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经营谋略

第17章


相比之下,魏国在曹操死后,又有司马懿、邓艾、钟会等,雄才大略,奇峰迭起。东吴继周瑜、鲁肃之后,递次有吕蒙、陆逊,也算是后浪推前浪,一代继一代。 
  《三国演义》中强烈的人才观念,启示我们从思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经验的结晶。掌握了知识的人才能够更清晰地观察问题,更准确地把握规律,更恰当地做出决策,更有效地改造世界。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而人才是历史的先锋;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人才是这种创造的组织者、发动者和加速者。时势创造英雄,英雄也能够造时势。古往今来,尽管人们对人才的界说纷坛,对人才的使用目的不同,但历史的惊人相同点在于:举凡有志于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无不爱才、惜才,悉心讲求选才、用才、育才之道。爱才是成功管理者的一种基本品质。人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表现在治国治军之中,在生产经营领域何尝不是如此?谁拥有大批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势和主动权,这就是企业竞争的真理。            
2、“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     
  ——选才用才的一条挑战性口号 
  历史上的曹操,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提出一条挑战性的选人标准——唯才是举。他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微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推荐上来。在建安15年(公元210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指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在公元214年12月发布的《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他进一步强调:“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公元217年,曹操已63岁,行将就木,但求贤之心愈切,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确指出:“韩信、陈平负污辱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要求有司对那些“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三国志》卷一,《魏武帝纪》)在这里,曹操具体实践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惜,把人无完人,慎无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长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了顶峰,充分表现了超越他人的气魄和见识。当然曹操抛弃的“德”是有特定内容的,他并非是一般地否定“德”。对于按他的标准看来,有严重“品质”问题的,比如坚决反对他的弥衡、孔融等人,他是决不姑息的。 
  对曹操的选人、用人标准,鲁迅先生非常赞赏。1927年9月在广东举办的夏期学术演讲会上,鲁迅先生发 表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其中对曹操有许多论述。在谈到曹操的选人用人时,鲁迅先生赞扬曹操道:“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这又是别人所不敢说的。”曹操正是按这个标准,罗致了许多出色的文臣武将,造成了当时最强大的阵容。 《三国演义》里虽然没有写进曹操的《求贤令》,但同病相怜的罗贯中,无处不针砭选才用才的种种弊端,弹出了“唯才是举”的弦外之音。在《三国演义》的人才画廊里,作者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其中有隐士,有狂士,有降士,有壮士,有屠夫,有村夫,有商贩,有逃犯,有盗贼,有降将,不一而足,充分显示了人才来源的多空间、多阶层、多渠道,揭示了作为人才的共性和人才的种种特殊性。 
  在宣扬“唯才是举”的正面观点同时,作者从反面给后人提出了诸多宝贵警诫。 
  选人不计门第 
  《三国演义》中交待:“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这符合历史的真实。可见曹操的身世和宦官有些瓜葛,可谓卑微,在当时很为清教名流所不齿,比如出身“四世三公”的 袁绍就骂曹操是“奸阉遗丑”。曹操也曾自惭形秽地感叹道:“自惜身薄枯,凤贱罹孤苦。既无三徒教,不闻过庭语。”(曹操《善哉行》其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和后退。相反,他乘乱而起,向那些貌似强大的豪族集团,象董卓、袁绍、吕布、陶谦、刘表之流,发起挑战,并在角逐中一个个地消灭了他们。 
  刘备虽系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其祖早已因犯法被削去侯爵,其父早丧,家中贫穷,只得以“贩屦织席”为业。常常有人揭他的老底,骂他是“织席小儿”,冒认皇亲。但他同样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正如诸葛亮在舌战群儒时驳斥陆绩的:“高祖(刘邦)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 
  至于在曹操、刘备、孙权手下建功立业的人物,更是身世、面貌各异。刘备大街上遇到徐庶时,徐庶是:“葛巾布袍,皂绦乌履”,一身穷酸模样,其时正因杀人而改名换姓,逃难在外。诸葛亮出世之前,乃一“村夫”,躬耕隆中,隐居林泉。关羽和刘备相见之前,因杀人逃在江湖,五年不敢回家。张飞出身乡里,以“卖酒屠猪”为业。东吴的甘宁曾是江洋大盗,无能的黄祖坚持认为:“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孙权不计出身,得到甘宁后大喜过望,说道:“兴霸来此,大获我心!”“吾得兴霸,破黄祖必矣!”(第38 回)甘宁后来屡建奇功,成为孙权帐下一名出类拔萃的勇将。许褚只是乡间一名壮士,一到曹操手下就被拜为 “都尉”,“赏劳甚厚”,他果然不负厚望,作战勇猛无比,多次在危急时刻,舍身救下曹操性命。 
  《三国演义》以艺术之笔,为世人写下这么一条结论:“莫将家世论人才。”正如许多古人所揭示的:“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历史的事实说明,那些抱残守缺者,应该打开自己狭隘的眼界,不要以出身的门第取人;而一切才干卓越的 “卑贱者”,应该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勉励自己,鼓起扬帆出征的勇气,去拼搏奋斗,去竞争向上! 
  选人不凭资历 
  《三国演义》在开篇不久的第5回,就描写了曹操和袁绍兄弟之间在用人上的一场尖锐冲突。当时十八路诸侯在汜水关前被董卓的大将华雄打得束手无策,无人敢应战。关羽自告奋勇:“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 袁绍听到后先问何人,又问现任何职。公孙瓒介绍关羽眼下“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立即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袁绍也在一旁添油加酯,说什么:“使一弓手出战, 必被华雄所笑。”曹操极力阻止袁氏兄弟,坚持让关羽出战,并教人“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以壮行色。关羽这才停盏施神勇,温酒斩华雄,立下了“威镇乾坤第一功”。这时的曹操是“大喜”,袁绍仍“大怒”,叫把关羽、张飞“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批驳他:“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竞以“告退”相挟。为了维持诸侯结盟的大局,曹操只得让公孙瓒暂带刘、关、张回寨,暗地派人送去酒肉抚慰三人。在这里,曹操的唯才是举思想得到充分表现,袁氏兄弟的任人唯贵、任人唯资也达到了令人忍无可忍的地步。作者匠心独运,在强烈对比中,有效地宣扬了正确的选人用人思想,并在开篇不久,为袁氏兄弟的覆灭和曹操的胜利埋下了令人信服的伏笔。 
  对于刚出世的刘、关、张来说,受这样的侮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书中第l回有这样一段情节:董卓被张 角杀得大败,幸遇刘、关、张相救。回到寨里,董卓问: “三位现居何职?”刘备以实相告:“白身。”董卓便“甚轻之”,“不为礼”,这真是“白身”英雄受人欺,气得张飞哇哇乱叫。 
  《三国演义》中的孙权,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敢于用年轻人的典型。他把年轻有为的周瑜依为股肱,又力排众议,重用“年幼望轻”的陆逊。书中还透露,他 “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阵”(第82回)。这些均以历史的真实为素材。史书记载,孙权15岁时,继承父兄基业,作了吴主。此后,他重用和选拔一茬又一茬年轻人,委以重任,放手使用,使东吴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成为曹操、刘备不可逾越的障碍。周瑜被任命为大都督统管全国兵马时,年仅34岁。为此,曾经跟随孙权之父屡建战功的程普老将军很不服气,公开侮辱周瑜,而孙权毫不动摇自己对周瑜的信任。鲁肃投奔孙权时才20来岁,倚老卖老的张昭在孙权面前吹风道:“肃年少粗疏,未可用。”孙权不但没有听他那一套,相反“益贵重之”(《三国志·鲁肃传》),把鲁肃留在身边,参与机要,周瑜死后,又让他继任都督。吕蒙是行伍出身;由于作战勇敢,20来岁就被封为横野中郎将,孙权让他独当一面,驻扎在陆口对付东吴的劲敌关羽。陆逊原来是无名小辈,经吕蒙推荐,孙权便把偷袭荆州的重大战役交他指挥。后来,在西蜀八十万大军进攻东吴时,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令他拿管东吴六郡八十一州诸路军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