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大唐:神级熊孩子

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清谈开始,学府争论

设置字体大小:

    第二天上午,长安城中格外热闹。
    在南城城门口处,早早搭好了一处平台。
    平台左右两侧皆站满了各路名家大儒。
    他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要在李承风这位未来大唐皇帝面前,好好展现自己才能。
    闻讯前来围观的百姓们,更是摩肩接踵,在外围站了里三圈外三圈。
    而李承风则带着影子,和杜如晦几人坐在平台中间。
    不断翻阅着,面前所有参加清谈之人的名单。
    “太子殿下,昨天定的清谈时间已经到了,清谈大会是时候开始了。”
    直到他身边房玄龄提醒他,李承风的目光才从名单上收回。
    他缓缓从椅子上起身,放下手中名单,来到平台中间。
    “各位,想必大家也已经等久了。”
    “接下来我宣布,本次清谈大会正式开始!”
    随着李承风话音落下,两位须发苍白的老人,走上了平台。
    “小人樊应,参见太子殿下。”
    “小人洪介,参见太子殿下!”
    两人在向李承风行礼之后,房玄龄拿出一根中指粗细的香点燃。
    “两位,清谈时间为一炷香的时间。”
    “还请两位尽情抒发对这个题目的想法和意见!”
    房玄龄说完,里那个人便立刻激烈的讨论了起来。
    刚开始李承风还是对于这些人的观点很感兴趣的,可很快他就觉得百般无聊。
    这些人的观点空有其表,无非就是吹捧自己修建学院的举动有益于百姓,把李承风给捧到天上去。
    再加上一些典故,以及一些圣人语录,通篇的话没有一句能够落到实处。
    这样的人教教孩子一些大义尚可。
    若是真入朝为官,恐怕只能当一个吃白饷的蛀虫。
    等到傍晚时分,十几位老夫子已经彻底进行完清谈,在场只剩下了骆宾王和另一位夫子。
    “殿下,马上就要轮到骆宾王了!”
    影子微微请触昏昏欲睡的李承风,眼神之中有些许尴尬。
    清谈这件事情是太子殿下自己提出来的。
    不过从古至今唯一一个在清谈现场睡着的,估计也只有太子殿下一个人而已。
    “嗯?!”李承风这才徐徐睁开眼睛。
    “那个和骆宾王一起站在台上的老头子是谁?怎么看上去比我还要装?”
    他的目光扫过骆宾王,落到骆宾王那位老夫子身上。
    “太子殿下,可不能这么说。”
    “这位可是陛下麾下十八学士之一孔颖达先生的兄弟孔旭,真正的孔家传人。”
    影子连忙出言劝阻。
    孔家传人这个名声,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儒生之中的魁首。
    更何况此人的哥哥,还是之前陛下的御笔,许多奏折都有他来具体拟定。
    太子殿下说错话,可能没什么,不过要是被这群穷酸老儒记恨上了,那免不了麻烦。
    “哦?那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本事如何!”
    “房大人,让他们开始吧!”
    李承风眉头轻挑,依靠在椅子上,双手抱胸眼中满是期待。
    骆宾王捧上这样一个儒学大家,不知道能不能交出一些让自己满意的答卷呢?
    “是,殿下!”
    一旁房玄龄点起最后一根香,孔旭和骆宾王两人纷纷走上平台。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两人身上。
    那些参加清谈之人,都想要知道骆宾王到底能提出什么真知灼见出来。
    要是没什么真本事,他们非得要联名上书,把骆宾王给拉下来。
    “见过孔旭先生,小人有些真知灼见,还请先生赐教。”
    骆宾王可没想那么多,朝着面前孔旭深深施礼,彬彬有礼。
    “清谈之中,没有礼仪尊卑,抒发见解便好。”
    “老夫我自恃年纪不小,就先行开口了!”
    孔旭说着来到李承风面前,微微施礼之后,横起眉峰说出了他的见解。
    “太子殿下,小人以为,文武并行之举实乃误国之策。”
    “如今大唐四海承平,太子殿下若是真想修建学院,也应当将两者分开。”
    “为武者全心习武,习文者终日躬读,这才能让文成武就!”
    孔旭声音低沉,苍劲有力落到在场所有人耳中。
    那些前来清谈的人,无不对孔旭的话赞赏有加。
    “孔先生说的对啊!文武交杂在一起学,那岂不是高不成低不就了嘛!”
    “对啊!我等儒家学子,怎能和那些整天满身大汗的武夫在同一屋檐下。”
    “我支持孔旭先生,此话说的对,学文学武理应分开才对!”
    就连坐在中央的李承风,也是眼前一亮。
    孔旭说的话确实不假,两种皆混在一起学,确实有可能两般不就。
    不过两者分开,还不是他心中完美的解决方案。
    “骆宾王,你有何要说的话?”他的目光落在骆宾王身上。
    骆宾王连忙上前两步,来到李承风面前。
    “太子殿下,小人认为孔先生说的没错,不过却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此言一出,台下诸位老夫子皆是一片哗然。
    “他居然反驳孔旭先生的话,他想要干什么吗?”
    “我看他只不过是什么都不懂,强口反驳,想要表现自己罢了。”
    “骆宾王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现在原形毕露了吧!”
    面对台下众人的议论,李承风没有阻止骆宾王的话。
    “有意思,终于听到些不一样的事情了,你徐徐说来。”
    骆宾王点头再次开口。
    “太子殿下,臣昨日踏遍长安城,闻讯过无数百姓。”
    “他们大多只是温饱而已,根本没有钱来买书,更没有钱来买酒肉滋养身体。”
    “更别谈不务农,专心致志专心在科举和儒学上。”
    “长安城如此,更别提其他地方的孩子。”
    “小人以为,在孩子们进入学府时文武并行,能够按照每个人的天赋来培养。”
    “这样做,既不浪费学府资源,也能够让被埋没的人才得到一些培养。”
    听完骆宾王的话之后,孔旭气的伸出手指,指着他。
    “荒谬,简直就是荒谬!”
    “我读书人何必学武,专心读书才是儒生的出路,饿肚子又算什么!”
    “你妄为儒生,妄为读书人……”
    他的话还未说完,李承风便开口打断了两人。
    “好了,清谈各抒己见便可,无需做这些无畏争论。”
    “都下去吧,接下来的安排我会让影子通知你们。”
    “骆宾王,你跟我来一趟!”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