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神雕

第69章


  一阳指以其指力强弱定品,共分八品,品级愈低,指力愈强,从八品至六品,一般弟子只需精修不辍,随着功力的增强,终能达到,像一灯的四大弟子,均已达到六品上阶,而五品以上才算是真正窥到了一阳指的精要所在,自第五品起,每进一品,皆须穷年累月的研习,以一灯大师深湛的修为,如今也才练至第三品。
  三人回到襄阳城,遍寻不获的众人大喜。
  “什么?”周志重大为惊讶,当日郭靖竟然未能救到自己的女儿郭芙,在他千辛万苦,终于找寻至押着郭芙的石洞时,却见达尔巴重伤倒地,郭芙踪迹不见。看达尔巴伤势,却是为人以重手法震伤,此人功力之深,骇人听闻,似乎不在自己之下。他心中忧虑,顾不得再对付达尔巴,便退将出来,前去找寻黄蓉等。
  周志重不料自己九死一生,郭芙却没能救到,也是叹息不已,黄蓉心急如焚,丐帮弟子这几日马不停蹄的四下打探,却始终未曾见到有人挟女而逃。黄蓉在众人面前强颜欢笑,那白洁的额头上却悄悄爬上了一丝皱纹。
  周志重虽心同戚戚,但如今郭芙踪迹渺渺,毫无线索,而百日之期过半,当前首重程英毒伤的救治。周志重身具神妙莫测的先天功,功力深厚,一阳指进境甚快,回到襄阳城以来,日夜苦练不辍,十日后,指力正大恢宏,竟是一举练到了第五品,堪堪达到了疗治的门槛。朱子柳等人虽苦练数十年,却有所不及,自是大为佩服。
  周志重在这十日中除不断苦练指功外,亦是尽力研习那三十六般指法,当下又花三日时光,将指法演练熟练,这才决意为程英解毒。
  万事开头难,这疗伤的第一步乃是整个疗伤过程的重中之重,督脉的三十处大穴便用到前三十手指法,自是艰难无比,稍有行差踏错,便是回天乏力,是以周志重丝毫不敢怠慢,运起十成指力,战战兢兢行完了第一步。这三十手指法周志重苦练了十日,客房内指痕斑然,梦中亦是苦练不辍,如今却是功行圆满。
  及至督脉一开,接着的任脉二十五穴却是同一种手法,周志重以快手瞬息而就,已渐渐放下心来,心里一放松,下指便即轻捷。如此阴维、阳维诸脉皆是一蹴而就。一路点将下去,三炷香内已过奇经七脉。
  最后的带脉却与众不同,带脉环身一周,络腰而过,上布八处穴道,程英此时全部毒素均已被逼至带脉,周志重每一指点出,皆感阻力甚巨,先前还不觉得,此时头目晕眩,竟是功力微有不殆。
  周志重这一惊非同小可,他深知此时已是行功的关键所在,若是此时中断,毒气反噬,只怕便是大罗金仙下界也难救了。是以强提功力,劲聚指尖,招招如锥凿留痕,点向大穴。
  待点到第五处穴道,周志重长吸一口真气,一时间胸中空荡荡的,丹田竟是隐隐生疼,周志重心知这是真气耗尽的征兆,指尖功散气消,这最后的四指竟是点不下去。
  周志重自任督二脉打通以来,体内真气往复,生生不息,还从未遇到如此情形,只是这次疗伤救人,真气损耗极巨,远大于恢复,他前三十手时过于谨慎,内力损耗过大,此时便已不足,即将功亏一篑。
  蓦地背心一紧,一股柔和内力透入灵台,周志重那枯竭的丹田重获生机,指尖劲力重聚,大喜下运指如飞,点完了剩下的四处穴道。
  大功告成,周志重汗出如浆,面色惨白,一跤坐到,喘息不已,那助周志重一臂之力之人正是一灯大师,他运起先天功与周志重同源,在最后关头帮了他一把,虽元气损耗甚巨,却终是成功了。
  周志重此时体内贼去楼空,四肢百骸剧痛不已,心中还是不禁为自己贸然决定为程英疗治感到后怕,自己毕竟还是经验不足,险些坏了大事。他元气大伤,此时神思疲倦,旋即昏昏睡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周志重幽幽醒转,张开眼帘,窗外日光大亮,一少女斜坐床头,身子轻轻靠墙,双目阖起,却是程英守在床头睡着了。
  此时佳人在侧,相距盈寸,鼻尖幽香清晰可闻,周志重自下望去,程英那长长的睫毛轻轻抖动,红唇微翘,可爱之极,不禁想伸手去抚。
  只是身子略略一动,剧痛顿生,“啊哟”一声叫出声来,这才觉得四肢百骸无处不痛,便似当年刚刚参加完长跑一般。那程英却惊醒过来,喜道:“你醒啦!”旋见周志重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面上红云又起,嗔道:“看什么呢?”周志重却是不答,强撑着伸过手去,将她小手握在掌心。程英轻轻挣了挣,便不再动,周志重仔细端详,见她眉头那一丝黑气已彻底消失不见,心中大乐,二人此中迤逦风光,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以一阳指配合先天功为人疗伤,施术之人元气大伤,原应五年之内武功全失,此后每日每夜均须勤修苦练,只要稍有差错,不但武功难复,而且轻则残废,重则丧命。但当年一灯大师从郭靖所背经文中的梵文总纲中译出了九阴神功,以之自练,三月不到便已将功力练回。他当时还是由于所习佛门武功与九阴道家武学相冲,方才花费三月时光。前日在传授周志重一阳指时也将总纲法门一并传授,周志重先天功本就是道家绝学,兼且曾习过九阴真经中的“易筋锻骨篇”,领悟更是迅速,短短两日间功力已是恢复三成,行动无碍。
  九阴真经乃是天下道家武学总纲,练之于本门武学促进甚多,而直接练其心法却不见得比各门各派武学高明,强若郭靖、杨过等人,也是在自身全真内功、玉女心经的基础上习练九阴真经,方才独成一路,卓然成家的,是以周志重习练也不窥全貌,只拣能改进先天功之处而学,两日来觉内力精纯了许多。
  那一灯大师的一阳指虽是佛门武功,却好似与先天功相配合威力甚巨,周志重曾试以先天功劲灌注一阳指力之中,但觉指力森森,竟似有剑气射出,心中暗自咋舌,难怪当年王重阳诈死引那欧阳峰夺书,以一阳指一击即中,破了他的蛤蟆功如此容易。想那欧阳峰何等武功,再怎么失了防备,也断难被人一招中的,威力可见一斑。一阳指指力乃是纯阳真气,本就威力无匹,得先天功罡气透入,乾阳指力更是大幅增强。
  一晃如许时光,掐指计算,周志重离开武当竟已近月,前往临安寻书之事迫在眉睫,既然身子无甚大碍,便即向众人告辞。鲁有脚赠送了一面丐帮青竹令,可随时获丐帮弟子协助,周志重谢过。那慈恩大师仍是偶有发作,只是他内伤未复,此时城中高手甚多,制服不难。周志重灵机一动,觉那天师张可大好似对去除心魔比较有办法,便推荐给了一灯大师。
  周程二人即日南行,数日后来到大江之滨,见浊浪滔滔东去,楚天开阔,心胸为之一舒。
  新书已经上传,请各位书友支持,谢谢
  书名《矫矫剑神》,书号127253,请各位大大踊跃收藏投票
  
  起0D点0D中0D文0D网0D授权发布好书尽在www.sjwx.info
  第五卷 江南烟雨 第一章 头陀
  (起0S点0S中0S文0S网更新时间:2007-9-15 15:50:00  本章字数:3302)
  大江滔滔东去,不分昼夜,江上百舸千帆,好一片繁华景象,与那战火纷飞的北方相比,恍若梦中。任一北方来人,皆会暗叹世事变化无常,唯有这江流千载不变,由生感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语朗朗道出,语中怅然之意引人共鸣。
  “重哥,你身子还没恢复,江风太大,快进来。”一名青衫男子懒洋洋的应了一声,立起身来,张臂生了个懒腰,心道自己许久没有感觉到现在这般惬意了,直到催促再三,方才踱步入仓。
  这人自然是本书的主人公周志重,楚地多山,古时陆路交通不如水路方便,加之周志重元气未复,周程二人便搭了一艘商船前往临安。商船不大,后舱只有三间舱房,除去主人外,周程二人正好一人一间。船行甚速,每到一处商市换货不超过一日,比之其他船只快了许多。
  周志重每日无事,坐在船头打坐练气,山色江水宜人,微风拂动,心情舒畅,身子恢复便快了许多。小船顺流直下,出了荆楚大地,不日来到江州。
  江州,又有九江、柴桑、浔阳之称,山拥千嶂,江环九派,“士高气清、富有佳境”。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城中名胜古迹颇多,一首白居易的“琵琶行”,令浔阳城、琵琶亭鸣声大噪,途经此地的客人往往上岸游历,瞻仰遗迹。
  舟行靠岸卸货,附近同行数舟客人皆上岸观赏,货物所换不多,连船老大也不免上岸附庸风雅一回,周志重原本欲前去瞻仰一番,却正逢行功至关键处,便未曾出舱。
  午膳后,船老大回船,周围诸船大多货未换完,看来要留宿此地,小船购货不多,便欲起行。那船老大看来意兴勃勃,撑起竹篙,口中尚还不停讲述自己岸上见闻,间或夹杂着几句听别人讲述的名胜传说,那文邹邹的话语显然记不清楚,错漏百出,周程二人笑盈盈的听着,也不反驳。
  舟行离岸,忽听一声尖锐的哨音传至,周志重愕然回首,见一人健步如飞,手指置于口中,吹哨作势,左手扬起摇摆,似乎是呼唤船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