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贵公子

第二百九十一章 徒儿心里苦啊


    “启禀陛下,根据微臣检查,太子目前状况良好,体温恢复正常,脉搏平稳有力,且伤口明显了愈合的迹象,基本已无大碍,只需静心修养一段时间,便能恢复如初。”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赵太医向朱棣回禀道。
    直到现在,他依旧感觉像是做梦一般,太子爷的状况有多危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连倾尽太医院所有人的力量,都找不出救治的办法,这足以说明一切。
    但是,让陆羽扎了一针,就奇迹般近乎复原了,只能说,他们实在是才疏学浅,毕竟,直到现在,他们都没弄清陆羽救治太子爷的原理,尽管整个过程,他们都看在眼里,依旧如同看天书一般。
    如果陆羽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肯定会呵呵一笑,说到原理,这辈子你们都别想弄明白了。
    青霉素可是1928年才发现的,直到1938年,经过权威医生的共同努力才成功提炼出来,那可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况且,这东西属于西医,隔行如隔山,对你们而言,不明白很正常。
    “如此甚好。”紧绷的心弦骤然松开,朱棣顿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尽管他不怎么看得上自己的大儿子,但经过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愈发能理解朱高炽的所作所为,这是个有大智慧的太子,甚至在某些方面,连他都自愧不如。
    朱高炽脱离生命危险,得知这个结果,几家欢喜几家愁,朱高煦的神色明显不对,脸色阴沉到了极点,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就这样没了,换做是谁,心里都不会痛快。
    他和朱高炽寒暄了几句,无非是保重身体,好好静养,国家大事还等着你还处理之类的话,然后找借口直接转身离开了。
    还在这里做什么,等着看众人向朱高炽道贺,庆祝他大难不死吗?
    刚一出大殿,迎面正好碰见匆匆赶来的朱高燧,显然他也是刚刚得知太子病危的消息。
    瞧见四下无人,朱高燧走到朱高煦的身边,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提前恭喜汉王大人,额,不对,是太子爷了,以后还请多多提携才是。”
    哪曾想,听到这话,朱高煦的神色,并未和朱高燧想象中的那般,出现半点欣喜,反而郁闷到了极点。
    “太子爷?汉王能当好就不错了,说不定哪天就要沦为庶民了。”
    说完这句话,朱高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留下朱高燧站在原地,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
    真是奇了怪,老二不是早就觊觎太子之位许久,现在有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反而不开心,还说出沦为庶民这般让人不知所云的话?
    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没有理会举止怪异的朱高煦,朱高燧接着走进大殿,当看到眼前的一幕,他当即明白了朱高煦闷闷不乐的真正原因,尼玛,不是说朱高炽病危了吗?那他这副生龙活虎,谈笑风生的模样又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是情报有误?
    事已至此,朱高燧脸上堆着僵硬的笑容,向朱高炽表示祝贺。
    当得知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不由得深深看了陆羽一眼,这家伙,还真是二哥的克星啊,二哥不知道多少次栽到他的手里。
    不过这样也好,太子没有死,那么一切都还有机会,倘若真让朱高煦成了太子,那么我可真就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呢。
    ……
    僧录司。
    黑衣宰相姚广孝正端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
    最近一段时间,他感觉身体愈发大不如前了,仔细想想,他今年已经64岁了,不折不扣的老人了。
    想当年,他初与朱棣结识,便直言不讳,要送朱棣一顶白帽子,吓得当时身为燕王的朱棣一身冷汗,而后,在他不屑的努力下,朱棣终于凭借靖难之乱,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而他作为靖难的第一功臣,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退居幕后。
    对于他的选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饶是朱棣,也一脸的困惑,自古以来,造反就是刀口舔血的买卖,成功了荣华富贵,失败了人头落地,如果你去问别人为什么要造反,那人肯定会回答,为了金钱,名利,身份,地位,女.人……
    可姚广孝对于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兴趣。
    唯有姚广孝自己知道,他做的这一切努力,并不是为了这些,只是为了造反。
    简而言之的一句话,为了造反而造反!
    或许正因为这样,随着朱棣坐稳皇位,开始无情地收割着随他一起造反的功臣时,自己才可以幸免于难。
    当然了,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他真的是太老了,老到没有任何威胁的地步了。
    一个垂垂老矣的和尚,杀或不杀,又有什么区别呢?
    亦如曾经的淮阴侯韩信,他有造反的心吗?吕雉清楚,绝对没有,但韩信太年轻,年轻到他有造反的能力,能威胁到大汉的政.权,所以韩信非死不可。
    如果他比朱棣年轻几十岁,恐怕也难逃被屠杀的命运,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皇位,连亲儿子都照杀不误,更逞论他这样的外人呢。
    回顾这一生,姚广孝感觉没有什么遗憾了,常言道人生三不幸,少年得志,中年落魄,晚年入花丛,这三样,他都巧妙地避开了,并未实现了普通人一辈子都实现不了丰功伟业。
    说实话,这辈子他没有白活。
    现在的他,无比珍惜眼前这份安宁的时光,他想在人生路程的最后一小段,尽可能去探索天道,叩问心灵。
    不一会儿,一阵粗重的喘气声从门外传来,只见一名身材壮硕的汉子,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
    “郑和,许久未曾见你,你最近再忙些什么?”姚广孝发问。
    要知道,之前郑和没事就喜欢跑到僧录司向他讨教,但最近半个多月,都没见过这小子的人影,姚广孝微微感到有些诧异。
    “哎,师父,徒儿最近心里苦啊!”
    出人意料的是,听到姚广孝这么问,郑和的脸上当即露出委屈的表情,就像是受了气的小媳妇。
    一屁股坐在姚广孝的面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