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战者亡

第十八章 丞相御府


    天下九州,安阳虎踞七州之地,仅余雍州之北蛮,梁州之西巫,以及久悬海外的南海鲛人国尚未臣服。
    若说安阳晋王府的徐家王旗所指,便是天下武人刀锋所向,那么这汴梁丞相府就是无数士子梦寐以求之龙门。
    安阳丞相李御府,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灵帝朝时上书谏言,被流放三千里,徙至东莱郡教化一方,后刘道舆登基,闻其贤名,官复原职,回京后上书平蛮策,行屯田,募府兵,推行保甲法、将兵法,安阳国力大振,这才有了之后晋王龙腾四海,虎视八方的不世武功。
    身着紫色朝服的李御府行色匆匆地往文德殿赶去,中午正用膳时,忽有旨意宣丞相入宫。近些年,陛下的心思越来越急了,一饭三吐哺已是常态。想到这儿李御府不禁叹了口气,虽说国事为重,可自己这身子骨实在是禁不住这么折腾了。
    从宫门步履匆匆的赶往文德殿,御前太监,中常侍冯力士早已经在门口等候。
    “冯公公,陛下急着召我过来,所为何事?”李御府开口问道。
    “老奴也不甚知晓,不过上次晋王父子来了以后,皇上就终日盯着那地图看,一看就是一整天,昨儿似乎是想明白了什么,急召大将军霍青衣回京,这会儿啊,大将军应该已经快到京城了。”冯力士低着头,细声细气地说着,一双狭长的眸子低垂,看不清在想写什么。
    两人一路无言,走过烛火摇曳的前殿长廊,转入后殿,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篇幅极大的地图,天下九州二十七郡,皆在天子眼中。
    “陛下,李相来了,”冯力士轻手轻脚地走到刘道舆身边。
    “赐座,”刘道舆丢下笔,转过身,脸上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李御府谢了恩,待小黄门搬来太师椅后稳稳坐下,“却不知陛下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刘道舆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李相,你以为当今之天下,我安阳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皇帝如此急召自己入宫,那么必然不是想听一些老生常谈,李御府笑了笑,心里有了算计,“攘外必先安内,自古武夫乱国者不计其数,而文人最多也只是写写文章发发牢骚罢了。”眼神不经意的瞄向地图上,晋王封底,冀州晋阳果然被朱笔重重画上了一个圈。
    “世人皆道晋王乃帝国擎天一柱,一门忠烈,”刘道舆倚靠在御榻上,“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李相此话,莫不是陷朕于不义。”
    “老臣以为,大将军霍青衣文韬武略皆为上乘,且此人起于微末,在诸王并起的安阳,是个异类,只能安心做陛下之鹰犬。”李御府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刘道舆的表情。“天下武人皆以晋王为尊,北军将士更是只认徐家虎符而不认陛下玉玺,即便徐汾阳封金挂印归京,也难保无人想逼他做那黄袍加身之事。”
    说到最后,可谓图穷匕见,李御府深知皇帝心意,此间并无外人,干脆将刘道舆心中所想点破。
    “一派胡言,”刘道舆霍然起身,勃然大怒,李御府与冯力士赶忙跪倒在地,只见刘道舆背身而立,眼睛死死盯着地图,“晋王之勇天下无双,三军将士更是以其为尊,岂是你可以这般评价的。”
    天意难测,难道是自己猜错了么,不,绝不可能。
    李御府跪伏于地,强忍着心中的恐惧,“陛下,自古沙场之上瞬息万变,无数名将因粮草不济,后援不足而马革裹尸,我丞相府必全力以赴,以保骠骑将军大胜而归。”
    “很好,很好。”刘道舆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李相,出征在即,万不可有闪失,此事你务必亲自去办。朕有些乏了,退下吧。”
    李御府此时后背发寒,“臣告退,”缓缓起身,领旨退下。
    恍惚间听到刘道舆喃喃道,“徐汾阳,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此时的徐家父子正与李通微、高继思二人于观海苑商讨出征之事。
    “继思,”徐汾阳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手捧香茗,面沉如水,“据你所言,此次与其说是助那拓跋崇明平乱,倒不如说是降服那邪教妖人。”
    “义父所言甚是,”高继思道,“只是这邪教妖人光靠杀是杀不完的,此前北蛮铁骑围剿之时,一旦六欲宗战败,便化整为零,放下武器,与寻常牧民无异,待大军过后,又聚集在一处,犹如春风野草,杀之不尽,灭之不绝。”
    “若要彻底平定这帮妖人,唯有从内部将其瓦解,”徐汾阳轻捻虎须,“只有寻得他们山门所在,确定其头目骨干长相,方可一网打尽,永绝后患。”
    “先前楚存孝也是这般想的,但是不知为何,一般直接前去投靠的,都无法接触到他们的骨干,而斩杀邪教骨干,再易容替换混进去的,又很快就会被发觉,久而久之,此法便再也行不通了。”高继思叹了一口气,“这邪道鬼修倒真是好手段。”
    听到这里,李通微插嘴道,“这六欲宗甄别之法略有特殊,此事说来话长,不过若是要找一个细作人选,依贫道所见,眼下便有一人。”
    徐庆芝心里隐隐有些不妙,这死道士,该不会是想让我去做这细作吧。
    果然,在晋王及高继思期待的眼神中,李通微嘿嘿一笑,“便是这位世子殿下了。”
    “不可!”徐汾阳尚未答话,高继思急站起身,发现自己失态后忙向徐汾阳施礼赔罪,“义父恕罪,只是此事凶险万分,边军派出去的细作被杀害者何止百人,世子殿下千金之体,岂可以身犯险。”
    徐汾阳倒是没有直接拒绝,在他心里,若是能确保庆芝安全,让他去历练一番也是一件好事,朝堂之上对自己一直心存芥蒂,况且自己终有一天会老去,这偌大的晋王府,说到底不过是父子二人苦苦支撑,到最后,这世间能照顾徐庆芝的,其实只有他自己罢了。
    “道长为何说只有小儿合适呢,论起修为,他这些年修为大跌,仅一身雷法可以保命罢了。”徐汾阳不解道。
    李通微深知不能将圣人之血的隐秘说出来,思索了片刻,道,“这邪教无孔不入,派出去的细作都被杀害,必然是军中走漏了消息,我赠予世子的这枚道符,乃是我补天道无上之法宝,可以助人改头换面,藏匿身份,世子修为虽不是天下第一等,但是这天下仅有他可以驾驭这枚道符,也就仅有他可以完美的避开邪教耳目,以一个完全陌生的身份加入他们,伺机而动。”
    徐庆芝明白其实邪教甄别核心高层的手段是体内有无圣人之血,这道人当下的说辞不过是为了让徐汾阳答应而胡编乱造罢了,但细细想来,也确实只有自己既有这圣人之血,又愿意以身犯险。所说凶险万分,但此事若是不成,深宫里那位喜怒无常的天子怒火,自家也绝对承受不起。
    想到这儿,不禁叹了口气,“父亲,李道长说的极是,再找寻常人去做,也不过是白添几条无辜人命,此事便交给我来吧。”
    “可是,”高继思似是极为担忧,正欲说话,却被徐汾阳挥手打断,“庆芝,此次平乱,与其说是征战,不如说是陛下对咱们晋王府的试探,倘若战场失利,亦或者未经全功,那邪教去而复返,只怕我晋王府都将大难临头,为父深知此事凶险,不过你若是有些把握,便放手去做。”
    徐汾阳的眼中写满了无奈,他又何尝不知此事凶险,可如今又什么办法呢,天子金口玉言,自己说到底不过是个备受猜忌的异姓王爷,护得了庆芝一时,也护不了他一世。
    徐庆芝苦笑点点头,还真是赶鸭子上架,不过既然事已至此,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若是提前做足了准备,此事也不是做不得。
    见徐庆芝点头,徐汾阳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既然朝廷将这虎符交于你我,我们便不可负了这天下,庆芝,这句话你要牢牢记住。”
    此时的文德殿内,气氛诡谲,刘道舆与霍青衣相对而坐,交谈许久,刘道舆起身拿起天子佩剑,交到大将军手中,一旁侍奉的冯力士佝偻着腰,身影随着殿内的烛火闪烁不止。
    大同三十二年,安阳皇帝刘道舆赐大将军天子剑,上斩勋贵,下斩佞臣,以正天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