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奸不妃

第47章


  纪姑娘也变成了纪妃,正式成为了朱见深的合法妻子,这个广西来的小姑娘似乎已经迎来了人生的转折。但事实证明,她对自己命运的判断十分准确。
  朱祐樘进宫一个月后(成化十一年六月),纪妃死于后宫住所,死因不详。
  关于她的死亡方式,最终并没有一个定论,有的说她是被逼自尽,有的说是突发重病身亡。但她的死因却似乎并没有引起什么争论,后世那些特别热衷于挖人隐私的历史学家们,出人意料地对这件事情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兴趣。
  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凶手的名字以及行凶的动机。
  这位从广西来的小姑娘就此结束了她的一生,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的家庭成员,甚至于她的准确年龄。因为她不善言谈,入宫之后大多数时间,她只是静静地干着自己的工作,接受着别人交给她的任务,从未向人谈起她的故乡和亲人。
  十二年后,她的儿子,已经成为皇帝的朱祐樘曾发动无数人去寻找她母亲的家世和亲人,广西各级官员自发动员起来,从布政史到县令,甚至包括当年曾经出征广西的韩雍手下的将领们,纷纷赤膊上阵,改行当了户口查缉员,他们挖地三尺,历时近十年,把广西全境翻了个底朝天,闹得四处鸡犬不宁,最终却只找到几个想借机发财的骗子。无奈之下,朱祐樘唯有在当地树立祠堂,册立封号,以缅怀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哀思。
  在历史上,她最终也只是一个昙花一现,连名字也未能够留下的女子。
  但我仍然记下了她的名字——一个尽力保护自己孩子的母亲,一个善良的女人。
  听到纪妃去世的消息,宦官张敏苦笑着叹了一口气:
  “这一天迟早是会来的。”
  几天之后,他在后宫中吞金自尽。
  当一个人不得不走向死亡时,自杀代表着尊严和抗争。
  就在给朱见深梳头的那一天,张敏对天许下了一个承诺,用他的死亡去换取这个孩子的生存。上天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很公平,他履行了义务,给了这个孩子快乐的生活,也行使了权利,把张敏送上了不归之路。
  我查了一下才发现,从仕途上讲,这位叫张敏的宦官混得实在很失败,从头到尾,他只是一个门监,在今天这一职务又被称为“门卫”或是“看大门的”。
  可就是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看大门的宦官,却做出了无数名臣名相也未必能够做到的事情。面对死亡的威胁,他选择了良知。
  舍弃生命,坚持信念,去履行自己的承诺。这种行为,我们称为舍生取义。
  张敏,是一个舍生取义的人。
  纪妃和张敏都死了,短短一个月间,朱祐樘就失去了他最为亲近的两个人,此时的他还不懂得什么是哀伤,只是偶尔会奇怪为什么母亲再也不来看他。
  而与此同时,死亡的阴影也正悄悄地笼罩着这个孩子,对于后宫的万贵妃来说,这个孩子是个极为危险的人物,他会夺走朱见深的宠爱。于是另一场谋杀的阴谋即将实施。
  可能有人会奇怪,如此恶行,难道没有人管吗?
  要知道,万阿姨虽然年纪大了,却并不是傻瓜,她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地除掉每一个他厌恶的人,其中可是大有奥妙。
  她看着朱见深长大,十分了解这位皇帝,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朱见深的性格,那就是懦弱。公正地讲,朱见深并不糊涂,智商也不低,算是一正常孩子,可童年的阴影使他的性格十分软弱,并且有极强的恋母情结(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照四百年后弗洛伊德先生的理论),因而极度依赖万贵妃。
  这样的一个家伙,有啥好怕?
  眼看朱祐樘就要英年早逝,另一个女人站出来挽救了一切。万贵妃虽然统领后宫,但这个女人,她无论如何也是惹不起的。
  此人就是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按照辈分,万贵妃还要叫她一声娘亲。要说这位周太后,那可是见过大世面的,想当年,正统土木之变,景泰金刀疑案,刀光剑影,你来我往,周太后都挺住了,万贵妃搞的这点名堂,只能算是和风细雨的小场面。
  “把孩子交给我,看谁敢动他一指头!”
  一声令下,朱祐樘住进了太后的仁寿宫,这下万贵妃彻底没戏了。
  可是历史告诉我们,阶级敌人是不会甘心失败的,不久之后,朱祐樘就接到了万贵妃的热情邀请,希望皇太子(此时已册立)殿下大驾光临。
  朱祐樘也没想太多,松一松腰带就准备上路,此时周太后却站了出来,郑重其事地告诉他:
  “去到那里,什么也不能吃!千万记住了!”
  “要是一定让我吃呢?”
  “就说你吃饱了!”
  到了地方,万贵妃果然拿出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和颜悦色地对朱祐樘说:
  “吃点吧。”
  朱祐樘收住了口水,说出了违心的答案:
  “吃饱了。”
  按说事情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可是朱祐樘小朋友,世事难料啊。
  “那就喝点汤吧。”
  完了,这句没教过啊!
  他低下头开始思考标准答案,一旁的万贵妃却仍在不停地催促着,要说这孩子心眼还真是实在,憋半天憋得脸通红,终于蹦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
  “我怕有毒!”
  万贵妃目瞪口呆,看着一脸无辜的朱祐樘,几乎当场晕倒在地:你小子也太直接了吧。
  阴谋被搞成了阳谋,这下彻底没戏唱了,那汤里到底有没有毒也不重要了,太子殿下过了一回眼瘾,就此打道回府。
  万贵妃晕倒前最后留言:
  “这小子现在就敢这么干,将来还不得吃了我!”
  自此之后,万贵妃就如同被斗败的公鸡,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不敢再堕掉别人的孩子,而朱见深同志也趁开放的大好形势,越发神勇,又生下了他的第四个儿子,(前两个夭折了,朱祐樘是第三个),此后他又接连生了十余个儿子,一举彻底洗刷了不育的恶名。可他怎么都不会想到,除了太子之外,那位第四个出生的皇子在经历了无数风波之后,最终竟然也成了皇帝。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二卷 第十四章 流言
    从曹吉祥那里回来的时候,浚儿一路上兴奋地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我感觉到这个年幼的孩子正沉浸在一种难以抑制的成功的喜悦当中。
  今天晚上浚儿又展现出了一个我完全不知道的一面,给了我很多震惊,很多惊喜,但是也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困扰着我,总感觉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一般。
  “浚儿,刚才你和曹公公说的那些话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有没有人教过你?”虽然我可以肯定浚儿这一年以来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地问道,如果这些话都是有心人教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姑姑,浚儿这样做不好吗?姑姑难道不为浚儿感到骄傲吗?”浚儿扬起脸,嘴角噙着一种成功之后的喜悦。
  “不是……姑姑只是奇怪浚儿怎么知道那么多的事情,你不是说自己多以前的事情不记得了吗?为什么浚儿会知道曹吉祥和王先生之间的关系呢,为什么知道说这些就可以打动曹吉祥呢?”房间里面只有我和浚儿两个人,在这个大明皇朝,我面对浚儿是毫不掩饰的,甚至包括自己对他的不轨意图。
  “姑姑,是浚儿自己平时偷听来的,因为觉得有用,所以就偷偷记在心里了。”浚儿语出惊人。
  “偷听?!”我身子差点没能站稳,堂堂大明皇朝的皇子沦落到偷听,而且还把偷听来的东西运用得这么如鱼得水。(1*6*K小说网更新最快)。
  “是的,有的时候宫里地那些太监宫女嘴巴很八婆的,只要一空闲下来,就三五个一群地闲聊起来。他们讲的闲言闲语是无孔不入。他们说地事情很多,什么样的都有,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听见地。
  有的内容浚儿不喜欢听就直接选择不听了。但是有的浚儿觉得有用的就记在心里。
  母妃和浚儿讲过,在这个宫廷中。想要活命就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凡事都需要小心谨慎。一不留神就会被一些小人抓住把柄,只有多留心眼才能活下去。但是姑姑一直又告诫浚儿要沉默,要无为。浚儿为了不让姑姑为难,所以浚儿才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姑姑。”
  “呃……”,我看着那张天真中夹杂着不属于他那个年龄段的老成,只能沉默了。
  “姑姑……”浚儿看见我好似不高兴,一下子有些慌神,慌忙轻唤。
  “没有,浚儿都听说曹吉祥什么事情了,你怎么知道曹吉祥听到王先生就会答应你,帮助你?”我问道。
  “很多版本。但是浚儿自己筛选了一下大概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个说法是,曹公公和王先生之间是什么断袖之癖,王先生是曹公公地红颜知己。但是浚儿认为这点不可信。曹公公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功夫了得。曾经为大明立下许多战功。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会是那样的腌之人。况且加上浚儿和曹公公相处这么久以来,也根本就没有发现曹公公有那种嗜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