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方丈

第131章


 
  黄昏,禅院的钟声透过丛林殿堂,清晰而悠扬地回荡于山林草坡。少溪河清碧见底,成群的鹭鸥和鸟雀们聚集在密密匝匝的河滩苇丛边觅食戏水。 
  晚霞渐沉,杜宇的啼声从远处林丛悠然传来。 
  一勾银月斜斜地悬挂于净蓝的苍穹。 
  少溪河上,一架木石小桥静静伫立于少室山麓。这座木石小桥是山下的百姓和寺院众僧往来的必经之桥。少林寺僧为着山下百姓和居士们上香、打柴、采摘野果往来方便而建下的功德桥。 
  桥边风中,一袭羽白僧袍的贺公主怀抱七弦琴,倚栏而立。 
  慧忍离开山门、下了石坡,牵马缓缓而来。他身着大周武将绛朱色公服,腰间挎着那把青铜宝剑。最后的一抹夕阳斜晖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绛朱色的公服上也被镀了一层令人目眩的金泊。 
  远远地,他一眼望见了伫于桥畔风中、遗世独立的贺公主。 
  入秋的少室山,满山遍野的林木草叶被秋霜染得东一簇橙黄、西一片胭红。摇摇曳曳地与晚霞夕晖相映,仿如彩锦般烁烁闪闪。一阵劲烈的山风吹过,橙黄胭红的落叶四下里纷纷拂扬。 
  慧忍行至桥畔,扶着马缰,慢慢地停下了脚步,默默无语地望着她宽大的羽白僧袍和长发于风中曳曳微扬,也望见了她脖子上挂的那尊青玉观音! 
  公主眼中开始噙满了泪花,她在桥阶上坐了下来,随着一串琶音扬起,七弦琴铿然流泻出一串旋律,公主含泪且歌:   
  少林方丈(第三十七章)(4)   
  “嗟尔雁飞、山水寥兮, 
  胡草茫茫四顾缈兮; 
  人儿将去心儿萦兮, 
  关山一别塞风寒兮; 
  魂儿归矣、梦儿盼兮, 
  霜月万里长相忆兮……” 
  公主的歌喉含着悲咽,音弦里如泣如诉。 
  慧忍拚命咬住泪,默默地站在桥栏的另一端,听琴韵含泪、歌声呜咽,如高山流水,如林涛泣诉。山风猎猎吹拂着他身上的夹袍,仿如旌旆旄旗在风中飘扬的声响。 
  然而,他的眸光中却仍旧含着沉冷和刚毅…… 
  突然,听只“钪锒”一声,古琴的七弦竟然同时绷断一双! 
  他们惊惧的双目同时凝注着对方的眼睛,久久地,皆不作一语,却是一个是神情悲壮,一个是面色凄绝…… 
  一群山鸦砉然掠过半空,朝西面渐渐黯淡下去的山林悠然飞去。 
  慧忍望了望天色,深碧的眸子又望定了泪眼迷朦的公主一会儿,毅然翻身上马,在马背上转过脸来,深深地望了公主一眼,只说了一声“公主珍重”,便骤然打马而去…… 
  公主抱琴拾级而上,伫立于桥的最高处,直望到他的身影飞驰离去、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于山野林丛、古道小径时,突然泪如雨下,遥望着暮空远山,双手一扬,将断了弦的古琴奋然抛掷于千崖万壑之中……   
  少林方丈(第三十八章)(1)   
  剧痛中的慧忍只觉得面前一片血雨撒落,他下意识地眯了下眼睛,在西面大漠夕光的反射下,眼前一片鲜红…… 
  慧忍没料到,此番西伐,被宣帝敕命为自己行军副帅者竟然会是尉迟公子! 
  慧忍向宣帝请求道:“陛下,此番西伐,请陛下随便任命朝中任何一位武将做我的副帅 
  都好,只求留下尉迟公子在京。” 
  宣帝道:“御弟有所不知,尉迟公子也是闻知这次你被任为行军元帅后,才数次上表又几番求见,非要朕答应他和你一起西伐,还一定要做你的左右辅将不可的。他说,大周可以没有他尉迟佑,却不可没有你周翰成。” 
  慧忍闻言,更是焦急万分:“陛下,尉迟公子和我一齐出征,将来,万一……公主她……又如何是好?” 
  “他哪里肯听?言说你若不允,他就是留在你的帅帐左右做一名普通的侍卫,也一定要随你出征。无奈之下,朕只得任他为你的副帅,朕想,既然他一定要和你一起出征,你们相互照应一下也好。” 
  慧忍自然清楚,尉迟公子一定要伴随自己左右,是为了公主和自己的缘故,禁不住心内一热,感叹世间竟有如此至情至义的男子,可惜公主因执着痴妄,竟不能识领尉迟公子的这份深情和赤诚…… 
  大军进发之日,宣帝亲率文武百官于京城门外相送。城外官道两旁,旌旄飘飘,鼓乐齐鸣。 
  宣帝当着文武百官和众将士,亲赠慧忍、尉迟公子等几位帅将每人一套战袍盔甲。尔后在郑译大夫编演的《将军令》和《定西番》金鼓阵乐声中,大将军周翰成、韦孝宽和梁士彦各率一万兵马,三军车骑步兵同时离京进发,待逼临敌界后再兵分三路、分别击敌。 
  贺公主的朱轮华辇停驻在西征大军必经之路的山坡上。大军经过时,贺公主掀开华帷的一角,目光幽幽地默默目送大军迤逦北去。 
  马背上的周将军和尉迟将军几乎同时都看到了停驻在半山坡上公主那高高的华辇和随风飘飞的帘帷。他们并辔而行,战马行至坡边时,离贺公主的华辇只有几十步远。他们知道那是公主的凤辇。然而他们和大军普通将士们一样,面无表情,目不斜视…… 
  在马蹄踏踏、迭鼓隆隆中,大纛猎猎、旌旆曳曳,大军过后,尘埃满天,渐渐地融入远方古道的尽头…… 
  中夏还是秋高气爽的时节,西征大军一路北进,临近大周与吐谷浑交界时,早已是风沙茫茫、大雪翻飞的酷寒季节了。 
  吐谷浑兵马素来骁勇善战,又仗着地势谙熟,前军将士一入边地,驻兵远察敌营俨然有序的阵势,慧忍便预感到吐谷浑此番动兵,恐怕不像往年一样,只是为了抢掠骚扰一下就肯善罢甘休的。 
  在夺取临羌城一战中,大周士兵围定城楼,敌兵顽守不懈。大周军连着几天猛扑都未得攻克,士兵伤亡却已达数百人。 
  后来,慧忍与辅将们设计,装做鸣金退兵,将军队撤离几里之外隐藏起来,然后在当天晚上后半夜,以声东击西之计,突然再次发起攻击。城中敌军猝不及防,战了近两个时辰后,终于攻克了这处被吐谷浑占领的大周边鄙小城。斩敌三千,俘获敌兵近三千。然而此番攻城之战中,大周军士兵死亡的几十人,伤员也有四五百多。 
  慧忍命令大军在临羌城内一面暂做休整,一面设法救治伤员。他带领左右属僚和医官,分别到各营帐亲自查看伤员。有一位伤兵第一天攻城时,胸口中了敌箭,幸好离心还差一点点,这会儿伤口已经化脓了。慧忍查看后,伏下身子亲自为这位伤员吮吸伤口里的脓水,然后将少林寺家传治金枪的药拿出来为伤员敷在伤口上。又见伤兵原来包伤的布又脏又硬沾满脓血,便用短剑割开自己棉袍的白里子,撕撕啦啦拽下一条布来,为伤兵扎好伤口。 
  围观的伤兵们看在眼里,默默流起泪来。 
  士兵们得知这位亲自为士兵吮脓的周大将军,原来竟是少林寺方丈住持时,心内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振奋,似乎生出一种看不见的神奇抚慰。而且奇得是:凡经周大将军亲手救治的伤兵,哪怕伤口很厉害的,第二天都发觉,个个都开始在奇迹般地愈合! 
  中夏的九月还是艳阳高照的日子,西北却突然飘起大雪。 
  北地原本草木难生,又因大军驻扎在城里城外一带,柴炭一时显得有些紧张起来。因受伤流血的伤员此时更觉身上发冷,慧忍命令供及粮草的军官首先要保证伤员营帐有充足的烤火取暖柴。 
  半夜时分,是一天中更加酷寒难耐之时。慧忍在帅帐中与众位将军商讨用兵方略、草拟檄文时,因砚台结了冰而无法研墨书写。卫兵便将砚台拿到伤员的营帐内,用伤员帐里的火盆化冰解冻。此时伤员方知:原来,这么酷寒的天气,为了保证大军吃饭和伤员烤火,主帅将军的帐内竟然都没有升火取暖! 
  大周前军在攻占敌军雪山一带的敌兵主力前,慧忍将军与众将军商定:一改过去那种全副铁甲与吐作战的方式,把重兵力放在骑兵上,并以轻骑为主,以智取、突袭而胜战。 
  他们分析,吐人虽善骑射进攻,但却不善防守。若欲胜敌,一是要避其锋锐,尽量选择山林之地与敌作战。二是要以奇计布阵用兵,声东击西。敌兵多是骑马,因而在敌兵进退之路上,要多设绊马索、陷阱、铁蒺蓠,陷敌兵于绝境后再令步兵突然合力袭之。用兵方略定下后,慧忍命令士兵们开始训练马术和骑射。并给各步兵营派下定额:都要在限期内打制出一定数目芒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的铁蒺藜,以备阵战之需。   
  少林方丈(第三十八章)(2)   
  于是临羌城里到处皆垒起了临时的大小铁炉,一时间满城大街小巷里全都是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慧忍又以当年师父所传阵法训练骑兵:模拟以每五位精将马兵设为一组,联手将敌将一人团团围死,用中长兵器分别架住敌将长兵器。如此,流动时如行云流水,停止时重如山岳,敌将被陷当中,即不能施展武功,又极难突围,此阵法既可减少敌将对我军士兵的杀伤, 
  又可拖着敌将不得指挥敌兵,筋疲力尽、顾此失彼之时,众兵再乘虚而入,合力将敌将搠下马去。如此,在两军交战中,这些受过专门训练的阵兵专门对付对方的将官,而我军将官却可趁势横刀立马杀入敌营、乱其敌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