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体验

第13章


   
  双城故事(4)   
  我着迷于描述某段历史的书,充满细节,细节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一个人描述纽约,说是“纽约是一个有464个看门人,362位擦鞋匠的城市。”这些数字让我莫名其妙地兴奋,仿佛能由此窥看到某种秘密,即使是虚构出来的。同样的一个人写到纽约时报的历史,说“某某人当时正在纽约时报,被公认为当时最好的记者,充满了尚武风格,勇猛好斗。”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许许多多的人被记录到历史中去。我总是喜欢想象这些人看到自己被记录下来时的那种感觉……既而深深地被看到他人眼中的自己这种可能性给吸引住了,后来仔细一想,这应该就是所谓历史感吧?那些留恋于历史感的人或许和我一样,无非只是想从另外一个角度,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到自己而已。 
  但也许不是,我总是容易把问题考虑的过于个人化和戏剧化,或许只是非常简单的原因。 
  “比如说权力,权力。”他提醒我。 
  “还有呢?” 
  “还有钱,现金。” 
  “为什么是现金而不是股票呢?” 
  “被资本家蒙过的人都知道,只有现金最保险。” 
  “还有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渴望功成名就,渴望被人注视。名利欲是男人最为普遍的一种欲望,比性欲持久。” 
  名利欲大概也是这样,让你产生不顾一切的渴望,顺理成章地,你开始渴望改变他人的生活,或者一件事情,一个人,一个位置,一种气氛。然后,你努力地去接近一个人,一个位置,一个目标……运气好的话,最终你会到达那里。 
  但是最终你能在陶醉的顶峰上停留多久,那可就难说了。 
  “真的吗?” 
  “不骗你。” 
  四 
  一切都是狗屁…… 
  我的一个朋友讲这话的时候,我相信他的表情并不完全是愤世嫉俗。 
  说这话的时候,我们坐在亚洲大酒店边上的一条小街上,那里到处挂满了水煮活鱼和麻辣小龙虾的招牌,因为是夏天,人们全坐在人行便道上,整条街摆满了桌椅板凳,挂着红灯笼,蔚为壮观。我们的座位靠着一棵巨大的槐树,间或有枯黄的叶子和一些奇奇怪怪的物件“扑”地一声从空中飘落,掉在装满水煮鱼的盆子里。 
  啤酒是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冰得刚刚好,所谓刚刚好,就是那种电视里常见的样子:金黄色的酒液泛着白色的泡沫,杯子上坠满水珠,把手都弄湿了。喝的人迫不及待地咽下一口,发出“恩”的一声,眯着眼睛陶醉半晌,才重重吐出一口气来。 
  “权利欲怎样?” 
  “狗屁。” 
  “幸运呢?” 
  “狗屁。” 
  “出名呢?” 
  “那更是狗屁。” 
  “那钱呢?” 
  “哦,钱还比较重要。” 
  …… 
  “跟你讲,所有的高峰体验都会过去,你一生中可能只经历一次幸运便永远走低。由于你无法预测出人生的整个曲线,所以有可能你等到老死都等不来下一次机会……不过,即便这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是你的人生经验?” 
  他点头称是。 
  此人是互联网热潮中落马诸将中的一员,在和我天天泡酒馆之前刚刚经历一番网络英雄必经的磨难。他的经历比其他诸人更为富于戏剧性,也更为有趣。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变现功成身退了,实际上他过去的公司是少数几个有实际业务而保持赢利的企业之一,安然度过了泡沫破碎以后的惨淡时期。就在大家都以为此人可以高枕无忧去加拿大数钞票的时候,他把自己的钱全部投入一个新的公司,据说研制了一种和第三代互联网技术有关的新产品,结果不被风险投资青睐,挣扎了一年以后惨淡结束。 
  他一开始做公司的时候是坐着出租到处跑的,有时也坐坐地铁,后来,他开了一辆捷达,最后是司机开的奥迪A6。现在,他骑自行车过来吃饭,那车就靠在路边。顺便说一句,此人现在完全是一副从床上刚爬起来的样子。 
  “你明天干什么?” 
  “不知道,没有想好。” 
  “你有什么感觉?” 
  …… 
  “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有时候早上起来会觉得自己就像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似的,之间的一切都仿佛没有发生过。” 
  “哦。” 
  “还有,我曾经以为自己一次幸运便会永远幸运。” 
  “现在呢?” 
  “还没有想清楚,因为下一次高潮尚未到来……” 
  …… 
  “不知道那些现在还在复出的网络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呢?” 
  “我想换种行业来做,重新开始。” 
  “从头开始容易么?” 
  “用技术的语言来说,这叫归零。归零很容易,只要有勇气,或者说能豁出去就行。但是如果要减灾或继续,就得付出很多。” 
  …… 
  “一个人确实很难抛弃既有的资源和基础。” 
  “也许。” 
  …… 
  “也许还有一点你没有想到,被公众注视也是会上瘾的。” 
  也许,也许,也许他是在用另外一种方法谈论所谓的历史感,或者说,权力欲。   
  双城故事(5)   
  关键问题在于,一个人将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一个人是否认为自己的一生中将高潮迭起,永远幸运?一个人是否意识到了所有的事情,都只在追求的过程中美妙无比,在追求到的那一刹那就会从高峰跌落,变得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一个人是否要一辈子执着于一件事情呢? 
  你可以说,那些一辈子执着的人是中了魔力的毒,或许魔力能持续一生。不过这是幸运 
  者,包括那些执着于一件事情无所得的人。只要他们觉得快活就行。倒霉的是那些中途试图归零,但是又无法抛弃已有基础――就是要减灾的家伙们,折腾了半天,却到底意难平。 
  但是其实事情又没有那么简单。 
  五 
  所有的海滨城市都会有这样一条热闹的街道,那里会有许多卖海产品的小店铺,里面挂满贝壳做成的项链、苍白的珊瑚、军用望远镜、廉价的泳衣和花哨的泳镜。那会是这个城市里最主要的街道,上面有许多的饭馆,海鲜被放在红色的塑料盆里在大街上一字排开,地面因为撒了水变得湿漉漉的。在这样的饭馆里,尽管旅游季节已经快过去了,但是他们仍然会把便宜的蛏子卖得比鱼还要贵,做成咸渍渍、汤水淋漓的一大盘,扔到外地人的面前。 
  我和他穿过大街,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找到一家饭馆,里面坐满了本地人,喝着冰镇啤酒,大声喧哗。我们吃了一顿用本地方法烹调得十分地道的海鲜:切得飞薄的大蒜和青辣椒爆炒蛏子、油淋扇贝、肥美的螃蟹、空心菜……饺子有虾仁和鲅鱼馅两种选择,还有刚刚炸好金黄微温的辣椒油,海鲜新鲜得仿佛刚刚离开海面,缩成紧张而有质量的一团,带着海水的咸味,让吃的人浑然忘忧,哑口无言。 
  我们在大快朵颐之后不约而同地点了根烟,陶醉地靠在椅子上。 
  “人生最大乐事无过于此。”他闭着眼睛说。 
  我同意。 
  我想我们最终之所以能够这样其乐融融地坐到一起,无非缘于最简单的东西,不再是魔力,魔力在第一晚已经消退掉了大半――而是和谐。关于胃肠,关于性生活,这些甚至不用太好,太惊人地和谐,只要彼此都还合适,这种关系就能够延续下去。 
  和谐在魔力消退之时有助于保持关系,懒惰也是如此。说到底,这是因为它在寻常的生活之外,是第三个城市,是广州和上海之外的城市。还因为我们都已经到了这里,而且决定在这里呆上4天。即便此时觉得没有想象中的和谐,也回不去了。 
  这就是在现实之外的好处。 
  而我们是否还能在明年回到这里来,那就很难说了。在这个城里,一年只有3个月色彩缤纷人声鼎沸。当然了,还有大海,大海也只在一年中的这3、4个月中存在。在平常的日子里,大海只是人们不可或缺而又完全漠视的一分子,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朋友,一个被人遗忘的布景,亘古不变。 
  当你真的到达某处,当你真的得到那个人的时候,魔力便开始消退,我说的是真的。不骗你。 
  关于魔力的消失,还有很多的佐证和案例。 
  “为什么?” 
  问这话的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和女友的关系刚刚破裂。这两人本来各自有一段婚姻,在第一次遇到之后,分别费尽千辛万苦离婚,最后终于生活在了一起。在离婚过程中,他成了朋友圈子里关于爱情的象征。 
  然而就是这对 “象征”,在生活在一起不到一年的时候出了问题。女方提出分手,并且搬了出去。“象征”极度惊愕,然后继以极度的心理紧张和焦虑。他暂时停止了工作,呆在自己家里抽烟喝酒熬夜,对所有试图安慰他的朋友问“为什么”。 
  “为什么?” 
  “我怎么知道你们的事情?” 
  “为什么?” 
  我叹了口气:“你吃饭了么?” 
  “到底为什么呢?” 
  …… 
  “拜托,你能不能问点推陈出新的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