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宋玉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中,接受他们所遇到的美色并不会带来任何不良后果,他们之所以拒绝,似乎只是表明自己定力之大,意志之强。也可以说他们的拒绝美色并无什么目的,只是为拒色而拒色。当然,这里的“他们”是指他们第一人称作品中的主人公,而非宋玉和司马相如本人。至于宋玉和司马相如作此两赋的真正动机,如今已难确考。东晋时的葛洪倒是记载过一种关于《美人赋》创作缘起的传说,见《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小说家言,此处只能聊供参考。其说已符合后世“好色伤身”的说教模式。由此再进一步,又可引导到“坐怀不乱”故事中极多见的一种情形——美色的诱惑来自某种邪恶势力,比如明人小说《封神演义》中伯邑考坚拒妲己勾引的情节,正是这种典型。这时“德”与“色”已截然对立起来,好色即败德,而且必召致伤身丧命之类的恶报;而拒色则作为美德大受歌颂。
总之,在“坐怀不乱”类型的拒色故事中,可以看到三种内在动机:功利的、人格的、道德的(其实也就是礼教的)。前两种与早期儒家将“好色”视为人之本性而加以接纳和照顾的态度完全相容,最后一种则不妨视之为宋明理学大倡礼教之下的产物——至少是道学家们乐意采纳的“布道”讲题之一。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后世某些带有色情意味的文学作品也往往利用这一题目。
(二)欲与礼
既然确认“好色”为人之本性,那么作为这一基本原则的逻辑延伸,自然就应承认人类性欲的应有地位和满足性欲之为合理。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情况确实如此。
先秦诸子中,正面谈论与性有关问题最多者当推孟子;其见解之开明,论辩之风趣,皆为他人所不及。古有帝尧以二女(娥皇、女英)下嫁于舜为妻的传说(注意此事也是多妻婚姻,且二女地位无分高下),孟子不止一次就此事展开议论。《孟子·万章上》有一段对话:
万章:《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万章: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舜之父母),何也?[手 机 电 子 书 w w w . 5 1 7 z . c o m]
孟子: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舜是帝尧所发现的大贤人,故以二女下嫁,又对他加以“重点培养”,准备将天下传给他。但舜却有着极坏极蠢的父、母和弟弟——舜的任何成就或幸运都为他们所绝对不能容忍。这个故事实在是神话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史学家的大好用武之地。不过我们在此处只关心孟子为尧、舜双方不告父母而行嫁娶所陈述的理由——“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果禀告父母,他们必然要阻挠这场令人艳羡的婚姻,而婚姻受阻,“人之大伦”就要废坏了,所以不告而行事(孟子还为此事找了另一重要理由,留待下一节再论)。这“人之大伦”究竟何指,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但在《孟子》此处上下文中交代得很清楚,就是“男女居室”——男女之间的性结合。
---------------
人欲:早期儒家所持开明态度(4)
---------------
现代中国人一谈到“性交”、“性结合”之类,总不免觉得是羞、丑、秽、亵之事,颇难启口,但先哲们却绝非如此。先看《礼记·礼运》: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句名言在古代广为传诵,不必多说。还有不那么为人注意的言论,比如《荀子·大略》:
《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易经》中的《咸》卦与性交有关,古今论及者不少。荀子之说,已属较为明确。有的学者还从中看到更为具体的细节,如“男下而女上”的女上位性交姿势之类;也有人认为该卦的各爻辞所述皆为性交前戏,“并且自外而内,步骤分明”[17]。
关于性生活,儒家经典中还有更为直率明确的论述。下面是见于权威经典中的两则:
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礼记·内则》)
妾虽老,未满五十,必预五日之御。满五十不御。(《白虎通·嫁娶》)
两者仅文字小有出入,显然后者是袭自前者的。此事牵涉到儒家早期的礼制,需要稍加讨论。这里先要弄明白何为“五日之御”,此可见于《礼记·内则》之郑注:
五日一御,诸侯制也。诸侯取九女,侄、娣两两而御,则三日也;次两媵,则四日也;次夫人专夜,则五日也。
要弄明白这段郑注,又要先了解诸侯“一娶九女”中“九女”之构成,这可见之于《春秋公羊传·庄公十九年》:
诸侯娶一国(之女),则二国往媵之,(又各)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
要完全准确地弄明白这段话,也大非易事[18];为省枝蔓,这里仅简述由考据所得的结论。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诸侯娶某国之女为妻时,女方两个同姓之国也各送一女从嫁,此二女称为“媵”;这样已有三女,而此三女又各有两女陪着一起嫁过去,这样就有九女,也就是所谓“一娶九女”、“一聘九女”。这三国的陪嫁两女中,一个是新妇(正妻及两媵)之侄女,一个是新妇之妹。既嫁过去之后,这九女就要为该诸侯侍寝——注意这里“御”不一定指性交,而是侍寝(侍寝时诸侯当然可以和她们性交,但不是必须性交),轮流的法则就是上引郑玄注所述:以五日为周期,前三夜每夜由一国的陪嫁侄、娣二女侍寝;第四夜由两媵侍寝,正妻即“夫人”地位最尊贵,她在第五夜时和诸侯睡觉,因此夜仅一女在房,故谓之“专夜”。上述这套一娶九女、九女侍寝(天子则有一百二十一女,以十五日为周期轮流,其中十三夜侍寝之女皆多达九人)之说,只能视为“儒家经典中所记述的古代礼制”,是否真正实行过,并无确切证据——只有王莽刻意复古,曾一本正经打算实行(见《汉书·王莽传》)。
一个大圈子绕过来,“五日之御”已可明白,于是上引《礼记》和《白虎通》之说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妾只要她未满五十岁——对古代妇女来说这已是非常老的年龄了,就必须让她参加五日一周的侍寝行列。姑不论这规定里明显含有“要让妾获得性满足”之意,就看对性生活考虑、规定到如此细致,也足见先哲对人欲是何等关心重视而且不加忌讳。早期儒家对性生活似乎普遍都很重视,例如在《荀子·大略》里也可以看到“霜降逆女,冰泮杀止,内十日一御”之类的话。
儒家经典虽然承认人类的性欲及其满足是极为重要之事,但并不就此主张完全放纵性欲。总的来说,儒家先哲赞成对情欲有所节制。有人认为“礼”的功能,就在于节制情欲,这种说法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可通的。不过在儒家经典的有关论述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强调以礼节欲,而是反复告诫不可过分拘礼以免违背人情或压抑人欲。还是从“读原著”入手,《孟子·告子下》一开头就有一段当时哲学家们的问难逸事:有人问屋庐子:礼与食、礼与色孰重,屋庐子都说“礼重”,不料对方接下去设了两个怪问:
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以礼娶妻)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屋庐子无法回答,跑到孟子那里去求教。孟子意识到设问者是故意将情境夸张到极端(不以礼食就饿死,不按礼仪娶妻就一辈子打光棍——“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现在“礼”被置于与此两大欲完全对立的位置)。照理说在这样的情境中,回答应该是宁可不以礼食也要吃饭,宁可不亲迎也要娶妻;但如果这样照直说出来,就要与前面“礼重”的答辞相互矛盾了。于是孟子先分析说:
---------------
人欲:早期儒家所持开明态度(5)
---------------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啻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啻色重?
这就指明了食、色有时比礼更重要,先前屋庐子笼统地断言“礼重”是不妥的。孟子也设想了极端的情境——加重礼的一端,叫屋庐子去反问那人:
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则不得食,则将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娶妻最好是行亲迎之礼,但如果行亲迎之礼与得妻两者不能兼顾,则得妻为重,亲迎之礼为轻。然而为得妻也不能不择手段毫无顾忌,要是非得逾墙去对东邻处女实行非礼才能得妻,那就只好打光棍,先将娶妻之事放一放了。
即使到了宋明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之说甚嚣尘上的时代,还有一句先儒古训经常被开明之士引来为人欲辩护,即所谓“发乎情,止乎礼”。
小说推荐
- 林雨晴与林中雨
- 初一女生林雨晴误入画中森林,被神族抓住当做魔鬼烧死祭祀,神族的弃子雨将其救下,却遭遇母亲被劫持 为了救雨的母亲,林雨晴和雨开始了一段处处遇见奇葩的搞笑旅程 他们深入爱心城堡,遇见了贪吃的神族子民,脾气很坏身上冒青烟的小孩,视财如命的林雨晴的父母,懒惰的画中世界森林创造者—比利时画家艾登?贝莱 之后,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章
- 覆雨翻云
- 这是中国香港著名作家黄易的一部小说,其情节起伏迭宕,场面宏大,为人们构筑了一场壮观的古代武侠和现代科幻的想象画卷。其中的爱恨交缠,悲欢离合,诡奇变化,意境无穷,天趣横空,绝对不容错过 作者:所写的《覆雨翻云》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60章
- 世界三部曲之三 云雨江南
- 世界三部曲之三:云雨江南作者:亦村 第一章紫燕 造像(1 身穿医学院学生服,右排扣的浅蓝色上衣,裹着她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少女身躯,略显宽松。眼睛又圆又亮,微微湿了的长辫子上,扎了红稠的蝴蝶结,从微凸的胸前搭下来,弯弯地分开她匀称的身材,流动着水一样的美意 哲学教授穆子庄,很久都还记得倩雯把他引荐给北方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12章
- 风云雨雪情
- 风云雨雪情作者:秦红 清晨的竹林,一片清新 淡淡的薄雾,笼罩着整片竹林。远望,远望,犹如被蒙上了一层白纱 一名老者,头戴道冠,身着灰色的八卦衣,手持拂尘,在雾气中悠闲地踱着步 走进竹林深处,老道的那些已花的胡须上,已沾满了清晨的露水 穿出竹林,眼前豁然开阔,一道山坡,横现在老道的眼前 老道摆动了一下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4章
- 妖剑录之翡翠山庄/云飘雨
- 妖剑录之翡翠山庄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云飘雨这把剑名为“七仇剑,因为铸剑之人把一生的怨恨都倾入了其中。少侠司徒傲霜无意中得到此剑,却因此惹厄运上身.一个拥有同郭靖一样智商的热血少年却成为了这把宝剑的第二代传人,一时间,江湖中抢夺此剑的人骤然增多。他能否胜任七仇剑的新主人?这把妖剑中又隐藏了一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章
- 觅朝云/晴雨霖
- 觅朝云作者为:晴雨霖原是世事无常,我却望半玦成环。但从此,朝暮相随,一生不离。青枫初绽的林旁,幽幽小路,白衣蹁跹。那一位公子遥望着她的离去,细细地叮嘱就在耳边…没关系,如果你都忘了,再见面时,我一定会让你想起我“你忘了我”夜湖之畔,这一位少年将军黯然静立,浓重的悲伤开遍了整个湖面,似一朵朵的睡莲,含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4章
- 1900翻云覆雨
- 简介《起点三组签约作品》庄虎臣,一个二十六岁的小策划人,意外的穿越到他的前世一个十八岁的恶少身上·请支持纷卿新书《国家荣誉》书号:1512725 作者:纷卿所写的《1900翻云覆雨》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纷卿完本
- 最新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结局)
- 云雨/幸得相逢未嫁时
- 《云雨/幸得相逢未嫁时(出书版,完)作者:是今TXT下载三两银子引发的“祸端,搅乱了三个人的姻缘最清雅的王储之争,最从容的刺杀,最低廉的诱惑,最心痛的交易虽然相识太晚,相知太迟,幸得相逢未嫁时初见时,她还未及笄,踮着脚尖还不到他肩膀,这样的小人儿竟已定亲,而且还被退婚了。朝夕相处间,她出落得亭亭玉立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7章
- 覆雨翻云之一刀霸魂
- 作者所写的《覆雨翻云之一刀霸魂》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尾章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