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神雕

第47章


  三日的时光一晃而过,到了出剑的时候了。府中所有的人都来观看,连黄蓉也来了。冯默风将打造好的兵器用心打磨、抛光,每把剑都寒气逼人,青光闪闪。每把剑规格一致,都三尺六寸长,三斤六两重,在座的人都纷纷叫好。
  郭靖道:“过儿,这剑都是你的,你来分。”众人都将期盼的眼光看着他,郭芙叫道:“杨大哥,可不许忘了我。”陆无双忙道:“你把我青光剑熔了,得给我一把。”杨过笑道:“好说好说,都有。”
  冯默风拉住杨过说道:“且慢,还是先将剑取一个名字。”杨过道:“就由师母来吧。”黄蓉笑道:“还是你来吧,你是这些剑的主人。”
  仔细思索了一阵,说道:“古剑多已不见,这十把剑堪称绝品,我相信不比以往任何的剑差。我们不如用古剑名命之,也算一段佳话。”众人闻言均点头称是。
  说罢,杨过从中拿出三把剑来,说道:“《列子•汤问》中有言:‘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一曰含光,二曰承影,三曰霄练。’现在就将这三剑送于师妹、破虏和襄儿三人,算一件礼物。”郭芙欢喜地接着剑站在一旁,细细观看,大小武和陆无双一脸艳羡。杨过见状笑道:“师妹且稍等,我将名字刻上。”说罢将三柄剑放在火炉中烧得通红,运气于食指,以真气在剑身上分别以小篆写了“含光”、“承影”、“霄练”几字。杨过内力何其深厚,在剑身烧得通红的条件下也只能微微压下一些痕迹,可见宝剑之韧。这几个字写得极为古朴,加上没有任何雕刻痕迹,就如同土生土长一般。
  由于将剑重新加热,冷却后剑气内敛,就如同真正的古剑一般,让人更加喜爱。郭靖拿着承影剑,看了好久,赞道:“不负‘承影’之名也!”郭芙拿含光剑,霄练剑则给了郭襄,先由黄蓉保管。
  杨过又拿出两把剑,说道:“颛顼高阳氏有画影剑、腾空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大小武跟着师傅抵御蒙军,当拿此剑。”说罢以上述方法重新将剑加热,题完名后给敦儒、修文二人。敦儒获画影剑,修文获腾空剑。
  完后又拿出三把剑,说道:“相传春秋时楚王令欧冶子、干将师徒铸铁剑,欧冶子、干将作成铁剑三支:一名龙渊、二名太阿、三名工布。晋代张华于丰城狱中掘出龙渊、太阿二剑,而工布剑却不见了。”说罢将名字刻好后,将宝剑递给耶律齐。耶律齐拒绝道:“怎么能收如此重的礼物?”
  杨过笑道:“也算我的一片心意,龙渊、太阿就送给你们兄妹二人,工布剑也给你,你送给有缘人吧。”耶律齐拒绝不得,遂收下。
  陆无双见还没分到她,急道:“我的呢?”杨过笑道:“莫急,唐代王勃《腾王阁序》中有言: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就将剩下的两柄剑命为紫电剑、青霜剑,送给你姐妹二人。”说罢在剑身上以小篆分别刻下“紫电”、“青霜”二字,陆无双欢喜的接下紫电剑,程英推迟一阵,在大家的劝说下也接下青霜剑了。
  郭靖说道:“怎么不给自己留一把?”杨过手指着长枪笑道:“我已经占便宜了,你看,我有两件。”说罢在长枪上以小篆题下“长虹贯日”四字,说道:“枪法中我最喜‘长虹贯日’这招,就以此命名吧。”此枪全部以精铁铸成,重三十六斤。
  剩下的将拐杖给了冯默风,铁弓送给郭靖。杨过将铁砖和铁笛揣在怀中,笑道:“这个我留下吧。”
  ps.人品爆发,求票。
  
  第056章进军襄阳
  更新时间2008-11-1323:05:47字数:2460
  所谓宝剑赠英雄,没有哪个习武之人不喜爱宝刃的。郭芙等人有了自己心仪的兵器,欢喜的跑到外面演武大厅比划一番,试试新得的宝剑。程英与耶律齐较为稳重,虽也有想法,但只在一旁看着,时不时指点一下。
  杨过手痒难耐,对耶律齐说道:“耶律兄,我们且下去比试一番,试试宝剑是否趁手。”耶律齐闻言看了看手中的龙渊剑,说道:“好!”其余人见杨过与耶律齐要比武,纷纷停下,在一旁观看。有些英雄路过,也驻足观看热闹。
  杨过手执铁枪,说道:“耶律兄,我兵器较长,占了优势,还请小心。”耶律齐闻言笑道:“无妨,还请杨兄手下留情。”说罢挺剑一刺,却是一招张帆举棹,乃全真剑法最平常的一招。杨过也不客气,以杨家枪法应对。
  但见杨过将一杆长枪舞得气势恢宏,满场都是枪影,大开大合好不霸道。凌厉的劲风袭来,众人不知不觉地往后退了一丈。耶律齐兵器较短,处于守势。但他十几年的功夫岂是白练?全真剑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将自己守得密不透风。枪法虽猛,却不能再进一步。杨过不禁心中赞道:“全真剑法果然名不虚传。”
  场外郭靖见了也暗自点头,心道:“周大哥徒弟的剑法严谨老练,深得全真剑法精髓,过儿的杨家枪法毕竟是用于沙场,单打独斗却还不行。”
  杨过见枪法奈何不了耶律齐,有心试试新得的铁笛,遂一枪将他逼退一步,叫道:“耶律兄好本事,且待我换过兵器。”说罢将长枪往地上一丢,抽出插在腰间的铁笛。
  长枪落地,当即将地青石砸得火花四溅,众人见了不禁骇然,这铁枪该有多重?
  杨过拿出的铁笛与长虹贯日枪一同铸成,长约三尺,笛子两端处镀了一层黄铜。银白和金黄相间,笛子美轮美奂,气派多了。杨过又在笛身处题了一句诗,诗曰:“玉笛谁家听落梅。”却是一个菜名。黄蓉当时见了笑道:“你这笛子还能吃不成?”杨过说道:“这虽是一个菜名,但其中的寓意却是高雅,无妨,无妨。”当下将这笛命名为“落梅玉笛”。
  耶律齐和围观的众英雄见杨过拿出一只笛子,均疑惑不解,只有郭芙等少数几人知道这不仅是乐器,还是一件兵器。郭芙怕耶律齐不知,遂高声叫道:“耶律大哥,笛子是兵器!”众人从未听闻还有用笛子做兵器的,觉得很有意思,都争相观看,一时间围观的人更多了,里外个三层,直围得水泄不通。
  杨过的全身经脉在华山尽被打通,内力大进,又学得了古墓派轻功,一套玉箫剑法使来,姿态飘逸,宛若翩翩起舞。黄蓉见状叹道:“过儿果真是天生武学奇才,论此剑法,我已比不上他了。”耶律齐越打越心惊,心道:“杨兄弟武功之高,简直匪夷所思,恐怕他尚多有保留。”果然,杨过剑法一变,却是玉女素心剑法。只见他雍容徘徊,隽朗都丽,四周全是剑影,加上古墓独特的轻功,更加飘逸,群雄无不骇然钦服。
  这两人比武让众人看得目瞪口呆,不想世间竟有如此美妙的功夫,都觉得开了眼界。杨过见耶律齐内力开始不继,遂跳出圈外,笑道:“耶律兄且慢,日后再比不迟。”耶律齐知道他不想落了自己的面子,当下拱手说道:“杨兄功夫高强,在下甘拜下风。”众英雄见二人停手,以为两人棋逢对手,一时难以分出胜负,只有少部分高手能看出其中端倪。郭靖见杨过武功致斯,心中宽慰之余不禁疑惑:“过儿使的是什么功夫?”
  ……
  此时蒙古大军在城外按兵不动,情报得知他们正在准备攻城器械,恐不日就要发起进攻了。郭靖召集群雄前来商议拒敌大计,杨过挂念自己的那一百将士,遂来到厢军驻扎处,整日操练,教他们枪法不提。
  此时,蒙古中帐,忽必烈坐在首位,金轮法王在一旁相陪,达尔巴、霍都也在此列。有小兵急报:“报!攻城器械准备完毕。”忽必烈拍案而起,喜道:“好!传令,三日后攻城!”等小兵下去后,忽必烈向金轮法王行礼道:“国师不必忧虑,我们蒙古勇士骁勇善战,对方武艺高强的人虽多,但都是散兵游勇,不足为虑。”
  三日后,襄阳城外旌旗林立,蒙军绵延数里,不下有二十万大军。吕文德站在城头,见蒙军浩荡,吓得亡魂皆冒,脚突然一软,幸得旁边兵士扶住才没有跌倒。郭靖神情严肃,望着蒙军沉思。吕文德哆哆嗦嗦说道:“郭……郭大侠,城能守住么?”郭靖沉声道:“敌军势大,只能尽力而为。”
  吕文德闻言心中不安,说道:“那这防务就拜托郭大侠了,我……我先回去一趟。”说罢急急忙忙走了。杨过冷笑一声,心道:“贪生怕死之辈,暂且留你一条狗命。”
  突然,号角声此起彼落,远远望去,旌旗招展,剑戟如林,马匹奔驰来去,襄阳城便如裹在一片尘沙之中。郭靖怡然不惧,他久在蒙古军中,熟知蒙古兵攻城的诸般方略,早已有备,不论敌军如何用弓箭、用火器、用垒石、用云梯攻城,守城的宋兵居高临下,一一都能破解,遂令守城官兵严阵以待,做好准备。
  终于,城外鼓角雷鸣,蒙古大军来攻,如潮流一般。郭靖细数敌军距离,长臂高举,虚空一挥,喝道:“放箭!”一直注意郭靖手势的传令兵立刻将手中的三角令旗往下狠狠一挥,凄厉的号子声响彻长空,数十人齐声大吼:“放箭!”
  几千支羽箭在空中形成一片密集的乌云,在空中划过一道弯弯的弧线,霎时飞临蒙军阵头顶,然后带着锐利的啸声像无尽的雨点般铺天盖地扎落下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