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理论

第46章


    这一答案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第一,它在“名义”和“实际”工资之间左右摇摆,这一点我们将在下面详述。第二,也是更基本的,只要经济处在U点,则相当于UB劳动服务量的所有者将愿意以略低于Wu的实际工资提供劳动服务。这一力量是如何保持的?WuU的就业量是怎样在愿意供给WuB的供方之间分配的?“惯例”或工会刚性和类似的东西作为推迟调整过程的因素大概是可能的,但是,把它们作为加强一种在低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长期的稳定均衡状况的力量来对待将再次引起实质性争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探讨令人满意答案的方面,又出现了两项有关的进展。一个是所谓联结失业和通货膨胀的菲利普斯曲线;另一个是对导致极短期工资刚性过程中特殊的人力资本和“寻找”成本作用的分析。
菲利普斯曲线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讨论始于1926年,当时的观点是正确的,在以后约三十年中出现了错误,现在又重新回到1926年,回到开始的正确观点。大约五十年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你可以看到,分析技术的发展是怎样使无知的产生和驱散过程加快的。
费雪和菲利普斯
    我选1926年并非随意的,而是因为,在那年欧文・费雪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失业和价格变化的统计分析”的文章。
    费雪方法
    费雪的文章涉及的正好是阿・威・菲利普斯教授大约32年后在其发表于《经济学》杂志上的著名文章中所分析的同一个现象。他们两人都对下述实际观测结果印象很深:通货膨胀倾向于和低失业水平相联系,而通货紧缩则与高失业水平并存。从一个很不同的观点来看,费雪文章中的一个有趣情况是,他的文章一开始就说,他对这一题目是如此深感兴趣,“以致特别是在过去三年中,在我的办公室至少总是有一台计算机不断地在这一课题上工作。”当然,他的意思是指一个操作着一台运算机器的人。
    但是,在费雪的分析和菲利普斯的分析之间、在1926年的真理和1958年的谬误之间,存在一个重大区别,它涉及到因果关系的方向。费雪认为价格变动率是经济波动过程中的独立变量。用他的话说就是:
    “当美元价值下降或换言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企业家发现其收入平均而言增加得和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一样快,但他的支出却不是如此,因为他购买东西的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合同形式固定了的,……就业从而受到刺激――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是如此。”
    为了详细说明费雪的分析并用更为现代的词语表述。假设发生了某种导致更高支出水平的情况――或更确切地说,导致比预料更高的支出增长率的情况。生产者一开始会将这种支出的更快的增长率解释为对他们的产品实际需求的增长。鞋、帽或外衣的生产者会发现,他们在以前的价格水平上可以卖出的商品量显然增加了,他们当中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变化是只影响到他自己还是会产生普遍的影响,在第一种情况下,如费雪所说每个生产者都会被引诱去扩大生产,并且也接受价格上涨。但是,起初,多数或大多数未预料到的名义需求(即以美元表示的需求)的增加将会被就业和产出的增加、而不是被价格的增加(或更快增加)所吸收。相反,不论什么原因,假设支出比率下降,或上升得不如预料的那么快,而且每个单个生产者在第一种情况下,至少部分地把这种下降解释为反映了他们自己的某种特殊情况,那么,结果将部分地是产出的下降和失业的上升,部分地是价格的下降。
    费雪描述了一种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产生于支出比率围绕某种平均趋势标准而上下波动。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强调了区分“价格的高低与价格的涨落”这两个不同方面的重要性。他这样提出问题是因为在他写作该文时,一种稳定的价格水平被认为就是那个标准。如果他在今天来写文章,他就会强调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之间的区别(而且或许某位未来的作者会强调其二阶和三阶导数之间的区别!)。重要的区别――而且很清楚,这就是费雪当时所想的――是预料到的和未预料到的变化之间的区别。
    菲利普斯方法
    菲利普斯教授的方法正好相反。他把就业水平当作促使经济波动过程得以进行的独立变量,而把工资变动率当作因变量。他的观点是一种很简单的分析――我不敢说是头脑简单的分析,但事实证明如此――就静态供求的条件而言。他说:
    “当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与其供给密切相关时,我们预期价格将上涨,其上涨率越大,过度需求就越大,……这一原理应作为决定货币工资率也就是劳动力价格变化率的诸因素之一而起作用,看来似乎是有道理的。”
    菲利普斯的方法是建立在如图12.2所示的普通(静态)供求曲线上的。在交叉点O上,市场在Wo工资率水平上是均衡的,这时能提供的劳动量Eo等于所需求的劳动量。失业是零――这就是说,如实际测量到的水平,等于“擦边的”或“暂时的”失业,或者用我若干年前从威克塞尔那里借用的概念,失业处于其“自然”率水平上。菲利普斯说,在这一点上,不存在对工资的向上压力。再看F点,这时劳动需求量高于其供给量。存在着过度就业,WF点的工资率低于均衡水平,而且存在着对它的向上压力。在U点,存在着失业,Wu高于均衡工资率,而且有对它的向下压力。劳动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的偏离越大,这种压力就越大,从而工资上升或下降也就越快。
    菲利普斯通过将失业水平标在一条坐标轴上,而将工资随时间的变化率标在另一条坐标轴上,从而如图12.3所示,把上述分析转变为一种可以直观地理解的关系。Eo点相当于图12.2中的O点。失业处于“自然”率水平上,所以工资水平是稳定的(或者在一个增长着的经济中,工资增长率等于生产增长率)。F点对应于“过度充分”就业状况,故工资是上升的;U点对应于失业状况,故工资是下降的。
    费雪谈的是价格变动,菲利普斯则说的是工资变动,但我认为,对于我们现在的问题而言,这一区别并不重要。不论是费雪还是菲利普斯都认为工资是总成本的主要部分,并且工资和价格将倾向于一同变化。所以他们俩人都很愿意把工资变动率当作价格变动率,而我也将这样做。
    菲利普斯的谬误
    菲利普斯的分析看上去很明确、很有说服力,但却大错特错了。其所以是错的,是因为经济理论家们从未提出过,劳动的供求是名义工资率(如,用美元表示的工资率)的函数。从亚当・斯密到现在的任何一位经济理论家都会告诉你,图12.2中的纵轴应该代表实际工资率,而非名义工资率。
    但是,一旦你像图12.4中那样将纵轴标为W/P,这一图形就完全不能说明名义工资或价格会发生什么情况,例如,看一下图12.4中的O点。在这一点的就业水平上,对实际工资既没有向上的、也没有向下的压力。但是,对于W和P分别保持不变,或W和P一年内各上升10%,或各下降10%,或者出现某些其他变化,只要两者均以同一比率变化,等等几种情况,这一实际工资水平都可以保持不变。
凯恩斯对于名义和实际工资的混淆
    像菲利普斯这样思想周密的人――他肯定是个思想周密和极为精细的经济学家――怎么会混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他是被当时因凯恩斯革命而逐渐形成的一般学术空气所引导而这样做的。从这一观点来看,凯恩斯革命的关键因素是假设价格相对于产出而言是高度刚性的,所以费雪所考虑的那种需求变动将几乎完全反映在产出上,而很少反映在价格上。价格水平可以被视为一种制度因素。解释菲利普斯错误的简单方法,就是他假设名义工资的变化等于实际工资的变化。
    但是,菲利普斯实际上并未这样说。他所说的要略微更细致一点,即,预期名义工资的变动等于预期实际工资的变动。在凯恩斯的体系中,有两个部分对该体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认为价格是刚性的,意思是,人们在计划他们的行为时并不考虑价格水平变化的可能性,从而将名义工资和名义价格的变动视为实际工资和实际价格的变动;第二,事后的实际工资有可能因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而发生变动。实际上,凯恩斯关于充分就业政策的可能性的全部观点都来自这一假定:让工人接受(至少在凯思斯写作《通论》的30年代)因通货膨胀而造成的更低的实际工资是可能的,即使他们不会以直接减少名义工资的形式接受这一低工资。
    这两点暗含着预期的名义和实际工资同现实的名义和实际工资之间的明显差别。在当时凯恩斯主义环境下,菲利普斯自然要假定存在这一区别,并认为预期的名义和实际工资是一起变动的。
    我并不批评菲利普斯的这一观点。科学之所以可能形成,正是因为在任何时候总有一系列惯例和观点被假定是成立的,而科学就建立于其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