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集要

第84章


 
    1月20日,中国外交部再次发表声明,警告南越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对中国的一切军事挑衅和侵略活动。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驻守南海海疆的陆、海、空军和民兵,时刻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1月23日,中央军委、国务院颁发嘉奖令,表彰参加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的全体军民。1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将在西沙永乐群岛自卫反击作战中俘获的49名南越官兵全部遣返。这次战斗的胜利,严重打击了南越当局的扩张主义,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是毛泽东建议的一次人民解放军高级干部的人事变动。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的建议。12月22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对八个大军区司令员实行对调,即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与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与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对调。      
“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     
人民军队进行全面整顿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公正的批判,被撤销了一切领导职务。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议决定邓小平就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并在8日至10日的中共十届二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18日被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代理重病在身的周恩来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25日,他在总参谋部机关团以上干部会上讲话指出:“从1959年林彪主管军队工作起,特别是在他主管的后期,军队被搞得相当乱。现在,好多优良传统丢掉了,军队臃肿不堪。”因此“军队要整顿”,“优良传统要恢复”。“军队的整顿,一个是要提高党性,消除派性;一个是要加强纪律性。”他还强调要安定团结,要落实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 
    6月24日至7月15日,叶剑英与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整顿军队、纠正不正之风,压缩部队定额、调整编制、安排超编干部,加强军事训练,恢复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加强部队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等问题。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军队整顿的任务》的重要讲话,尖锐地指出:军队建设要解决“肿”、“散”、“骄”、“奢”、“情”5个字,领导班子要解决“软”、“懒”、“散”的问题。必须实行精简整编;要选好干部,整顿和健全各级领导班子,建立和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编制体制;要加强政治工作,增强无产阶级党性,批判资产阶级派性,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保持和发扬革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改善武器装备、搞好战备,“把教育训练放在战略问题的一个重要位置上。”叶剑英作了总结讲话,就军队整顿作了具体部署。邓小平、叶剑英的讲话为军队整顿指明了方向。 
    7月19日,中共中央向全国转发了中央军委《关于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和安排超编干部的报告》,以及邓小平和叶剑英的讲话,要求全军: 
    “认真传达学习,贯彻执行”。这次军委扩大会议所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实质上是对林彪所推行的“突出政治”等一套东西的否定。依据这次会议精神,部队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积极行动,为贯彻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做了许多工作。 
    9月7日,中央军委批转总参谋部根据会议精神拟制定的《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的方案》,据此《方案》精简整编后,全军机关、保障部队比例将减少,战斗部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比例将增大;陆军所占比例将减少,海、空军比例将增大,人民解放军的编组状况将有较大改善。从1975年第4季度开始到1976年,各军区、各军(兵)种按新编制进行整编,裁减部队,调整机构,安排超编干部。1976年,全军总人数在上一年基础上减少了13.6%。 
    着手整顿了各级领导班子。整顿中,撤换了一批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严重错误的干部,批评了某些领导班子中的:“软、懒、散”现象,平反了一部分干部的冤假错案。在此基础上重新配备和调整了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的领导班子。 
    进行了关于安定团结的教育。教育中,批判了派性和无政府主义现象,严肃整顿了部队军容风纪。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四十周年,各部队广泛开展了“学红军、忆传统”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军讲大局、讲党性、讲纪律的自觉性。 
    继续清除“突出政治”的影响,开展群众性的练兵活动,成立了以副总参谋长李达为召集人,副总参谋长何正文、总政治部副主任徐立清、总后勤部部长张震和副部长李元参加的总部训练小组,加强了对训练工作的领导。 
    与此同时,总参谋部重新颁布了训练大纲、条令、教材,逐步恢复了正规化训练的秩序,使战略训练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是,邓小平、叶剑英等一系列正确主张和整顿军队的各种措施遭到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强烈反对。他们多次向重病中的毛泽东作歪曲情况的汇报,攻击邓小平搞“右倾翻案”。1975年11月以后,在全党全军错误地开展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976年4月,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使军委扩大会议决定的各项工作和军队整顿的重大措施未能得到贯彻落实。      
“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     
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于1971年9月24日命令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离职反省,交代问题。10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的中央军委办公会议,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7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取消军委办公会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叶剑英、王洪文、邓小平、张春桥、刘伯承、陈锡联、汪东兴、苏振华、徐向前、聂荣臻、粟裕为常务委员。军委常委会在党中央、毛泽东领导下,由叶剑英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976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称: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叶剑英停止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77年3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称: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叶剑英同志恢复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79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办公会议。军委办公会议在军委常委领导下,负责处理军委日常工作。军委办公会议成员是:耿飚、韦国清、杨勇、王平、王尚荣、梁必业、洪学智、萧洪达。军委办公会议由耿飚主持。叶剑英不再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     
人民解放军参加唐山抗震救灾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并波及到天津、北京。这次地震,累计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损失重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灾区人民十分关怀,迅速调动大批人力、物力支援灾区。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陆续出动了10万多人,车辆5000多台,奔赴唐山地区,投入抗震救灾战斗。 
    地震发生后,驻地人民解放军部队置自身遇到的损失于不顾,心系灾区和人民,以无私无畏的精神,迅速投入了抗震救灾活动,驻唐山市郊的某部10连,震后不到7分钟即赶到1公里外的生产大队,抢救遇险群众。空军唐山场站从倒塌的报房中抢出发报机,于地震后2小时向北京发出第一份电报,报告灾情,同时引导在该机场执行任务的一架飞机很快飞往北京,汇报灾情。 
    中共中央作出救灾部署后,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海军、空军、铁道兵、工程兵、装甲兵、基建工程兵、总后勤部的共11个师、4个团、8个营,计10余万人,冒着频繁的余震,迅速奔赴灾区,投入抗震救灾。人民解放6000余人组成的近200个医疗队,克服灾区缺水、断电的重重困难,开设救护所、医疗站,收治和抢救伤病员。参加抢险救灾的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共救出被埋压的群众6万余人,救治伤病员245万余人次,协助地方转运伤员7万余人。 
    空军唐山机场处于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国50多个单位的5000多名工作人员在这里建立了办事机构,3万余名受灾群众拥进机场。场站党委紧急动员,组织汽车每天送水2500余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