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之凌波词

第282章 从此萧郎是路人


    “你在看什么?”
    解忧猛然回头,萧钊之已走进来。
    将解忧手中信拿过来,他目光淡然的看了一眼,揉成一团丢桌上。
    那信已被泪水湿透。
    从前听宫人说圣上如何孤僻冷硬,如何铁石心肠,她总是一笑置之。
    他们哪里看得见父君看母后的眼神多么柔软?她从小便盼着长大后找父君这样一个人,专情专意,从一而终。
    可是现在,她多么痛恨他的深情!倘若他有诸多妃子,他总会厌倦母后,那就不会有这样一个痛苦的她。
    父君只有一个女儿,哪里知道这个女儿从小承受后宫朝堂多少压力!
    现在,因为她是他的女儿,注定不能和夏尔嘉在一起。
    她撑不住,蹲在地上痛哭失声,好久才抽噎着道,“夏尔嘉……死了,是不起?”
    萧钊之看着她,目光幽沉,“死了。”
    “他……他是南朝七世子?”
    “是。”
    “母后是闵怀太子妃。”
    “嗯。”
    他回答的波澜不惊,每个字都是确定。
    解忧哭的伤心,“夏尔嘉永远不会回来了。我等不到他了。”
    是啊,她永远等不到他来找他了。
    夏尔嘉知道他是南朝七世子时候会如何?
    他说死当长相思,他从来没想过活着回来见她。
    夏尔嘉死了,这不是好事吗?她可以免于世人嘲笑诘难,终于再不会犯父辈的错误。
    她坐在红豆寺门口吃小圆子时候,曾远远遥望过众妙塔,那塔琉璃璀璨,她想不来一个人要多爱一个人,才要拼尽全力上穷碧落下黄泉。
    爱有多深刻,便有多痛苦。
    那时候颜端说在红豆寺门口一起吃过小圆子的人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那为什么她和夏尔嘉没有了以后?
    她遇见他的时候撞了他一下。
    那时候她只记得他眉目清朗,一身淡然。
    这样遗世独立的人,本就不该在这污浊尘世存在。
    既然他总要死,那上天为什么偏要让她遇见他?难道就是为了捉弄他们,让他和她伤心?
    上天也未免太可笑。
    她痛的鲜血淋漓,偏偏只有她自己知道。一腔郁愤聚在胸口,喉咙苦涩不堪,只剩下阵阵空虚的酸疼。
    萧钊之从未见她这样伤心,不免有些诧然。诧然过后他依旧冷淡镇定,“他本不该活在这个世上。比起我亲手杀了他,你应该可以接受他自刎。”
    夏尔嘉是南朝七世子,父君和那伪昭皇帝如何肯让他活在这世上?
    为了江山社稷,父君抛弃了兄弟手足。
    颜端剑向他曾一路护送之人。
    她知道他们的选择没有错,把她放在他们的位置,她也会那样做。
    可是世间事,想得通和能接受是两码事。
    夏尔嘉又有什么错?她又有什么错?
    上天注定他们不能在一起。七界 
    她若执拗,昭武帝和他父亲就是前车之鉴。
    夏尔嘉和她被迫来到这世间已经承受太多痛苦,她又怎么能害人害己,让她的下一代和她一样痛苦?
    她也要爱而不得。
    南朝王室是受了什么诅咒?
    解忧脸色苍白,尚还挂着泪珠,“我才知道,成年人的世界是这样恶心。”
    恶心这两个字让萧钊之眉心阴云密布。
    她满面泪水,“父君,我问你,也替夏尔嘉问问他的父君,你生我的时候可曾替我想过?!”
    这话让萧钊之脸色铁青,拳头都紧紧捏在一起,浑身散发着怒气。
    但是他没有说话。
    半晌,他捂住额头颓然道,“萧湘,你和你母后这样恨我。”
    这话没有说完,他却没再说下去。
    解忧泪眼模糊的看着桌前那人,忽然心头一窒,总是雷厉风行的父君……竟然也有了一丝苍老意,这丝苍老让她十分惶恐。
    萧钊之道,“等颜端回来,我就为你们定亲。”
    解忧摇头哭,“我不要,我不要。”
    颜端逼死了夏尔嘉,她如何能接受?
    爱一个人才想要和他耳鬓厮磨,终身相守,她不爱颜端,又怎么能接受和他共度余生?
    况且颜端是逼死夏尔嘉的凶手之一。
    她见到颜端,恨不得在他心口捅他血淋淋一剑!
    夏尔嘉有多痛,她就要颜端有多痛!
    上天若非要将一段红线绑了她和颜端,她偏要斩了,就是钢丝她也要斩断!
    萧钊之拉开椅子坐好,“萧湘。”
    他道,“你可知道你私自跑出去这一趟,我大昭多少男儿死在疆场?”
    解忧身子一震,脸色越发苍白。
    昨晚的斋醮她心不在焉,一直想着如何与宜惕然搭话,从未细想其中意义。
    当然,从前许多次斋醮祝祷她都是走个过场,流于形式,面上波澜不惊,心底早就不耐烦。
    现在细想想,那些死在疆场上的男儿哪个无父母兄弟?哪个无妻儿子女?上战场时候家人担忧,整日倚门盼望,没想到盼回来命丧疆场消息。
    他们该有多伤心,只能寄希望和依托于虚无缥缈的斋醮,盼那些亡魂早日超生。
    今世无望,只能期盼来世。
    那些人的撕心裂肺,便是她今日的肝肠寸断!
    倘若斋醮有用,她日日诚心祷告又何妨?
    但她又怎么能确定斋醮无用呢?有一分渺茫希望,谁又愿意放过?
    见解忧垂眸流泪不止,萧钊之道,“你昨晚和宜惕然说话,他告诉你,因为北线战事,南方放松了稽查,所以走私又有苗头。私盐贩子一路逃亡,沿路杀害百姓十余人。严刑峻法之下,他们本不敢走私,就因为南方兵力空虚,他们铤而走险。萧湘,你非平常女子,你的一举一动,关系天下。你告诉我,你作为公主,受百姓供养,不能为他们分忧解难,偏偏让百姓受苦,你如何想?”
    扶着桌子起身,萧钊之走到解忧面前停住,“萧湘,你是公主。生在王室,你就要负起你的责任,不管你愿不愿意。将你适给颜端,我放心。”
    “我还能将你托付谁?我死之后,谁又能为你遮风挡雨?”
    “我已年过半百,身体大不如前,只能尽力为你铺路。你过的好,最好不过。过的不好,我百年之后也看不见了。”
    “报!”
    萧钊之微微回头,示意张内侍进来。
    张内侍径直走过来,恭敬对萧钊之道,“陛下,找到怀瑾公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