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南海府。
“什么?你说桓儿战死了?”
大玄明毫不犹豫地揪着眼前这人的衣领,把对方举起并质问着。
渤海国本就是以武立国,渤海国之所以变为国,就是跟武周打了一仗。随后历代渤海王便东征西讨,这才有了如今的版图。
因为是以武立国,若依渤海王室的尚武之风自然盛行,别看大玄明年近六旬,但身体却是不差,所以才能一下把一个成年人举起。
来着只是一个普通官员,被大玄明举起也不敢反抗,
“回殿下,安州城被人攻破,三王子驻扎的安州城的确被人攻破了。三王子战死,麾下一千精兵也都阵亡了。”
“什么?桓儿真的战死了?”
大玄明有些不敢相信,刚刚还聚起的力气一下就散了,把面前这人扔在了地上,整个人在充满震惊和悲痛的心情中退了几步,最后瘫坐在椅子上。
大玄明口中的桓儿叫大玮桓,是他的三儿子,今年不到三十岁。
这个儿子其实深得大玄明的喜爱,能力虽然不是最强,但很像他年轻的时候。
可在十年前,这个三儿子惹下了不小的祸事,留在南京-沃州肯定不现实了,所以他才把对方外放到安州担任刺史。
虽说远了点,也没法回沃州,但好歹可以活命。
他本想等几年,便把这个三儿子调回来,可没想到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到底怎么回事?安州虽然地势平坦,不利于防守,但老三手中有一千父王派的精兵,加上他在安州招募的军队,有着三千之多,足以守住安州城。
而且安州周围并无强大的势力距离辽东高句丽那几股势力,难道是通州的高句丽势力?还是安州本身的豪族?”旁边,大玄明的长子大玮毅有些疑惑。
相比于大玮桓是败家子不同,已经四十岁的大玮毅则是钦定的南海府下一任都督,本身还节制着晴州。
由于大玄明的年岁已高,他才回到沃州城协助管理南海府。
“回大王子,不是高句丽人,是本地的那些豪族,除此之外,还有。。。还有。。。”来人有些犹豫。
“还有什么?”大玮毅追问道。
“还有唐军。”
“什么唐军?不是唐人?”大玄明连忙起身追问。
唐人跟唐军可不是一个意思,在南海府以及北边的辽东地区,唐人的势力也有不少,大多集中在沿海一带地区。
论实力,这些地方的唐人势力并不强,不如高句丽。
不过渤海国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力不大,虽然名义上占领了这些地方,但实际上还是属于高句丽人和唐人自己在管理。
对于唐人,特别是安州的唐人,大玄明自然不用担心,毕竟也就万余人,也翻不起大浪来。
若是唐军,可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天差地别。
“是唐军!”来人回道。
“胡说,唐人涉海攻打安州干什么?闲得慌不成。”大玮毅骂道。
“回大王子,不是大海对面的唐军,是南边来的,就是新罗平壤都督府的唐军。领兵的人好像是平壤都督府的都督,姓杨,麾下有数千骑兵,还有精锐的步兵。”
面对大玮毅的质疑,来人也很委屈,只能继续解释,“在唐军来袭之前,安州城内的高句丽人和唐人势力发动了兵变,唐军这个时候就杀了过来,然后一举攻占了安州城。”
“这么说,老三是被平壤都督府的唐军所杀?”大玮毅追问道。
他深知自己父皇对这个三弟的喜爱,若是这个事他表现的毫不关心,这都督的位置落到老二手上也不是不可能。
“三王子其实是被高句丽人杀的,唐军只是趁乱攻占了安州城。”来人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不管是谁杀的,现在我的桓儿死了,都得给他陪葬。毅儿,你要想在我死后当这个都督,就率领军队去给你三弟报仇。”大玄明沉声道。
大玄明毕竟年龄大了,领兵出征肯定不现实,只有把报仇的行动交给其他几个儿子。
“父王放心,孩儿一定会为三弟报仇的!”
不过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朝着大玄明和大玮毅的想法走,在大玮毅率领一万兵马前去征讨安州的时候。
在路上就传来了坏消息,椒州也被唐军攻破,守军大多战死。
正常情况下,大玮毅应该撤军才是,但其并没有撤军,而是想要趁机反攻,夺回椒州。
结果大玮毅一万军队在途中遭遇伏击,一万军队折损近半,最后狼狈逃回了沃州。
大玮毅率兵出征,结果狼狈逃回,这无疑在南海府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都以为唐军会大举进攻。
不过杨师厚并没有继续进攻,他需要暂时巩固已经占领的城池,然后迎接渤海国的反扑。
。。。。。。
“这个杨师厚倒是有点刷子,没想到平壤都督府成立数月而已,他就先后攻占了海州、黄州、安州和椒州四地。”看到平壤都督府送来的战报,李晔有些意外。
“陛下,平壤都督府虽然连克数城,但贸然跟渤海国开战,是不是有些不合适?渤海乃海东盛国,并不比我大唐立国初期的高句丽弱多少,若是此时开战,是不是有些不合适?”韦昭度有些不赞成杨师厚出兵渤海国南海府。
渤海国实力并不弱,人口有三百万,远比南诏、西州回鹘多,而且也有数量不少的骑兵,加上其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当初高句丽可是耗费了隋唐五位帝王七十多年才拿下的。
“陛下,臣也以为此时不宜跟渤海全面开战,只需要先收复辽东即可。那个时候,有了辽东作为大本营,无论是攻打契丹,还是渤海,主动权都在我大唐。”兵部尚书徐世仁也不看好此时跟渤海开战。
枢密院和兵部都反对,让李晔有些始料不及。
“平壤都督府已经攻占了安州和椒州,总不能让他们让出吧?”李晔有些不太高兴。
韦昭度和徐世仁察觉出李晔的不悦,也有些为难,若是再强行劝谏,很有可能惹恼圣上。
这个时候,李振站了出来,“陛下,臣倒是有一个办法。”
小说推荐
- 不良人之大唐中兴
- 穿越五年,随着不良帅的到来,才知道自己是假李星云。眼看不良帅要给自己改名字,穿越假李星云从改名字开始,这不能改 我叫李安,平安的安,平平安安就好。哪个位子最平安,天子位!吾,欲登天子位,欲仿光武帝,欲中兴大唐 作者:三寸石所写的《不良人之大唐中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三寸石连载中
- 最新章:请假
-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 许夫人是南宋末年抗元的民族英雄,她的光辉事迹在泉漳潮一带广为传颂,几百年来从志书、诗歌、戏剧、小说到民间口碑,更是广泛地传颂着。许夫人自幼着男装,平时喜击剑弄铁丸,有穿柳贯风之术,且学得少林轻功。有一次与许汉青结伴到山中打猎,偶得一雌雄双宝剑,精莹皎洁,锋利无比。据说是周时所铸,历时二千年许。许夫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3章
- 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
- 时运不济,再生时已是大明子民;一念之差,非要做那中兴的名臣。剿流寇,战后金;从此命途多艰,征伐不断 终不负满头青丝成雪,换大名万万年江山 作者:云汀所写的《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云汀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十七章 刑部主事
- 大唐:让你救灾民,你搞科技兴国?
- 曹泽带着系统穿越大唐,只要花钱就可以抽到各种东西 开局遇到程处默,误打误撞成了国师“陛下,如今灾民遍野,急缺大量粮食“不慌,国师那里有粮卖“陛下,边关告急“来人,去国师那里买点98K来“陛下,如今大唐建设急缺人力“带上国师,咱去国外走一圈 从此,大唐的龙旗插满了世界各个角落 日光照耀之处,皆为大唐领
- 穿越架空蛋铁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终(大结局)
- 明末中兴大帝
- 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这是大明王朝的辉煌。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壮 穿越到崇祯十七年皇太子朱慈烺身上,面对即将颠覆的大明王朝,该要如何面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安稳如泰山,运筹帷幄志。一朝惊雷动,江山入战图 蓦然再回首,四海皆归服
- 穿越架空风中的失落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两手准备
- 明末昏君?我乃中兴之主!
- 朱由校已经死了,但是他又活了!可那边的五弟信王朱由检已经开始要登基,正准备接过他的皇位 这边他死得还扑朔迷离,谁也不知道那些正人君子,还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摁住他的棺材板 关外的建奴磨刀霍霍,也想享受一下这中原大好河山!关内的叛军流贼,也正想尝试一下当皇帝的滋味 穿都穿过来了,还刚好是个皇帝,朱由校怎
- 穿越架空牛角的二师兄完本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大唐连中三元,惊闻我父梦中斩龙
- 穿越贞观大唐,成了初唐名相魏徵之子,魏叔玉。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秩序安定、百姓富足,呈现出一派盛世局面,朝堂大兴科举 魏叔玉参加科举考试,接连获得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 魏叔玉本想依靠绝对正确的政治嗅觉,以及状元身份在大唐大施拳脚,建立一世丰功伟绩、名垂千古,却没
- 武侠小说传奇校长连载中
- 最新章:开新书了,诸位大佬
- 兴唐传
- 兴唐传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陈荫荣隋末英雄起四方,其中单属瓦岗强 咬金大斧秦琼锏,打得王朝不姓杨 杨广无道泛龙舟,天下英雄截寇仇 锤震群山惊海内,江都王气黯然收 收抬乱世挽狂澜,争霸诸王战正酣 忽报太原鼙鼓动,旌旗猎猎下长安 安定中原缚孽龙,秦王走马执长缨 后人编演兴唐传,忠佞贤愚细品评《兴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02章
- 兴唐
- 我是唐朝的最大纨绔子弟。我是唐朝的皇太子。我是武则天的长子,有可能被母亲第一个干掉的儿子(重要提示,还原当时真实历史,所以有11、萝莉养成、御姐控,不喜欢的,请莫进入 作者:午后方晴所写的《兴唐》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午后方晴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章 合(八、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