们到处闲逛。
晚上孩子放学早,晚饭就有他们哥俩来做。反正是煮稀粥,把米放进锅里再添些水烧开就可以了。所以,晚饭不是硬就是太烂了,焦了煳了没煮熟也是常事。渐渐地,他们也会做饭了,虽然没有大人做得好,但饥不择食,就没有那么多的挑剔了。
第二年,小女儿也上学了,她也承担起做饭的角色,三个人一替一星期做饭。“看谁做得好”,我鼓励他们。
孩子们很懂事,见大人实在是太忙了,早饭也有他们尝试着做了,腾出来时间我就侍弄菜园子,或是捡柴禾。
农村的早饭一般都是苞米面的大饼子,孩子不会用碱,做出来的大饼子常常又黄又硬又酸。
女儿个子小胳膊也短,站在地上够不着锅,就蹲在锅台上贴大饼子。锅的上部分贴大饼子,下面就熬汤,连饭带菜一锅出,省柴禾也省事。又一次,老二贴大饼子熬汤时,竟然把一瓢泔水倒进锅里。他舍不得汤里那一点油,没有重做,我们就成了喝泔水的猪了。觉得不是味道,他才说出底里根由来。
自从她上班,孩子们做饭,家里好像有了一点转机。一则妈妈可以在劳动休息的时候捡些柴禾,挣了工分又有了烧的,一举两得。二是孩子们也体会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道理,学习上更加用心了,懂事多了。那年的秋收分配,我们家第一次有了结余。过年的时候,妈妈给他们每个人买了一件新衣服,他们不等过年就穿上了,到处地显摆,得意洋洋的。逢人便说只是妈妈给买来的。我纠正说,你们说对了一半,其实是你们自己挣来的,你们不做饭,妈妈能挣来买衣服的钱吗?他们听后更高兴了,大概是体味到了自食其力的快慰吧。
钱是有了一些了,尽管微不足道,但同负债比算是有了质的变化。然而,温饱问题依然困扰我我们,那就是口粮的拮据。
生产队分给社员的口粮本来就不多,还要从基本口粮的份额中拿出一部分来,作为“以分带粮”。也就是说,为了给劳动力“足够”的粮食,从每个人的口粮中拿出20%作为按工分分配的粮食。我们的孩子多又小,按孩子年龄的不同,得拿出30%到70%的口粮。这样一来,我们一家实际得到的口粮只有3。5人的份额,包括我们俩的“以分带粮”。孩子小不等于不能吃,他们正是长身体的节骨眼,一天吃得比大人都多。不管你怎么算计,我们家一年要缺少一个季度的粮食,真是要命!那时候每家都还有自留地,可以补充口粮的不足,可孩子们没有自留地。靠自留地解决“亏空”简直是杯水车薪,不足的部分只好到“黑市”上买了。所以,从生产队领回来的那几个钱还不够卖粮食的。过年给孩子们买新衣服,也是“剜却心头肉医得眼前疮”了,不然年一过开春也没有换季的。
 2 我的一家(难修边幅)(4)
2我的一家(难修边幅)(4)
那时候的农村,几乎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才给孩子们买衣服穿。所以这样,一是图个喜庆,二是也要换季了,三是平日里真的没有闲钱,转等生产队年终分配,再有就是布票甚是金贵。有了布票和钱,就可着孩子们穿戴,大人只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我就要当老师了,穿的怎么也得体面一点吧,那叫为人师表啊。可是,我哪里有钱啊,不都花在孩子的身上了吗?
思来想去,她就把自己结婚时那条女式蓝呢子裤悔了男式的给我用。上衣是浅棕色的夹克衫,下摆已经有好几处“水茬”了,破翻翻的。同事们有一半是公办教师,人人都有手表。民办教师们家境差一些,但也都有手表可以掌握课堂上的时间,唯独我没有。我们订婚的时候曾经花80元从沈阳中街买来一只上海牌半钢坤表,盖房子的时候卖掉了。
初当老师掌握不好时间,不是课没讲完,就是讲完了课还有很多的时间没有办法消费掉,弄得我左右不是。没有办法,她就把她妹妹的手表借来了,后来一咬牙就买下了,也是我们互相成全了对方。
她妹妹要结婚了,嫌那块手表是男式的就商量卖给我,40元的优惠价,比原价少了一半。我哪有那么多的钱?她只好赊给我,不让我宁可受憋也用不起的。现在,尽管儿子给我没了高级手表,但那只丹东产的红旗牌手表依然保留着,时不时地拿出来上弦让它走动,它已经陪伴我走过几十年的历程了,岁数比我的女儿还大。
刚刚时兴“的确良”,许多老师都有一件,穿起来“的确凉”薄薄的面料,永不消褪的颜色,耐汗、耐穿、耐洗,的确优良,我自然也很羡慕,何况那时我还不到30岁啊。可是,一件的确良衬衣10多元钱,对于我简直是天文数字,可望不可即。就在别人不爱穿的年代,我才享受这样的高档衣物,落后他人五六年。
一个堂堂的老师尚且“不修边幅”,孩子妈妈的衣着更是寒酸了。结婚时的红布帷幔悔了做成夏季上衣,一穿就是好几年。农村有一句俏皮话,叫做“老母猪去赶集,家里外头一身皮”,用在我们身上再也恰当不过了。我从来都是星期天洗衣服,周一再穿上,在家在学校就那么一身皮。即是衣服穿破了也不能扔掉,悔了后给孩子们穿用,大的穿不坏就给小的穿。孩子不懂的什么叫体面,倒是学会了我教给他们的一句话:“笑破不笑补,补上就是有”。有一张照片是我领着毕业生照相时和家人的合影,小女儿花格子上衣的补丁多得已经看不出哪是原来的面料了,这黑白照片依然在我们的相册里。照片中,三个孩子都在乐,其中老大的眼睛乐得都睁不开了。他们乐什么?当时和过后我都没有问过他们究竟。我想:也许是初次照相感到新奇而快乐吧,也许是小哥俩乐他们的小妹妹“斑驳灿烂”的衣服吧,也许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我知道,要是有更体面的衣服一定会换上的。
我们俩一年下来所有的工分(民办教师也挣工分),去掉生产队分给的粮食柴草,剩不下几个钱,普天下大都如此。所以那时各家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全凭家底厚不厚。所谓家底,也叫底垫,一是指多年的积蓄,二是说结婚时的花费有多少,也就是父母给你多少。我们结婚形式上很简单,“内容”上更不能用简单来概括。都是些什么“内容”呢?必要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包括手表在内,和给她父亲花34元买了一身皮袄……一共只花了不到600元。这不到600元的“婚费”有一半是我自己从姑姑家借来的。借来的钱能舍得花吗?从沈阳回来还剩下70多元,如数交给了父母,一分未留。
结婚时的炕柜花了69元,也在“婚费”其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