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即为诗

第31章


可是,一场苦难正等着他们去遭遇。一切都要从一场改革谈起。
那场改革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顶住强大的压力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
王安石确实是一个不朽的人物,他的变法也暂时的缓解了北宋中后期的颓势,但不可否认,王安石的急功冒进,使得改革派的队伍里鱼龙混杂,做出了不少伤害百姓,有违国体的事体。
一方面王安石为了国富民强而呕心沥血,另一方面投机分子希望能从剧烈的变革中获得暴利,后者玷污了前者的良苦用心,更破坏了改革者的声誉。
黄庭坚对这场声势浩大的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
在他眼里,王安石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政治家。然而,很多人混入变法的队伍,为的是获得更大的权力,以便谋取更丰厚的利益。黄庭坚埋怨王安石用人不明,使原本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改革变味了。
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黄庭坚过上了“老子平生,江南江北”的生活。
贬谪,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情调,生命可能在贬谪的过程中破茧成蝶,完成最后的羽化。
贬谪又是一种跌落,从庙堂到江湖的跌落,从此再也不为家国计了,只剩下一身青影,仗剑天涯。江南江北是落魄江湖的飘影,老子平生是尝尽人生百味的老到和辛辣。
贬谪是一种生活味道,沧桑和悲凉是它的主旋律,黄庭坚在这样的乐曲中,既沉醉又痛苦,既彷徨也清醒,既失落也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希望在向他招手。
或许,这种贬谪的生活一直到死都不会结束,因为这条曲线过于悠长,说不定哪一刻就会终止到某一点上,那一点是生活的终点,却不是生命的终点,奇+shu$网收集整理只是结束了沧桑,却没有结束希望。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重温这句话就像在品一杯陈酒。酒是陈的香,路是走过来的令人回味悠长。生命是一场经历,经历的越多,生命就越厚重。如果不经历落拓江湖的辛酸和苦难,怎么会喊出“老子平生,江南江北”这样既豪壮又充满悲情的慨叹!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无因得。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家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生颊。泪珠不用罗巾沾。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诗人的泪水因何而流呢?只为那坎坷路上的风霜。
头发白了,却不能回归故里;新旧朋友也失去了消息;只有陪着自己黯然销魂的家人,犹自说着珍重的话语;离亭相别,不知他年何月再次重逢;潇潇细雨,打湿了脸颊,混着沧桑和离别的泪水,一起滚下。
那泪珠儿,那泪痕,不要用罗帕拭去,要它尽情地滴落在青衫上,图的是重逢的时候。可以唤起我们对旧时的回忆,得以重逢的喜悦。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这阕词是黄庭坚在宜州见梅时做的。他是个贬官,心中多少有一丝的寂寞和愤慨,但更多的是对岁月流逝的痛心和无奈。黄庭坚的老是阅历催成,沧桑使然,他的江南江北的经历告诉他,不老都不成。
宜州,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的人民无比的淳朴,这里的山水如此的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读书人都十分好学,对于他这个遭到贬谪的老头十分礼遇,甚至奉为宗师。
然而,却是黄庭坚的生命旅程中的最后一站。
树叶飘落的金秋时节。还有几天就是重阳节了,那是老人的节日,当然也是黄庭坚最喜欢的节日,重阳节有酒喝,而且是伴着摇落的菊花一起喝,人生当中这样的情景最令人希冀了,菊花,落叶,秋风,把酒,填词……夫复何求!
重阳节那天,黄庭坚登山望远,徘徊不已。心中有喜有悲,惆怅难遣。眼前竹影荫翳,林鸟鸣啾,河流如碧带。远处又腾起一片袅袅的山歌。黄庭坚不由得诗兴大发,填词一阙云: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吹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似今秋胜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酒酣耳热之后,往往是诗人剖解心灵的时刻。黄庭坚感觉自己老了,再也经不起如许的愁郁。仕途坎坷,种种打击,化作诗人眼中泪,杯中酒,无奈和孤寂遗落字里行间。
天空下起了蒙蒙的小雨。小雨如织,密密匝匝的打在窗棂上,声音悦耳动听,好像在聆听天籁一样。
醉意熏熏的黄庭坚听着这雨声,忽然想起了李商隐的一句诗来,留得残荷听雨声,这里虽没有残荷,但却有满山的翠竹,不是一样能够听雨声吗?
雨点叮咚的声音拨弄的黄庭坚的心里痒痒的。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仍免不了冲动,他乘着酒气来到栏杆处,脱掉了自己的鞋子,斜躺在胡床上,把赤裸的双脚伸到雨幕里,任凭雨点肆意的打在他的脚上。
黄庭坚一脸惬意,像顽童似的舔尝这种清爽的快乐,还自言自语地说:平生无此快!我这辈子没这么爽过!
只一句落地,诗魂飘散。
24、秦观:谁比他忧伤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在一个春日里缅怀一个比我年长的男人。
一个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爱的男人。
一个天生忧郁的男人。
一个纯情的男人。
秦观,秦少游。
没有谁比他更忧伤,伤情处,灯火已黄昏。叶梦得叹他是“古之伤心人”, 冯煦说他“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他的每一首词,都弥漫着浓雾一样的忧伤,他写《江城子》:“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他写《千秋岁》:“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读秦观的词是需要心情的,高兴的时候最好不要读它,悲伤的时候可以读它,若是女孩子,最好准备一块方巾,以备不时之需。
和李商隐一样,秦观是爱情诗高手。
爱情这个东西,说了千年道了万载,也没有谁说清楚。没有人不喜欢爱情,没有人不想得到爱情。一份珍贵的爱情甚至可以让我们抛弃一切,白娘子为了得到许仙的爱情宁愿被打入雷峰塔,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我们可以想象所有与爱情相关的美好,一个温软的亲吻,一个真挚的眼神,一个热情的拥抱。爱情可以给我们快乐,在你失落的时候可以慰藉你的心灵;爱情可以给我们力量,在你跌落人生低谷的时候可以让你坚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两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是你的爱人呢?一个人一辈子孤独终老,两个人一辈子幸福到老。所以,我们需要爱情。
读秦观的词,就是享受一场爱情的盛宴。
料想,秦观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爱情,假若他爱情道路上一帆风顺的话,他就不会写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流传千古的绝妙好辞。但是,他也是个凡夫俗子,他也有七情六欲,他和普通人一样也渴望美好的爱情。然而,越渴望,越失望,于是,只好寄托在诗词上。
说来,这一切都怨他悲惨的身世。
从小父亲就不在身边,十岁的时候母亲也撒手人寰。后来父亲续娶,继母是一个很凶悍的女人,父亲要接秦观过去一起住,她不准,于是父亲只好让秦观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不料,没几年,爷爷也去世了,秦观只好与奶奶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他内向、忧伤的性格就此形成。那个狠心的父亲自从母亲去世后,没有回来看望秦观一次。在秦观幼小的意识里,已经没有母亲、父亲这样一个概念了。
于是他发奋读书,企图通过考取功名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二十四岁那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嫌他的文章太纤弱,没有录取他。后来他又考了几次,一直没有考中。飘零的身世,仕途的艰难更加剧了他忧伤性格的形成。
直到他三十七岁,他的命运才有所改变。
他遇到了大好人苏轼,苏轼推荐了许多有才华的人给朝廷,被称为文章伯。他写的一篇文章《黄楼赋》被苏轼看中,苏轼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屈原宋玉一般的才华。秦观也久仰苏轼的大名,于是以学生的名义拜在苏轼的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中最受苏轼宠爱的人。那一年,恰好是苏轼主持进士科考试,苏轼推荐了秦观,秦观才得以进士及第。
但考得进士的秦观并没有马上被朝廷重用,他苦熬了六年,头发都熬白了,才熬到一个小小的官职——秘书省正字。
遇到苏轼应该说是秦观的幸运,可谁又曾料到,遇到苏轼又是他更为悲惨的命运的开始呢?秘书省正字没做多久,就成了朋党之争的牺牲品。作为旧党的苏轼遭到崛起的新党的迫害,苏轼等一大批人遭到贬谪,作为苏轼的得意弟子秦观也未能幸免于难,他先是被贬到杭州做通判,后来贬到湖南郴州,继而贬到更遥远的广西横州、广东雷州。后来宋徽宗继位,大赦天下,宋徽宗喜欢秦观的词,于是召他为宣德郎,令人叹惋的是,还没有来得及上任,水土不服,忧劳成疾的秦观就客死在了途中,时年五十一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