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主播

第九十四幕 金殿论策


    咸宜观遇袭的事情在长安城已经传得是沸沸扬扬。
    三品大员温庭筠奏情圣裁,泾州防御使座下归化将佐朱邪翼圣金殿带伤喊冤。
    朝堂之上,唐皇李漼龙颜大怒,戟指愤然,
    “大胆吐蕃!竟欺到我大唐头上来了!在我腹地设立军事据点,无端袭击我长安近郊的皇家产业!是可忍,熟不可忍!朕,朕要推平吐蕃!四相,你们商量一下,谁可为帅?”
    杨收,路岩,曹确,徐商,四位平章大员面面相觑,谁都不敢第一个发言。
    “徐商!兵部归你管,你先说!”
    李漼见没人说话,就开始信口点将。
    徐商不敢怠慢,举起笏板出列答话,“陛下!吐蕃物产贫瘠,却占有高原之利,地形复杂,土地广袤,具有天然的屏障和战略纵深。中原士兵如果在高原不慎受伤,折损率极高。因此不但对其讨伐难度巨大,还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昔高宗之世,大唐财力军力倍于今日,又有猛将薛仁贵为先登,尚且折戟。安史逆乱之后,藩将胡骑,难为我用,国力民生,不复从前。再图高原,着实困难啊!”
    “困难,困难!说白了就是想管朕要钱!路岩,曹确,你们两个兵部侍郎还多拿了一份中书省的俸禄,可不能闲着,军费的问题你们来解决?”
    难得被皇上问到正事儿,把这俩马屁精吓得,一齐出列跪倒。
    路岩以前也曾在户部做侍郎,手里也算有些数据,于是抢先开口:
    “禀陛下!目前我大唐赋税很难足额征收。最基本的田税自建中改制以来,不收取任何形式实物征税,一律折算为银钱。而事实上银钱发行量不足,许多农户根本无法筹得足量银钱被迫卖地或者背井离乡,弃田为猎。这税赋不但难倒了农户,多田多税的制度让富户也颇为不满,想尽办法瞒报偷税。有的表面上将田摊派给交不起税的租户,从而避税,官府总不能逼死那些赤贫穷户。有的则是买通官员,数据作假。这些事情屡禁而不止,故而国库不盈反空,现在着实无力应付远征。”
    “征不上税,征不上税!朕问起的时候年年都是这样的陈词滥调。说要恢复大唐初年的租庸调,你们说无论贫富的等税制度有问题。按照多田多税的两税法,你们又说收不上税。你们这群废物,怎么说都是你们的理!田税收不上来,杂税呢?盐,酒,铁,茶四项税在开元时期可以占到税收三成。现在田税收不上,那杂税应该占比更高才是!”
    “陛下息怒!”,曹确刚才被路岩抢了先,这时候急忙接话,总要说点什么,才能证明他头顶乌纱并非只图俸禄,“人有闲钱,商业才能繁荣。新税法以银钱征税,紧收通货,也影响了商品交易。四项杂税里,酒,铁,茶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百姓手中无钱,消费自然减少。真正比较重要的,只有盐税。可是各地私盐贩盛行,百姓大多愿意去买价廉且可用绸米代偿的私盐。私盐贩子在地方势力极大,自有武装,百姓在他们威逼利诱之下,多半都会主动为他们提供消息以及庇护,清剿难度极大。故而盐杂诸税收入情况,也不理想。”
    啪!李漼被这帮只会哭难,不干实事的官僚气糊涂了,举起装国玺的匣子就砸了下来。
    杨收已经五十来岁了,可是身手倒还算矫健。他抢出朝班,抄笏板去捞印匣。
    玉阶九级,国玺偌大,这砸下来的力气也不容小觑。
    笏板虽然准确的抄住了印匣,但是却也被砸得脱手,与印匣一起砸落在地上。
    印匣是朱崖黄花梨所制,其质甚坚,但也禁不起这样用力去摔。好在被老杨收挡了这么一挡,这“国之根本”才不至于有什么损伤。
    老杨收处变不惊,神态从容得拾起印匣,双手将它捧给慌忙忙追下玉阶的陪侍太监田务澄,然后再拾起自己的笏板,朗声奏报。
    “臣以为,陛下无需如此动怒。三位平章大员所禀之事,句句实情,但却也未必不可收拾。”
    李漼余怒未消,但听杨收的口气,倒是个想出来解决事情的,不妨听他如何说,
    “吐蕃都欺到朕的眼皮子底下,我大唐的官员却无人应战,兵部三大员各个推诿。好,杨卿,你说如何收拾。”
    杨收手捧笏板,挺直胸膛,一副能臣风骨,把江山指点:
    “陛下盛怒,无非有二。一怒吐蕃无礼,二怒税吏无能。
    首先我们先说这第一条。吐蕃今非昔比,实在不值得讨伐。自达磨赞普亡后,吐蕃国已经崩解为许多地方势力。一些战败的小部落在本国不能生存,流蹿他国为匪为寇,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花大力气讨伐吐蕃,还不如立一傀儡,让他们在吐蕃坐大,代我们控制雪域。而对逃入唐境的武装,予以清剿,绝不姑息。
    而对于第二点,路岩,曹确已经分说的比较明了。通货不足造成大量矛盾。自我大唐开元铸币以来,只有乾元时期再次铸币。钱币在民间因为遗失,入葬,自然锈蚀,本身就损耗严重,何况还有许多外国使节觉得我唐币精美,大量卷带回国。据我所知,日本遣唐使就曾携带大量开元通宝出境,在当地作为通货使用。因此通货不足,已经是我大唐积弊。会昌年间,李德裕曾铸私钱,武宗睁一眼闭一眼,也是因为知此顽疾。所以臣以为,不如重开制币,开源治本。
    请君明鉴。”
    这杨收,真是官油子典范,一不哭,二不闹,完全站在唐皇的立场上重新梳理了一遍问题。
    李漼这么一听,火当时就熄了。
    “卿言甚是中肯。那么现在问题就简单多了。
    首先,谁来负责了解吐蕃国内状况,找到值得扶植的当地势力。
    其次,谁来负责清剿渗透入我大唐国境的吐蕃残匪。
    其三,谁来主持铸钱。
    其四,谁来负责清剿私盐交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