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王被人拐跑啦

孤灯


    有人生来便是孤独的。
    孤独与孤单略有不同,他们的身旁未必没有朋友相伴,灵魂却始终处于别人无法企及的顶峰。
    寒风中俯视,山下有众生,身旁无一人,苦自苦,乐自乐,此谓孤独。
    他降生在人间一户普通农家,家境贫寒,还有七个兄弟姐妹。
    很不幸,那是人间最艰难的时代。
    此时的妖界并不安分,里面的妖怪似乎正在内战,有许多妖怪趁机逃离妖界溜到了人间,在人间兴风作浪。妖患尚未平息,天灾又至,连续两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遍地,几乎将百姓逼上绝路。
    十余张吃饭的嘴,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摇摇欲坠。
    哪怕顿顿都是近乎清水的白粥,家中的存粮也很快见了底,附近几座山头的野菜都被挖光了,连树皮都被人扒去了好多。
    无奈之下,父母只得决定,家里只能留下三个孩子。
    只留下三个,意味着其余的孩子都只能离开。
    在这个时代,离开家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死......
    父母商定好谁留下谁离开之后,要离开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哭了。
    他很不幸地处在离开的那一份名单中,可他没哭。
    也并非偶然吧,他生来便少言寡语,不善言辞,总不遭人待见,所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他微微叹气。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别人。
    为了被形势所逼,不得不舍弃自己亲生骨肉的父母,为了注定要背负着自己活命却眼看着兄弟姐妹去死的罪恶感的那留下来的三个孩子,为了即将与自己一起客死他乡的兄弟姐妹。
    也为了这个时代,这个世界......
    离开的四个孩子中,有七个兄弟姐妹中的唯一两个女孩,在这种时代,面临这样的选择,女孩的结局永远是毫无悬念的。
    另外两个男孩,一个是体弱多病的老七,还有一直被人称作呆木头的他。
    父母留下了身强力壮,聪明睿智,能言善辩的三个男孩,以确保长大成人后,他们能为这个家做出最大的贡献;而另外四个孩子,他们的离开,对这个家庭的影响最小。
    于是他们带着父母给的唯一一小袋米,踏上了求生之路。
    可出发的第三天,那点米就吃完了。
    他们饿着肚子走了几天路,然后老七就死了。
    再走了几天路,两个女孩也相继死去了。
    唯有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一直走到了苦海寺。
    他路过山脚时,苦海寺的和尚正在施粥。
    人们排了长长的队,缓慢地行进着。
    他已经无力再走了,他便靠着一块石头坐了下来,静静地看着。
    一直坐到天黑,粥派完了,难民们都走光了,和尚们也在收拾着东西,准备上山去了。
    他依旧静静地看着,有几个和尚注意到了他,对他指指点点,小声说着什么。
    这时,一个青年和尚走了过来,手里有半个黑面馒头。
    和尚将馒头递给他:“小施主,我见你在这儿坐了一天了,来吃点东西吧。”
    他呆呆地看着和尚。
    和尚笑了笑:“拿着吧。”
    他迟疑了一会儿,终于将馒头接在手里,试探性地小咬了一口后,他偷偷看向和尚,和尚却依旧和善地笑。
    于是他开始狼吞虎咽,三两口将馒头咽下了肚。
    和尚道:“苦海寺每日都会在这里施粥,你若没有吃的,就到这里等着。”
    他望着和尚,有些诧异:“每日?”
    “每日。”
    “那需要很多的米粮呀!你们哪里来的这么多米呢?”
    “有自己种的,也有施主们以前捐赠的。苦海寺的和尚平日里省吃俭用,时间一长,就可以存下许多米来;等到饥荒时期,我们就可以把米做成粥,再还给施主们。”
    “可我以前从没有给你们捐过米,你们也会给我粥喝吗?”
    和尚笑了笑:“我佛慈悲。所谓善意,并非只是回报。我们可以是善意的传承者,也可以是善意的发起者。”
    “是谁让你们这么做的?”
    “是佛。”
    “佛?佛在哪儿?”
    “佛无处不在。”
    “他也在这儿吗?我怎么看不见?”
    “不一定要看得见的东西才算是存在......你看得见风吗?”
    他想了想,指着不远处的树:“如果我看见树叶动了,就知道起风了。”
    “善哉善哉。”和尚道,“当我见到有人行善,就知道佛在他心里。”
    “哦。”他点点头。
    有和尚在喊:“二师兄!我们该走了!”
    和尚向他行礼道:“小施主,告辞。”
    他点点头。
    望着那个和尚逐渐远去高大的背影,他喃喃道:“明天还会有粥对吧?”
    “这样说来,不会有人饿死在这里的。”
    “如果我们早点到这里,是不是弟弟妹妹都不会死了?”
    “怎么我家附近就没有和尚呢?如果这世上多一点和尚,我们是不是就不用出来了?”
    他以前在别人口中听说过和尚,但对他们的印象也只止步于打坐诵经吃斋而已,他没预料到,原来和尚的生活竟是这样的——接受世人的善意,然后再传播出去。
    和尚做的都是好事呀!
    “做和尚真好。”他竟莫名萌发出这样一个念头。
    抬头望去,那队和尚挑着重物,却仍在陡峭的山路上如履平地,健步如飞。与整座大山相比,他们的身影渺小,像是急着归巢的一队小蚂蚁,而他们的蚁穴,是一座恢弘的宫殿。
    夕阳躲在宫殿之后,在它周围镀上了一层光辉。
    宫殿稳重地立在山巅,像是一个盘腿而坐的巨人。
    他痴痴地望着,眼里弥漫出热泪来。
    他好像看到佛了......
    第二日,那队和尚再来时,他急忙凑了上去。
    他找到昨日给自己馒头的那个大和尚,问他:“我要怎样才可以成为和尚呢?”
    二师兄吃了一惊:“你想当和尚?”
    他点头。
    于是二师兄把他带上了山。
    他累得气喘吁吁,跪拜在佛殿前,望着殿中那尊巨大的金佛。
    佛像微微垂眼,嘴角含笑。
    他激动地伸出手,指着佛像道:“这就是佛!我昨日!见过他了!”
    二师兄敲敲他的头:“不能用手指着佛祖,这是大不敬。”
    一个白袍大和尚站在他面前,道:“你从何而来?”
    他抬头望去,这个大和尚浓眉大眼,脸型方正,此时眉头微蹙,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
    他道:“我从家出来。”
    “你家在何处?”
    “人间一座无名小城。”
    “为何出来?”
    “家里养活不了太多孩子,因此选了几个出来,我便是出来的那几个中的一个。”
    大师兄眉头紧皱:“和你一起出来的兄弟姐妹呢?”
    他道:“都死在路上了。”
    二师兄皱着眉头,说不出话来。
    大师兄道:“苦海寺不是避难所,你如果仅仅是为了活命,去山下等着施粥就好,没必要当和尚。”
    他摇摇头:“当乞丐比活命更重要。我要是当了和尚,就可以救助更多的人,世上就会少一些像我弟弟妹妹那样,被迫离家,结果饿死路边的人了。”
    大师兄微微吃了一惊,他道:“你想好了吗,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佛门修行,可是一辈子的事。”
    “我想好了。”他眼里闪着光,坚定地点了点头。
    接着,由方丈为他剃度,并赐法号:“常明。”
    常明双手合十,恭敬地拜了下去:“阿弥陀佛,多谢方丈。”
    起身的瞬间,电光一闪,空中一声巨响,一道惊雷炸过。
    狂风呼啸,天色很快阴沉下来,随即便有雨点飘落。
    不一会儿,这小雨点化作了倾盆大雨。
    久旱逢甘霖,寺内寺外一片沸腾。
    方丈点点头:“我佛慈悲,旱灾终于过去了。”
    常明站在殿门处,呆呆地仰头望着雨点的来处。
    “阿弥陀佛......”
    常明皈依佛门的第五年,他奉方丈之命出寺,去寻找人间最大的东西。
    于是常明入了人间。
    “人间最大的东西是什么呢?”常明想着。
    直到他在路边见到了一个婴儿。
    婴儿在路边哭个不停,哭声微弱。
    常明没有多想,连忙跑过去将孩子抱在了怀里。
    孩子止住了哭声,睁着眼睛望着常明,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常明皱皱眉头:“这是谁家的孩子呢?”
    他抱着孩子在附近询问,却无人认领。常明大概明白,这孩子同自己一样,也是经过了父母的选择,然后一起在外的吧。
    他将孩子带回了苦海寺。
    方丈苦笑:“我是万万没想到,你竟会带一个婴儿回来。”
    常明道:“他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难道不是人间最大的东西吗?”
    其实这样的说辞只是他临时编的。
    至于人间到底什么东西最大,其实他还不太清楚。
    可常明不知道,自己带回来的这个孩子,竟是个天生的灾星。
    苦海寺先后将他送给了两户人家抚养,两户人家竟无一不遭受了灭顶之灾。
    无奈,方丈只得将他留在了苦海寺。
    万万没想到,这孩子身上的凶气,竟是连佛祖都镇压不了的!苦海寺三天两头出事,寺内的和尚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常明心有愧疚:“方丈,让我带着这个孩子离开吧。既然是我把他带了回来,那就该让我对他负责。”
    方丈摇摇头:“你自己都还只是一个孩子呢,怎么承担得起呢?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既然佛祖安排他来到苦海寺,就自有它的道理,阿弥陀佛!”
    时隔不久,方丈忽然宣布,将那孩子收入佛门,赐法号——留风。
    常明很不解:“方丈,为什么突然决定要让他皈依佛门呢?”
    方丈微微颔首:“善哉善哉,我佛慈悲。常明,从今以后,留风便是你的小师弟,你要好好照顾他。”
    常明道:“是。”
    然后他看向了留风,微微一笑:“小师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