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但是什么?“”局里根据公寓大楼住户的证词,摹画了两幅神秘女子的面部素描,但不管是哪一幅,都有一部份的住户否定,说是相差太多。也就是说,我们还无法确定她的外貌。不管根据哪一张素描去查案问话,可信度都很低。“绍德将工作笔记阖上,摇摇头表示这条路纵使行得通,误入歧途的可能性也很大。他咽了咽口水,准备开始另外一个话题。
“我从陪同前往担任鉴识工作的同事那儿,知道了那桩新命案的一些细节。除了刚刚提到的,我还听说,这名男子衣服上的口袋曾经被人仔细地搜过,因为男尸被发现时的卧姿,和他刚死去时的姿势并不相同,这可以从地板上血渍的残留位置改变得到证实。而,正因为他刚死去时的姿势会挤压到牛仔裤的口袋,所以一定是有人为了搜死者的身,拿走所有可供辨识身分的证件,才改变了这名男子的卧姿……”即使剑向早就知道,这样的推理对办案经验丰富的刑警而言,可说是轻而易举,但仍然不由得胸口一紧。事实上,以今天的刑事鉴识技术,如此程度的现场分析并不困难,所以当时剑向在移动夏咏昱尸体时,并没有做太多考虑,因为任何掩饰都只是欲盖弥彰,根本不可能瞒过警方冰冷的精密仪器。
“本来组长要来接你出院,也因为这个案子分不开身。我的工作提早完成,所以组长就要我再过来一趟,看看你的情况如何。”剑向貌似冷静地听着绍德的叙述,心脏却不由自主地悸跳。高组长果然为了掩护剑向,设法支开分局里最富奇想、最具巧智的绍德,不让他靠近四○一室半步。
“我的力气差不多都恢复了,医生也说我并没有被病菌感染。”剑向说:“等我下床整理一下个人衣物,就可以办出院手续走人了。”“那太好了,”绍德相当开心,“这几天学长你不在,大家都深感人手不足呢!这么一来,不管是多么怪异的命案,必然能很快地侦破。”剑向漫应着绍德,心里却十分担心组长那边的情况。而绍德尽管对夏咏昱案所知甚少,却不时做出犀利的论断,让剑向不禁冷汗涔涔。
“这名死者身上并没有任何辨识身分的证件,我认为是被凶手拿走了。凶手不希望让人知道被害者的身分,或许是由于他们两人之间的关连性,是秘密的、不可告人的,也就是说,凶手和死者,表面上没有任何关系。
“若从这项猜测出发,让我们回溯到钟思造命案。在钟思造的房里,完全没有他亲友的线索。所以——杀害钟思造的凶手,一定也刻意消去了两人之间的关连性。相同的,凶手和钟思造,一样在表面上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个很让剑向惊讶的推理。没错,以现实的角度来看,钟思造的交友状况是神秘的,也正因为是秘密的,若钟思造家里真的遗留了丝毫关于交友状况的线索,凶手必然会努力设法清除。所以,自然能推到“凶手和钟思造表面上没有任何关系”的结论。
也就是说,钟思造与这具“无名男尸”之间可以没有任何交集,但他们与凶手之间必然有“隐性”的关联。凶手不必是他们两人的亲友,不,应该说——凶手一定不会是他们两人的亲友。
当然,这必须立于“钟思造并非遭鬼谋杀”的前提下。
——但是,这个“符合现实状况”的观点,最后却会变成“吴剑向”完全符合条件。
剑向知道自己无罪,却无力反驳这项推论。
推理小说家为了制造结局的意外性,有时候会设定警察为杀人真凶,不过对阅读经验丰富的读者而言,说不定反而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警察就是凶手。而且,这样的案件在现实中确实也曾经发生过,只是剑向万万没想到自己竟会成为这种设定的最大受害者。
更严重的是,绍德工作之余最大的兴趣是阅读推理小说……他忽然有一种脖子渐渐被勒紧的窒息感。
绍德不知道剑向此时此刻的感受,他很愉快地和照顾剑向的小护士打招呼,在她身边对两名刑警致意的,则是负责诊治剑向伤势的医师。
办好了出院手续,两人并肩走出医院的大门,绍德在院旁停车场将安全帽递给剑向,两人骑上摩托车准备回分局。
“学长,想不想绕到四○一室去看一下?”二十八日夜十时,剑向再度进入夏咏昱的住处。
他从分局离开,情绪久久无法平复。不管高钦福组长多么努力地保护他,都没有办法不暴露有人在昨夜与生前的无名男尸潜入四○一室的事实。虽然高组长成功地曲解了公寓管理员的证词,造成专案小组成员对管理员怀着经常健忘的印象,但同事们亦开始慎重考虑有人偷偷调包监视器录影带的可能性。
况且,鉴识组还由种种血迹检测结果中判断,“凶手”使用过命案现场的浴室,洗去了死者喷溅到身上的血滴。
高组长看见剑向重回四○一室时,他并没有露出不自然的神色。反而是剑向,当他来到在子夜时分仿佛魔境的卧室,完全使不上劲表示自己对新命案的高度关心。看见绍德在现场到处走动,不断与其余正在工作中的同仁交谈,也让他几乎忍不住要战栗起来。
事实上,剑向也不停告诉自己,如此的行为举止非常有可能引起绍德的怀疑,但他所能外显的却变成尴尬的沉默。
眼见鉴识人员在地板上对夏咏昱的血液采样,剑向仅剩下僵直点头的气力。
晚上搜查会议的结论,更令剑向感到压力沉重。散会时高组长有些狼狈的眼神好像是在告诉他:“我能做的,只到此为止了。”其实,高组长一人根本无法独力抵拦小组成员脑力激荡的结果,每当有人提出新的猜测,其他人就会立即跟进,对这些猜测作合理的质疑与修正,并征询高组长的意见。随着结论对真实状况的逼进,剑向到最后竟有一种已被套上手铐的幻觉。
唯一让剑向稍有一线光明之感的,是关于钟思造生前购物的那些统一发票。
绍德说过,钟思造在三月一日前,所购买的东西都是底片和空白带。绍德——以及小组的所有同事,都不像剑向那样,真正握有张织梅的照片。
因此,剑向拥有绝对的优势,能抢在专案小组前头先找到张织梅。他可以根据钟思造生前购物的地点,辅以夏咏昱家中的线索,以对照的方式找出两者的交集,就很有可能找到张织梅。
——只有我能找到张织梅。我必须比别人早。
若是让专案小组先找到张织梅,那么她的处境就会非常危险了。在全世界都不可能相信“厉鬼杀人”的情况下,警方绝对有办法设计出足以将她定罪的解释。也就是说,警方会在突发奇想发现剑向也有极重的嫌疑前,先将张织梅送进牢里。
但是,冷静思考之余,剑向依旧感觉无力异常。张织梅没有犯罪,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信仰。况且,即便真的能护得了张织梅,他反而就会自身难保。
剑向重回夏咏昱的书房,目的即是要设法找到他和夏咏昱相识的蛛丝马迹。
进入空洞阒寂的书房,剑向只听得到自己的脚步声。房里的各类物事一如昨日,剑向也一如昨日先缓步四处探看,就像一部影片被按了暂停键后,隔天又继续播放。
书房中的笔记本非常多,光是堆在桌上的就有十几本,安置于架中的则有三、四十本,但里面的内容大半都是在涂描一些奇怪的图案。这些怪异的图案包括了几何图形、曲线与箭头,好像是一种文字,也好像是一种符箓,每一种图样都画满整张页面,仿佛夏咏昱是在用心地练习描绘它们。
在图案的空白部份,有时会写上一些数字、英文字或句子。然而,剑向的英文程度还算相当不错,他却完全想不透这些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只能确定在字典里是不可能找到zi、ninib或utuk这些单字的。
除了昨夜所发现的〈怪事摘要〉外,夏咏昱的书房里没有其他以中文书写的记录。没有通讯录、没有信件、没有名片……剑向坐在桌前沉思良久,却想不出还有其他的侦查方向。
他打开窗,让闷燥的室内空气逸出书房。冰凉的夜风吹进,让剑向稍微可以面朝微冷的气流平静一下心中的困顿。
如果,能找到一个灵媒,亲自询问夏咏昱就好了——剑向的脑海中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找来一个灵媒,为他进行召魂,他就会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这是夏咏昱临死前的愿望。但是,剑向又该到哪里去找来另外一个灵媒?剑向茫然望着眼前的书柜思索着,他的目光不期然与柜上的《灵媒人格探勘》相遇。他顺手取下这本书随意乱翻,只希望在思考时两手能有点事做。书中前几个章节,谈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灵媒。
——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最著名女灵媒是派波太太(mrs. piper)。一八八四年,她在二十五岁生完第一个小孩后,于某次机会接受通灵师的指引,渐渐发现自己具有灵媒的特质。儿时的她曾因滑雪受伤昏迷,而第一次进入通灵的出神状态时,则看见了与滑雪受伤昏迷时所看见的光波。这种光波后来被认为是灵界召唤的讯息。
——派波太太的人格类型是属于冲动、感情用事的个性。她多愁善感,在日常生活中多以直觉或心血来潮行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