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第一步

第16章


 
  
  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调查对象的数量关系,揭示其规模、结构、水平和比例等关系,反映其发展方向和趋势等,为进一步的思维加工提供可靠的统计依据。  
 
  思维加工就是运用逻辑的思维方法,对审查、整理后的文字资料和经统计分析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揭示调查对象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并得出理论性结论。   
  与调查阶段相比,分析阶段的工作可能更加紧张与繁重,因为市场调查是否出成果以及成果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资料的分析要比搜集更重要,因为调研水平的高低,往往不在于搜集的数量,而在于分析的深度。所以对于创业者的市场调查而言,分析应尽量客观,排除个人偏见,必要时可以和参与经营的第三人一起分析,甚至转换角度站在对立面来分析。分析要使过去与现状相结合,由点到面、由静到动,从而找出其本质与规律,然后作出相应预测,确保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4. 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总结调查工作。         
  (1)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调查撰写结果的文字表达,必须做到反映情况真实完整,所作分析客观科学,所得结论明晰准确。即使在未来的预测中存在多种可能,每种可能也要求有一定的确定性。 
  
  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5项内容。①调查目的:概要介绍本次市场调查的主要目标,例如打算就哪些问题进行市场调查;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等。②调查范围:根据创业的目标区域,在多大范围内开展调查,调查的对象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调查?③调查方法:是全面调查、重点调查还是抽样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还是实验法或者几种方法相结合?采用哪种统计方法?④调查内容:这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题,包括资料、分析、结论等内容,其中结论是报告的重点,要通过认真研究和科学分析,使报告具有一定的可确定性。⑤提出建议:把经过整理、分析、判断而形成的初步构想写成备选方案,作为下一步经营计划的蓝本。 
    
  创业者在编写调查报告时,要注意调查对象的代表性,数量的广泛性,重视竞争对手客户的调查;同时注意获取信息的多元化,重视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与信息的搜集,尽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2) 评估、总结调查工作和调查结果   
  调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包括调查报告的评估、调查成果的应用和调查工作的总结等内容。通过评估和总结,调查者既要广泛应用已有的调查成果,又要认真总结调查的经验教训,寻求改进调查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市场调查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市场调查的4个阶段,在实际调查工作中,上述4个阶段往往相互衔接甚至相互交错,共同构成了市场调查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图3-7简单地加以表示。   
  图3-7 市场调查过程示意图   
  (三) 市场调查的方法   
  调查方法也就是调查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方法。总体而言,市场调查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调查方法和间接调查方法。其中前者包括访谈法和观察法两种;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的范畴。 
    
  1. 文献法   
  (1) 文献法的基本步骤   
  文献法的基本步骤一般包括文献搜集、信息摘录、文献分析3个环节。   
  文献搜集是指按照调查目的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它包括文献的检索和搜集两个方面。     
  信息摘录是指从搜集出的文献中摘取并记录与调查目标有关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其一般步骤可分为浏览、筛选、精读、记录4个过程。           
  文献分析是对文献中某些与调查目的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其反映的外在内容及内在本质,进而达到说明调查研究主题的目的。按照分析方式又可将其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类型。 
  
  (2) 文献法的材料来源   
  随着世界的不断"缩小",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日益通畅,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断扩展。就文献调查而言,调查者搜集文献信息的来源也日益广泛。简言之,我们可以将创业者文献调查的信息来源分为企业(行业)内部资料和企业(行业)外部资料两部分。 
  
  ① 企业(行业)内部资料   
  企业(行业)内部资料主要是指创业目标行业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各种记录,它们是在企业的正常运转过程中收集、整理并使用的。它主要是企业内部各经营环节、各管理部门和各层次产生并发出的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记录、凭证等信息资料。例如企业的业务资料、统计资料、供销资料、财务资料、企业积累的其他资料等。这些资料可以直观而准确地反映出创业目标行业的真实状况,为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提供相对可靠的决策依据,但是由于可能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这样的资料往往较难获得。 
  
  ② 企业(行业)外部资料   
  企业(行业)外部资料主要是指处于公开状态的创业目标行业的总体情况或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种记录,它们是存在于企业外部各种各样信息源(如书籍、报刊、政府出版物、名录等)上的资料。例如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公布的有关资料;各种经济信息中心、专业信息咨询机构、统计部门、行业协会公布和保存的市场信息及有关情报;媒体的报道资料;图书馆的馆藏资料和电子资源;行业或企业年鉴以及企业公开的产品说明书、报告、报表等。这类信息往往丰富且容易获得,是文献调查的主要信息来源。 
  
  (3) 文献法的研究方法   
  具体到操作层面上,文献调查的研究方法包括查找文献的主要操作方法和查找文献的主要途径两个部分。   
  ① 查找文献的操作方法主要有3种,即工具法、追溯法和分段法。   
  A. 工具法   
  工具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检索方法,包括以下3种。     
  顺查法:是一种以检索主题的起始年代为起点,按照时间顺序由远而近地查找文献的方法。用此种方法检索获得的资料比较全面、系统,但工作量较大。     
  倒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是一种逆时间顺序由近而远的查找方法,符合新兴事物的发展规律及伴有新鲜内容的老课题,省时高效,短期内便可获得一些最新资料。但对课题了解不够时,就容易造成漏检。 
    
  抽查法:针对行业的发展特点,选择行业发展迅速且资料相对集中的时间,前后逐年检索,直到基本掌握调查主题的情况为止。优点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资料,但前提是必须对本行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和特点有较多的了解,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B. 追溯法     
  追溯法是一种利用已有的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即利用著作者本人在文章、专著的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者是文章、专著中所提到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这些资料多数比较权威、准确度高,但也往往存在资料片面、文章漏检率高且知识多数较陈旧等问题。 
  
  C. 分段法     
  分段法是将工具法与追溯法交替使用的方法,又称循环法和交替法。既利用检索工具,也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两种方法交替,分期分段使用,可获得一定年限内相当的文献资料线索,节省检索时间。 
  
  以上方法各有千秋,对于大学生而言,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感觉使用方便的文献检索方法。   
  ② 查找文献的主要途径   
  不同检索工具对应不同的检索方法和途径,因此在确定调查所使用的检索方法之后,还需据此选择适当的检索途径。大体而言,检索途径大致可分形式途径和内容途径两种,两者又分别包括书名(篇名)途径、著者途径、序号途径3种和分类途径、主题途径和关键词途径3种。 
  
  A. 形式途径   
  书名途径:利用书籍、报刊、杂志的名称进行查找文献的方法,是查找文献途径中最为方便的一种。   
  著者途径:按文献著者或团体的名称、译者和编者的姓名编制的索引进行查找的一种方法。个人著者姓在前,名在后,姓用全称,名用缩写,姓名之间用逗号或空格隔开,分别按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列;团体著者按原名字顺序排列,用国别加以区别。 
  
  序号途径:利用文献的各种代码、数字编制的索引查找文献的一种途径,如专利号、登记号、科技报告的报告号、技术标准的标准号等,按代码字顺或数字次序由小到大排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