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同[6],第35页。
[21] 同[6],第9-10页。
[22]同[6],第193页。
[23]同[6],第37页。
[24]同[6],第40-41页。
[25]同[6],第55页。
[26]同[6],第52--53页。
----
22副部长·部长
进入六十年代,台湾承继前十年的安定,虽进取不足,在安定中求发展,却绰有余裕。
政治上,发生几件大事,大致上,喜多于忧。
艾森豪威尔临去秋波,趁旅日之便,顺道访台。蒋、艾森豪威尔南京时代,有过一面之缘。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美国总统屈驾,对蒋先生和他的自由中国的声望,如同火箭升空,光耀环宇。
也有些细微的挫折,无非“小小苍蝇嗡嗡叫”并无伤大雅。
雷震判刑下狱,海内外愤怒激烈的舆论,比想象中更来势汹汹,可谓继吴国祯、孙立人、“五二四事件”以来,最震撼的政治风波。
法国总统戴高乐,不顾华盛顿的反对,断然和北京建交,[1]使国府在西欧的外交防线,出现严重的缺口。
湖口事件,[2]有惊无险。但反映出,少数军队将领对现状的不安与不满,非单纯的“违纪案”那么单纯。
当局的因应,不外乎强化控制手段。五中全会后,举行“党员总登记”,“反攻授旗式”,内容、形式,早已陈旧不堪,难期振衰起弊的作用,可是,观众再无反应,戏还是要演。
经国个人,晋升为二级上将,[3]关于升阶这件事,各方看法,十分分歧。很多战功卓著的将领,发出不平之鸣。“太子凭什么升上将,他有战功吗?”同情者认为,彭孟缉之流,由军安副司令而代参谋总长,以直升机升空的速度向上爬,经国难道不该升上将吗?
这一期间,经国的职务,是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其余的如行政院政务委员、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会主任委员、党的中央常委等等,与军方根本沾不上边,国家安全会议究竟是什么性质?属于国防部的建制?抑总统府直属的机构?亦如五十年代初总统府那个资料室那样,妾身未明。
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既无硬性规定要军人出任,他的几位后任如黄少谷、沈昌焕等,甚至是道地文人。蒋先生此举,除非有意安排经国出任参谋总长,晋阶的本身,殊少积极意义,和苏联勃列日涅夫苏维埃主席任内,升为陆军元帅一样滑稽。唯一的合理解释,为太子未来做国防部副部长[4]铺路。
辅导会的担子,经国挑起来,驾轻就熟。一来,他自己勤奋,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一来有美援作后盾,无资金匮乏之虞。辅导会开山筑路,实业大兴。数年间,又是一片他自己的新天地。
敌人方面,大陆经济,稍见复苏,无外患,无内忧,正是安定民生,经济建国的黄金时期。
敌我形势,相互消长,颇使蒋先生生“观衅而动”的决心。
一九六二年五月,突下令征收“国防临时特别捐”。配置行动,北投的政工干校,临时开设战地政务班,为未来收复地区的党政干部,从事培训工作。
国民党八届五中全会中,通过“光复大陆指导纲领”,公开倡言,“为反攻复国开路,贯彻革命任务。”
宁静的宝岛,无复宁静,好象“反攻圣战”,已迫在眉睫。蒋先生不断接见外国记者,重申“我可独立反攻,苏俄不会干预”,“国军一旦开始反攻,三五年内底定全国”等信念。
北京宣布:国军游击队九批,计一百七十二人,曾先后在大陆沿海海丰、惠阳、惠来、台山等地登陆,遭到擒获,证实,台湾蠢蠢欲动,并非只说不练的宣传攻势。
大陆出现经济困难,中、苏关系恶化,诚然,有利于国军采取行动的时机。单靠台湾一岛的力量,想旋转乾坤,蒋先生尽可舌灿莲花,毕竟曲高和寡。
解放军可以放手让国军在闽粤沿海登陆,受地形限制,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在这一边的山区施展。遇到优势兵力的围歼,国军顿成瓮中之鳖,山东之役的故事,即会重演。
国军总兵力,号称六十万,如倾巢而出,台湾空虚,分兵出击,寡不敌众。退一步说送一个野战兵团,约十至十五万人,强行抢滩登陆,暂且不提海军支援,哪来如许规模的渡海工具?登上去,后勤补给又怎么办?后继部队,如何运补?
蒋先生寄希望于“大陆同胞揭竿而起”,这是一厢情愿。曹聚仁说:
“在大陆的中国人民,从心底期望中共政权能够巩固下去,他们体会到他们的幸福是和中共共存的,他们不愿意再看到一次内战或对外的战争。没有人再提起蒋介石,也没有人想到他,会想到蒋介石的人,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5]
毛先生的声望,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依旧是“红太阳”,困难只是暂时的,想“揭竿而起”的那一批,早在“肃反”运动中,荡然无存。
蒋先生的一言一行,北京方面,冷眼旁观,可是并不重视。倒是,华盛顿的年轻总统,沉不住气了。这年(一九六二年)八月,肯尼迪提出警告,他说:“国军如对大陆采取军事行动,那等于自杀。”台湾此举,将违背《中美协防条约》。[6]
台北出版的英文《中国日报》(CHINA NEWS),毫不隐讳地,予以揭载,官方或半官方的中文报纸,奉命一字不提。
自朝鲜战争以后,美国先中立台湾海峡,杜勒斯签的协防条约,比杜鲁门的中立化,虽有进步,华府却是个现实主义者,奉行决不轻易陷入中国内战泥淖的原则。国军的任何行动,悉在美军协防司令部的监视下,它们的杀手锏是,从汽油、零件,到弹药补给,最多仅有两至三个月的贮藏量。国军轻启战端,肯尼迪指为“自杀”,一语双关,自非过甚其词。
迫于形势,一场虚张声势的“反攻圣战”,继停止征收国防捐,而悄然收场。
肯尼迪不仅反对国军轻举妄动,甚至有意和中共改善关系。远东助理国务卿希尔斯曼(Roger Hils-man)倡“围堵而不孤立”之说,罗斯福的遗孀艾莲诺以美国联大代表团成员的身分,建议中共代表中国,进入联大。上列政治气球,台湾的反应,难堪其次,生时移势易的惊恐是主要的。
一九六三年九月,蒋上将以行政院政务委员身分,奉命访美,官方的理由为“会谈中、美共同关切的问题。”背后的文章,那就只好尽在不言中了。
十年前,经国以总政治部主任访问过美国,从心底里,他对美国没有好感,“五二四事件”,稍舒积郁。但也使他自己愈得不到美方的谅解,被迫韬光养晦,六载于兹。
喜不喜欢美国,是个人的情绪,任令情绪左右自己的意志,会阻碍事业的发展。因此,踏上征程,势所必需。
时机上,“五二四”的记忆,一般美国人已经淡忘,正可借此重拾旧欢。陈诚副总统的健康,日益恶的,经国为了接班,寻求美方的认识、谅解,有未雨绸缪的意义。
华府和台北间,再没有共和党时的水乳交融的关系。未来的发展,蒋先生感到忧心忡忡,他自己声言,光复大陆前,决不出国,这项外交任务,只好由经国担任。
美国方面,了解台湾的政局,正在加速新陈代谢的步伐,蒋先生是年七十七岁,身体再好,终究风烛残年,钦定继承人陈诚,不久于人世。所以,美方同样有需要,对这位台湾未来的掌舵人,有个熟悉、面对面了解、评估的机会。
经国此行,采的低姿势,美方亦避免过事声张,双方会谈内容,没有公报,没有共同声明,原则上,皆大欢喜。
但蒋先生,早订下走下一步棋的腹案,经国甫卸行装,政治行情高涨。
蒋先生先召开九全会议,作为内阁改组的序曲,接着行政院改组,提名财长严家淦,继陈辞修组阁。
陈患十二指肠溃疡,历有年矣。一九四八年由东北回南京,转沪疗养,住虹桥医院,施行胃部手术,发现肝脏中度硬的。一九六三年,肝疾复发,养病高雄大贝湖,健康每况愈下,召开内阁会议,均扶病出席。
生理状祝,辞修先生早不堪繁剧,精神上,更其烦躁,贵为副总统兼行政院长,坐二望一,但实权和名义,相距甚远,好比为夹心三明治。上焉者,处处要请示蒋先生,下焉者,要向经国低头。
陈军人本质,一向发号施令,且以果断闻名,处此尴尬境遇,内心之苦闷,盖可想及,因而,影响病情。开完一中全会,向蒋先生坚辞院长兼职,蒋先生批示“辞职缓议”,给假一月,暂予静养,经陈再三坚辞,蒋先生“勉强”接受。
经过这段过门,陈去严来,新闻界喻为“黑马”,事实诚是事实,可惜,很多人忽略了蒋先生的心思。
台湾土地面积虽小,出将入相的人才,说得上济济一堂。蒋先生慧眼独锤,一个唯唯诺诺的严静波,不可否认,有私字的成的。
严家淦,江苏苏州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一九0五年生,比经国大五岁,下面是《联合报》写的经历简介: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也就是中国对日杭战的第二年,他担任福建省建设厅长,从事地方建设,在艰困中举办小型水力发电,兴建道路。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调任福建省财政厅长,首创田赋征实制度,曾经中央嘉勉,并推行于全国各省,对于支持战时军粮民食,有很大的贡献。
他在福建省担任财政厅长职务五年之久,至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初,当中枢新设战时生产局成立后,就调他到重庆担任该局采办处长,办理美国租借法案及中英、中加两借款案物资事宜,曾两度赴印度洽运重要物资。
小说推荐
- 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特德蒋
- 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作者为:特德蒋特德蒋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刻画作家。共有一个下载包,里面有7篇小说。1.巴比伦塔2.除以零3.你一生的故事4.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5.领悟6.七十二个字母7.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 作者:所写的《特德蒋科幻小说合集/特德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晚年蒋经国
- 蒋经国1949年随国民党兵败台湾,直到1988年去世,跨越了39年的生命历程。这段历史中,蒋经国从军中要职,逐步登上总统宝座,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左右了台湾的政局。在蒋经国主政期间,最终实现了解严与开放党禁结束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使台湾走上了民主的道路,完成了现代社会的转型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全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4章
- 蒋介石传
-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1906年,在中学读书时即向家里提出要求到曰本学习军事。赴曰后,因非公费派遣,不能入军校,只能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1907年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1908年春被保送曰本东京振武学校,不久加入中国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9章
- 蒋介石传
- 客观的介绍了蒋介石的一生,是非功过自有人评 作者:所写的《蒋介石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蒋贵妃传
- 从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女到太子府的蒋侧妃从太子府的宅斗到后宫之中惊心动魄的宫闱之争且看堂堂嫡长女如何冲破阻碍夺得君心#favorite_1{color#DC143C;font-weight:bold;border-style:double}公告:亲们,贵妃的156章节被抽回存稿箱了,凉子报错了,正在
- 穿越架空苏小凉完本
- 最新章:第 199 章
- 蒋方舟:
- 我认识三个人,同学们把他们叫着"亲嘴大王 第一个是W,七岁,性别:男。长得像个大胡萝卜。我只亲眼看过一次他亲别人。下了课,我在教室里看见许多同学像炒股票一样挤作一团,原来W正在亲一个男同学。不过我也不知道他亲着了没有 再说J吧,七岁,性别:男。长得像个圆圆的桃子。下了课,J把张雪追得到处乱跑,追她干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
-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四十三年口述:翁元记录:王丰翁元,本书口述者,蒋介石、蒋经画的贴身侍从副官。他入伍即做蒋介石侍卫,深得蒋介石喜爱与信任。他为蒋家服务四十余年,耗费了他大半生宝贵时光,见证了蒋家在台湾由强势到衰微的历史。永远公而忘私,这就是蒋氏父子身边的工作人员的具体写照,也是我觉得一生对家人最亏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章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作者:赵宏 第一部分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浙江溪口葛竹村人。王采玉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她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但她青年时代命运不佳。其父王有则不事生产,家道中落。王采玉以一双灵巧的手,做针线活,贴补家中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王采玉初嫁于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章
-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作者:杨天石最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处在剧烈变动的时代。许多动乱的发生和曲折发展的过程,里里外外,直接间接,似乎都不能不注意领导人物、群众活动、文化变迁、国际因素等的相激相荡,才构成中国现今的局面。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前,以近代史作为史学学术研究的一支,还颇见争议。近代历史虽有数据宏富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