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龙魂

第37章 李家站


    最终,高雄为了保命,不得已回家翻箱倒柜,拿出全部家底,兑换成银票,总算是凑足了五百万两,心中流着血,颤抖着双手送交给信王,紧紧地握住信王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
    次日清晨,段海莫名其妙的被无罪释放,当他出现在锦衣卫镇抚使高起潜面前,跪地拜谢时,令得老谋深算的高起潜也是糊里糊涂,不知所以然!
    当联想到高雄今日神出鬼没,慌里慌张的形态,高起潜顿时明了,随后对其威逼利诱,奈何高雄~咬定青山不放松,死猪不怕开水烫,矢口否认!
    他敢承认吗?若是之前不知道此事的严重性,他或许会显摆显摆,但当知晓此案涉及到诛杀满门,他焉能吐露实情?
    加之损失五百万两银子,把他这么多年的积蓄一次性全部掏空,此刻高雄懊悔不已!心中憋得实在难受,于是将满腔怒火全部倾倒在几个小妾身上,一时间镇抚使内宅尖叫声四起,此起彼伏,住在隔壁院子里的高起潜,一夜没合眼。
    高起潜在大同府可谓一手遮天,真真切切实力派的土皇帝,奈何六根不全,自小便入宫净身做了太监,而太监最忌讳的就是男女之事。
    此刻高雄满腔怒火无处发泄,犹如一只发情的公猪一般,在药物的作用下,折腾了整整一宿,扰的高起潜夜不能寐,心痒难耐!
    此时此刻的信王殿下,在徐霞客和袁文欣的陪同下,以及龙魂小组成员,渡过黄河天堑,直奔陕西方向。
    就在高雄将五百万两银票交给他之后,便借故溜之大吉;他可不想与锦衣卫再纠缠不清,只要第二天段海出现锦衣卫镇抚使高起潜面前,很快就能查到高雄,查到高雄近期接触的人,就能查到自己,就凭锦衣卫的一贯作风,不亮明身份,就得火拼。
    因此,信王不得不匆忙离开大同府,走得越快越好,越远越好;一路上众人有说有笑,当信王将如何灌醉高雄,如何狠宰他的经过,绘声绘色的说过一遍之后,徐霞客和袁文欣笑得的前仰后合,乐不可支。
    自从那日逛街之后,袁文欣就不再女扮男装,而是换上一身绿色短衣裙,勾勒有致,束发低挽,腰悬三尺宝剑,妥妥一位江湖女侠,英气逼人,绝代佳人;
    加之信王少年英俊,侠骨英风;徐霞客仙风道骨,慈眉善目;再有龙魂小组冷傲孤僻,一路上引来无数人驻足回眸。
    当袁文欣听闻信王狠宰五百万之后,说是江湖规矩见者有份;信王不依,笑骂她败家娘们,袁文欣怒极一路追打,不依不饶。
    见二小嬉笑打闹,徐霞客老怀大慰,手捋胡须开怀大笑道:“好一对神仙眷侣,哈哈!”
    众人逢山遇岭驻足考察,观测山势走向,测量海拔高度!
    涉水渡河,勘测水纹流速,丈量河水深度!
    夜宿村舍,与民同乐,体恤民情,教民与耕,分析土质!
    路遇灾民,乐善好施,分发银两,解困济贫!
    这一日傍晚,信王一行人进入陕西延绥府境内,延绥隶属于大明九边重镇之一,驻守西北防务,为大明西北重要军事战略要地,扼守大明西北门户。
    大明建国后百余年间,退居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大明建国初期的严重边患;大明不得不在边境构设防御,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和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是大明抵御北元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屯兵重镇。
    近年大明国力衰退,陕甘两地连年干旱,哀鸿遍野,朝廷赈灾不力,致使流寇四起;加之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入境袭扰陕甘边民,可谓内忧外患;如今的陕甘两地,民不聊生,已经乱成一锅粥!
    触目所及之下,信王徐霞客脸上皆是愁容满面,眉头紧锁;一路之上,信王在高雄那里得来的五百万银两,已经散发给沿途灾民近两百万。
    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陕西境内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散发银两等同饮鸩止渴,即便灾民拿到银子,也要能够买到粮食才行啊!
    徐霞客长叹一声说道:“天灾人祸之下,首要解决的是人祸,所谓人祸,一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烧杀劫掠;二是来自境内的流寇”。
    “嗯!只有平息了人祸,天灾的影响自然而然会降低下来,朝廷将节约下来的粮饷用于赈灾,陕西境内的处境才能得意缓解!”信王苦笑道。
    二人并马而行,边走边聊,发现前方一处村寨,众人早就饥肠辘辘,口渴难耐,于是驱马向村寨行去。
    村寨很大,足有上百户人家,周围筑起栅栏围墙,不时有庄丁巡逻,显然是防止流寇入侵;来到村寨大门外,庄丁早就发现他们,纷纷保持警惕好奇的打量众人。
    为首一名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黄脸大汉喝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是不是‘黄龙山’王嘉胤派来的?”
    徐霞客微笑拱手道:“这位小哥,我们是过路的商贾,想在此借宿一晚,可否行个方便?”
    黄脸大汉看了看众人,见他们除了那位绝美少女携带一柄宝剑之外,其余皆是空空两手,而且全是少年人,眼中警惕之意出现一丝松动,随即说道:“现在流寇活动频繁,你们来历不明,不方便放你们进来,请速离开吧!”
    “小哥,你也说了,现在流寇活动频繁,如今天色已晚,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行个方便吧?”徐霞客再次拱手道。
    黄脸大汉闻言,心中不忍,犹豫了一下,说道:“你们在此等候,我去请示父亲定夺!”
    “多谢小哥!”徐霞客微笑拱手。
    稍倾,黄脸大汉引领一个四十多岁中年人来到寨门,中年人护着栅栏向下观瞧,俯身问道:“几位来自何处,去向何方?”
    “村长,我们是过路商贾,自大同府去往西安府,途径此地,想借宿一晚,多有叨扰!”徐霞客拱手解释道。
    村长闻言,仔细打量徐霞客,见他文质彬彬,不像是歹人,于是点头说道:“好吧,不过我要提醒你们,我们这里经常闹匪患,若是有什么闪失,我们不能保证你们的安全!”
    “多谢村长提醒,我们借宿一晚就离开!”徐霞客笑道。
    村长吩咐黄脸大汉打开寨门,引众人进村;徐霞客再次表示感谢,打听之下,才知道这里隶属延绥府米脂县境内,村寨叫李家站,为防御流寇,村长组织村民构筑栅栏,自行组建庄丁护村。
    村长叫李山,是李家站李氏族长,黄脸大汉是他儿子黄娃子,打小喜欢舞枪弄棒;之前是驿站驿卒,因为这两年闹饥荒,加上流寇四起,驿站也关门了,黄娃子才回来帮助村寨训练庄丁,抵御流寇,守护家乡。
    说话间,村长领着众人来到他家里安顿下来,村长家两进两处院落,在村里算是大户人家,足够众人休息;老伴早年因病去世,家中只有父子二人,若非兵荒马乱的,早就给黄娃子置办婚事了。
    稍倾,村长提着一壶开水,端来十几个窝窝头,满脸愧疚的说道:“几位莫要嫌弃,如今也只能拿出这些招待你们了!”
    徐霞客表示感谢,现在能够吃上窝窝头,已经很好了,陕西连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每天不知饿死多少人。
    正在这时,村外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锣响!村长闻听之下大惊失色,急忙向外跑去,突然想起家里还有客人,复又回来,紧张地看了看袁文欣,急促说道:“你们快快把女娃子藏起来,流寇来了!”
    徐霞客刚要说话,旁边信王开口说道:“先生和文欣在房间里不要出去,我们几个年轻人一起去帮助庄丁抵御流寇!”
    “我也去!”袁文欣闻言,顿时抽出肋下宝剑说道。
    “胡闹,你一个女孩子整天打打杀杀,成何体统,老老实实待着!”信王训斥道。
    “不!我就要去,去嘛!”袁文欣不依不饶。
    徐霞客见状笑道:“那大家一起去,同仇敌忾!”
    随即看向信王点点头,给了他一个安心的微笑;于是,信王不再坚持,肃然道:“不许胡来,知道吗?”
    “嗯!”袁文欣嬉笑点头;于是,众人陪同村长,一起赶往村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