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

第63章


岳父感慨道:“这里真是浪费严重呀,屋外三十七八度的高温,结果进来后冷得像冰窖,冰窖就冰窖吧,又在冰窖里弄一个‘火炉房’!现在的人真是烧包得不轻呀!那水就这么哗哗地流走,我看着就心疼!一条毛巾一个人从头到脚都擦干净了,哪还用得着四条的!”我向他解释:“一条擦头发,一条擦脸,一条擦身上,一条擦脚,这样才是‘贵宾’级的享受!”岳父摸了一把脸上的汗:“对你来说是享受,对我来说就是遭洋罪!”身边的服务生见他已经汗流浃背,立刻端过来一打冰毛巾,岳父一副木然的样子,不知道那是啥玩艺儿。我帮他往脸上敷了一块,顿时感觉清凉了不少。
洗完澡出来,我们到二楼的休息大厅找丈母娘她们,下午正是上客的时候,大厅里已经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了,丈母娘和老婆穿着松松垮垮的睡衣象日本女人,她们正不知所措地看着一屋子男男女女慵懒地斜靠在一个个塌椅上或闭目养神,或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挂在眼前的小电视。我看已经没有多余的空位了,干脆就直接带他们去餐厅吃饭。贵宾区的自助餐品种内容颇为丰富,还有专人为“贵宾”打点,丈母娘边吃边感慨:“现在的人真会享受呀,我都没想到能有那么多人携家带口地到这里来洗澡,在家里冲冲凉不就可以了。今天咱们这又洗又吃的,这得花多少钱呀,钱这么花可太不值了,还不如多捐点给那两个可怜的孩子,钱要那么花可是救命钱,这么花就真是糟践了。”
我一边剥着手中的虾,一边劝她想开点:“您又不是观音菩萨,也不能光想着救苦救难不是?该享受时也要适当享受,你放心,GDP一涨,股票就涨,股票一涨,我的心里更加爱党,零花钱都够给孩子奖赏了,见到老婆我也敢嚷了,我也敢带丈母娘去尝海鲜鹅掌了,全家人都能去桑拿泡澡了,不过听说物价又要猛涨了!”
(八十)
以后的一段时间,丈母娘一直忙着张罗着为那个河南籍的烫伤女孩奔走相告,通过报社她联系到孩子的爸爸,并且让他设立一个帐号,方便好心人捐助。后来又打听到那孩子的父亲总共就收到了700元捐款,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医药费,他只好带着孩子回老家了,天气太热,孩子后背的伤口已经感染化脓,只能靠红霉素消炎。丈母娘心急如焚,万般感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那么多人宁愿花200块钱洗澡,都不能给可怜的人捐点救命钱。”我也理解她的心情,只好安慰她:“乱世出英雄,如今多猪头呀!要不,就向他老家附近的媒体反映反映呢?说不定人家地方政府念及老乡的情谊还能帮帮他!”
这话倒是一下提醒了丈母娘,我马上就通过百度搜到了省内的一家大报社,丈母娘拨通电话,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向记者说了一下,对方一看电话是北京的号码,好象对丈母娘的兴趣比对小女孩的兴趣还大,做出一副特和蔼,特关心,特体贴,特知己状,就象套莱温斯基那主儿,拼命和丈母娘套磁,看样子是想把丈母娘的心肝五脏牛黄狗宝统统掏出来,然后添油加醋“炒“出来一篇“首都大妈救助地方儿童”的可歌可泣的“爆米花”文章来。可是他兜来转去,就是不往“想办法治病救人”的正题上说。急性子的丈母娘一会儿就火大了:“你别老揪着我不放,我没什么隐私爆料给你,就算你知道我的小名儿,你也‘炒’不出朵花来,我告诉你,我一不是北京人,二也没给那孩子捐多少钱,我找你就是想让你们媒体帮助呼吁呼吁,让乡里乡亲的都伸把手,你搞搞清楚,现在需要帮助的人不是我,而是那个孩子,你这么对我打破砂锅问到底有什么用?我可不想出名,你还是直接去孩子家里去实地采访一下吧。”
对方官腔十足地说:“阿姨,您说的这事儿吧,如果在几年前,可能还算是新闻,不过现在这种事情太多了,很难再能引起很大的关注了,而且,事情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闻了……”
布衣平民出身的丈母娘一向刚烈耿直,喜欢直来直去,最讨厌别人自作聪明和她打官腔,绕圈子,一听这推三堵四的话,丈母娘立刻又抖擞出了一身斗志,开始使出了她的老本行教训起对方来了:“小伙子,你知道你们做新闻行业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什么叫新闻?牵涉到国计民生,牵涉到人间疾苦,那才叫新闻!你们那满版的小情小调,名人的花边新闻,荤素段子,那不叫新闻。要是每天就坐在编辑部写点这些注水文章,我也会!互联网上扒个档案资料,再添油加醋放把佐料,爆炒个什么老艺术家的初恋情结了,影视明星的三角恋爱了,女作家的感情纠葛了,主持人的婚外畸恋了……那些人生怕自己被人遗忘,轮不到你想起他,自己就蹦达得漫天都是了,把自个的那点隐私德行抖擞得哪哪都是了,卖得比糖炒栗子都火!还用得着你哭着喊着踅摸人家的隐私?!小伙子,才过去的半年的新闻不算老,人家温总理一件羽绒服穿了十年都没嫌老,总理他日理万机还能抽出时间体察民情,握着灾区老农的手含泪颤抖呢,你们作为人民的喉舌,为啥就不能!?”
 我想那个小记者碰上丈母娘一定叫苦不迭,就这么一通棉里藏针的连讽带刺,估计他早就招架不住了。挂了电话,丈母娘也气得不轻:“我还是钱太少了,我要有钱,还去求他!我要是中了一千万的大奖,我也象人家盖茨那样,该捐的捐,该献的献,最起码也能为子孙后代积点阴德。”
我看她气喘吁吁的样子,有心让她消消气,就劝她:“您甭跟这种人治气,河南人就这德行!都说河南出骗子,你看大宝就被他河南老板骗了吧,捎带着咱们也跟着被骗。您看,那东北女孩能收到20万捐款,可这个小女孩为啥才收到700块钱捐款?还不是因为她是河南人!?”北京人一向瞧不起河南人,说河南人浮夸造假自吹自擂欺上瞒下坑蒙拐骗,是全国人民的“造假”教练,“窃国大盗”袁世凯更是遭人唾骂,曾经一度,在饭桌上最爱拿河南人开涮,说河南的聪明人太多了,聪明人都挤到一块反而不成事!有人甚至尖酸刻薄地说“河南人都是骗子!”更有南方城市甚至打出标语,“河南人免进!”“河南人免谈!”“不和河南人打交道。”一时间,人云亦云,越传越邪乎,越传越离谱,好象河南人个个都是青面獠牙的魔鬼。
我这么一说可不当紧,简直就是摸了老虎屁股。别人可以瞧不起河南人,可是我却不能,我如果瞧不起河南人,那就是瞧不起丈母娘!丈母娘“蹭”地一下就手按茶几从沙发上窜了起来,带动得连茶几都颤了三颤,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然后怒目圆睁地瞪着我厉声喝道:“你凭什么看不起河南人?河南人惹谁了?河南人是中国人的娘!”我的娘——呀!情急之下,我怎么就忘了丈母娘的老家是河南的了,我在心中叫苦不迭,本想让她消消气,结果没想到大水冲了龙王庙,这可如何是好呀!
果真,正在气头上的丈母娘总算找到了撒气的出口,开始了悠悠五千年的河南历史演讲课堂,开头有点类似《话说黄河》的开场白:“自古以来,中原宝地,群雄逐鹿,诸子百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南北商贾,竞相登场。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兵家,杂家各领风骚。‘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化大王旗。’河南人是最古老,最正宗,最典型的中国人,历史上最初的狭义的‘中国’指的就是中原,中国人就是中原人,换句话说,河南人古称‘中国人’。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道是‘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人就是中国人的缩影,所有河南人身上的优缺点,劣根性,在中国人身上都有!哪个地方没有骗子?只不过河南人口太多,背井离乡出来讨生活的人也太多,有几个坏人就显得格外扎眼,让别人觉得‘河南人’素质差,不可信。河南人占中国人口的1/12,世界上每60个人里就有一个河南人。河南人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河南人在中国的遭遇,相当于中国人在世界上的遭遇。”
丈母娘曾经在中原大地历经三年自然灾害,亲见过饿殍满地,横尸千里;青春年华时,又被十年浩劫困在深山老林里三年五载,只能白天锄草种地晚上背唐诗英语,苦难生活的记忆让她凝成了“悲剧审美情结”,喜欢慷慨悲壮的叙事方法,而三十多年中国文化的浸淫又让她出言必定洋洋洒洒,大发悠悠思古之情,扎扎实实地给我上了一堂历史文化课,我听了以后都想力荐丈母娘到“百家讲坛”上为河南老乡正名。
“道家鼻祖老子,庄子生于河南,儒家鼻祖孔子虽生于齐鲁,但是他的主要活动和思想传播之地却是在中原大地,儒道两家是中国文化的精魂,‘儒骨道风’可谓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所以才会出现冒死进谏的比干,忠心侠义的岳飞,学识渊博的韩愈,女中豪杰的花木兰,还有当今打造“红色亿元村”——南街村的的王洪彬……”丈母娘说到这里,我才明白,难怪她身上有那种勇往直前,不服输的“花木兰”气质:“感情儿花姑娘,啊,不,花奶奶和您是河南老乡呀!能出这么个坚强能干的河南女人足够撑起河南人形象的‘半边天’了。”
丈母娘听着这句话还算顺耳,她摇头叹了口气,话音缓和了不少:“说实话,我也不太喜欢河南的的大环境,人际关系太复杂,官场腐败,风气不正,分配不公,邪气大,内耗大,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那里想成事不容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