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孕圆:国民少校携妻跑

第七十八章


    刘县长何曾有一刻忘记过对吴家的仇恨,每次看见儿子刘梓明坐在轮椅上,或者拄着拐杖走路,他心里的怒火就‘噌噌噌’往上涌。但他自知,就算自己在官场上沉浸这么多年,练就了一副深藏不露、笑里藏刀的过人本事,他的关系网遍布洵城、省城,但那都只不过是一些利益往来的关系网,更何况眼下战争不断,大家自保都来不及,没有足够的利益,不会有人站在身后帮他的。而吴家,不仅有钱,除了在外过硬的关系,自已家里就出了三个军官,若是明着对付吴家,自己肯定是斗不过的。
    刘县长的按兵不动和忍耐,似乎是在等一个机会,可这个机会是什么,什么时候会到来,他也不得而知。
    也许是因为日本鬼子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从而也导致了日本鬼子对中国的侵略,不管是从武器还是人力上,都难于完全兼顾,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制。有好长一段时间里,昌东县都鲜少听到炮弹声传来。
    中国的军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养精蓄锐,并急速从后方征集军粮、物资,增加给养。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吴家的药材铺里来了一个自称是国民军军需官的人,说是来向吴家二老爷购买药材。
    军需官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军队里的身份证明给书贵看,书贵看过后把他让到里间的房间里,问他需要哪些药材,要买多少。军需官说:“四年前,吴家二老爷给我们军中捐钱又捐粮,而且吴家还是抗日英雄的家属。我们听说在这一带只有昌东县吴家的药材货真价实,且又能买到我们需要的数量,所以这次我可以说是幕名而来。”
    书贵说:“长官过奖了,这十几年来父亲为了药材生意,可说是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但自从日本鬼子打到这里,先是占了洵城,又点了省城,昌东县虽说没有被占,但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劫。这些年,昌东县所有的货物运输交通也阻断了,药材的供货根本跟不上,我们也没有多少药材了。不知长官需要什么药材、要买多少,我们看看仓库里的货够不够长官需要的量。”
    军需官说:“前线和野战医院里需要的无非就是消炎、止血的药材,至于数量吗当然是越多越好了,如果药材质量好,数量又能供应得上,我们愿意跟你们签一份长期供应的契约。”
    “那好吧,容我晚上回去跟家父商量一下,最迟三天后给长官答复。”
    “好吧,我就住在仙月阁,你们商量好了,可到仙月阁去找我。”
    晚上,书贵把白天军需官来铺子里购买药材的事向二老爷汇报,二老爷说:“我从未想过要与国民军做生意,他们的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但是他们都找到这里来了,小航和书祁又在他们的军队里,不把药材卖给他们看来是说不过去了,明天你们派人把仓库里的药材清点一下,看看还有多少。”
    书华说:“应该没有多少了,亲家送过来的第一批货没几天就抢空了,现在仓库存的和卖的是第二批货。父亲,听说浙江有些地方正与日本鬼子打仗打得激烈,万一打仗阻断了交通,那杭州亲家那里的药材也运不过来了,就算不为了给军队里供货,我们自己也要想办法另寻货源了。要不,我明天带人去找找以前的药材供应商吧?我们还可以另找其他的货源和供应商。父亲,您觉得呢?”
    二老爷说:“我年纪大了,加上这几年的仗打下来,对生意我已经远没有从前的那股激情了,家里的生意你们早就能独挡一面了,再说还有你们的舅父从旁帮衬,生意上的这些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书贵问:“父亲,您是不是身体上有不适?”
    “没有,我的身体没问题,可能是我在生意场上摸爬打滚了大半辈子,有些累了,以后家里的生意就交给你们了,我可以在背后为你们坐阵、把关。”
    二老爷说完,站起身往里间的厢房走去,书贵看着父亲的背影,竟发现一向意气风发、精神爽朗、气场十足的父亲,微微有些驼背了。
    第二天,书贵和书华分头行动,书华带着二老爷的助手云生和另外两个伙计,踏上了寻找药材货源的征程;书贵叫药材铺里的管事和伙计,把仓库里军需官需要的药材都清点出来。
    晚上,书贵把清点好的药材数量同价格,来向二老爷请示,二老爷虽说让书贵和书华全权作主,但吴家与军队做生意还是头一次,书贵不得不十分小心。
    二老爷看过价格之后,拿起笔把价格调低了一点,对书贵说:“卖给军队就按这个价格吧,首先他们要的量大,其次,卖给军队是为了救那些抗日英雄,我们只要不亏本就行了。”
    “是,父亲,明天我就去仙月阁找那位军需官。”
    “如果明天他要是提出跟我们签契约的话,你想办法回拒了,这件事暂时先搁一搁吧,书华那边还没有着落,你把这些情况跟军需官说明,万一我们供应不上,也不用担什么责任。”
    书贵深锁眉头,说:“我知道了,父亲。我就怕这位军需官跟前几年那位来昌东县征粮的是同一类。”
    “所以我们更得小心谨慎了。”
    “是,父亲。”
    军需官看过药材跟价格后,没有表示异议,当即提出要与吴家签订每年定量的药材供应。书贵说:“长官,关于签约一事,能否听我详说?”
    军需官说:“吴大少爷,不应该有什么困难吧?吴家可是鄱湖这一带最有名、最大的药材商啊。”
    “长官,您也知道,货物运输交通阻断了好几年,这段时间刚刚有所恢复,虽说我们吴家以前都有稳定的药材供应商,但前段时间不是转向别的商家,就是把药材的价格无上限上地往上抬高。您也知道,世道不太平,什么契约、承诺他们根本不当一回事,所以我们吴家的药村货源如今根本无法保证,所以我们无法保证每年的定量供应。”
    “那这么说,这个契约你们吴家是无法签了?吴少爷,你要知道,能为军队提供物资,可是许多商家都争相想抢到的买卖,你们吴家竟然不想要?”
    “不是我们吴家不想要,只是实在无法保证能及时定量供货,这段时间我们也在寻找其他的药材货源,如果能找到及时为我们提供货源的供货商,那这分契约我们肯定会签。”
    军需官犹豫了一会儿,说:“如果是别的商家,我一定没有这么好说话,但你们是吴书祁营长和梁丘参谋长的家属,而且你们这么多年做生意的声誉在外,所以我就再等等吧。”
    书华一行五个人辗转反侧、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先是来到了西北面的巴蜀地带寻找药材商,几经周折总算是谈妥了两个药材供应商;书华又趁热打铁,去了云贵一带的深山里,寻找更多的药材种植农户和商贩。
    将近两个月后,书华总算平安回到了昌东县,还带来了几张与药材供应商签定的契约。二老爷捧着那几张契约,满脸欣慰地看着书华说:“不错!书华,书贵,我可以放心地退休了。”
    军需官把从吴家购买的药材命人送到前线和野战医院后,又回到了昌东县,找到书贵谈契约的事,书贵本以为军需官会就此放弃签约的事,没想到他竟又折回来了。其实军需官是带着上面分布下来的任务来到吴家的,后方的军需及时补充对战事相当重要,所以军需官若是完不成军需补给任务,那他受到的军法惩处也是不轻,而且他肩负的还是军中最重要的药材补给,所以他几个月前打听到了昌东县的吴家,也把吴家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军需官又来到找书贵和书华谈签约的事,并把拟好的契约都带来了,书华看了契约后,说:“长官,我们的货物最早也要三个月后才能到,等那批货到了以后,我们也需要看看货物的等级和质量,今年你们把仓库里所有的存货都买走了,下一批出货也要等到明年,这份契约可否等到下年出货的时候再签呢?”
    军需官说:“大少爷,二少爷,你们是不是担心我们不付钱啊?还是担心我会像四年前那个征粮的人一样?你们放心,我与吴营长、梁丘参谋都是同一个军部的军人,虽说国民军中是有许多那样的‘老鼠’,但你们也不要一杆子把所有人打死吗。再说我连明年的货物订金都带来了。”军需官从旁边的副官手里拿过一张银票,放到书贵和书货面前。
    书贵和书华看了对方一眼,兄弟都明白,军需官是不拿下他们吴家的药材订单誓不罢休了,而且他的诚意都摆在桌台上了,再推诿似乎就说不过去了。书贵说:“长官,既然你觉得不用等新货到了以后,看看质量再签约,那我们尊重你的意思,现在就签吧。”
    军需官与吴家签订了五年的契约,每年定量为国民军军队提供止血、消炎类的疗伤药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