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成吉思汗

第49章


  史弥远恢复理学地位,大片荐用理学人才。赵一帆就跳出来大说理学的坏处,挑他推荐人的刺。史弥远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官职,他就大骂秦桧卖国,是奸臣。完完全全和史弥远对立,史弥远说什么,他反对什么;史弥远做什么,他挑什么东西的刺。很多时候,连史弥远都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地方,吴王说的有理,让他在朝堂上大为尴尬。
  华岳又给赵一帆出了几个主意,让他让手下的将士在西边闹出点事情来,让他返回兴元府稳定局势;同时大肆使人宣扬吴王的功绩,说宁宗要立他为太子。
  一时间街头巷尾谣言四起,到处都说吴王赵一帆是太祖转世,是上天派来收复中原山河的,应该做太子。
  传言不知怎么传到了宁宗的耳朵里面,宁宗捻须大笑,“百姓们都知道朕的心意啊,看来他们也想让朕立吴王为太子啊。”
  “官家,请您三思啊。”杨皇后听到宁宗的话,急忙跪了下来,“官家千万不可如此啊,否则大宋朝局不稳啊。”
  宁宗看着杨皇后一副惶恐的样子,不解地问道:“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当然不妥!”杨皇后站了起来,缓缓地道,“官家,我汉家历来是立长不立幼。济王赵弘虽然不是您的亲子,可是您已经收养了他这么多年,“济王为人又至孝,官家也早已封他为皇子,按理应该封济王才是。何况,在朝臣之中,大部分文武大臣都是支持济王的。官家若是一心想立吴王为储,那势必造成朝廷动荡啊,官家您要三思啊。”
  宁宗大惊,他惶恐地问道:“真的如此严重?”
  “官家若是不信,可召来史相国,他博学多才,官家您一问便知。”
  宁宗急忙召来史弥远。史弥远听完后,沉思了一下,说道:“陛下,皇后之言绝不是危言耸听。吴王只不过是两年前陛下才找回的遗珠,大臣在此之前就已经认定了济王赵弘是大宝的继承人,陛下突然改弦易张,大臣们恐怕难以接受啊。依臣看,陛下若是真想立吴王为储,万不可操之过急。”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史弥远嘴角露出个笑纹,他恭敬地道:“陛下,按照我大宋祖制,皇位是可以传给兄弟的,长幼有序。臣看可以效仿当年的太祖太宗皇帝,陛下可以先让济王在山陵之后即位,济王之后再由吴王继承皇位,如此一来,大臣们心服,陛下也不辜负了两个皇子,陛下您看如何?”
  杨皇后急忙道:“官家,臣妾看史相之言有理啊,这是一个两全齐美的法子。既不负了济王,又不负吴王。”
  宁宗点点头,掠须道:“这倒也是个法子,好,朕暂且就听你们的。近日,吴王多次上书要求回兴元府,朕拒绝了几次,史相也绑着拒绝了几次,可是九郎还是不死心啊,他一心想去兴元府为我大宋练兵,可是朕又舍不得,你们是该如何是好?”
  “这………”史弥远和杨皇后交换了个眼神,史弥远说道:“陛下,吴王殿下是想为陛下分忧啊,是为我大宋万世江山考虑啊。吴王天纵英才,练兵之法天下罕有,如果让吴王练出一直精锐,那我大宋何惧与金人啊?”
  杨皇后也道:“是啊,吴王有太祖遗风,留在这临安城里太屈才了。”
  宁宗沉默了半响,才道:“让朕再想想吧。”
  听到谣言,最急的莫过于济王赵弘了,他天天往史弥远府里和杨皇后那里两头跑,希望他们能想个法子,让宁宗尽快下了决心。
  在兴元府,李好义等诸将本来与安丙等人不和,有了吴王的指令,更加和安丙对立,一时间整个四川局势动荡。嘉定二年(1209),趁着四川文武大员不和,黎州蛮、马胡蛮等趁机攻打大宋四川边境。李好义、黄术等人上书朝廷,请求派吴王来主持大局。
  在吴王赵一帆的请求下,在朝廷大臣的压力下,在史弥远杨皇后的诱导下,宁宗终于同意了让吴王赵一帆回蜀中,因为心里感到歉疚,特意加封吴王赵一帆为西北都督军事。
  但是吴王王妃和嫡长子却要留在京城。
  十月,吴王赵一帆收拾妥当,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又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来信,这封信却是求救信。
   
三十九 柳柳=柳儿
更新时间2008-8-6 10:49:12  字数:3612
 赵一帆急忙抛下了手里的一切,跑进了皇宫,直入皇后寝宫。
  济王赵弘正在皇后宫里,缠着皇后要她的侍女柳儿。他眼馋这个侍女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前年他就看上这个叫柳儿的侍女,人长的那个叫漂亮,又聪明伶俐,深的皇后喜爱。这两年愈发漂亮了,又知道吴王要离京而去,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下来。俗话说饱思淫欲,他这几天心情大好,就又盯上了柳儿。前面他要了几次皇后都没给,这次他是打定主意了,死皮赖脸的非要到不可。
  而赵一帆要救的人就是她。
  杨皇后皱着眉头不语,柳儿这丫头从十一二岁就跟着她,已经六七年了,聪明伶俐不说,还善解人意,她用着顺手,实在舍不得送给别人。这个便宜儿子虽然对她还好,也算孝顺,不过才学低了些,整天就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让她心烦。
  就在她耐不住济王赵弘苦苦央求,要答应时,忽然太监来报:“吴王殿下求见娘娘!”
  吴王?他不是都要走了吗,这个时候来见我干什么?她心里一动,说道:“让他进来吧。”随后对赵弘道:“你快躲起来吧,别让吴王看见了。”
  赵弘眼见事情就要成了,偏偏吴王到了,他恨恨地一跺脚,躲到屏风后面去了。不一会儿,他听到了一阵脚步声,吴王躬身道:“儿臣拜见皇后娘娘!”
  怎么这个时候自称儿臣了?难道…...杨皇后心里一动,急忙笑道:“九郎快快起来,唉,你就要走了,本宫还没有去给你送行呢,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赵一帆道:“就因为马上就要走了,兴元府和临安相距数千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皇后娘娘,所以儿臣特来辞行的。”
  “九郎有此心,本宫甚为高兴啊。来人,上茶,本宫要与吴王说说话。”杨皇后高声道。
  “蜀中路途遥远,又处在边地,九郎要学着照顾自己啊,将来这大宋江山还要靠你去支撑啊。”
  “多谢娘娘关心!”
  正说着,柳儿端着茶走了上来,看到赵一帆她眼睛一亮,轻轻地把茶放到了皇后和他面前。赵一帆看着柳儿两眼放光,一伸手握住了她放完茶杯缩回去的手,旁若无人地打量她,嘴里说道:“这不是柳儿吗?两年没见,长得可愈发漂亮了,本王两年在外可时时想着你呢。”
  杨皇后看着他当着她的面调戏自己的侍女,暗暗愠怒,心里骂道:武夫就是武夫,粗野鄙夫,不过脸上还是挂着笑容,“怎么,吴王看上了我这侍女?”
  “不瞒娘娘,三年前我可就看上她了,那时和娘娘不熟,不敢开口。如今,本王就要远去西北了,一路上风餐野露,我那个乡下夫人又不懂的照顾别人,哪里有皇后调教出来的侍女这么会伺候人?要是娘娘肯割爱,本王一定感激万分。”
  “这个……”杨皇后犹豫起来,济王问她要了这么久,她都没舍得给,她是真的喜欢这个乖巧的侍女,视为心腹。可是吴王又不同,他从来没有求过她任何事情,这可是第一次,答应还是拒绝呢?杨皇后一时犹豫不决。
  赵弘在屏风后面听得暗暗着急,心里愤恨不已,又是这个吴王来捣乱。可是他还真怕这个二楞子吴王,尤其是他腰间的那把刀,他看着心里就发寒,几次做梦都是吴王举着滴血的马刀向他的头上砍来,几次梦里惊醒。
  “皇后娘娘舍不得?还是觉得儿臣不配?这是本王第一次求娘娘,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了。”赵一帆两眼看着杨皇后,嘴角露出一丝讥诮。
  “不是。”杨皇后连忙收起心神,笑道,“这丫头跟了我不少年了,论年纪早该嫁人了,只是本宫一直舍不得放她走啊。也罢,既然吴王喜欢,优势第一次求我,本宫也只有忍痛割爱了,希望九郎要好好待她。”
  赵一帆大喜:“多谢皇后娘娘!”
  杨皇后抿嘴一笑,“我看你来看本宫是假,是来要人是真。好了,我也不耽误你了,回家好好收拾一下吧,本宫在嘱咐柳儿几句,晚一会儿就让人把她给你送过去。”
  赵一帆刚走,赵弘就跳了出来,怒气冲天:“母后,儿臣求了您多少次了,您都不给儿臣。怎么这个赵一帆就说了一次,您就把柳儿给他了呢?”
  杨皇后面色依冷,“你这是教训本宫?”
  赵弘看到她动怒,吓了一跳,急忙道:“儿臣不敢!”
  杨皇后叹了一口气,道:“你呀,不要整天尽想着女人。一个女人算得了什么?你怎么就看不出母后的用意呢,你想想我把柳儿这个心腹放在吴王身边,他的一举一动还能逃得过我们的眼睛吗?”
  赵弘眼睛一亮,“母后的意思是,让柳儿监视他?”
  “不错。”杨皇后笑道,“将来柳儿肯定会发挥大用的。做大事的人,就不能吝惜本钱。一个女人算什么,将来你登上了皇位,富有四海,什么样的女人没有,要多少没有?”
  她语重心长地道:“我这一切还不是为了你好啊。”
  赵弘急忙跪了下来,“儿臣鲁钝,没有理解母后深意,万望母后恕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