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说-西游往生录

第194章


旁边又有一个蓝袍道人将手一指,满地龙尸便聚合一处,笑谓妙善:“有劳师妹。”妙善脸上一红,便将玉净瓶中甘露洒了些许在那金龙身上,须臾活动,只是形状萎靡。妙善又将甘露洒在悟空头顶,顿时神志清明。那青袍道人收了法相,将悟空放下。猴子虽然苦战得胜慧南,却被青袍道人轻轻拿住,心中大感不忿,却不认得,又自知不是对手,只得忍气立在一旁。
  那蓝袍道人将慧南扶了,将甘露灌上几口,悠悠醒转,半晌方才站将起来,面如死灰,长叹一声:“罢了罢了!吾枉用功夫,炼得一件宝贝,谁知不值半分!”朝须菩提祖师拜了三拜,自出塔去了。
  祖师也不理他,便谓悟空道:“你如今可知自家本事了罢。”
  悟空跪下道:“弟子确是不知深浅,这大道果然无边得紧,师父慈悲,再教本事罢!”
  祖师笑道:“我原说你是个有根器的,果然不差。那慧南虽然不成器,他也是天皇时得道的真仙,你不过学得这几日,便能胜他,我却不曾错看了你。也罢,便教你些真本事。”
  悟空见说教他本事,又连磕了几个头,恭恭敬敬上前听讲。
  须菩提祖师道:“你本是天生地长的,采天地灵气,取日月精华,便如一块璞玉,良才美质,只是尚欠琢磨。方才你力断金龙,足见天生神力,只是不曾开窍,难以运用自如。又如方才你被它缠绕时,何必与之较力,只须变化脱身,却不轻巧得多。如今我便先替你开了窍,再传你变化之法,你可用心习练,自然有成。”
  悟空又拜谢了。祖师便以手摩其顶,悟空以眼观色,以耳聆音,以鼻闻息,以舌尝心,以身化形,以意知机,就此融汇六识,识破了内外一体之理,便会诸般腾挪变化,世间万物,但有色相者无所不变。又能将周身四万八千毫毛幻化自身,以一化身千万,谓之身外身法。自此方成就无上妖圣之体,神通广大,随心所欲变幻自在。
  直把个猴子喜得上蹿下跳,须臾又拜倒在地道:“祖师传我法术,好却好了,却有一件不美。”
  那祖师见说,讶然道:“有何不美?”
  悟空笑道:“既然大道无边,我纵然学得大法力,这三界之中胜我者想必却也不少,将来弟子出去闯荡,若是打他不过,却当如何?”
  祖师笑道:“打之不过,逃了便是。”
  悟空呵呵笑道:“正是如此,弟子如今虽然变化自如,却不曾学那仙家飞腾之术哩!”
  祖师闻言,沉吟片刻,笑道:“也罢,我便教你腾云之术。咦,你又愁眉苦脸作甚?”
  那猴子道:“祖师,你是不知。弟子自小怕高,那腾云驾雾之术,脚踏云蔼,御风而行,离地万丈,弟子只恐学不得哩。”
  祖师摇头道:“你这猴子,却也罗嗦。”想了一想,笑道:“有了,传你筋斗云如何?”
  悟空又问:“筋斗云便不须怕高么?”
  祖师道:“不怕,不怕。你只须看准方向,把眼闭了,一个筋斗纵起,自然一路无碍。”
  猴子又道:“可去得快么?”
  祖师笑道:“一般,一般——三界第三。”
  悟空闻言嘻笑道:“我是个老实人,祖师莫打市语。如何谓之‘三界第三’?”
  那祖师见他问起,捻须笑道:“三界之中,若论飞腾之术,当以那陆压道君为首。他本是炎帝十子,日中金乌所化,与寻常神仙腾云驾雾大是不同。若要去时,化道长虹而起,纵横虚空,只见一条白虹贯日,瞬息数十万里,无人能及。单以快而论,此人乃三界第一。”
  悟空听了心中羡慕,又问:“那三界第二者却是何人?”
  祖师道:“那第二者,乃是凤凰所生恶禽,唤作云程万里鹏。此禽遍体白羽如刀,性极狞猛,双翅展开时风雷齐动,一翅便飞九万里,抟风运海,振北图南。任你大罗金仙,莫想赶得上他。此乃三界第二。”
  悟空摇头道:“如此说来,我便学了这筋斗云,终究不及他们两个。学之何用?”
  祖师笑道:“纵然不及他们,也是三界第三,真个不学?”
  猴子道:“不学,不学。”
  祖师叹道:“不学也罢,只可惜了如此异术,一个筋斗,便是十万八千里哩!”
  这猴子听了蓦地跳将起来,嘻嘻笑道:“祖师,弟子适才说笑耍子,切莫当真。请教则个。”
  祖师笑道:“你愿学这筋斗云了?”
  “愿学,愿学!”
  须菩提祖师呵呵大笑,便引悟空出了塔外,见口诀附耳传了,把手轻轻在他背上一拍,喝道:“起!”
  只见悟空一声长啸,就地一个筋斗跳起来,滴溜溜直上云端,转瞬不见踪影。
  须菩提祖师遥望天边,面露笑意。一旁妙善忽然低声道:“祖师,悟空此去,只恐不妥。”
  祖师笑道:“不妨事。此乃吾幻化虚境,有佛土十万亿余,由这猴头纵横便了。”
  众弟子一齐称赞:“法力无边妙彻真命玄元大道吾师!”
  毕竟不知悟空此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 水帘洞中三昧火 证得末那识真我
  书接上回。话说孙悟空习得筋斗云之法,一个筋斗打上半空,滴溜溜直上云霄,他也不辨东西,借着那滚滚长风一路飞去,只觉耳边风雨之声不绝,也不知飞了多少路程,终究忍不住张开眼来向下看去。他此时今非昔比,自是不再惧怕,只见离地万丈,那下面重山峻岭,峰峦叠嶂,山川壮丽,无穷无尽,也不知何处方是尽头。
  悟空越发得意,忍不住按住云头,在那高天之上放声狂笑,声震天地,犹如霹雳一般,将那漫山遍野的灵禽异兽惊得四散飞奔,连山石亦纷纷崩落,忽然天风止息,河川停流,连那逃散的鸟兽,四周景物一齐定住。悟空不禁愕然,忽然四面八方的空间纷纷龟裂,跟着轰然碎散,好似打破的镜子一般,无数岁片纷纷扬扬洒落周天。
  悟空大惊之下茫然四顾,却是身处一片汪洋大海之上,只见疾风劲吹,怒涛如山,猴王猛醒,失声叫道:“这里却不是东海么?我怎地又来到此处?”
  当下纵云头起在高空,心中恍惚不定,忽然笑道:“是了,必是祖师见我艺成,不肯再教,故此赶我出来了。”他性本凉薄,也不为意,自道:“我如今已有了本事,那灵台方寸之地怎困得住我?回家耍子去,却不是好!”
  好猴王,催动妖云便望东方缓缓而行。无移时,早见那海中仙山数座,漂流海上,山上楼台隐约,仙气袅袅。不觉触景生情,虽是石头心肠,却也心酸,更不再看,只是一路疾行。
  无移时,前方早见一片陆地,知是故土东胜神洲,正是归心似箭,顷刻便至花果山前,按下云头,落在山中。早有大小群猴迎上,一个个欢天喜地接着,你吵我嚷,好不热闹。
  猴王看时,不过二三十口,怪道:“我去时,家中尚有百十来只猴子,如今怎地只剩这些?”
  早有那只心腹猴子跳上前来,话未出口,哽咽不住。悟空越发怒道:“莫哭,莫哭!如今俺老孙来了,就是有天大的事也与你等做主!快说,快说!”
  那猴子破涕为笑道:“大王,你有姓了?”悟空笑道:“吾此番云游四海,机缘巧合,得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一个圣人传授,学得一身本身,又蒙他赐了名姓,叫做孙悟空。”
  那心腹皱眉道:“大王莫怪小的多嘴,这悟空之名,甚是不祥!”猴王讶道:“怎地不祥?”那猴子道:“我等在山中过活,无拘无束,自在耍子,天地不管,阎王不收,何必学那等僧众,参甚么道法,悟甚么空虚?却似个和尚名号一般,依小的看来,那人不怀好意。”
  猴王听了付之一笑,道:“管他好意歹意,他既教我本事,总是有恩于我,便有甚歹意,也两折过了。我想人生天地之间,岂可默默无名!如今我既归来,少不得带着尔等做一番事业出来,也不枉了我这十数年辛苦,为人一世!”
  那猴子听了越发奇道:“大王,你此去不过月余而已,我等正道怎地去而复还,大王如何道一去十来年了?”
  猴王笑道:“这有何怪,俗语云: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想是那圣人处便与那天上一般……咦,不对,不对!若是如此,怎地我在师傅处十余年了,这山中方才一月有余?果是蹊跷得紧!”
  沉吟片刻,肚里已自疑忌了,旋即复笑道:“莫要管他,你且说我群猴如何只剩这些?”
  众猴一路且说且行,此时已至水帘洞前,那心腹猴子道:“大王不知,正是一言难尽!自你去后当日,忽然来了两个怪物,生得身高丈余,一青一红,形貌凶恶,顶上一根独角,自称大猿王手下鬼王,挨门挨户,按人头征收甚么税款。我等无奈,只得凑些瓜果,又选了十数个老弱病残献将上去,不想那两个鬼王先前见了躲避不及的精壮猴子,他道我等藏私,竟将大小猴子掳去了大半,当场便活吞了数只。我等逃得性命的,不过眼下这些而已。后来四处打听得那大猿王此次要选什么礼物送与相知,以此对山中万兽盘剥得越发紧了。幸得大王归来,我等方有计较。”
  悟空冷笑道:“有甚计较?那大猿王今在何处,你说与我,我自去寻他便了!”
  众猴闻言无不惊恐,齐道:“大王,莫要拿自家性命作耍!且不论那大猿王凶名广播,只它手下那两个鬼王,便不好惹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