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爽新人生

1038.资源紧张-看病难!


    周爸在医院住了半个来月,身体已经恢复正常。
    当然了,糖尿病带给身体的创伤,就目前而言,是永远无法治愈的。但只要按照医生要求的照做,就能保证很长一段时间的健康生活,和正常人完全没两样。
    隔壁床的一家四口,在周爸住进医院一周左右的时候就出院了,直到离开前,他们也没和周方远说及去远方集团打工的事情,主要是周爸住院后来看望的人太多了,里面不乏有高管和巨贾,他们这一家都是普通人,见识到这样的场面后,着实是有些不太敢和周方远一家搭讪。
    周爸出院后,立刻就被老妈给监视了起来,基本上他走到哪,老妈就跟到哪,千防万防,就是怕周爸再不注意,然后再次住院。
    其实有过这一次住院经历,周爸也算是醒悟过来了,按他自己的话说,他又不是个小孩子,还用人一直盯着?可惜老妈不听,老爸也是没有半点办法。
    老爸出院,周方远算是解放了。
    他回到了公司,不少人都关心周爸的病情,还有人说为什么不住特护病房呢?那里环境好,服务好,又不是住不起。
    周方远却表示,国内医疗资源紧张,既然不是什么大病,就不要占用特护病房的名额了。
    其实医疗资源这东西,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一直都是处于紧张状态的。
    不说国内,就说米国。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米国拥有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最前沿的诊疗方案,最优质的医学人才等,国力也是全球最强,照理说,米国的医疗资源应该是很充沛的。但很少人知道,米国的医疗绩效长期受人诟病,医疗费用全球最高,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已经达到18%,与此同时仍有15%左右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人均预期寿命在OECD国家中倒数第二,这两个事实让很多人认为米国医疗体制极为失败。
    前世10年通过的观海医改法案致力于解决无保险人群的就医保障,实施至周方远重生前的时候,尽管缩小了无保险人群,但在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很可能难逃被废止的命运。
    而我国作为发展中经济体,已经实行了全民医保,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其实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已经侵蚀了全民医保本应有的保障水平,很多统筹地区医保基金频临穿底边缘,同时给财政和城乡居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发达经济体中,米国的医疗系统是个特例。与欧洲国家、加拿大、扶桑等发达经济体普遍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医保制度不同,
    米国政府主导的社会医疗保险集中于保障老年群体和弱势群体,工作人群的医疗保险则由商业保险机构提供。
    一种相当流行的看法认为,米国卫生总费用之所以高达占GDP的18%,就是因为政府没有提供面向全民的社会医保,商业医保主导的体系必然因趋利而导致费用高企。
    但这种说法,本身证据就很不充足。
    政府提供强制性社会医保,并且由公办机构来经办医保,是否就能降低费用,需要实证的检验、科学的分析;而米国的医疗费用高企多少源自商业医保机构,乃至多少源自整个需方体系,多少源自供方体系,还需一一予以厘清。
    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医疗医药行业在米国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2014年,米国卫生总费用3万亿美元,占GDP比重已达18%,
    若将米国医疗行业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它将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排在德国之后,超过法国、英国、俄罗斯和巴西。在这3万亿美元中,占比最高的是医院收入,达32%,医生占比20%,两者合在一起超过卫生总费用的一半。实际上,医院和医生服务是米国经济中行业规模最大的两个行业,超过建筑行业、广播和电讯行业、采矿和石化行业,计算机和电子行业。
    医疗保险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是5.6%,药品占比为10%,和我国药品占比常年超过40%呈现巨大不同,这反映出医院运营和医疗人力资源在米国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尽管米国因高药价备受诟病,但药费并非导致米国医疗费用高昂的主因。
    与此相应,医疗行业也成为米国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高达1550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0.3%。其中,门诊业务就业占比最多,达总就业人口的4.5%,医院则只有3.5%,表明医院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余2.3%则在家庭护理和长期照护领域。
    米国约有医生96.7万人,护师17.5万人,护士390万人,医疗机构784626家。其中,大约63万医生是诊所执业医生,只有11万医生是医院雇员。诊所执业医生中,41%提供初级医疗服务。
    医生中占比最多的是家庭医生,占到医生总数的21.4%,但在医生产生的医疗费用中,家庭医生占比只有13.1%;其次是内科医生,人数占比大约13.2%,其余心脏、肿瘤等专科,占比在1%—5%不等。心脏科医生以3.3%的人数占比,产生了大约12.8%的医生费用,这也是医生费用中占比最高的部分。
    医生诊所是整个服务体系的基石,也解决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
    和我国几乎所有外科手术在二三级医院完成不同,米国68%的外科手术由诊所完成。
    病情较急或较严重的病人一般在门诊中心、急救中心等诊治,更严重的在急病治疗医院,但这种医院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住院,同时住院时间较短,平均在5到6天,出院后也可能转去康复医院和长期照护医院。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的医院没有这样的分别,绝大部分医院将这三类服务混在一起。
    米国医生对执业地点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自主选择的结果是,84%的社区医生只在一个地点执业,但也有25%的诊所是专科医生的联合诊所,数量上大约有27万个。51%的诊所中只有一名医生,这类诊所的医生数量占医生总数的18%;38%的诊所拥有2—5名医生。也就是说,接近90%的社区医生在不超过20人规模的诊所执业。
    保险支付是医生和医疗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支付标准与支付方式由双方定期协商。其中,政府举办的公办医疗保险采用行政定价的方式,医生和医疗机构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若不接受,就不能接诊公办医疗保险参保患者。商业保险机构以公办医疗保险支付标准为基准,与医生和医疗机构协商议价。
    这种医疗保险的支付标准全美统一。
    米国医学会为所有可能的治疗、诊断、手术过程等,都设置了5位数编码,称为“现代诊治专用码”,总共涉及7000多项医疗服务。每个代码设有加权值,叫作“相对价值单位”。相对价值单位反映的是提供一项医疗服务所需的相对资源,其加权值越大,说明该医疗服务所要求的工作量越多,操作成本越高,购买医疗过失保险所需的成本越高。
    相对价值单位的值还要根据上述三项内容在不同地区的地区操作成本指数进行调整。特定医疗服务的费率,由相对价值单位与转换指数相乘得出,转换指数是根据米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精算办公室给出的法定方程式计算得出的特定值。
    需要说明的是,与国内不同,在米国,医生是作为独立的服务提供方单独和医保部门议价的,在医院中执业的医生也是如此。
    作为议价方,医疗机构谈判力要高于医生,一个例证是高服务质量的医院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保险支付,类似于“优绩优酬”;医生在只能同质化的按项目付费基础上,由医生团体统一与商业保险公司议价。不同于医疗机构,医生很难因为服务质量不同而获得差异化支付。因此,医院的门诊服务往往可以比诊所的门诊服务获得更高的保险支付。
    不过,这不代表医院的门诊医生收入一定高于诊所医生,因为医院运营成本更高。
    事实上,私人执业医生平均收入要高于受雇医生。私人执业医生平均年收入为28.1万美元,而受雇医生为22.8万美元。医疗机构的所有制在米国并不受关注,机构和医生只要在统一的质量监管框架下提供合规的医疗服务即可。
    全美医院协会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非营利性医院数量在米国医院总量中占比为51%,营利性医院为18.7%,联邦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只有3.8%,州政府医院为17.8%。从床位占有率看,非营利性医院近年维持在59%左右,营利性医院呈逐年上升态势,2012年达到14.7%;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逐年下降,2012年仅有17.2%。
    由此可见,米国的医疗资源很紧张,直接导致结果,就是看病难,看病贵。
    那么在米国,到底是怎样一个看病难和看病贵呢?
    就周方远知道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国内的母亲,她的儿子在国外不过就是发高烧,去医院看个病不仅贵,而且手续超繁杂。而对于米国本地人来说,一场小病就可以让他们回到解放前。因此,在米国看病真的很贵,一场小病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就连米国的病床,都被网友们戏谑为“最奢华的床”。
    在米国看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看小病花大钱。
    忘了是从哪看到的事情了,有一个美国小孩子误吞硬币后送去医院,医生仅仅花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就搞定了。可是医院收取的医疗费用高达17000美元,折合软妹币就要七八万了。这在国内,这笔费用一般是一场大手术的开销。而且就算不计算汇率,只说17000这个数字,放到国内,用软妹币支付,这个价格也算得上是非常高了。
    而看大病,就要花更大的钱。
    车祸的人送进医院治疗,在医院呆了一个月,医疗费高达73万美元,折合软妹币400多万,这到底在治病,还是要了一个家庭的命?这在国内家庭是不可能发生的。
    医疗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本高。
    例如,要训练米国医生,医生必须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四年的医学院学习,四年的医生在医院培训和两年的实习。在米国,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总共需要26年的时间。专攻某一领域的医生需要博士后学位,至少32年。
    此外,医学专业的学费高得离谱。如果不花150万美元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医生。如果你没有钱,你可以去银行贷款。你的学生贷款利率是多少?10%!
    20年期抵押贷款的利率也才只有4.9%。
    当了14年的医学生之后,房子基本上没了。这些医生怎样才能挣回学费?羊毛出在羊身上,病人付钱。
    其实说白了,还是医疗资源紧张惹的祸。
    因为医疗资源紧张,所以看病就无法及时就诊,预约是最常见的,在米国,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是很正常的事情。有钱人可以例外,但这样的有钱人又有多少呢?说到底最多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想要成为医生,就要消耗大量的资金,这笔钱可不是谁都能拿出来的,所以很多平民子弟在成为医生之前,就已经欠下了一屁股的债,成为医生之后,自然要疯狂敛财了,不然他连贷款都还不清。
    紧张的医疗资源,嗷嗷待哺的医生们,早就了米国传统的“看病难看病贵”。
    很多人都觉得国内看病难看病贵,但和米国一比,其实都是小问题。别的不说,一个感冒让你提前一礼拜预约,等好不容易到了预约期,感冒早就好了。
    可如果不是感冒呢?如果是癌症呢?如果是其他危险的病症呢?几天,甚至一个月数个月的预约期,真能把好人给满满熬成病人,把病人给活活熬死。
    这还是米国呢,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换到咱们国内,能全民普及医保,已经真的是政府领导下的一个奇迹了,要知道我国人口可是米国的数倍。在人口悬殊如此巨大的情况下,还能领先对方一步普及全民医保,还有什么好指摘的呢?对于此,周方远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当然不会去随随便便抢占本就不多的医疗资源了。
    国家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周方远不能影响其他人和他一样,但他和他的家人,却能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够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