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番外七·孤光照胆皆冰雪


    十月初二,秋高气爽。
    喜讯早已传开,贺礼随后送达,临渊门提前一月就为这场婚事准备了起来,上上下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待到婚期临近,各路武林人士也陆续赶来道贺,其中多为白道诸派的精英弟子,乃是掌门人意在与临渊门重修旧好,所备贺礼无不厚重。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黑道中人携礼到贺,为首者正是弱水宫的天狼弓水木。
    中原武林近些年来饱经腥风血雨,黑白两道在葫芦山一役后各自推举出代表,于九月初九重阳节在栖凰山订下了互不侵扰的三年之约,使大小门派得以休养生息,如今期限将至,明面上依旧风平浪静,暗地里已是蠢蠢欲动。在这节骨眼上,身为弱水宫下任宫主的水木亲自前来翠云山贺喜,即便是以其个人名义,仍然引人深思。
    方越爽快接了礼单,谢过水木的美意,稍作寒暄了一番,便让石玉引他去见掌门师兄。过了后晌,丐帮帮主王鼎与镇远镖局大小姐李鸣珂联袂而至,展煜亲自迎上前来,今时不比往日,他们各自忙于门派事务,已有大半年不曾聚首,好在知交好友之情不减,纵使分隔天涯也亲如比邻。
    展煜见他二人携手并肩,各自腕上戴了条一模一样的红绳,上面都串着枚旧铜钱,顿时笑道:“看来二位也好事将近了。”
    王鼎脸上飞红,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去,活像个捡到宝的傻小子,倒是李鸣珂大大方方地道:“今岁中秋,他带着王老前辈和媒人来西川总舵向我爹提亲了,预计年前下聘,明年完婚,到时候喜帖送到,展大侠可一定要来喝杯喜酒。”
    “那是当然!”展煜拱手一礼,“看来展某须得尽快备礼了,在此先恭贺二位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鸣珂抿嘴轻笑,却听王鼎问道:“不知展兄与穆……”
    话没说完,腰后已被李鸣珂悄无声息地拧了一把,王鼎没防备着她,险些疼得龇牙咧嘴,狠狠倒吸了一口凉气,把剩下的半截话也吞了回去。
    王鼎性子率直,李鸣珂却是个心细的,眼看着方越都要成婚了,身为掌门师兄的展煜仍未发出喜讯,再想到穆清如今的情况,哪能不知他二人的苦衷?因此,她在来路上就提醒王鼎千万别哪壶不开提哪壶,莫在大喜日子惹了主人家的伤心事,奈何这人心弦一松,嘴上就没了把门儿的,实在恼人。
    李鸣珂心下隐忧,却见展煜面上毫无异色,只在听到王鼎这话时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里悬挂了一块黑色玉佩,乍看形似月牙,细观才知是阴阳鱼的一半。
    展煜道:“两情常在,不争朝夕,哪一日喜鹊绕枝,定邀二位共饮人间风露。”
    门前人多耳目杂,并不是叙话的好地方,展煜正要领二人去客院,忽听有人通报道:“玉羊山望舒门,穆清穆掌门到!”
    三人回头看去,但见人群分开,望舒门众女侠正朝这边走来,最前面的赫然是穆清。
    众目睽睽下,穆清与展煜三人见了礼,说上几句得体的客套话,言行分寸恰到好处,丝毫不落一派掌门的威仪,李鸣珂心里却不是个滋味,直到发现了她腰间的白色玉佩,若同展煜身上那块合在一起,即为负阴抱阳。
    “……原是我多虑了。”她如是喃喃道。
    王鼎不明就里,关切道:“阿珂,你是想到哪件烦心事了吗?”
    李鸣珂暗道一声“呆子”,同展煜、穆清二人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才笑了起来,对王鼎道:“没什么,是好事呢。”
    这一日的翠云山客似云来,临渊门众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好在没有宵小胆敢闹事,待到黄昏时分,山下车马渐稀疏,受邀者十之八九都已抵达,其余人虽未到场,但都遣人送来贺礼,将情意和体面都做到了位。
    唯独一人,昔日的临渊门少主、如今的补天宗宗主方咏雩,至今没有消息。
    尹湄携礼上山时,听见部分宾客在议论此事,虽是窃窃私语,但参与者不在少数,令她不禁叹了口气。
    在她身旁,许久不在江湖上走动的鉴慧双掌合十,低声问道:“尹施主是为方宗主的境遇深感惋惜?”
    “他那样的人,用不着我可怜。”尹湄摇了摇头,“只是有些感慨……即便守得云开见月明,已经发生的事情也无可更改,有些路仍然回不了头。”
    方咏雩是不可能来参加这场婚礼的。
    水木能以私人名义前来贺喜,是因他与临渊门没有多余瓜葛,而方咏雩身为临渊门的叛徒,纵然有莫大苦衷,那场夜袭也彻底斩断了他与旧师门的情分,更遑论他如今已是当之无愧的黑道魁首,临渊门还要在白道立足扎根,倘若藕断丝连,势必反受其害。
    尹湄自己也是夜袭翠云山的黑手,即使事出有因,这三年来也在职权允许之内暗中给予了临渊门不少补偿,她心里仍是清楚有些账不能就此算了的,故而今日登门,她用了假身份,又在脸上做了易容,却不想会与鉴慧重逢。
    当年鉴慧为了向昭衍示警,落入江烟萝的手里饱受折磨,饶是殷无济医术高绝,也花了许多心力才让他恢复如初。现今朝廷改天换日,有关鉴慧的通缉悬赏早被撤销干净,江湖上已没几个人记得这名噪一时的“妖僧”,他总算能过回清静日子,此番据说是受人之托来送贺礼的。
    尹湄问道:“却不知何人有此情面劳你走一遭?”
    鉴慧也不瞒她,坦言道:“正是方宗主。”
    闻言,尹湄脚下微顿,侧头看着他道:“你遇见方咏雩了?”
    “三日前,永州城。”
    “他既在永州,却不来翠云山看一看?”尹湄的眸光暗了暗,“还是说,他身边有别的什么人?”
    鉴慧低诵了一句佛号,正要回答她的话,两人已走到大门前,石玉负责在此接引来宾,没料想这个时辰还有客到,他抬眼一看,未能认出尹湄的真身,却还记得鉴慧,忙上前问候道:“大师,久违了。”
    见状,鉴慧只好住了口,他看着眼前英姿勃发的青衣少侠,不由回想起他那会儿跟在方咏雩身后的样子,只觉人世无常,好在并非所有的变化都是坏事。
    两人寒暄了几句,石玉又将目光投向尹湄,迟疑道:“敢问这位女侠是……”
    尹湄道:“寂寂无名,一介散人,当不得‘女侠’二字,称呼一声‘梅姑娘’即可。”
    当着外人的面,尹湄不再表现出自己与鉴慧有何熟稔,仿佛两人不过萍水相逢了一场,而她只是慕名前来观礼的江湖游侠,石玉今日接待了不少这样的客人,提笔在名册上写了个“梅”字,正要安排人领她进去,却见尹湄摆了摆手,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道:“不必这样麻烦,有劳少侠将此物转交给贵派掌门人。”
    说罢,她将信放在了桌上,也不等石玉出言挽留,人已转身离去,山道上草木连绵,她的步伐看似轻缓,实则飘忽如飞。石玉自知追赶不上,只好将信拿在手里,透光端详了片刻,确定里面没有危险物品,这才略放下心,再看这信封的火漆印是梅花形状,每片花瓣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见,绝不是一般人能拿出来的,当下不敢怠慢,对鉴慧道:“大师,我欲向掌门师兄禀报此事,可要同行?”
    鉴慧自是无有不应,两人一起朝客院走去。
    此时金乌西坠,来宾都被安排到了各个院子里,这一方小院离主殿最近,借着高高挂起的灯笼,可见院中已坐了数道人影,身为东道主的展煜自不必说,早些抵达的穆清、王鼎和李鸣珂一个不缺,便连那明天就要成婚的方越也在座。
    眼见石玉领着鉴慧走进来,众人先是一怔,而后都站了起来。
    在场之中,除了常年待在翠云山的方越,其余人都与鉴慧有过不浅交集,展煜更是将他的恩情铭记于心,这下子故人重聚,不免回首前尘,各自都百感交集,万幸得见彼此安然无恙,总算是欢喜多过了伤感。
    寒暄过后,众人重新落座,石玉先将刚才在大门前发生的事说了出来,并仔细描述了一番那位“梅姑娘”的形貌,展煜乍听也觉得陌生,直到看见信封上的火漆梅花印,愣怔了片刻,旋即朝李鸣珂看去,后者认真验看了火漆印章才慎重点头,他心里顿时有了数——梅姑娘,密探“梅”,尹湄。
    展煜拆开信封,从中抽出一叠厚厚的信纸来,全无一句废话,多是地契和房契等重要文书,夹杂了不少的大额银票……林林总总,俱为临渊门在动荡时被外人趁乱侵吞掉的东西,连同一些临渊门未来发展必不可缺却不能昭示于外的特许公文及通行令,如数奉上。
    这样一封信,说是“一纸抵万金”也丝毫不为过,有这些东西在手,只要临渊门日后谨行其道,便不怕重蹈覆辙了。
    可展煜心里跟明镜一样,他知道这不是一份厚礼,而是平南王府一脉给临渊门方氏的补偿,当初那些事的对错早已无从评判,但能换来今日的结果,也算尘埃落定了。
    察觉到穆清担忧的目光,展煜深吸了几口气,勉强平复下翻涌心绪,将其中一页纸放在最上面,再把信交到方越手里,沉声道:“二师弟,待大婚过后,你跟刘长老去一趟云岭,接敬叔他们回家吧。”
    那赫然是一张赦令。
    云岭大案的真相注定不可大白于天下,但殷令仪没有放弃还方敬等人一个公道,用三年时间为他们洗脱通敌叛国的反贼之名,使落叶终有了归根之日。
    方越一声不吭地翻阅手中信纸,明天是大喜的日子,今儿又了却一桩心事,他本应高兴的,可嘴角扯了几次也未能扬起,只有一根根血丝悄然布满了眼眶。
    展煜拍了拍他的背,转头问道:“那位梅姑娘人在何处?”
    石玉惭愧道:“她放下信就走,我道行浅薄未能追上,眼下怕已出了山门。”
    尹湄如今是朝廷中人,的确不便在江湖聚会上露面,可她既然来了,连一杯水酒也未能喝上,着实走得太急了些。展煜心下微叹,便向鉴慧看去,石玉认不出尹湄真身,与之打过交道的鉴慧却不会眼拙,他们既然在人前划开了界限,说明此行并不是同道而来。
    果不其然,鉴慧放下茶盏,从袖里摸出一本薄薄的册子,双手递到方越面前,道:“贫僧今日上山,一来祝贺方护法新婚之喜,二来受人所托,带来这份贺礼。”
    方越接过册子翻开来看,这是一份礼单,上头却没有记载金银玉石或丝绸珠花等物,只有一个个人名,再仔细看去,无一不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中一些人现今就在翠云山的各个客院里。
    他有些疑惑,展煜凑过来看了一眼,却是立即认出了笔迹主人,当即抬头望向鉴慧:“大师,是咏雩托你带来的?”
    此言一出,其余人都吃了一惊,石玉更是腾地站起来,目光灼灼地盯着鉴慧。
    “阿弥陀佛,这的确是方宗主亲书,于三日前在永州城与他偶遇,畅谈一夜,故受托付。”鉴慧合掌道,“册上之人,或多或少都与当初的江家父女有所勾结,而今海天帮江氏虽已不存,但其爪牙遍布武林,固有洗心革面者,亦有蛰伏待机之人,其用心险恶非常,不得不防。”
    方越心头一凛,他将名册递给展煜,后者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重新合上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对穆清三人道:“我等下将这名册誊写三份,你们各执一本,暗中查证再做决断,切勿打草惊蛇。”
    见三人点头应下,展煜这才将名册收好,只觉身上压了块大石,可转念想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能提前有所准备总是好的。
    一念及此,他又想到方咏雩过家门而不入,虽是深知缘由,但心里难免酸涩,石玉更是忍不住问道:“鉴慧师父,少……他现在什么地方呢?”
    鉴慧道:“贫僧不知,但想来方宗主既然走了这趟,应不会很快离开。”
    石玉一听这话,立即告退而出,想来是要把人找出来才肯罢休,展煜虽不拦他,但也不禁摇头,须知方咏雩费心准备了这本名册用以提醒他们,却要转托鉴慧之手,显然不准备现身一见。
    行于人世间,难得回头路,纵使心中藏有一方归处,可在穷途踏尽之前,谁也不会停下脚步。
    方咏雩深明此理,在座诸人也都懂得,只有石玉尚且不能勘破。
    “倒也没什么不好的。”穆清淡淡一笑,“所谓‘世事不可尽如人意’,说来轻巧实在残忍,趁他还在这般年纪,强求一把未必是错,否则一个个的都听天由命,又哪来今日光景?”
    展煜握住她的手,李鸣珂和王鼎也笑了起来,方越亲去提了一坛好酒来,众人尽兴方归。
    翌日,十月初三,大婚正日。
    翠云山上下张灯结彩,众人无不穿戴一新,陆续赶到布置得花团锦簇的大礼堂,因方越的父母已然不在,身为掌门师兄的展煜就亲自为他主婚。因新娘子也是临渊门中人,花轿就在敲锣吹鼓声里从西面抬到了东面,随着爆竹声起,众宾客齐聚大厅,掌门人展煜陪着新郎方越从左侧进来,大长老盛秋风带着新娘自右侧步入,男女双方互相见礼,展煜与盛秋风分坐高堂两边,新郎新娘并肩立于百花红毯之上,丝竹之声奏响,赞礼生朗声高喊祝词。
    第一拜,敬天地,佳偶天成,喜结连理;
    第二拜,谢高堂,恩重如山,福寿绵长;
    第三拜,祝夫妻,风雨同舟,永结同心。
    礼成。
    新娘入洞房,宾客满筵席。
    人逢喜事精神爽,方越也不能免俗,他身为新郎,自当留下来陪客敬酒,这人是个实心眼子,多年来又少有在酒桌上与人打交道的经验,喝上几杯就把展煜私下传授的“诀窍”忘得一干二净,若不是有王鼎和几个师弟帮忙挡酒,只怕已喝得五迷三道。
    酒过三巡,见方越有些招架不住了,展煜忙让人寻个由头把他捞出人群,自己端着酒杯迎了上去,方越被石玉带到侧近的无人处,服下两粒解酒丸,实在喝不下茶水,只能靠着徐徐吹过的清风缓解上头热意。
    石玉关切道:“二师兄,你可有哪里不舒服?”
    解酒丸是盛秋风亲手制的,药效发作很快,方越勉强恢复了清明,摆手道:“我没大碍,在此休息一会儿,你先过去看着,仔细点掌门师兄。”
    待石玉离开后,方越寻了块干净的大青石坐下,运功逼出一些酒气,这才觉得好受了许多,忽听背后传来脚步声,以为是石玉去而复返,不想回头看去,从廊下走过来的竟是个陌生少年,瞧着比石玉还要小上几岁,容貌俊秀,乌发微卷,一身鼠灰色箭袖武服,打扮得很是精干利落,偏偏背了个又大又长的木盒子,一看就分量不轻,令人不由担心他的脊背会被负重压弯。
    他的眼睛很有神,许是有花灯烛火映了进去,竟有几分琥珀流光,此刻正一眨不眨地盯着方越。
    翠云山近日客似云来,方越自然记不清每个来宾的模样,见这少年没有恶意,便当他是迷了路,起身问道:“你是谁?”
    “我叫薛明照。”少年的口音有些奇怪,语速也比常人稍慢,“奉家师之命,给大婚新人送一份礼,务必亲自交到你手里。”
    方越皱了下眉,须知宾客贺礼自有专人接收登记,少数几份特殊的才会另做处置,他又仔细看了薛明照一番,实在没有丝毫印象,继续问道:“你是哪派的弟子?师长可在附近?”
    “家师也姓薛,双名泓碧,他不在这座山上,只派了我过来。”想了想,薛明照又一板一眼地补充道,“他还吩咐了,要是你不肯接受这份礼,就让我在大庭广众之下抱着你大腿喊爹。”
    方越:“……”
    他今年才二十来岁,就算天赋异禀也不可能生出这么大一个儿子来,也不知是什么为老不尊的师父,竟给徒弟支这种损招。
    大喜的日子不宜动气,方越忍了忍,终是没难为这少年,道:“那你把礼盒打开给我看看。”
    薛明照倒也老实地照做了,盒子里没有什么机关暗器,规规整整地放好了三样东西——一柄连鞘长刀,一本手抄医书,一对白玉杯。
    方越是刀法高手,他刚过门的妻子承袭了盛长老那手好医术,而杯子同音“辈子”,乃是恭贺新婚的上等礼品。
    不同于昨日那两份别出心裁的厚礼,这份礼物不掺杂其他,仅仅是给这对新人的祝贺。
    紧绷的心弦松了下来,方越从薛明照手里接过礼盒,正要再问几句话,那少年却像是完成了什么尤为重要的任务,躬身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去,旋即不见。
    方越没能叫住他,又不好惊动了别人,只得回到前院,在全是自己人的酒桌旁坐了下来,李鸣珂给他倒了一杯茶水,目光扫到多出来的礼盒,奇道:“你出去醒酒这点工夫,还有人给你送礼呢?”
    穆清也觉得讶异,正巧展煜和王鼎脱身回来,方越便将刚才发生的事和盘托出,却不想“薛泓碧”三个字刚出口,面前四人都变了脸色,李鸣珂更是急不可待地追问道:“你没听错?当真是……薛泓碧?”
    方越被她吓了一跳,道:“那少年是这么说的。”
    李鸣珂与王鼎对视了一眼,双双站起身来,对展煜道:“展大侠,恕我二人失陪一阵。”
    展煜回过神来,压下心中的惊愕,从袖里摸了块令牌给他们,道:“山上有些地方不对外开放,你们拿着它,非禁忌处皆可通行。”
    二人谢过他,又向方越问清楚了薛明照的相貌特征,趁无人注意到这边,速速离去寻人。
    然而,薛明照是有备而来,谨记着师父的吩咐,东西一出手就混进人群里借机撤走,绕过巡山岗哨,消失在众多耳目之下。
    不多时,他来到了半山腰处的一座凉亭前。
    这里是翠云山后山的阴坡,位置偏僻又靠近崖边,平日里尚且罕见人影,今儿个却破天荒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我徒弟回来了,先下到这里吧。”
    一看见薛明照,正举棋不定的昭衍如蒙大赦,不仅把手里的黑子丢回棋盅,还顺势把棋盘搅乱,坐在他对面的方咏雩冷笑一声,讽刺道:“棋品见人品,你也就这德行了。”
    昭衍回嘴道:“是,哪比得上你品性高洁,明知我不擅琴棋书画,专门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方咏雩懒得理这癞皮狗,目光在薛明照身上一扫即收,冷声道:“你教的好徒弟,带了尾巴来也不自知。”
    薛明照闻言大惊,忙不迭转身看去,只见风吹草木如浪,赫然有一道人影正朝这边走来,看似不疾不徐,实则仅过了两个呼吸的时间,对方已经来到近前。
    这是个打扮普通、容貌也平凡的女子,若是身处人堆里,决计注意不到她,可薛明照无端感受到了一股凌锐之气,下意识地绷紧了身躯,好在这女子只看了他一眼,便将全副心神都放在了亭中两人身上。
    昭衍轻咳一声,笑道:“湄姐,你可算是来了。”
    尹湄盯着他看了半晌,似是不敢相信眼前之人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义弟,他比她小上两岁,现在却变得比她还老了。
    可在皮囊之下,那颗疯狂跳动的心脏又在一遍遍告诉她,这就是那个人。
    “小昭……”她缓缓开口,喉咙像被刀锋割过一般,“你真的……还活着?”
    昭衍没有立即答话,他起身走上前来,张开双臂拥抱住了她。
    “鬼可没有影子,死人也不会有心跳和体温。”他在她耳边笑着道,“湄姐,我还活着,只是回来晚了,你可别怪我。”
    “……”尹湄用力闭了下眼睛,忍住快要夺眶而出的泪水,今天是个绝好的日子,她是万万不能哭的。
    半晌,她才抬起僵硬的手臂回抱了他,哑声问道:“你……谁救了你?”
    坐在亭中的方咏雩不动声色地放下了茶盏。
    此前他不是没问过昭衍究竟是怎样活下来的,可这滑头始终顾左右而言他,几次下来方咏雩也就不问了,左右是一物降一物,他拿昭衍没辙,总有人能治他,而尹湄显然不是能被轻易敷衍过去的人。
    昭衍往后退了一步,手却被尹湄死死抓住,他朝方咏雩投去一个眼神,后者正似笑非笑地作壁上观,心里暗骂一句“不讲义气”,只好道:“是我师父……”
    这是连昭衍也没想到的事情,王成骄前脚遣了朱长老入关报信,刚从呼伐草原杀出来的步寒英就回到了寒山,向白知微坦白了一切真相,从来没跟兄长发过脾气的女子差点被气炸了肺,可在大悲大喜的起伏之后,她终是原谅了他们,伸手回抱住失而复得的至亲。
    步寒英选择在这个时候找上白知微,须得冒巨大风险,可他必须这样做,若说这世上有哪个外人最了解姑射一脉的蛊毒,那是非白知微莫属,因着当年那些旧事,白知微没少担心季繁霜有朝一日会反悔,为此下苦心钻研蛊毒之道,可惜她耽误了许多年华,一时之间要拿出对付子母连心蛊的办法已是来不及了。
    正当步寒英失落之际,白知微提出了一个不知可不可行的办法。
    “子母连心蛊有两大特性,一是母蛊能控制子蛊命脉,二是蛊虫跟宿主生死与共。”顿了顿,昭衍指向自己的心口,“要是江烟萝通过母蛊对我体内的子蛊发出索命指令,我必然十死无生,可若在此之前设法阻断蛊虫感应,我或可逃过一劫。”
    尹湄皱眉道:“若有阻断之法,江烟萝岂会不防?”
    “除非这个办法,她就算知道,也没法防备。”方咏雩看向昭衍,“你将九重截天阳劲给了我,凭何去赴萧正则的生死约?唤生丹或可助你一臂之力,但这远远不够,其时怪医殷无济也在附近,你找他帮了什么忙?”
    昭衍眨了下眼睛,道:“殷先生的金针刺穴之法能助我在极短时间内将唤生丹药力尽数吸收,从而强催功力更上一层楼。”
    闻言,方咏雩面沉如水,半晌才道:“你可真是嫌命长了。”
    昭衍皮笑肉不笑地道:“我劝你留点口德,咱俩彼此彼此,五十步别笑百步。”
    尹湄心里却凉了半截,她听出了昭衍的言下之意,那所谓的阻断之法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即是在蛊虫发作前,昭衍已经死了,子蛊自当随宿主一并消亡。
    可一个死人,如何能够回生呢?
    “唤生丹,不愧是武林圣药。”昭衍由衷地道,“总算祸兮福所倚,我因这法子遭到巨大反噬,性命危在旦夕,可也正是仅剩的药力维持住了我一线生机,使我成了个活死人,子蛊被迫沉眠,只要我一刻不醒,它就跟死了没两样。”
    说到这里,他微不可察地顿了下。
    活死人到底不是真正的死人,子母蛊的联系依然存在,只是变得微弱近无,倘使江烟萝那会儿凝神仔细感应,或者为防万一直接下达指令,昭衍依然会死。
    可她没有这样做。
    许是激战中无暇分心,亦或被骤然消失的蛊虫感应骗了过去,甚至她有过打算但没来得及,总之江烟萝是至死也未曾一试。
    “你离开不久,师父就赶到了道观,他杀了江烟萝埋伏在附近的那些人手,趁没人发现,将我带走了。”昭衍扯了下嘴角,“等我醒来已经时过境迁,年号都改成了昭德。”
    凉亭里一时间静得可怕,半懂不懂的薛明照连大气也不敢出。
    过了不知多久,尹湄才哑声道:“那件事后,我去过寒山不止一次,可白姨只字未提……我猜,那只蛊虫是否还在你体内?”
    “在,也不在。”昭衍苦笑道,“子母连心蛊命数相连,江烟萝死则母蛊亡,寄生在我心脉上的子蛊焉有苟活之理?只是我那会儿生机枯竭,跟死人没有两样,它才在药力作用下跟着我一起半死不活,白姑姑为此不敢将我唤醒,在冰湖下面开了个密室,让我在里面躺着,以此多争取一些时日……可它还是死去了,化成血水与我彻底融为一体。”
    他是多么侥幸才能活下来,但这幸运只有一两成,正如人无法舍弃自己全身的皮肉骨血,昭衍终其一生也不能摆脱蛊毒。
    见尹湄垂在身侧的手不住发抖,昭衍放缓了语气,道:“湄姐,我这一生求仁得仁,就算真死在葫芦山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如今捡回了这条性命,还能吃能睡能跑跳,已经是稳赚不赔了……再者说,白姑姑还没放弃,殷先生也愿鼎力相助,他们两人的医术如此厉害,或许有朝一日真能找出办法呢?”
    话音未落,他的脑袋就被按到了尹湄肩上,女子咬紧牙关,好不容易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那双猩红的眼睛无声望向前方,与方咏雩四目相对。
    方咏雩慢吞吞地喝完了手里那杯冷茶,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尹湄平复了呼吸,松手将昭衍放开,问道:“这小鬼是你徒弟?”
    昭衍乐得转移话题,忙让薛明照给尹湄行礼,少年乖乖喊了一声“尹姑姑”,明显有些怵她。
    “你的徒弟,幸好性子不像你。”尹湄仔细打量了薛明照一番,从怀里摸出块梅花玉佩塞给他当作见面礼,而后问昭衍道,“你既然来了,为何不去见他们,连送礼都要支使小辈?”
    “还不到时候。”
    “不到与故友叙旧的时候,却是与我摊牌的时机?”尹湄微微眯起了眼,“明知我来了,也算到我会在暗中盯梢,故意让这小鬼引我过来,你是有事找我吧。”
    “还是湄姐知我。”昭衍笑道,“确有一事,我欲见郡主……不,如今该称公主殿下了。”
    但凡涉及殷令仪的事,无论大小都能让尹湄提起警惕之心,可她旋即想到说这话的人是谁,煞气一放便收,皱眉道:“今时不比往日,公主身在后宫,我虽能出入无阻,但不好带你进去,你若有事相询,我可代为转达。”
    “恐怕不行。”昭衍摇头道,“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由我跟她面谈的事情。”
    尹湄犹豫了片刻,终是答应了。
    昭衍为人弟子时没谨守尊师重道的规矩,如今当了师父也五行缺德,这厢敲定了行程,他们即刻出山,却把目瞪口呆的薛明照留在了这里,说什么“为师送的厚礼足够抵你接下来的食宿钱”,便将这连汉话都说不流利的小徒弟丢回礼堂附近,不久就被遍地寻人的李鸣珂和王鼎“捉拿归案”,提溜回客院里接受三堂会审,可怜薛明照一问三不知,而昭衍三人已然远去。
    他们抵京的时候,大雪已落了数日。
    马车停在了京郊方寸寺大门前,尹湄率先下了车,檐下的迎客僧忙撑开油毡伞遮在她头顶,她向僧人道了谢,低声说了几句话,对方便进去禀报,住持很快就迎了出来。
    岁月如刀不留人,当年的老住持早已圆寂,现在这一位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与尹湄站在门前说话,声音被风雪压得微不可闻,可架不住马车里的两人都有顺风耳,方咏雩掀开小帘看了一眼,淡淡道:“不是练家子。”
    在他对面,昭衍正老神在在地品茶,闻言连头都没抬,只是笑道:“这下你可放心了?”
    “我放心什么?”
    “你不是怕我有来无回才跟我们一路同行吗?”昭衍笑弯了一双眼睛,“京城这地方卧虎藏龙,我上回能全须全尾的离开,凭的是七分本事三分运气,这一回本事不济了,运气也难预料,说不准就永远留下了。”
    方咏雩冷笑道:“那也是你自找的。”
    江湖与庙堂之间,说来泾渭分明,实则暧昧不清,方咏雩从小在武林盟长大,不是没见识过朝廷中人的各色嘴脸,他以前不喜欢,经历了连番变故后更加厌恶,即使殷令仪算得上飞星案昭雪的大功臣,但方咏雩并不感激她,甚至心怀警惕。
    “你若是不想我来,没必要当着我的面向尹湄提出请求。”他放下帘子,如剑一样锐利的目光朝昭衍逼视过去,“不敢复原身份,不敢见故人,连徒弟都留在了千里之外,你难道不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毕竟你跟殷令仪只是暂时的盟友,而今冤案已翻,世系转移,既没了共同的利益与仇敌,所谓合作也就随之终止,我想不出你还有何事未了,须得见她一面才能办成。”
    “你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陪我来了。”昭衍以茶代酒敬了他一杯,“好兄弟,不枉我分明年纪比你小,却操着长兄如父的心当把你拉扯大。”
    方咏雩:“……”
    尹湄对住持吩咐完了安排,正要唤他俩下车,冷不丁车厢剧烈震动了一下,惊得马匹险些冲了出去,好在这动静很快消失,方咏雩推开车门走了下来,从迎客僧手里接过一把伞,对尹湄略一颔首便径自离去,如乘风雪。
    “你怎么招他了?”尹湄探头往车厢里一看,只见昭衍正龇牙咧嘴地捂着脑门,她与方咏雩也算共事过一段时日,晓得这人的涵养其实不差,昭衍却能惹得他破功,十有八九是他自找的。
    “没什么,你不必管他。”昭衍暗骂方咏雩手黑,他披了件银灰色的裘衣才敢下车,裹挟着雪粒的北风吹进颈窝里,令他不禁缩了缩脖子。
    尹湄看在眼里,却没有说什么,直到昭衍被引到殿内,才发现这里多加了一个炭盆,用的还是银丝炭。
    早在启程那一天,尹湄就通过暗线向殷令仪传达了昭衍想跟她面谈的请求,而后收到了加急回复,殷令仪同意了此事,但皇宫大内实为是非之地,故将见面的地点改到了这座京郊小庙。
    昭衍随僧众用过一顿素斋,又在尹湄的看护下阖目小憩了一阵,被唤醒时已是后晌,寺门前多了辆马车,四个便衣侍卫正拥着殷令仪缓步而入。
    三年不见,她的外貌没有明显变化,身子骨依然瘦弱,脸上倒是多出了几分血色,这对于一个早早就被阎王爷盯上的病患来说已是难能可贵之事。
    然而,昭衍心里很清楚,要想治好殷令仪的血虚绝症绝不比清除自己体内的蛊毒来得容易,她能活到今天,靠的是江烟萝那些续命药虫,以及白知微和殷无济这两三年来的苦心诊疗,可江烟萝已死,药虫的效力也所剩无几,倘若没有新的续命良药,那些被压制下去的各种并发症很快会卷土重来。
    殷令仪温声道:“小山主,三年不见,你如今可好?”
    “好得很,但我已经是散漫之身,不再是什么‘小山主’了。”昭衍故作正经地朝她行了一礼,“草民拜见成安公主殿下。”
    殷令仪摇头失笑,亲手将他扶起来,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静室,尹湄本该陪侍在侧,也被安排到外面守着。
    长明灯将莲花座上的白玉观音映得流光如水,这间静室里只有一张香案并两个蒲团,殷令仪示意昭衍不必拘礼,两人相对而坐,便听她开门见山地问道:“你是有什么急事要找我?”
    昭衍沉默了一瞬,道:“我想知道萧太后的真正死因。”
    萧太后崩逝已有三年之久,无论生前如何显赫风光,死后终会化为棺椁里的一具枯骨,待到新皇登基,以飞星案清算萧氏后族,获罪者不计其数,纵有部分党羽尚在朝中,三年五载之内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如此一来,自是无人追究那位执掌朝堂二十六年的皇太后究竟死得蹊不蹊跷了。
    朝廷的说法是病故,尹湄则言悲怒伤情,前者广为流传且为众人所接受,后者则更能使少数知情人安心信服,昭衍认为这两个死因都说得通,但都不应是真的,萧太后毕竟不是当年的萧胜妤,世上也没有那么多恰到好处的巧合。
    这个真相,或许只有殷令仪能给他,尽管按照尹湄所说,她当晚还被软禁着。
    这一句话出口之后,静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直到殷令仪抬手扶了下玉簪,道:“在此之前,我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公主请说。”
    “住在昌州城碧云山庄里的那一位,当真是自缢而亡吗?”
    昭衍笑道:“不,是我杀的。”
    刹那间,萦绕在他身上的那股腐朽病气如被狂风吹散,殷令仪看着他细骨伶仃的双手,毫不怀疑这看似羸弱的十指能轻易扭断一个人的骨头。
    “他见到我时就像是活见鬼,若非我封住了他的穴道,只怕那惊叫声能顷刻传遍半个昌州城。”昭衍耸了耸肩,“不过,他很识时务,知道无力反抗,于是有问必答。”
    “却不知你们说了什么?”
    “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多是些前尘旧事。”顿了下,昭衍唇角上扬,“倒有一句,他说你治好了他的病,所以我不能杀他。”
    殷令仪笑了一声,眸里却有冷芒,道:“可你仍是杀了他,还敢在我面前承认此事,好大的胆子!”
    “我若是个无胆鼠辈,你今日就不会来见我了。”昭衍不慌不忙地回道,“公主,你留他一命,不就是等着我吗?”
    葫芦山一役后,除了步寒英和白知微这对兄妹,世间再无人知晓昭衍的下落,而他身上牵扯了太多人的秘密和利害,尤其是殷令仪,她想要确认昭衍的生死,手上没有比永安帝更好的诱饵,只要放出一点此人还活着的线索,昭衍就一定会出现。
    果不其然,殷令仪眼中冰消雪融,她轻声道:“是,我等了你三年。”
    “为什么?”昭衍虽是发问,脸上却没有疑惑之色,“听雨阁积攒二十多年的家底,刨除裁撤、损耗和上交的部分,剩下那些都落在了湄姐手里,她是今上的手中刀,更是你的枕边剑,你仍嫌不够吗?”
    殷令仪默然片刻,叹道:“正因阿湄她无处不好,我才要为她的日后考量,父皇如今用得着她,她就是天子的利刃,一旦父皇用不到她了,那便难逃鸟尽弓藏的下场,即使退一步讲,父皇看在她这些年的功劳和我的情面上会予以庇护,可等到日后新皇克继大统,我的兄弟们早就对她心生忌惮与不满,结果又会如何?”
    “你在撒谎。”昭衍丝毫不为所动,“公主,你爱护湄姐是发自真心,但你想要我帮你,却不只是为了这个,此处没有第三人在,咱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三年前萧太后崩逝之前,她对你说了什么?她的死,究竟跟你有没有关系?”
    静室里骤然变得落针可闻。
    良久,殷令仪低低地笑了一声,她抬头直视着昭衍,道:“你可真是……让我爱惜至极,又忍不住害怕。”
    昭衍眨了下眼睛,道:“彼此彼此。”
    永安二十六年二月初二,子时三刻,夜黑沉,百鬼行。
    慈宁宫里没有掌灯,殿外也不见值守宫人,殷令仪见状不由微怔,但她无暇多想,绷紧心神踏了进去。
    “吱呀”一声,殿门缓缓闭合,只有夜明珠散发出来的幽光能供人勉强视物,殷令仪听到有细微的声音从屏风后面传过来,她慢慢走近,便见萧太后穿着常服坐在桌旁,霜色斑驳的发髻上未点珠翠,仅插了一根紫玉簪,正如寻常百姓家的妇人那般亲手削着一只冬果梨。
    殷令仪虽不知她为何会在半夜遣人催自己过来,但还沉得住气,规规矩矩地问了安,依言坐在近前。
    萧太后多年来养尊处优,动起小刀也不顺手,果皮断了好几次,削得坑坑洼洼,好不容易削完了这只梨,她将之放在了小碟里,用丝帕擦了擦手,对殷令仪道:“尝尝?”
    殷令仪委实吃不准她的用意,于是掩口轻咳了两声,歉然道:“谢太后好意,可惜太医昨日下了医嘱,说我脾虚胃寒,吃不得这凉性之物,实在无福消受了。”
    萧太后倒是没有强迫,只低笑一声,意有所指地道:“哀家以为,你的福气可是大得很。”
    这话里带着刺,殷令仪没有慌乱,笑着应道:“太后娘娘金口玉言,清和得了您这一句赠语,日后定当否极泰来。”
    萧太后定定地看了殷令仪一会儿,忽然道:“哀家当年若有你这般通透伶俐,想来这辈子不至于此。”
    殷令仪放在膝上的手悄然攥紧又松开,道:“您十六岁入宫,二十八岁被册封为后,三十四岁垂帘听政,临朝称制二十六载,若论毕生成就,从古至今也没几个女子能及得上您。”
    萧太后闻言一笑,却是问道:“那你呢?若我二人易地而处,你坐在我这个位置上,当今天下会是怎般模样?”
    饶是殷令仪心思敏锐,此刻也不禁怔住,她听得出萧太后没在开玩笑,这并不是能被含糊过去的随口一问,于是摇了摇头。
    “你不敢想?”
    “我不会坐在您的位置上。”
    “那你想坐什么位置?”萧太后脸上笑意渐深,眼中的精光却比刀锋更刺人,“高祖立朝登基之后,册封长女为镇国安定公主,有上朝参政和监国之权,才能出众冠绝一时,可惜天不假年,而后太宗皇帝憎恶女子干政,废其镇国封号,直至先帝克继大统才予以追复……你,想做我朝第二位镇国公主吗?”
    她的语气温柔亲和,仿佛这只是一场亲人间的闲谈,实则图穷匕见,须知皇帝之女才可被称为公主,而殷令仪只是平南王女。
    船到桥头了。
    殷令仪背后出了冷汗,心跳也陡然加快,她看着面前的萧太后,知道一切虚以委蛇到了此刻已无意义。
    萧正则身死,永安帝病危,朝堂动荡不安,天下风波四起,而萧太后……已经老了。
    可她还没认败。
    电光火石间,殷令仪心念千转,原本到了嘴边的话又被她咽回去,正当萧太后面露失望之际,忽听她道:“倘若可以,我不想做大靖开国以来的第二位镇国公主,我想做的是古往今来第一位女皇帝。”
    萧太后的呼吸滞了一瞬,她与殷令仪四目相对,半晌才道:“你敢当着哀家的面说出这句话,就不怕一人身死,殃及平南王府?”
    “我自踏入这里,生死祸福都悬于您手中刀尖之上,怕与不怕又如何?”殷令仪从容道,“想来太后娘娘深夜召我来此,也不是为了听几句顺耳的好话。”
    萧太后道:“除你之外,你父王膝下还有三子,平南王世子素有贤名,其余两人亦非泛泛之辈,而你纵有远超他们三人的才能,也为平南王府立下累累功劳,可终究是身为女子,且患有痼疾,即使你们平南王府入了京,你也当不成皇储,种种苦心竭力俱为他人做了嫁衣,最终所得不过空名与空想,你可甘心?”
    “拨乱反正,重振朝纲,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纵使心中仍存遗憾,却也九死不悔。”殷令仪淡淡一笑,“敢问太后娘娘,您这一生大权在握,可谓风光无限,奈何一子落错满盘皆输,可曾悔过?”
    那当然是不曾后悔的。
    即使被天下人口诛笔伐,哪怕被史书添油加醋,萧太后至死也不会后悔自己此生所行之事,正如殷令仪所言,她已做到了前无古人,所遗憾的不过是没有个好结果,而这是因果报应,不怨天也不尤人。
    萧太后吐出一口气,将削果皮的刀收入鞘里,道:“南北对峙多年,终究是你们平南王府赢了。”
    殷令仪摇头道:“赢的是公理,而非我等。”
    “这个世上,赢家就是公理。”萧太后沉声道,“天下人都说什么礼仪纲常,可亘古不变的法则唯有成王败寇,规矩是人定的,公道和强权也都是靠人争取来的,谁要是忘记了这一点,就永远别想赢。”
    殷令仪认为她此言有理,却不敢尽数赞同,道:“争抢可赢一时,却不可赢一世,故有武定乾坤文治天下之说,礼仪纲常确有其迂腐缺陷,但这世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端看这规矩如何定、律令能否秉公执行。”
    “……你年纪轻轻,倒是与宋元昭的政见不谋而合。”萧太后嗤笑,“前车之鉴在此,不怕重蹈覆辙?”
    殷令仪道:“正因前人流过血,后人才能流汗不流泪。”
    殿内又陷入了一阵令人心悸的静默,直到萧太后再度叹气,怅然道:“皇帝若能如你这般,宋元昭当年就不会死了。”
    说出这句话,她挺直的脊背终于佝偻了下去,好像一位老将终于降下了帅旗。
    “皇帝病重,朝无国本,一旦消息传出,百官势必奏请藩王入京,从而世系转移,其中胜算最大的就是你们平南王府,可我不愿如此,故而发生了葫芦山之事,孰料……”说到此处,萧太后的声音微不可察地颤了颤,“如今想来,听雨阁此番功败垂成,并非一战失利之故,宫中必有与九宫余孽勾结的内应,我思来想去,这个人只能是你。”
    殷令仪默不作声。
    “今夜唤你来,我本是想杀了你的。”萧太后的手指轻点小碟,“就像,当初毒杀先太子那样。”
    最后一句话说得太过轻描淡写,以至于殷令仪没能立时发觉不对,等她反应过来萧太后说了什么,寒意猝然从脚下涌了上来。
    就在这时,她听见萧太后笑了一声,继续道:“可我没想到,你跟我才是同道中人。”
    只不过,殷令仪比萧胜妤更清醒,也比她更果决。
    这是萧太后对殷令仪说的最后一句话,很快有人进来带她离开,不会有谁知道清和郡主今夜来过慈宁宫,而殷令仪在走出殿门前终是没忍住回了头,隔着愈发浓重的黑暗,她已经看不清坐在里侧的萧太后。
    但她听到了“咔嚓”一声轻响。
    萧太后自食了她亲手削好的毒果。
    “……她是服毒自尽的。”
    当殷令仪说完这一桩秘事,昭衍同样沉默了许久,倒不是怀疑她编造谎话,只因这真相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反而让他无话可说。
    半晌,他开口问道:“你当时回答她的话,都是发自肺腑吗?”
    殷令仪毫不犹豫地道:“是。”
    “你当初答应帮我,现在又希望我留下来助湄姐一臂之力,也是因为这个?”见她点头,昭衍不由苦笑,“公主,你可有想过自己输了会如何?”
    若行此道,注定与天争、与人斗,而殷令仪是个命不久矣之人,她的失败几乎已成定局,可悲又可笑。
    殷令仪道:“我早在十年前就走上这条路了,万般结果都已想过,若因恐惧而畏缩不前,我也活不到今天。”
    “看来你心意已决,我是劝不动的。”昭衍道,“可我生于江湖,未来也想死在江湖里,好不容易恢复了自由身,实不愿再卷入浑水,您的赏识与好意,恕我不能领受了。”
    殷令仪没有动怒,她像是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仅仅叹了口气,道:“你不愿意,我也不会强逼于你,只有两件事,望你能答应我。”
    昭衍道:“您请说。”
    “我若是输了,一切自不必提,你只管来带阿湄离开京城,但我若能得胜……”殷令仪凝视着他的眼睛,“世有无常事,人无不变心,日后我会变成怎般模样,连我自己也不敢保证,假如我做了第二个萧胜妤,你……就来杀了我吧。”
    昭衍浑身一震,怔怔地看着她。
    殷令仪却不再言语,她站起身来,与昭衍擦肩而过,就要推门而出。
    突然间,垂落的衣袖被人拉住,旋即手里多出一物,她低头看去,乃是一只玉色药瓶。
    “白姑姑与殷先生研制了一个新方子,以血玉蝉的蝉蜕入药,或可根治你的病症,不过此药凶险霸道,若是服之无效,不仅前功尽弃,今后也再难补救。”昭衍淡淡道,“因此,白姑姑犹豫许久,难以决断是否给你用药,而我认为这该由你自己来做选择。”
    药瓶上余温尚存,显然被人攥在手里好一阵了,殷令仪知道昭衍此前定有过万般纠结,可他最后还是相信了她,一如当年在云岭那样。
    她抿嘴一笑,将药瓶收入怀中,转身走出静室。
    尹湄已在外面等得心急火燎,她其实是个很能沉得住气的人,今日却不知为何忐忑难安,直至看到殷令仪好端端地走了出来,又见昭衍神态轻松地跟在后面,悬在心里的那口气总算松了出来,忙上前扶住了殷令仪的手。
    “阿湄,送我回宫吧。”
    殷令仪反手覆住她手背上狰狞可怖的伤疤,看着这个从少年时就陪伴自己一路走过来的人,缓缓露出了一个笑容。
    尹湄自是听命行事,她安排了人送昭衍去城里的客栈,却被后者摆手拒绝。
    “有人来接我的。”他如是道。
    过了一阵,寺外风雪渐歇,方咏雩将油毡伞归还给迎客僧,正朝这边看来。
    昭衍将脱下的裘衣披回身上,步履轻快地朝他走去。
    方咏雩没问他与殷令仪说了些什么,只等人到近前,随口问道:“心事已了?”
    昭衍道:“虽然说不上十全十美,但也没我想得那样坏。”
    闻言,方咏雩挑起一边眉梢,嘲他道:“你也有失算的时候?”
    “我又不是赛半仙儿,哪能什么事都算得准呢?”昭衍笑得很是轻松,“人活一辈子,从心尽力就好。”
    方咏雩听了这话,便知这人是真正放下了,遂道:“如此,当浮一大白。”
    “你请客?”
    “也不差你多占这一回便宜……”顿了下,方咏雩放缓了语气,“薛泓碧,你今日可以醉一场了。”
    年事已高的迎客僧站在门口,目送这两位客人并肩而去,偶有谈笑声随风传入耳中,他手里还拿着方咏雩归还的油毡伞,面上不禁露出了一个微笑,合掌诵了一声佛号。
    佛门朝向四方开,他在此迎来送往,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也目睹了无数悲欢离合,经书上说佛渡有缘人,但缘分之说实在缥缈难定,是以这世上有太多人没个归宿,也有太多的故事没个结局。
    今日,风雪转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