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第54章


  三月珍宝岛事件发生以来,中苏关系日趋紧张,武装冲突日益加剧,这已成为周恩时无时不忘的一块心病。文革折腾了三年,国家已是千疮百孔,经济凋敝。如果再同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胜利的信念固然重要,结局或许会像外电评论的那样,“中国会成为苏联的越南。”……“苏联将陷入中国人民的游击战的海洋。”……“中国会像海绵吸水一样将苏联军队吸干。”……可是中国呢?人民将要遭受多大的苦难?20年的建设成果会不会毁于一旦?这种高昂的代价能轻易付出么?
  出于对世界大政治变化的精辟理解,周恩来认定陈毅提出的与美国改善关系的主张是一着奇妙的好棋。它既可以遏制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稳定各种势力间攻守平衡的框架,增强中国的安全系数,又可以改善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经济的和平时期创造条件。作为美国,他认为同样可以获得得上述的种种好处,因此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他注意到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已经不止一次地在讲话中“呼吁中美恢复会谈”,宣布“美国不是要改变对大陆中共的政策,而是要改变中美两国的关系,”表示“在某个时候,我们即使单方面的采取措施,我们也将努力……”
  前不久,周恩来极有兴趣地看了曾经担任过美联社驻莫斯科记者索尔兹伯里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文章中说;“……在中苏冲突中,给了尼克松一个大好的机会一使他能成为像样的历史人物的机会;当然,也存在着巨大的危险性,尼克松得下巨大的赌注。一旦中美接近,将使世界的政治形势产生结构性的变化。”
  周恩来极欣赏这篇文章,不是因为他的文笔,而是他判定形势,改变世界的头脑,如果他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政治家,或许会有惊人的作为的。
  周恩来用他丰富的阅历和睿智的明目,早就识透了风云变幻中的关键。
  但是由于越南战争,朝鲜半岛上的对立……尤其是事关中国根本利害的台湾问题,中美两国都没有向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周恩采当然清楚,20年的孤立、封锁、猜疑和忌恨,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干净的。双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前进,深怕跌进阴谋的陷井,受到对方暗箭的杀伤。
  让一对不共戴天的仇敌消除对立,建立起信任、谅解、宽容和友谊,这需要时间。
  在职权所能的范围内,周恩来早就默默地做了。
  七月初,广东抓获了两名乘游艇侵犯我国领海的美国人,周恩采马上指示,在没有搞清楚真实情况之前,不要在报纸上大肆渲染,更不要随随便便给人家戴上“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的帽子。现在的读者也许会觉得这种决定很正常。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内有点海外关系的人几乎统统被当做“间谍”“奸细”给予了批斗、劳改、流放。更柯况是两位真正的“海外来客”呢!
  广东省公安厅在周恩来直接过问下,很快把情况查清楚了。这两个人是暑假来香港旅游的美国大学生,因迷失方向误入中国领海。船上没有窃听器、发报机,不像是间谍。而且两人态度很好,承认误入领海,并写下字据。
  7月23日,周恩来接到报告后,签字“立即放人”。
  7月24日,两个美国大学生像一对胜利归来的探险家,通过罗湖桥到达了香港。
  他俩立刻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
  美国得到这个消息后,国务院立刻宣布放宽对中国的贸易和到中国旅行的限制。
  这是尼克松上台后,中美双方进行的第一次奥妙而无声的对话。
  双方都似乎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但都没有说。
  双方庆幸的是:各自都保持了自己的尊严。
  周恩来受到了鼓舞,这是可喜的第一步。他正准备迈出第二步,第三步……苏联却同中国摊牌了。
  如果一旦真的爆发了核战争,周恩来将会有一种大志未酬的遗憾。
  熊向晖疑惑地:“……《华盛顿明星报》是一份不太重要的民间报纸,不受官方的控制,它说的话究竟有几分真实性?会不会是美国又在玩弄什么花招,给我们制造惊慌和混乱呢?”
  叶剑英凝重地:“根据各方面的情报综合分析,我认为这条消息不是空穴来风。苏军的地面进攻并不十分可怕。尽管他们有百万大军,近万辆坦克,但要对我们打一场进攻战,他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因此,打核战争,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我们应该考虑最坏的情况,立足于打核战争。”
  周恩来赞同地点点头,“我同意叶帅的意见,那篇报纸的消息也许只有百分之一的准确性,我们却必须有百分之百的准备。苏联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打一场核战争,我看没必要花费太大的时间去讨论,当务之急,是研究一套战争一旦发生的行动方案。中央领导机关如何撤离?重要城市和工厂如何防护?我们的导弹发射基地和核试验场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这些需要马上解决。”
  聂荣臻摊开一张大比例的亚洲地图,指点着说:“我想,所谓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是指对我国的部分重要目标进行毁灭或摘除式的打击。通过一次或数次的攻击,使我国的这些重要器官丧失功能或完全死亡。
  “我认为苏军首批实施核袭击的目标,主要是我国的西昌、酒泉、罗布泊等核导弹基地,以及北京和东北的重要工业城市。
  “我们的应对措施,城市应以疏散、隐蔽和防护为主。苏军的SS系列中程巡航导弹,时速约8000公里,每秒种的飞行速度为136―145公里之间。如果苏军从远东军区的赤塔或扎维塔亚进行发行的话,飞临哈尔滨、长春、鞍山等城市的上空需用时3分一6分钟。飞临北京大约10分钟左右。如苏军在蒙古巴拉巴什进行发射的话,到北京上空用时6分35秒。扣除雷达发现用时和警报传送的时间,从警报响起到核弹爆炸,北京的准备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而东北各城市的躲避时间就会更少。
  “根据二次大战时广岛、长崎的经验,地下掩体、防空洞,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大意义。现在应该马上行动起来,让这些城市迅速挖掘防空掩体,同时在全民中广泛进行防止光幅射、核污染的应急练习。当然这种训练应当是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的,情况的紧急只需要领导知道就可以了,切实避免谣言流传,防止在群众中造成动乱和不安……”
  熊向晖极其认真地做着会议纪录?他知道自己将根据这些元帅的见解,起草一份事关国家安危的文件,任何微小细节的遗漏,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危害。
  周恩来一边认真倾听着,一边将一些要点纪录在笔记本上。核战争,这是一个陌生而又无法捉摸的课题。他知道自己将有许多工作急待去做,从现在开始,他准备以分钟为单位来安排每天的日程表了。
  作为中国导弹部队之父的聂荣臻元帅,他的发言自然极有分量。
  “鉴于北京警报后准备时间较短的状况,为了确保毛主席的安全,一些老同志建议国家主要领导人在九、十两月应该暂时离开北京,到江浙一带视察指导工作。苏军即使向这一带发射导弹,警报后时间较长,有利于采取防范措施。”……
  这一点很重要,务必让主席离开北京。周恩来在这句话下面划了两条警示线。
  “有人鼻子尖,一闻到火药味,早就跑唠!”陈毅捧着茶杯,蔑然地说,紧抿的嘴角抚着几丝高傲的怒忿。
  大家当然明白陈毅话语里的矛头所指。正因为目标太过清楚,反而不好随便议论了。
  陈毅锋芒所向,正是权倾朝野的副统帅林彪。
  一个月前,林彪忽然突发奇想,欲重游井岗山,然后到南面转转。
  按说国家领导人到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是极其正常的事情。但此次副统帅出巡,俨然天子临朝,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考虑到林彪怕风、怕光、怕热、怕水的特性,且值盛暑时节,巡行的又是交通不便的山区,负责接待的江西省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八月上旬的一天,林彪、叶群、吴法宪、林立果以及秘书、保健医生。保卫和机要人员共一百多人,分乘两架英国“子爵”号客机和一架苏式“伊尔―18”运输机飞往江西,随机除携带了食品及各种衣物外,还载运着林彪专用的美国“卡达莱克”牌豪华防弹轿车。
  林彪这一去竟数月不归,究竟为什么,他自己心里清楚。(当然,国庆前夕,他飞回了北京。因为毛泽东要登天安门,而作为接班人的林彪不能不出现在毛泽东左侧稍后的那个位置上,国庆之后,他又匆忙飞到了苏州。)
  经过一番认真细致的讨论,大家比较统一地认为:苏军作战,一贯善于先发制人,搞突然袭击,因此,即将来临的国庆节和10月17日中苏边界的第二轮谈判,可能会成为最为突出的危险日。但从现在起就要提高警惕,准备他们早打、大打。
  围绕这个题目,大家又补充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后,周恩来合上笔记本,说:“向晖同志,请你把今天讨论的要点尽快整理出来,争取早些呈毛主席参阅。军委的行动计划一旦实施,也许我们要分开一个时期。我想说一句话,就算是临别赠言吧!你们要多多保重,有什么难处,要及时告诉我。我想,中国不会老是这个样子……”
  几位老帅拉住总理的手,人人老泪纵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