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古典医书)

第9章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  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  一升,日三服。
夫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  脚缩;五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  甚者,手足不仁。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  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  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  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  阳者,为顺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  设脉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  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  清脓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  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  。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  ,下虚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日卒  时脉还  ,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  ,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直  桂枝汤。
四逆汤方(见上)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  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口父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  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  ,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  令一时许,遍身架梁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  ,停后服。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  下之,宜大承气扬。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去欲止  ,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  ,宜大承气汤。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  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见痉病中)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  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  枳实大者  三枚(炙)
右三昧,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  之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封、一半筛末)  干  姜一两  粳米一升
右三昧,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  ,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  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  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  ,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  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
桅于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  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  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道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强  人可四两)  甘草二两(炙)
右三昧,以水三升,煮取一斤二合,  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肺痈,紫参汤主之。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  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疑非仲景方)
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十枚(煨)
右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疑非  仲景方)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气汤  治大便不通,哕  ,数谵语。(方见上)
《外台》黄芩汤  治干呕下利。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一  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  三服。
    第二卷 第九章
更新时间:2006-7-26 16:53:00 本章字数:910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五首)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六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溯瞿细叶十分(七月七日来)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  厚朴各二分
右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三物皆阴干百日。
排脓散方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取(又鸟)子黄一枚,以药散与(又鸟)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人口老,不可治。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方未见)
    第三卷 第一章
更新时间:2006-7-26 16:53:00 本章字数:1908
?金匮要略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  首  脉证二条)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  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  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  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  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  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  ;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  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  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  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  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  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  ,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  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  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  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  ,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  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  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  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  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  、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  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  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  ,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  ;理者,是皮肤藏府之纹理也)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  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  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  头色微黑色,有水气;色黄者,胸上  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  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  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  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  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  ;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  作痛)。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  ,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  唾沫。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  ,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  ,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  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  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  青而反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  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  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  阴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  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末至而至也;  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  也;以得甲子,而大大寒不解,此为  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  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