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天骄

第二百八十一章 十二将


    十二大将军里,排到第一的毫无疑问是安定侯彭乐。
    这黑厮让他当柱国,他的能力不够,一介猛将却当不了主帅,是彭乐的致命缺点。但换到十二大将军里,就没人能从综合角度再压他一头了。
    论从龙时间,元冠受还是洛阳城里一个中郎将的时候,彭乐就已经看准这位潜龙非是寻常人,纳头便拜当小弟了。嗯,这是官方说法,实际上就是不打不相识。
    论战功资历,从洛阳兵变到西出潼关,岐州大战、河凉争夺战、秦州大战、汉中之战、征讨高平、邙山之战,所有大大小小的战役彭乐都没落下,除了韦孝宽,没人比他的资历更老了。
    第二位,厍狄干,这位沉默寡言的男人,皇帝曾经对年幼的太子元瑀嘱咐道。
    “此鲜卑老公,性遒直,终不负汝。”
    生性低调却抹杀不了他的赫赫战功,十二大将军定有一席之地。
    第三位便是如今的淮北道总管长孙俭了,作为始终走在抗压路上却不叫苦不叫累的汉子,在南线给皇帝分担压力,皇帝是不会忘记你的。
    再者说,长孙俭这个大将军位不仅是给他自己的,也是给长孙家的。
    第四位是石鹫,当年在东益州组建五营的时候,韦孝宽领屯骑营、元冠受自领长水营、羊侃领步兵营、蔡佑领射声营,如今皇帝不会自己封自己,另外三个都成了柱国,轮也轮得到越骑营的营尉石鹫了。
    石鹫若是能力再出众些,能达到独当一面的地步,那按资历算定是能进柱国的。可惜其人虽然战功不少,但始终没什么亮眼的表现,规规矩矩地执行命令打仗,不犯错误也不出彩,所以也只能靠着资历挤进十二大将军里了。
    第五位是刚封了隋侯的杨忠,杨忠结识皇帝很早,但归队的时间比较晚,柱国是轮不上他的。这个大将军位置,一半是自己在伐蜀立下的赫赫战功,一半是皇帝念旧情,直接抬了上去。
    第六是一直以来负责军队训练的淳于诞,练兵官这个职位不声不响地干了这么多年,打仗捞军功始终没轮到他,可西魏如今这般兵强马壮少不了他的功劳,说一句劳苦功高不过分。其人从龙时间也早,岐州之战后投了元冠受,属于最早一批的班底。
    第七是当年大刀营的统领黎叔,跟石鹫、淳于诞一样,能力平庸,资历够硬,名位本为酬功,轮也轮得到他了。
    第八是李穆,第九是权旭,两个亲军出身的将领,属于皇帝最信任的那种人。
    第十是莫折阿倪,嗯,这位是千金买骨的典型代表,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当招牌,昔年扯旗造反的反贼朕都能容忍,并且给予高官厚禄,你们还在等什么?快点投降吧。
    如果说八九十三位可能还有争议,剩下的两位就很难说了,够资格的一大堆,从军功、资历等角度讲,都差不多,所以很难挑。
    “仪式这些礼部先准备着,名单发回去,吏部和兵部武选司一起议一议,拟个名单再报给门下省。”
    “两位爱卿忙去吧,朕就不送了。”
    等韦旭和高徽走了,元冠受伸了个懒腰,从龙椅上坐起来。
    说实话,龙椅或者说龙床,这玩意看着好看,真坐久了并不舒服,它是横着的长方形,不加垫子靠不了腰,加了垫子也没法把脑袋靠在上边,椅背上雕的金龙非常咯脑袋。
    好吧,这玩意本来也不是为了给皇帝靠着舒服的,换而言之,皇帝的所有御用物品都是为了展示威仪,而非出于舒适的角度来设计,里三层外三层的龙袍,以及皇帝的各种戴着就很沉很难受的帽子,都是如此。
    皇帝暂时闲了下来,元冠受今天不想研究地图,不想处理政务,他需要半天的放松时间。
    去哪好呢?
    后宫...咳,现在还没到时候,他不想被臣下们悄悄说白日宣*。
    亲戚家,丈母娘齐国夫人家前天去过了,再数数,他好像也没什么亲戚了,萧凯这个小舅子被他派出去干活了,也寻不来说话。
    太子元瑀和女儿永平公主现在应该正在上课,之所以说是应该,是因为元冠受也不太确定这俩活泼好动的小兔崽子能不能坐得住。
    可如同皇帝也要上班批奏折一样,皇子皇女就是要上课的,元冠受其实知道他们不爱学习宫里请来的大儒们教授的四书五经,但他总不能让儿女去练习怎么砍人脑袋吧。
    为人父母,尤其是学问不够渊博的父母,其中无奈大抵如此。
    元冠受只能抽空带孩子们去长安周边遛遛,再讲讲故事,或是让祖老头给他们上数学课,除此之外也做不了太多了。
    哎,还是去找臣下说说话吧。
    没办法,在上班时间老板无聊了确实只能去把员工找来聊天。
    元冠受选择的目标是中书令苏绰,因为他觉得苏绰是最需要聊天缓解压力的,嗯,他真的全都是为了苏绰好,绝不是自己闲的没事想找人聊天。
    “去,召中书令来沧池,朕在那里等他。”
    几缕秋风拂过未央宫的宫墙,片片金黄的落叶撒满了沧池的湖畔一角,落叶浮在水上,犹如美人对镜贴花黄,意境极美。
    不多时,中书令苏绰便赶了过来,他还以为皇帝有什么急事,可见皇帝温了壶酒,正在湖心亭对着沧池水发呆,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至尊,不知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元冠受其实特别想说无事,就是找你聊聊天,可话不能这么说,于是口风一转,问起了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
    “苏卿是《魏书》的总编撰,不知《魏书》修的如何了?”
    明显是没话找话,修史,尤其是修这种上百年的史,没个十年八年怎么可能修的完,过去的历史每一年每一月发生了什么事都要务求准确,而年代久远的事情又因为记载混乱或战乱导致的缺失问题难以考证,只能史家自己去寻求真相,所耗时间不知几何。
    而且...换言之苏绰这个《魏书》的总编撰,目前其实是不干活的,具体负责分段著史的是魏收、杨炫之、王杰、李神俊、李谐、温子升、赵元这些编撰。
    不过苏绰显然把皇帝想复杂了,他沉吟道:“进度有些缓慢,不过这事急不得,也催不得。臣知晓至尊是要文治武功齐头并进,修《魏书》更是有着继往开来,重新梳理法统,便如光武帝的东汉之于西汉那般的含义,但这是盖棺定论之说,还是要慎重为上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