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味云吞

第65章


  在鼎沸的人声中,慈元庙前堂空地上的人们忽然见到上空隐约飘过了一个身影,长裙飘飘衣带拂拂,恍如飞天仙女一般。
  “太后,太后出现了!”前堂里的人们见此情景方知传言不假,无不虔诚地跪拜了下地,一时间,周围突然寂静了下来。借着昏黄的光线,黎燕轻轻飘落在前殿门前的石阶上,在晚风的吹拂下,她的衣带均飘向了一边,显得虚幻莫测的样子。
  “请平身,勿再折杀哀家了。”一句带着浓浓江南口音的方言轻轻送出--她知道这宋代宫廷语言和当地四邑语言差别不大,人们还是都能听懂的。这时候,没有人对眼前景象有丝毫怀疑,因为这一幕,眼前的这位太后和他们想像中的完全一模一样。
  大殿里的李立和陈良一刻没有空闲过,此刻他们正四掌对合,集中全身精力运起了蔡李佛里的少林内家气功,随着他们四周气场的慢慢扩大,跪在大殿石阶前的人们都明显感到了一股异样的压迫。他们自然只以为,这是仙人临凡时候特有的感觉。与此同时,林萱也在大殿里点燃了一种宋代宫廷常用的芳香剂,那香气随同青烟慢慢飘出了大殿门外,使人们眼前一切更是似真似幻。
  黎燕继续轻启朱唇说:“六百六十六年以来,哀家一直全心护佑着这片地方,但是最近,你们可知做错了些什么吗?天降狂雷洪灾泛滥只是惩罚的开始,如果你们依旧不知悔悟,哀家只好心灰离去,数百年的倾心沥血也将尽告结束,此后你们就好自为之吧。”说完这番话后,黎燕拂袖一跃,在夜空当中瞬间消失了。
  大殿前跪拜着的人们见太后忽然降临又忽然拂袖而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令她如此恼怒。人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小声议论了起来,但没有人敢大声喧哗。
  这时,阿福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站到殿前石阶上高声对人们说:“难道你们真的不知道太后娘娘因为什么事情生气吗?如果不是因为娘娘的仁慈,如果换了是我,这块土地上的一切恐怕已经荡然无存了!”
  接着李志赶紧跑上了石阶,装作要拉阿福回去,一边拉一边说:“天机不可泄露,你在这里嚷嚷什么呢,走吧走吧!”
  人群中有人认出了李志就是白天讲故事的那年轻人,高声喊道:“看来这位兄弟今天所言非虚,娘娘真的出现了,但她因何生气为什么不能透露呢?我们又如何能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呢?”
  李志大声回答:“不是我不愿意透露,这实在是天机,透露了要折寿的呀!就算不折寿,也会有人把我杀了的!”
  “如果我们所有人都不愿意有人对你造成伤害,还有什么人能呢?尽管说出来,有什么事情大伙都帮你担着,大家说是不是?”那人高声答道。
  “那是自然,人多力量大,有我们霞路村的人在,没有人能奈你何的!”人群中的无数人齐声回答说。
  李志见时机到了,诈作感动说:“我个人折寿不打紧,有大家的理解和扶持就够了;因为某种机缘,太后娘娘确实曾托梦于我说,现在她所处的这片区域已经受到了某种破坏的威胁,她不希望当年的朝廷行宫受到干扰,但又无力阻止这破坏的发生,因此心头愤怒落泪,天上才忽降如此灾难。”
  “到底有什么人要破坏这片地方呢,我第一个就不愿意!”人群中有人气愤的回答说。
  “我听说这里很快就要修建船坞,大兴土木,势必会破坏这里的风水地脉,我个人认为,这也许就是娘娘生气的原因,但她没明说我也不敢确定,不过让这里保持原貌总该是没错的吧?”李志趁热打铁继续鼓动着人们的情绪。
  “不能让任何人动这山上的一草一木,不能让任何人动这山上的一草一木!”人群里霞路村的人们齐声喊了起来。
  李志问:“听说霞路村兄弟们的先祖是赵匡胤的孙子赵逊崖是吧,我们知道你们肯定会保护这片地方,但恐怕,单凭你们村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人群里又有人回答道:“这样的天灾,受损的是全体人民,如果有人非要破坏这里,他就是与全民为敌!”李志需要听到的就是这句话,于是问对方:“请问阁下凭什么能有如此把握呢?”对方答道:“就凭我是赵家海外宗亲会会长的身份,我们的同胞遍布全世界,得罪咱们宗亲会的事,哪怕他是省长都得思量三分!”
  “既然大家能这么齐心,本人折寿一点也在所不辞了...”
  “既办的利我大宋的事,因何会折寿呢?哀家就首先不允许。”李志正想再慷慨陈词几句,他身后忽然飘来了这么几句话。
  李志心想:“这不是排过的台词呀,这野丫头玩的什么花样呢?尽管看看再说。”当下,李志站到了大殿门外一旁,只想看看黎燕又在搞什么东东。
  这时,眼前忽然出现的一幕让李志也惊呆了:只见杨太后凭空忽然现身在他刚才所站位置上...这等匪夷之事绝不是黎燕能做到的。
  “刚才哀家已说过,只要你们都能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并且能够主动纠正这错误,哀家当可确保之后连年的风调雨顺,不过,这次事件所引起的影响恐怕还会持续一年,作为已有的惩罚,你们需要有心理准备去接受才是,但眼前这洪水,哀家自能担保它将于重阳之前退去,到时盼你们勿忘祖上承训才是。”一番话完后,杨太后再次在众人的众目睽睽之下消失。
  “恭送太后!”人们再次虔诚地跪拜了下去,只有李志瞪大了眼睛对一旁的阿福说:“刚才...刚才那可是真的太后呀!”
  当晚,当人们逐渐散去后,李立等六人聚集在慈元庙里谈论着刚才事情,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李立说:“难道是这里兴旺的香火吸引了太后现身?按道理说,今天既不是初一又不是十五,她不可能出现的呀!”
  “为何不能?今天是哀家册封太妃的日子呀。”杨太后不知什么时候又悄然出现众人眼前。“当然了,要没今天如此盛的香火,今日我们自然也无缘相见。”
  李立和林萱一见杨太后,马上双双下跪,再次拜谢数百年前的主婚之恩。“今天已有够多人跪拜过哀家了,大宋已去,无需再如此多礼。”杨太后依然是昔日一样的雍容慈祥。
  黎燕在一旁呆呆地看着,一直生怕太后会怪罪她的荒唐饰演,连忙也下跪道:“民女黎燕叩见太后,万望太后恕民女适才不敬之罪!”“罪之何来?你和哀家只是一前一后共同做了同一件事罢,哀家还要感谢你呢,听你口音应是大宋人氏,因何越时代到这里来了?”
  于是黎燕简短描述了一下从前事情,并禀报说:“现在那金印龙匙已由我们秘密保管着,在适当时候就会开启昔日宝藏,让财富重新造福民间。”杨太后感叹道:“真乃虎父无犬女,你父亲黎德是真英雄,若非他举起了抗元第一面旗帜,蒙古人就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被驱出中原,天意呀!”
  李立问:“如此说来,太后对这里后来的事情都了如指掌了?”
  杨太后答道:“也不尽然,全赖你岳父赵子祥道长先定下了慈元庙庙址,到明王朝期间,再由白沙先生(陈献章)禀告朝廷修下了这慈元庙,哀家才得以长驻这里,许多事情哀家也是那之后才得知的。”
  听到杨太后提及父亲,林萱的心不禁回到了遥远的宋元时代,她心里想:“不知何日才能见父亲从过去返回呢?”
  趁杨太后还在,李立又不失时机的问:“那您知道,西岸那里的村庄是什么出现的呢?我们就来自那些村庄,但在当年,那里还是汪洋一片。”
  “要说起这事,哀家得提一个名字跟你接近的人物,他叫李玄立。”林萱一听这名字,眼睛顿时亮得大大的,就差没竖起了耳朵来。
  “这李玄立出身山野,具体什么地方不清楚了,听说他为了修筑水利造福生产,曾带人长途跋涉,翻越古兜山一直到了下面这崖海的最上游,他在那里同时疏通了数条河流,让上游的河水卷着万倾泥沙奔流直下,才不过十数载,那些泥沙就在水流稍缓的西岸淤积了下来,逐渐形成了沙洲陆地。在李玄立晚年的时候,西岸的陆地上就出现了第一个村庄,哀家认为,那村庄就是你们后来长大的地方了。”
  “这...这简直...简直太神奇了,太后呀,您知道那李玄立是谁么?您给我们主婚后,他就是我和林萱在过去生下的儿子!”李立兴奋得手足无措。
  李志插嘴道:“这因果该怎么说才说得通呢?假如我们没过去宋朝,就没有那小小立子;但没有他小小立子,就没有三家村和我们...这着实是好让人糊涂呀!”
  “这有什么好糊涂的呢,人世本身就是一种反复的循环,只是许多时候机缘不巧合,前面的人不知后来事,后来的人不知前面事而已,对于哀家来说,哀家似乎就专为大宋而生,也为大宋而亡...不知道你们是否知道,大宋有两位杨淑妃,那其实都是哀家我的循环呀!”
  林萱恍然大悟道:“难怪了,北宋真宗时候的杨淑妃,后辅助了仁宗皇帝,开创了大宋最强盛的基业;南宋度宗时候的杨淑妃则辅助了三位皇帝,然而还是无力挽救亡宋...这何尝不是一种循环呢?”听林萱此说,杨太后心下不禁一片黯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