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亭旁边有一处长廊,为历代文人雅士题壁留词的地方,是以又被人戏称“名士廊”。这处长廊一面是白壁,另一面对临宽阔的湖面,天蓝水碧,湖天一色。
钟浩见那长廊的题壁上面到有许多名士留题的诗词和对联,杜甫、房玄龄等许多赫赫有名的名人都有在此留题过诗词。
钟浩刚才吟诵的那副对联本就不是自己做得,他其实本来是根本不想留题的,但是自己这徐三哥非得说此联极佳,以后必定是经典,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大明湖的名表,题在此处也是一条扬名的好机会。
钟浩对于文人最爱的扬名实在没什么兴趣,不过架不住自己这徐三哥的劝说,是以他也就厚着脸皮把那副对联题到那墙壁上了。
这历下亭旁的这处题壁长廊经常有文人雅士游湖时偶得佳句来留题,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时常随身带着笔墨的,是以就有机灵的小贩在此出售笔墨。
这些来题壁的文人雅士大都是不差钱的,而且这笔题完诗词后墨汁淋漓的,以这些文人雅士们的斯文作派,自然也不好带走,最后这些小贩再把这笔墨卖出去之后,往往还能时不时的白白回收,倒也算是一条不错的生财之道。
钟浩在一个提着竹篮售卖文房用品的小贩手里卖了一直中号的湖笔,顺便在小贩篮子里的墨盒里蘸饱了墨汁,来到那题壁前面。这题壁上可大都是名家留题,钟浩怕写不好丢人,是以定了定神,这才凝神挥毫,把副对联题了上去。随后又在下面加了个落款,留了个名字!
钟浩刚把这一楹联刚题完,忽然听到旁边一个清朗的声音赞叹道:“好联,好字,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联,当真是巧哉、妙哉,把这大明湖的景致完全概述进去了,实在是妙极啊!”
钟浩和徐峰听到声音,不禁循声回头望去,见一个青衫文士正站在他们两人背后,看着题壁上钟浩刚刚题下的那副对联。
那青衫文士看起来大约三十来岁,白净面皮,不过脸上带些皱纹,颇有沧桑之色,但眉宇间落寞中犹带着些狷狂,看起来像个不甚得意的落拓文人,他手中还持着一个画筒,似乎是来这风景优美的大明湖采风写生的。
钟浩听人家夸奖怎么也要谦虚几句,况且这对联还是自己借来的。当下钟浩忙拱手和那文士见礼道:“兄台过奖了,小弟也是随口而作,当不得兄台夸赞!”
那青衫文士笑道:“阁下不必自谦,阁下这一这联不但用以来描绘这大明湖,就是用来叙说这齐州城的风光,当真是也恰如其分,实在绝妙至极,呵呵,绝对当得此赞誉。”
钟浩有些汗颜的道:“兄台太过奖了,小弟实在惭愧!”钟浩这联毕竟是“借”来的,听人家有这么高的评价,他实在有些尴尬。
那青衫文士听了钟浩的话,自然是以为钟浩是在自谦,当下也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没在继续说这对联的事情,不过他却接着评价钟浩的的这书法道:“阁下这笔行书,飘逸空灵,风华自足,当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在下观之,虽有一些颜柳,但是却自成一体,隐约有开宗立派之像,实在是令人佩服啊。”
钟浩这青衫文士的看自己行书的眼光倒是很厉害,随口一句评价倒是很准确,正中要点。
钟浩所书写的楷书字体,其实是临摹的明末董其昌所创的独家字体。这董其昌的人品虽然颇为受人质疑,但是他的书法上的成就确实是很高的,在后世的评价却的确是非常之高。
董其昌那个时代,正是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董其昌的行书虽然受“赵体”影响,但却并不一味拘囿于“赵体”书法之风,而是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者。
也正是因为此,钟浩对董其昌的字体很是喜欢,后世学习书法之时多有临摹,是以其书风也就自然而来颇有董其昌的楷书字体风格。而这董其昌的字体在此时自然还未出现,因此钟浩虽然明明的临摹的后世别人的字体,但是在大宋这时人们的眼中,却是标新立异、开宗立派的。
当然,对这样的评价,钟浩自然是很是有些汗颜和惭愧的。不过钟浩听那青衫文士随口一句评价,便看着钟浩的书法自成一派,看来他必定也是个书法高手,而且他手中拿着画筒,应该还颇擅丹青之法!
钟浩不由的对眼前这个书画都颇为在行的文人颇感兴趣,有意结交一下,当下他再次拱手见礼道:“小弟青州钟浩,表字文轩,这位是在下好友徐峰,表字子岳,还未请教兄台高姓大名?”
那青衫文士听了钟浩他们两个自报家门,忙也客气的见礼道:“原来是文轩兄和子岳兄当面,失敬失敬,在下沈宽,表字仲厚,南京应天府人士!”
钟浩笑着道:“子畏兄应该年齿长于我们两个,切勿再称呼我们为兄,直呼我们表字便行。”
徐峰刚才在钟浩和这个青衫文士攀谈时,一直没有插言,这时听了那青衫文士的自报家门,听着名字很是熟悉,略一思索终于想起来了,当下忙拱手道:“原来竟是沈先生当面,我们才是真的失敬呢,在下可是久仰沈先生大名了!”
沈宽听了徐峰的话,不由的微笑着道:“子岳客气了,区区贱名不足挂齿,你们也是称呼在下表字便是!”钟浩说他年长,让他直呼自己跟徐峰的表字,沈宽倒是从善如流,老实不客气的这么称呼了。当然,他年纪确实比钟浩和徐峰大着许多,这么称呼倒也没有问题。不过他既然与钟浩和徐峰表字互称,自然也不好被人称作什么先生了。
钟浩一听徐峰似乎认识眼前这个叫沈宽的落拓文士,而且貌似这落拓文士很有名的样子,不由转头看向徐峰,希望他能提点一二,说说看这叫沈宽的到底是什么人物。
徐峰见了钟浩的样子,知道他定然是不认识眼前这个沈宽的,当下替他在旁介绍道:“这位仲厚兄可是以书画双绝名闻大宋的,而且仲厚兄的学问也是名满天下的,仲厚兄精研《春秋》,有很高的造诣,还曾在应天书院授课!”徐峰是知道这沈宽是未曾中进士的,而自己怎么也是进士出身了,是以听了沈宽的客气便不再称呼他沈先生,而是称呼仲厚兄。
沈宽听了徐峰的话,不由的苦笑着着道:“子岳实在是太抬举为兄了!”
钟浩听了徐峰的话,虽然还不是很了解,但知道眼前这个落拓文士怕是颇为有名,当下忙客套道:“久仰仲厚兄大名,今日得见,甚是有幸。”
这题壁长廊不远处又一处四面出厦、飞檐翘角的轩堂。因为此轩西便正对湖面,若值晴空万里,则天蓝蓝,水蓝蓝,湖天一色,莹如碧玉,故名蔚蓝轩。
对于这《春秋》学问的研究,钟浩自然是没什么兴趣,主要是他对这些经文学问之事,实在是不感冒,但是听徐峰介绍道这沈宽书画双绝,钟浩倒是很感兴趣!眼见时日近午,本来钟浩和徐峰便准备去找一处雅致的地方喝酒赏景的,此时不禁有意邀请这沈宽去一起饮酒聊天,当下他很是客气地道:“仲厚兄,咱们在这大明湖上见面也是缘分,咱们去那边的蔚蓝轩把酒畅聊一番,如何?!”
沈宽见钟浩能够随手写就那样恰如其份的绝妙对联,而且其书法竟然自成一体,对他也正很时好奇呢,有意与他结交一番!他自己精于书画,对这书法和丹青之事自然是很感兴趣的。此时听到钟浩的邀请,倒是正合他的心意,当下不由的答应道:“甚好,求之不得!”
………………
这来游览大明湖的文人雅士们很多都自带酒菜的,泛舟游于湖上,约三两好友,把酒言欢;或是携一二佳人,饮酒听曲,倒也很是悠然自得、乐不可言。
当然,自然也有很多游湖的文人雅士没有准备的那么齐全,他们自然也可以去大明湖上的那些酒楼茶肆买到需要的酒菜或是茶饮。
这大明湖作为城中湖,湖面甚广,占了小半个齐州城,那些文人骚客们想要游湖,自然不是一时半会能游览完的。这些游客们累了、饿了,自然对这酒楼茶肆有需求。
因此这大明湖中,很多亭台楼榭中,都有经营作酒楼茶肆的。不过这些酒楼茶肆隐于大明湖的风景之中,倒是丝毫不影响这大明湖的风光。而去那酒楼茶肆中饮酒品茗,倒是也一点都不耽误欣赏的明湖风光!
钟浩很是热情的拉着沈宽去蔚蓝轩中坐定,又拿出银钱,让那摇橹的老汉去找家酒楼帮忙弄副席面,顺便要上一坛好酒。
徐峰见钟浩刚才还是一副不知道这沈宽是谁的表情,但是这会儿却又一副很是热情的模样,不由的很是奇怪。但是徐峰知道自己这位兄弟往往出人意表,难道他对于这沈宽知道一些特别东西,是以对这沈宽特别热情?!
当然,徐峰虽然心中有些好奇,面上却依旧是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来,他对沈宽自然也是一副很热情的样子。
那摇橹老汉对这大明湖熟门熟路,很快给钟浩他们弄来了几样时鲜的下酒菜,还有一坛上好的秋露白酒。
钟浩见这些下酒菜大都是这大明湖中的特产,腌制好的明湖醉蟹,干炸明湖小虾,红焖明湖鲤鱼,新嫩的莲藕薄薄的切片,时鲜的莲子勾芡做羹等等,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那坛酒也是好酒,是齐州有名的名酒——秋露白。
若问大宋此时,在齐州最有名、也是最受欢迎的的酒水是什么?那绝对非秋露白莫属。
这秋露白酒,是最早产自齐州的名酒,后来才风行于大宋的。如今大宋最有名秋露白酒,依旧是产自齐州城东鹿角山下的风白酒坊。
据传是以这秋露水酿造而成。大唐时的《食物本草》一书中还记载了这秋露之水的收集过程。据说是在秋露繁浓时,以一只浅盘放在一处碧草茂盛、丛叶倒垂的劈立崖壁之下,收集草叶上的露水,所得便为秋露。以这秋露之水酿酒,便为秋露白酒!
不过钟浩觉得这秋露白酒是以秋露之水酿造的说法,估计只是个噱头。酿酒需水甚多,以《食物本草》中记载的法子收集露水,怕是所得极其有限。真要以秋露酿酒,那得费多少功夫去收集这秋露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钟浩估计最多也就是以秋露为引子来酿酒就不错了。这秋露白酒是以秋露之水酿造,估计也就是一个宣传营销的噱头,一缸酿酒用得水中加上一碗秋露估计就不错了。
不过不管这秋露白酒,到底是不是真得是以秋露之水酿造,反正这秋露白酒在齐州乃至京东路是非常受欢迎的,尤其实在这些文人士子之中这秋露白酒极是受欢迎。
在文人士子们看来,一听这秋露白之名,便能想象酒之酽白甘香,又合秋露之季节,实在很美。特别是到了秋天之时,这饮秋露白酒着实很合时宜,因此这秋露白酒自是很受齐州乃至京东路士子们的欢迎。当然,在大宋别的地方,这秋露白的名声也是很大的。
当然,这秋露白酒价钱也很是不便宜。不过以钟浩如今的资财,买坛秋露白舍得的。
钟浩刚才给了十两银子让那摇橹老汉去买酒菜,这买酒菜剩下的一两多银子,他很大方赏给那摇橹老汉。
那摇橹老汉很是乐呵的去他的那艘乌篷船上,到一旁去等候钟浩他们去了。
小说推荐
- 宰执北宋
- 一梦回到北宋年间,有一宅子,一袭单薄青衫。小书生运用和古代人间巨大的信息和认知差,步步神算,一路加官进爵 除了赢得满堂喝彩外,更有许多大佬名人被小书生整倒了。直至宰执天下 作者:灰头小宝2所写的《宰执北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灰头小宝2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暗度蓝山
- 执宰大明
- 虽不是两袖清风,但他比清官更有民心,百姓对其无不交口称赞 虽处事温文尔雅,但他比贪官更加奸滑,将对手戏耍于股掌之中 虽从不结党营私,但他比朋党更有底蕴,故交好友遍布满朝文武 他斗权臣、惩贪官、劝课农桑、鼓励工商,游刃有余地周旋于文臣、勋贵和内廷之间,身份超然 他从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干起,步步为营,稳
- 玄幻小说小黑醉酒完本
- 最新章:新书《权驭大明》已经上传啦
- 大宋的人大宋的事
- 结束五代战乱、平定天下的大宋王朝,从一开始便埋下了衰亡的祸根:北方诸国的军事威胁和冲击,迫使王朝内部日渐软弱的退让求和;崇文抑武的国策带来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却无法掩盖国民性格的逐渐堕落定型;王安石等人的锐意变法、进步改革,最终却走向激烈党争、私欲横行 陈桥兵变时的赵匡胤一定没有想到,他身后这个延续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7章
- 宰执天下
- 宰者宰相,执者执政 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群臣避道,礼绝百僚,是为宰相 佐政事,定国策,副署诏令,为宰相之亚,是为执政 因为一场空难,贺方一迈千年,回到了传说中‘积贫积弱’同时又‘富庶远超汉唐’的北宋。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场因贪婪带来的 作者:cuslaa所写的《宰执天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
- 玄幻小说cuslaa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9章 宰制
- 执宰诸天
- 【NEXTIDEA暨2015星创奖征文大赏(玄幻】一个少年,崛起于微末,面对仇恨,爱情,道义时,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我愿为你,堕落成魔,屠戮一生,执宰诸天(本人已有完本书籍《祖仙,273W字《一念飞仙》370W字,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作者:月下独醉所写的《执宰诸天》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
- 玄幻小说月下独醉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零二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 执宰万古
- 苏牧重生少年时,在这宏大的盛世之中,沧海成尘,万族林立,诸神降世,更有不可名状般的存在 一位重生者的崛起,征途之上镇压万敌,言不败、称无敌!执宰这万古 作者:人间滚烫所写的《执宰万古》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人间滚烫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无上土一战
- 宰执汉家
- 汉兴四百年风云际会,扫匈奴于漠北,开丝路于西域,却终难逃倾覆 公元193年,汉帝国前途扑朔迷离。值此危难之际,现代人刘和以刘虞之子刘和的身份重生汉末,在这龙吟虎啸的汉末乱世与群雄涿鹿天地间 这是最精彩的时代,也是最最糟糕的时代,儒家失势,道释昌隆,天子失权,群雄极盛 身为质子的刘和又如何重铸昔日汉帝
- 穿越架空第二废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卷 请假条
-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
- 杨傲穿越醒来,发现成为北宋末年大奸臣杨戬的私生子 小日子过的蛮滋润嘛,要啥有啥,可以躺平了 不过想到还有几年,金兵就要南下 杨傲立马慌了,鼓起勇气对杨戬建议道“老爹,咱家招兵买马,密谋造反吧,不瞒您说,大宋没几年就要亡了,再不动手自保,就完了 噗通 杨戬吓的冲一旁的世叔跪下了 杨傲不满的看向自己的便
- 穿越架空七宝擂茶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结局
- 执笔执剑闯天下
- 一个善良的执笔少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后,一手执笔,一手执剑,快意恩仇,踏上自己特有的修行路,活出自己的精彩 作者:古城第一少所写的《执笔执剑闯天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古城第一少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章 少年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