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巾起义失败的事实,张宁接受的速度出乎人意料的快。
她既没有像当初张凡以为的那样,喊着叫着的要为父亲报仇,也没有一死了之的追随父亲未竟的大业而去。
她只是在救出了下曲阳的那些黄巾残部之后,默默地跟随着大家一起转移到了这太行山深处。
张宁的改变非常的显而易见。
张凡几乎没有再见过她发那种大小姐脾气,也没有再冲动行事,每次有什么事情需要决定都是召集大家一起商议。议事的时候她也变得很少主动说话,更多的时候却是仔细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
张凡知道,越是这样,其实越代表着她对于过往的执着。
她其实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父亲的遗愿,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和这大汉朝廷妥协。
只是她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份事业的艰难,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她一下子就成熟了起来,变得不骄不躁,变得更有耐心,也变得更加的可怕。
有的人,他们好像天生就是要做大事的,艰难困苦对他们来说只是玉汝于成的必要经过,为了最后的目标他们总是能够不断的成长壮大。
有些成长,好像是一夜之间就完成了的一样。
现在的张宁就在为她的成长,每天都努力地学习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手段,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话少,事多,但是沉默寡言的忙碌中她渐渐的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一些黄巾旧部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张曼成的支持,让她至少目前在名义上成为了,整个太行山脉的黄巾势力的共主。
但是这些都没让她有丝毫的志得意满,她反而变得更加忙碌起来,甚至是张凡他们这间木屋里最忙碌的那一个。
张凡他们住的这栋木屋,被他们勉强的隔成了三间。
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小卧室猫妹和张宁居住,最后一间则是他们的客厅、饭堂、会议室和男生寝室,这间屋里除去猫妹和张宁外的所有人都睡在这里。
算上正在外出有事的白绕,他们这栋屋子现在基本上就算是满员了。
老弱妇孺尽量的都被安排进了冬天里保暖效果更好的山洞,而张凡他们这些剩下的就在这些木屋中苦熬,每间木屋住十人,算是标准。
这种简易的木屋隔音效果当然不会有多好,每天晚上里间猫妹的呓语,外间裴元绍的磨牙都能够互相听得清清楚楚。
所以,每晚睡前张凡虽然是在小新地央求下给他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这个时刻却是所有人都会静心细听的节目。
张凡是穿越者的秘密是早就告诉给了大家的,这屋子里的人都知道。
区别就是有的人信,有的人却当成是他掩盖更大的秘密的说词。
不过管他们信不信呢?张凡是不在乎的,他只是不想让自己每天都要去为掩饰自己的身份而绞尽脑汁的编造谎言。
这世道,活下去就已经很艰难了,就不要再让自己更加的为难了。
就像现在,睡前小新一定要让张凡再给他讲一讲后世的样子,张凡就可以毫不掩饰,更是没有一点心理压力的就告诉他什么是飞机,什么是火车,什么是汽车,什么是轮船。作为穿越者,张凡甚至有一天晚上给大家讲的是《三国演义》你敢信?
因为放下,所以坦然,所以也就无需隐瞒。
只是让张凡有些遗憾的是,相对于《三国演义》这群人好像更喜欢《水浒传》,可能大家都是反贼的原因吧。
嗯~~~小新例外,他当然跟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喜欢《西游记》。
“先生当初跟广平郡都尉高武暗中媾和就是想的将来要受招安么?”
有一次在跟大家讲水浒的时候,说到宋江受招安的桥段,张燕就曾经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招安什么招安!我看那整天想着招安的宋江就该死!多好的一群兄弟啊!就让他卖给了朝廷!真是气死我了!”
裴元绍声音大的屋外都能够清楚的听到。
张宁在里间没有出声,但是突然间就安静的落针可闻让张凡知道,她也非常的在意张凡的回答。
“是,也不是。”
张凡回答的显得特别的有深意,却也让人不明所以。
“请先生赐教。”
张燕在跟张超接触了几天之后,也学着两小只的样子自动的把自己也摆到了学生的位置上。
“我前些天跟大家讲的《三国演义》的故事大部分事情都是真的,这本小说虽然立场上有些偏颇,还有一些故事张冠李戴,但是大致的情节基本还是遵循了历史的。别的我不敢说,但是这大汉朝廷已经坚持不了多少年了这点,我还是很有把握的。这天下即将大乱,咱们的黄巾起义虽然败了,但是这场起义也让这偌大个大汉帝国埋下了覆灭的祸根。乱世将至,不仅我们这些人要活下去,我还想让更多的人活下去,还要活的更好。所以,在合适的时机接受招安是我们想要更多的人活下去的最好的选择。至于诏安之后······“
说到这里,张凡顿了顿,好像在斟酌着下面怎么说。
”只不过我计划的是,我们即使接受了招安也不会轻易的离开这太行山附近。这世道还要乱很久,麾下有兵马,手里握着刀把子,将来我们不管投靠谁,他都得对我们礼遇有加,才不至于被人当成炮灰使,只有这样我们大当中的多数人,才有可能活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
张凡把自己的想法大致的跟大家说了一下。
他不喜欢藏着掖着,这里的几个人可能会有各自的想法,但是他觉得至少目前大家目标是一致的,而最终的目标也应该是一致的,即使中间有些许的分歧,那也都是可以协调甚至是放下的。
既然这样,把话说开自己心里没有负担,互相之间也不必那么多的猜忌,更不会因此而产生什么样的误会,这不是很好么?
这里的每一个人,张凡都已经把他们当做了自己在这个东汉末年所需要珍惜的人,希望看到他们能够活到最后,大家一起把这辈子快快乐乐的过完。
在这个时代,张凡没有自己的亲人,但是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有几个朋友,这些被他当做朋友的人,每一个都值得他去珍惜。
既然是值得珍惜的朋友,那么张凡当然想要跟所有的人站在一起。
不过,虽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过程却是依然会很曲折。
只不过张凡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他们的第一个分歧竟然是来自于裴元绍这个山炮。
“我不喜欢那个白脸奸诈的曹阿瞒!还有那个无情无义的竖子孙仲谋!我宁愿跟着刘皇叔进川最后战死,也不想投靠给这两个阴人!”
张凡被裴元绍这番话逗得哈哈大笑。
“我说老裴啊,你想得还挺美,你哪有那么多戏份?你忘了我讲过你在袁、曹决战的时候,就被赵子龙给杀了么?虽然是演义,不一定是真事儿,但是三国后期肯定没你的份儿,其实你用不着想那么多的······”
张凡的这番话说的太损了,裴元绍被他怼得一愣,过了好半会儿才反应过来,声音都低了三分的又问张凡:
“先生让周仓驻扎在常山郡寻找那个叫赵云赵子龙的,是不是就是想为俺老裴提前解决了这个后患?”
“哈哈哈!老裴,你想多了。那可是白马银枪赵子龙!我不是跟你吹,我们那个世界任何一个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人过来,都不会放过的超级牛人!我可不忍心把他给弄死了。”
对于裴元绍自我感觉良好的异想天开,张凡直接开口嘲讽。
“那你就忍心让他弄死俺老裴!”裴元绍气的跳了起来。
“让周仓拉他入伙上山不就完了?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你别犯事在他手里,他为什么要杀你?”
玩笑不能开的太过,见裴元绍是真的有些生气,张凡赶紧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
“是哈!下次见到周仓我可得催着点他,让他用心点找,可不能错过了这么厉害的一个那什么牛人!”裴元绍听了张凡的解释复又转喜,重新又躺了回去。
“我也要当赵子龙!”一旁的小屁孩小新也吵吵着要成为赵云那样的牛人。
“去去去!你也想将来一枪挑了你裴叔不成?”
裴元绍拍了一下旁边小新的脑袋,吓得他拿了块皮子蒙住了头装睡。
“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截江救阿斗,汉水破曹,的确是令人神往。我久在常山郡内可恨却不曾有缘得见一面,也不知这样一个杰出人物,缘何却在郡中不曾闻名?”
张燕听了赵云的故事,也是一番感慨。
“话说张燕,你真的在常山郡没听说过这样一号人物?”张凡也不死心的又问了一次张燕这个问题。
“没听说过,但是他一定听说过我。如果是同道中人,想必早就来找我共谋大事了。”
张燕的回答显得特别的自信,也暗示了这个赵云赵子龙八成是看不上他们这群黄巾贼寇的,即使是找到了人家也未必就愿意入伙。
他少年时就任侠乡里,年纪轻轻的就聚集郡中少年为盗,自诩行侠仗义、替天行道。他觉得但凡是常山郡内的英雄好汉就应该都听说过他的大名,纷纷投效那才是正常。
“估计他不是正在学艺未归,就是已经投效公孙瓒去了吧,好像演义里还说他是先去的袁绍帐下?”
张凡半回忆半猜测着。
“哎!对了,你们听说过童渊这个人么?据说是赵云的老师,教他的枪法端的是厉害无比,能请来他也不错啊!。”
“同源?没听说过江湖上有这么一号人物。”
梅成和裴元绍纷纷摇头,他们都是沦落江湖已久的,如果说这大汉朝的江湖上的事,肯定是比张燕这种刚冒头的小年轻要清楚的。
“那看来应该是个后世虚构的人物了吧。”张凡有点遗憾。
能教出赵云那么出色的弟子的老师,绝对是超级人才啊,自己要是能请得动,不说把自己也变成个高手,至少也可以提高下他们这群草寇土匪的战斗力吧。
遗憾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张凡他们回忆了许久的三国人物,虽然很多人现在并未出仕,但是能来投靠他们黄巾的却是一个也没有。
就是他们黄巾内部,现在他们真正能指挥的动的也就是目前的这几个人,张曼成都已经算是顶尖战力了,然后就是张燕、周仓、于毒也都是能在战阵上冲锋陷阵的,其他人真正能打的一个也没有。
不过嘛,虽然现在他们这处庙小,还容不下许多的真佛,但是张凡心里其实还是已经有了些打算的。
现在黄巾基本上已经式微,真正有出息,在后世不管是演义还是正史上能留下名字的还活着的已经不多。
恰好张凡超就知道还有个管亥比较能打,还有个叫管承的海贼影响也比较大,最重要的是泰山上还有个臧霸。
那可是个真正厉害的人物,能在曹操的阵营里独自混成一派,有非常大的自主空间,而且军、政均有不俗的表现,别的不敢说,在他们黄巾阵营里那绝对是数得着的才华横溢。
这几个人,张凡都嘱咐了大家记住,有机会就多方打探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提前接上头,有可能的话,怎么着也得想办法把人拉进他们的小团伙。
除了这几个,张凡就只能从道家或者民间传说里的那些未出仕的人物里面寻找了。
像什么于吉、左慈,华佗、管辂之类的,甚至是南华老仙张凡都仔细的问过张曼成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个人。
没办法,黄巾没人才啊,管他什么巫医神汉啥的,只要是识字或者是一技之长,在张凡这里,他都能挂上个人才的名头。
话说回来,但凡黄巾起义有几个能用得上的像样的人才,他们也不至于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世道,有点本事的人哪个不是混的风生水起?会加入他们黄巾造反的,要么是活不下去的,要么是前途无亮还有些野心的。
就比如说白饶吧,他本来就是魏郡的豪强之家,就算是黄巾乱起的时候他们家族也不是没有自保之力。
之所以主动投靠黄巾并且混成了一方二首领,就是因为在魏郡之内他们家族已经发展到了极限。
等待着他们家族的要么就是更进一步,家中有人混进士族阶层,今后成为士族。要么就是等他们家族再肥硕些,成为郡内其他士族之家瓜分的对象。
可以说当时的白饶也算是没有什么其他的路可选了吧,当黄巾至少还有机会让自己和家族更进一步,如果不投靠黄巾,那么在接下来的黄巾之乱中,他们这样的豪强之家就是那些士族最好的炮灰人选。
也就是因为这样,黄巾队伍里最多的当然是普通的信众,那些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其次就是白饶他们这种不上不下的豪强或者小吏之家。
这么一说,黄巾队伍里应该还是有些能用得上的人的哈。张凡想到白绕、于毒投身黄巾的经历,突然在心里反应过来。
“哎我说,你们都知不知道咱们黄巾队伍里还有哪些人是能堪大用的,不说有多大才吧,哪怕在郡县中当过小吏,出身豪族能够识文断字也行啊,有一技之长的都算是人才,你们尽管想到就都给弄到咱们山寨,我总有合适的事情安排给他们做。”
张凡说完,这屋里的几个人倒是还真认真的都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是自己知道的某某某做过什么什么,会什么什么之类的,让张凡是又欣慰又心酸。
欣慰的是,到底是能够席卷大汉天下的一场起义,参与的人的庞大基数就在那呢,想要找出些能用的人,大家想一想还是有一些的。
心酸的是,到底是自下而上的一场起义,而不是豪门勋贵们主导的反抗或者政变,人数虽多,能用得上的也有一些,但是对他们的期望真心是不能再高了,稍微再提高一点门槛,张凡他们都可能会面临着无人可用。
唉,张角留下的队伍,素质真心不高啊。
张凡遗憾的心里长长的一声叹息。
小说推荐
- 英雄豪杰
- 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1年,镇守边塞的大将军孙廷敬奉旨回京,仁宗皇帝赵祯为褒奖孙廷敬的功绩封其为镇威大将军并赐府邸于京畿 孙廷敬将军早年参军,并追随当时的杨继业所率领的杨家将作战,战功赫赫 后来杨家四子陆续阵亡,就剩下杨延昭一人。此时大宋与辽国已停战多年但边防不可松懈,于是朝廷就提拔新晋将领驻守边
- 武侠小说richchen完本
- 最新章:112 后记
- 大豪杰
- 一本讲述汉末豪杰们从雏鹰成长为猛禽的小说。豪杰嘛,也要慢慢养成 爽文√踩人√小白文 黑羽鸦:主角张煌的义军队伍,目标是天下无双【据说入队要求很高 儒家:四百年大汉,九百年儒家。空前强大的儒家吸收了诸家学术,成为毋庸置疑的第一学派。儒学、兵学、法学、墨学,似乎没有儒家未涉及的领域【据说拥有着颠覆时代的
- 历史军事贱宗首席弟子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卫道者的博弈『卷终』
- 风云崛起之江湖豪杰
- 【阅文·中国武侠·侠之精神征文大赛】参赛作品】少年李峰,出身卑微,因救人被打,反而获得奇遇,随后一路高歌猛进 作者:地瓜根的根所写的《风云崛起之江湖豪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地瓜根的根连载中
- 最新章:第375章 通知
- 豪杰行
- 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别有豪华称将相,青虬紫燕坐春风,不管在庙堂,还是江湖,那一曲雄浑苍劲地豪杰之歌,响彻天地,穿透数千年时空 作者:俱邀侠客芙蓉剑所写的《豪杰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俱邀侠客芙蓉剑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卷 风行云流 周旋列国间 第九十三章 越军舟师袭即墨
- 木叶新豪杰物语
- 当那个指引了忍者世界巨大变革的男人重归忍界之后,又会在忍界掀起怎样的波澜 一切,从极乐净土重新开始。游龙当归海,海不迎我自来也 作者:时间流转所写的《木叶新豪杰物语》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时间流转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木叶:我有M87光线》
- 狄仁杰断案传奇
- 一个外国人写的中国故事,竟能倾倒中国人,足见其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个中国通。那么高罗佩与中国文化有些什么渊缘,写了哪些关于中国文化的书呢 高罗佩的一生,可谓是职业外交官的一生。他从30年代起,一直担任荷兰驻外机构外交官,曾先后就职于东京、重庆、南京、华盛顿、新德里、贝鲁特和吉隆坡,最后任职为驻日本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周星驰Fans必看唐祝文周四杰传
- 喜欢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的朋友一定要看看《唐祝文周四杰传》作者:程瞻庐楔 子周美人影射张梦晋铁先生演说唐解元 第 一 回桃花庵唐伯虎填词丹桂轩祝枝山行令第 二 回未免有情九秋香满谁能遣此一笑魂销第 三 回访秋容才子唤扁舟谈往事村夫记细帐第 四 回窥玉貌三生有幸倾银盆二笑留情 第 五 回客中况味又苦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9章
- 功夫皇帝--李连杰传
- 李连杰传作者:廖小东 李连杰,1963年4月26日出生于北京。家族姐妹中排行最小。1971年暑假进入北京体育运动学校学习,从此走上习武之路。1982年,不满二十岁的李连杰凭借《少林寺》一部影片蜚声海外,家喻户晓。1983年拍摄续集《少林小子,因两度与同门师妹黄秋燕合作,两人萌发感情,于1986年结婚
- 名人自传未知连载中
- 东旭鹰古国英杰传
- 本作品创作于2003年11月 一个曾经无比强大的东方民族,是唯一将古代文明传承至今的国家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它始终寻求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东方的火焰虽然曾经黯淡,但却从未熄灭 转眼,又是一年,以世界“和平、民主、自由”的保卫者而自居的强国圣罗马、一度以侵略战争几乎将古国毁灭的邻国黑突厥,再次企图扼
- 玄幻小说东旭鹰.QD完本
- 最新章:东旭鹰2016年新作《封神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