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文选

第208章


老干部只有完成了这项任务,才算对党和革命事业尽了最后一把力。
  另外,既然是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老同志就不可能一下子都从领导班子中退出。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有些老同志暂时还要留在第一线。但是,对于这些同志来说,主要的精力也不应该再用来处理日常的繁重工作,而应该用来搞好传帮带,在重大问题上出出主意,把把关。
  要解决干部队伍交接班的问题,就要提拔中青年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
  对于这个问题,我要讲两句话。
  一句话是: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而不能只提拔几十个、几百个。
  为什么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呢?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级领导班子中退出的大批老干部的工作都能有人接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以便把班交给确实可靠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大革命”中提拔起来的那些兴风作浪的分子在今后闹不起大乱子。
  为了做到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不要只看到他们现在还缺乏经验。当然,中青年干部没有老干部那样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我们应该问一问,经验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把中青年干部放到负责岗位上去,让他们挑担子,锻炼三年五载,十年八年,他们就一定可以取得经验,逐步成熟。另外,多设一些类似“助理”那样的职务,这样就可以减少提拔中青年干部到正式领导岗位上可能遇到的阻力,同时也便于党组织在正式任命他们之前,对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干有一个实际的考察。
  关于提拔中青年干部问题,我要说的另一句话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这“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提拔的,必须坚决从领导班子中清除出去。
  为什么一个也不能提拔呢?因为这“三种人”如果进到领导班子中,若干年后,到了气候适宜的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兴风作浪,再次为害国家,为害人民。
  当然,我们要看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犯有错误的中青年中,属于“三种人”的只是少数,多数是跟着跑的。对于跟着跑的人,只要他们真正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与“三种人”坚持划清了界限,而且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表现一直好,党就应该信任,和使用他们,并在工作中对他们继续加以考察和帮助。
  我们还要看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表现好的和基本好的中青年有的是,我们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应该主要从他们中间挑选。
  除了这“三种人”以外,还有两种人也不能提拔,这就是反对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路线的人,以及在经济领域内和其他方面严重违法乱纪的人。
  总之,一方面要大胆提拔,加快提拔中青年干部,一方面又要严格把好政治标准这一关。德才相比,我们要更注重于德,就是说,要确实提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人。
  我相信,只要把干部队伍的交接班问题解决好,我们党的事业就一定会后继有人。
 
  *注「本文原载一九八二年九月七日《人民日报》。」
实现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若干问题(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日)
实现党的十二大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若干问题*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日)
  党的十二大(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至十一日在北京举行。会上,邓小平致开幕词,胡耀邦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叶剑英、陈云作了重要发言,李先念致闭幕词。大会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和方针政策,确定了到本世纪末争取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步骤,同时提出了全党要力争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和党风的根本好转的任务。大会通过了新党章,选举了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314、318、354页。」)提出,今后二十年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同时又指出,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要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为后十年经济振兴创造条件。“六五”(注「“六五”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的简称。——第318、324页。」)是前十年的第一个五年,发展速度不能搞得太快。正如赵紫阳同志报告(注「指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三十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第318页。」)所说,“六五”计划的主要特点是着重于提高经济效益。只要我们经过“六五”和“七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把各方面的关系理顺,并且做好一些大骨干项目的前期工作,后十年的发展速度就可以搞得快一些,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就可以实现。如果急于求成,把本来应该放在后十年办的事也勉强拿到前十年来办,在“六五”和“七五”期间乱上基本建设项目,那末,经济又可能出现混乱,翻两番的任务反而有可能完不成。
  为了给后十年比较快的发展创造条件,由中央适当集中一笔资金,加强能源、交通运输和科学、教育等薄弱环节,保证重点项目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这是大革命、大建设,是从全局利益出发的。当然,地方上的小革命、小建设也要搞,但必须以大革命、大建设为主,这也就是局部服从全局。否则,不分大小,齐头并进,国家吃不消。赵紫阳同志报告中讲,大中型基建项目一律要由计委审批,计划外追加的大中型项目必须经过计委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审批。又讲,不论哪个地区和部门,如果突破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都必须事前按照隶属关系报请上级批准,否则以违反财经纪律论处。这几条都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大革命、大建设取得胜利。只有把国家的大革命、大建设搞好了,各地的小革命、小建设才有切实的保障。
  “六五”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我看这也应该是我们今后发展工业的一条新路子。过去一说要增加多少产量,就要新建多少厂,这个办法不一定好。现有企业要提高折旧率,加快设备更新,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这在多数情况下,比建新厂效益高。上海老企业多,应该特别注意这个问题。现在一些轻纺企业在上海开花,在外地结果,反过来进入上海市场,挤上海的产品。这是好事,不要用行政措施去阻挡,上海要接受这个挑战,迎上去和它们竞争。办法就是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另外,要有若干个大企业,能灵活地搞小批量生产,增加花色品种,使产品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我们有些地方是大少爷办企业,没有时间概念,没有利润概念。不过,这一套我们总是会学会的。这几年就比过去搞得好,比“文化大革命”以前也搞得好。搞经济工作,没有时间概念,没有利润概念,是不行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时间就是速度。最快的速度就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定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使我们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第239、275、293、314、320、336、380页。」)以来,实行搞活经济的政策,效果显著。现在百货商店里的东西多得很,“卖方市场”正在变成“买方市场”。群众把票子拿在手里,好的就买,不好的就不买。这么好的形势,很久以来没有见过。今后要继续实行搞活经济的政策,继续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