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许久,李承乾也没有想出好的解决方案来,便不再去想这件事情。
“传诏,晋升左领军将军赵孝祖为左领军大将军、上柱国,赐爵汶川男。”
“罢郎州都督府,在戎州置戎州都督府,由赵孝祖担任戎州都督一职,让他时刻监视云彩之南的情况。”李承乾道。
“诺!”王泉领命退下,前往中书省传诏。
……
“圣人,臣有本启奏!”早朝刚刚开始,李承乾刚坐在御座上,重新回到长安的褚遂良便站了出来说道。
“褚卿所奏何事?”李承乾问道。
“为了我大唐江山社稷,千秋永固,为长远之计,臣请圣人早立太子,以安民心,延续江山万载。”褚遂良行礼道。
李承乾眉头一皱,他没有想到褚遂良回到长安之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居然是要他立太子。
太子是帝国的储君,是皇帝指定和重点栽培的继承人,是未来的皇帝。
同样,也会成为现任皇帝的头号潜在威胁。
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机制的东宫。
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私人卫队“太子诸率”。
而皇太子的妻妾也如皇帝的妃嫔一样,拥有正式的封号。
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而且相当的敏感。
一方面,皇帝需要有继承人,但继承人的存在又会对皇权构成一定威胁。由于皇太子有极大权力,所以往往会和皇帝发生冲突,从而导致被废或被杀。
太子的确立从某种程度来讲,又能够起到稳定朝臣和百姓的心,又能够防止同室操戈。
一旦皇帝出现了意外而导致暴毙,太子便能够顺利的继承皇位,帝国也不会出现什么混乱。
要是没有太子的话,皇帝出了意外,各皇子之间就会为了皇位争的头破血流,江山就不会稳固,人心就会思变,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江山毁灭。
立太子还可以让他监国,这样一来,皇帝就有了出去浪的机会。
所以,立太子有他的好处和坏处。
“诸位爱卿对于立太子一事,有何看法?”李承乾道。
“臣以为太子当立,自我大唐开国以来,高祖立隐太子建成,先帝立圣人为太子。”
“先帝登基便在同年册立太子,圣人以八岁之龄被立为太子,如今皇子已经年长,圣人继位也有三年,是时候确立储君之位。”长孙冲接收到长孙无忌的暗示,出列行礼道。
“圣人,太子乃大唐国本,是大唐的根基、基础,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太子不得不立,为长远计,圣人当早做决断。”礼部尚书出列。
“臣等叩请圣人立太子以正人心。”又有大臣出列行礼请求册立太子。
“臣等附议!”又有一帮大臣出列请立太子。
李承乾看着跪在大殿上的大臣,没有立即做出答复,而是陷入沉思。
对于立太子来说,李承乾也曾经想过,只是他想要再观察一下诸子当中谁更合适当太子。
太子一旦册立,为了防止兄弟相残,其他皇子就会在被封王之后,被打发去封地。
皇帝就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培养太子的身上。
可这样一来,一旦太子势力过大,就会威胁到他的皇位和皇权,免不了父子刀兵相向。
以先帝在玄武门之变中,开了个不好头来看,太子势力一旦强大,就容易向太宗皇帝学习,也搞个政变上台。
如果留几个皇子在身边,培养他们的势力,与太子势力抗衡,以达到一种平衡,以期能够更好的掌控江山,防止大权旁落,维持自己的皇权。
这样做的后果便是,一旦失控,结果更加严重,这也是李承乾不愿接受的。
如果,过分限制太子的势力发展,又担心他将来镇不住局面,容易出现权臣把持朝政的局面。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是两难的局面。
“太子是我大唐的国本,朕也有心册立太子,只是不知立哪位皇子为好,这才犹豫不决,既然今日众卿提出,那就说说看,应该册立谁为太子。”李承乾说道。
既然避不开这个话题,那就干脆大方的说出来。
“圣人!”这些终于轮到长孙无忌出面说话了,“自古以来,宗法制度便明确,向来都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自然当立皇后所处的嫡长子李厥为太子。”
按照宗法制度来说,李厥是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他的生母是皇后,他又是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
李象虽然是李承乾的长子,但他不过是皇帝和一个婢女所生,是庶长子。
从出身来讲,李象不是皇后所出的嫡子,生母更是身份卑微的女婢,完全不符合宗法制度的条件。
可以说,李象的先决条件已经注定了他这辈子和皇位没有缘分,就连李素节都比他李象更有资格继承皇位。
谁让人家李素节的生母是出身名门的萧贵妃。
要是真的立了他们为太子,不就等于让世家门阀有了再次兴旺的机会,这当然是不行的。
“司空对立太子一事有何看法?”李承乾问李绩。
“册立太子一事虽是朝廷大事,但同样也是陛下的家世,臣不敢非议,还请陛下决断。”李绩出列行礼道。
“太尉说的有理!”李承乾开口说道。大臣闻言皆是大喜!不料李承乾话音一转。
“但是,册立太子兹事体大,李厥是否能够担负起储君之位,朕还需要考验一番才能决断。”
既然陷入两难之地,那干脆就再拖个三年五载再说,正好以考察为名反驳所有人。
大臣们是听出来了,皇帝这是不想册立太子,这怎么能行。
“圣人……”褚遂良急忙开口。
“行了!此事朕意已决,众卿无需多言!”李承乾打断褚遂良道。
立太子的事情不是他们能够插手的大事,做为臣子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应该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
什么时候开始大臣有权利非议立太子的事情,岳飞就是因为非议太子之事,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的。
见皇帝不高兴的离去,众人也识趣的不再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
明面上不说什么,暗地里可就是另外一回事。
小说推荐
-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
- 李白是四川五百年一出的天才,他的诗歌惊天地,泣鬼神,他的处世风格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物从来都被后世学人奉若神明,于是,人们也就往往忽略了诗人本身。事实上,除去了诗仙的身份,李白也是一个平常的尘世中人,他有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他有洒脱狂放的个性,也有为人诟病的喜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5章
- 大唐:我真不是皇长子李秋李世民
- 大唐,贞观二年 李秋意外穿越大唐,成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遗失在民间的长子 因为一场意外,李秋机缘巧合下,救下了重伤不治的李二等人 不想,因为三颗小痣,李秋的身份被意外发现 李秋家中的红薯,土豆也被一一曝光 从此,不一发不可收拾 多日后,一身龙袍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到了李秋家中 身后房玄龄,杜如晦,程咬
- 都市言情穷酸书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883章
- 大唐李承训
- 看不惯李二的虚伪,看不惯李二的无知,看不惯天可汉下面的可悲!拒绝和亲,拒绝遣唐使,这里没有文化和技艺 只有毒品,佛经,尔等要不要?刀马所至,皆大唐!这是一个铁血的大唐,男儿热血沸腾的大唐 欢迎加入书友群,群号码:514258896作者自定义标签:穿越腹黑特种兵 作者:空负一笑所写的《大唐李承训》无弹
- 历史军事空负一笑完本
- 最新章:第376章 最后的展望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盛唐华章】参赛作品 贞观十六年冬,现代宅男杨舟穿越成为大唐太子李承乾,此时李世民已经有了废太子的心思,一旁的李泰虎视眈眈,大臣也因为李承乾反感汉文化,对他离心离德 在这个冬天李承乾如何用自己后世的见识改变历史,走出一条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皇图大道 携现代思想与技术的强势皇太
- 穿越架空易如意.CS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崩溃与坚持
- 李秋李世民
- 大唐,贞观二年 李秋意外穿越大唐,成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遗失在民间的长子 因为一场意外,李秋机缘巧合下,救下了重伤不治的李二等人 不想,因为三颗小痣,李秋的身份被意外发现 李秋家中的红薯,土豆也被一一曝光 从此,不一发不可收拾 多日后,一身龙袍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到了李秋家中 身后房玄龄,杜如晦,程咬
- 都市言情穷酸书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883章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到了唐德宗年间,积重难返的大唐更是发生了‘四王二帝’与‘泾师之变’的大动乱,德宗被迫放弃长安出逃到奉天小县 帝都沦陷、皇亲被屠,叛军围城、十万火急。仿佛大唐就要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一手缔造大唐王朝的太宗李世民,却在这一刻重生了。面对千疮百孔的江山,面对
- 历史军事寻香帅完本
- 最新章:第465章 唐风(五)【大结局】
- 盛世太子李承乾
- 贞观十六年冬,现代宅男杨舟穿越成为大唐太子李承乾,此时李世民已经有了废太子的心思,一旁的李泰虎视眈眈,大臣也因为李承乾反感汉文化,对他离心离德 在这个冬天李承乾如何用自己后世的见识改变历史,走出一条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皇图大道 携现代思想与技术的强势皇太子李承乾VS霸道狠辣千古一帝李世民 李承乾:一万
- 穿越架空易如意.CS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娘子未必不愿意
- 诸天为王,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
- 一朝之间,穿越成了庆国太子,为王之路,注定布满荆棘。所幸,金手指在身,欧皇附体,发发暴击,金色传说 李淳罡传承加身,一剑开天门令四顾剑为之拜服。招募令在手,无数历史名臣猛将纷纷来投 一路走来,他立钱庄,治水患,整军伍,收南诏,灭西胡,平东夷,征北齐 孤身入太极殿,百官拜服,庆帝亦只能退位让贤。而当他
- 都市言情残林之木连载中
- 最新章:第68章 神魂之剑
- 三界传承之龙魂传承
- 屌丝一定要来好好研究一番,游戏技能开创自己的事业,又能迎来人生巅峰,但是如果仔细欣赏就不难看出,实际上很多人还是处于网游的最底层,也就是传闻中的打金员,因此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显得相当重要…千年之前,盛极一时的传龙古国在周边联军的攻击下几乎灭国,在一群被称为龙族的脊梁的人的努力下,华圣帝国建立了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