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玄幻小说-西游往生录

第192章

设置字体大小:

那大汉原本看着猴子,眼中颇有期待之色,又大有忧色,见他半晌不语,眼中神采终于黯淡下去,微微叹息一声,便道:“你既有心求仙访道,我也不阻你。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一直前行,即是他家了。”
  石猴听了欲拜谢时,那大汉自顾转身去了,口里唱道:
  石烂海枯争不休,
  猴王今从此地游。
  终把此身归大梦,
  反躬逃难可无忧。
  且歌且行,须臾没入林中不见。
  猴子听了不明所以,也不以为意,便依那汉子所指道路一路走去,行了半日,果然步出丛林,面前一片危崖,却是站在一座山冈之上,极目四野,但见十万亿乐土,无穷无尽,猴子看了心生羡意,暗道:这般清福之乡,却是比我那洞天福地又强上不知多少倍了!莫非此处便有高人?便欲行时,却苦于危崖万丈,如何过得去!
  又见那对面远空之中隐隐现出浮屠百万,皆高耸云端,中央一座宝塔,通天拄地,不知其高几万里,直透虚空,放出无量金光。猴子正贪看时,忽然脚下现出一条七色彩虹来,一端接着崖边,犹如拱桥一般,延伸不知长度,猴子看了,喜得手舞足蹈,笑道:“造化,造化!那虹桥尽头处必有仙家,想是我素有慧根,因此点化于我。行将去,行将去!”
  此番去,正是那:求仙访道路漫漫,是吉是凶谁人知!
  却说那无顶金塔之内,须菩提祖师高坐万朵金莲之上,亿万毫光之中,忽地张开眼来,两旁大众一齐参拜,俱道:“大慈悲无量玄妙金光成就不显不空不生不灭无忧无喜无为大觉妙相空寂历劫明心全气全神变化须菩提祖师吾师!”
  那须菩提祖师即开言道:“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汝等谁去接待?”
  早有一个童子上前拜道:“祖师,我愿出去引它入我门来。”
  须菩提祖师看那童子时,只见他:
  普陀崖下有名声,了却归根返玉京。今将青埂顽石体,引入菩提空虚境。
  祖师便道:“你却与那猴儿有缘。是你了,速去引它进来。”
  这童子领命,即转身出去来到门前,吱呀一声推开门来,果然面前蹲着一个石猴,身高不足五尺,毛脸雷公嘴,见了童子,骨碌跳将起来,倒把童子唬了一跳。那童子便佯嗔道:“你是哪里来的山精树怪,也须知我斜月三星洞名头,怎敢在此搔扰?去便去,不去时,捉来吊在后院,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那石猴听他道自己是妖怪,心中不快,却是求人之际,没奈何,只得赔笑道:“姐姐看得差了,我哪里是甚么妖怪?我是个访道学仙的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扰。”
  那童子听了便觉面红耳赤,窘道:“没羞,没羞!谁是你姐姐哩!”
  石猴嘻嘻笑道:“姐姐莫打诳语,你不是姐姐,难道是哥哥不成?小猴子却不曾见过这般美貌的哥哥。”
  童子听它称赞自己美貌,心中也是欢喜,骂道:“好一个蜜嘴儿的猴儿!”
  猴子笑道:“怎敢,怎敢。还烦姐姐引荐则个。”
  那女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说:‘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
  猴子连忙道:“正是,正是!”女童子笑道:“那你且随我来罢。只是进去见了师父,须得老实回话,万不可造次!”
  猴子应承不迭。便随女童子一并进了塔内,果然别有洞天,只见琼楼玉宇,重叠万丈,楼台之间无数青龙白虎,朱雀,龟蛇之相往来盘旋呼啸,又有麒麟,黄龙,凤凰,丹雀,白鵺,龟宝,种种灵禽神兽,时隐时现,皆作献舞之状。行不数里,早见一座瑶台之上,万朵金莲之间坐着那须菩提祖师,身在无限光辉之中,面目身形隐隐约约,似虚似实,看不分明。
  咦!这正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尘埃。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 悟空桃林遭奇遇 菩提妙语说五仙
  书接上回。话说那石猴见了须菩提庄严妙相,心中悚然,扑地就拜,叩头不已。
  那须菩提祖师见他恭谨,笑道:“下面所跪何人,莫不是来学道的么?”
  猴子听了急道:“正是,正是!弟子自那东胜神洲漂洋过海而来,一路千辛万苦方得到此地,万望祖师可怜弟子向道之心志诚,收了我罢!”
  祖师道:“你的来历吾已尽知。天生地长,却也是个有根器的。你且近前来,待我看上一看。”
  那猴子果然膝行上前,却被那百亿光芒刺眼,只是离瑶台数丈远近,不敢再向前。须菩提祖师便看时,不觉微微一愣,急将慧眼睁开细看,心中不觉踌躇。
  石猴见祖师沉吟,心中忐忑,又不敢开口相询,只得跪着不动,过了半晌那祖师方道:“既然来得此地,即是有缘之人。也罢,便收你入门。既入得我门,我却与你取个名字,可好么?”
  猴子听了心中欢喜,连忙又磕了几个响头,方道:“祖师肯赐俺名字,却是造化了!怎地不依!”
  须菩提祖师微微沉吟,笑道:“你乃猴属,猴者,猢狲也。便以‘孙’为姓,你可愿意?”
  石猴喜道:“愿意,愿意!”
  祖师即道:“灵台方寸,皆有玄功。吾法广大,赐名悟空。”
  自此便唤作孙悟空。
  那猴子听了,手舞足蹈,欢喜不已,口里只道:“孙悟空,孙悟空!”
  两旁大众齐声喝道:“肃静!”
  声如雷震,唬得悟空噤若寒蝉,老老实实蹲在一边,再不敢开口。
  须菩提祖师又道:“悟空新入我门,诸事不知,须得人帮教才好。妙善,便由你教他诸般事务,务使野性收驯,凶顽退尽,且把性子收了。”
  只见那先前的女童子出列拜道:“弟子谨领祖师之命。”那祖师即命大众退散。妙善便将悟空拉起,道:“自今往后,你便听我指派。”
  悟空亦笑:“能得姐姐教我,却是小猴子的福分,但有差遣,敢不从命?”
  妙善脸上又是一红,正色道:“休要油嘴。自今日起,但凡砍柴挑水,烧茶煮饭,扫地锄园,养花修树,洞中大小诸般事务,你皆要一一作起。若生懒惰之心,便赶了出去。你可勤谨些!此亦小事,还有一件,我这门中又有诸般禁地,万不可踏足半步,若是私闯进去,我亦难保你。”当下便将禁地一一与悟空说了,原来这斜月三星洞名为洞府,实则为金塔,共计一百零八层,祖师平日高居塔顶,祖师讲道之时方现身瑶台之上,平时若无召唤,自那二层以上皆不许弟子涉足。悟空一一记在心里。又在那塔外桃林间搭个窝棚,叫这猴子居住,悟空只道是初入门庭,自然如此,又见那仙桃娇艳欲滴,心中欢喜,便安心住下。
  自此每日早起暮眠,卖力劳作,渐渐与那一众弟子相熟了,闲暇时也向师兄学那人间百般俗务,诸子百家之术,却是儒、墨、名、法、纵横、杂、农、医、小说家等等门流。他人又机灵,一点即通,一通百通,无所不通,七八年间,虽然不曾学得半点长生之术,却也饱读诗书,学得满腹经纶,胸中沟壑万千。只是每每问及道术,妙善便道:“你根基虽好,只是智识未开,便教你也学不得。且收心性,再过得几时,机缘到时自然得授。”
  又得那仙桃四时常有,更兼随摘随长,悟空如入极乐世界,每每随手拿来,尽情吃饱。渐渐觉得身轻体健,神思清明,也不以为意。
  不觉又是三五年过去。忽一日,祖师登坛讲道。原来这十数年间,须菩提祖师行踪不定,偶尔开讲,悟空新来,却不得旁听。这日大众早早侍里瑶台两边,等待良久,不见祖师到来,忽然听得塔顶梵声大作,一缕佛光直射下来,但见天花乱坠,一尊佛陀结跌伽坐于千叶莲台之上,缓缓降下,宝相庄严,双目微闭,落在瑶台上,右首坐了。大众都口念佛号,一齐皈依。
  那佛陀方才归位,又听得塔顶仙乐袅袅,玉罄,金钟之声不绝于耳,只见无明金光照耀虚空,五色神龙骖驾八景玉舆,流霄皇天丹节,阴九光鹤盖,神丁执麾,从九万飞仙,狮子启涂,凤凰翼轩,自那光柱之中徐徐落下,又见八景玉舆上坐了一人,周身光明如日,头戴七曜宝冠,身披九色离罗帔,须发如雪,无数神王,力士,青龙,白虎,朱雀,龟蛇,麒麟,黄龙,彩凤,狮子,幡幢旌节,骑乘满空。
  却说悟空当日五更起来,正在塔后桃林中砍柴,他身小力微,虽然这些年来渐渐强健,终究气力有限,直到巳时方才收工,将那些树枝捆在一处,正欲攀上树去摘些仙桃权作一餐,忽然一阵怪风自那桃林深处迎面而来,腥臭扑鼻,悟空只觉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也不知过了几时,悟空张开眼来,只见身处一间陋室之中,周围数个橱柜,种种鸟兽鱼虫,千奇百怪,栩栩如生,饶是猴子生长山中,却有有大半不认得。又见那些死物间无数白骨呈列,只鳞片爪,难以辨认,猴子生性好奇,上前寻个人髑髅摸上一把,只觉入手粗糙,却似块石头一般,他本是石猴,看了不由好奇,便拿将起来细细端详,不想身后忽然一声大喝:“放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