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振兴-直面普京

第35章


  自2001年底以来,俄工业生产增长放缓,一连数月同比仅有略微增长,只是到6月份增速才有所加快。究其原因,首先是天然气、电力、运输费用和人员工资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利润降低;其次,在出口下降的同时,进口增长7%,使本来就缺乏竞争力的民族工业陷入困境,许多行业都在呼吁政府提高关税,或采取其它方式保护本国生产者;再有就是尽管工资大幅提高,但劳动生产率仍然低下。
  此外,上半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18%,大大低于政府预期。这主要是由税法改变所致。从2002年起,俄罗斯取消了对投资的税收优惠,从而影响了投资积极性。专家指出,俄罗斯金融市场不发达,固定资产投资的70%~80%要靠企业自有资金,2002年以来企业利润普遍降低,用于更新设备和扩大再生产的投入自然减少。目前企业设备老化程度已达70%~75%,这一问题不解决,俄罗斯经济就无法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俄罗斯的投资结构也不合理。在投资主要向原材料工业倾斜的情况下,经济不可能有稳定的增长。
  应当说,俄政府近两年来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改善投资环境是一个整体工程,不可能短期内见效。一些原本以为能够刺激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还带来了新问题,如税收改革中最重大的举措之一是将企业所得税从35%下调到24%,结果财政收入大为减少,以致政府不得不动用原本预留做2003年偿还债务用的财政储备,这必然会对2003年的财政状况带来不利影响。另外一些税种的简化或取消也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困难。
  鉴于上述情况俄罗斯的经济学家对本国的经济前景发出悲观的估计,他们担心一场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之中。
  这些经济学家说,俄罗斯的基本宏观经济数据尚好,但最近出现的一些趋势却令人担心。资本复兴机构(Renaissance Capital)资金管理公司研究部主管纳什说,最让人担心的是增长放慢。
  最近一家经济情报机构的研究发现,假设俄罗斯能保持每年35%的增长水平,而欧盟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增长,那么俄罗斯需要100年的时间才能赶上欧盟的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结构性改革,以及对银行系统进行彻底检查,则35%也难以保持。俄罗斯投资银行三方对话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在所难免。该经济学家认为,俄罗斯在重复韩国曾经失败过的经历,体制庞大,垂直型的组织结构,又缺乏强健的银行体系,俄罗斯实行的是亚洲经济模式,遵循的却是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的系统。
  摩根·斯坦利在伦敦跟踪俄罗斯发展情况的经济学家马辛·维什涅夫斯基也认为,工业生产增长放缓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他早就估计到,1998年卢布贬值等因素造成的繁荣该到头了。但现在就算让卢布贬值也对经济增长无济于事,因为生产能力已经满负荷了。说到底,是消费需求和投资促成了经济增长。
  因此不少专业人士认为,普京要继续保持俄罗斯经济的良好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减轻外债压力。俄刚刚走出199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百废待兴。但迫于西方的压力,又不得不加大还债的力度。目前俄还债的基本立场是,自己的外债照还,前苏联的外债力争重组和部分注销。然而这并非一厢情愿就可实行,还需要艰苦的外交谈判。
  二、调整经济结构。普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我们几乎已被排挤出世界科学密集型产品市场,大概只有武器和军事技术除外。他主张要优先推广高新技术,扩大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信息、公共设施、经营、科学和教育系统,特别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以实现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
  三、大力发展能源。目前能源已成为了俄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国家对能源结构、价格、出口关税、税收的全面调整和对能源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是重要的全局性问题。许多改革方案拟议多时,需要尽快拍板。
  四、增加福利,稳定社会。民众对于普京的期望值很高,如果普京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不能解决起码的温饱问题,他也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和选票。因此普京应尽量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实际,走访普通居民家庭,了解人民的疾苦。
  五、重建车臣,消除隐患。车臣经过战乱,已是满目疮痍,遍地废墟,许多居民流离失所。而普京要做的就是召回和安置难民,恢复社会保障和支付退休金,解决住房困难,恢复电力、交通和煤气系统,组织农业、建筑业生产,恢复石油开采,以使车臣人民尽快过上安宁的生活。
  由此可见普京复兴俄罗斯经济的道路还十分漫长。
  /* 54 */
  走向国际,经贸为先(一)
  走向国际,经贸为先(一)     普京在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大谈特谈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这说明,加入世贸组织,已成为俄罗斯最高决策层关注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世贸组织的加入与否,在俄罗斯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反对的人说,俄罗斯的经济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后,不足以应付WTO带来的挑战。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俄罗斯企业中只有10%左右认为自己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90%左右的企业认为自己在国际
  市场缺少有竞争力的产品。还有人分析,目前的俄罗斯生产设备中,有2/3已经过时,而服务业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更要命的是农业停滞不前。专家分析说,即使是企业有与国外同样的先进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也比国外的高,这主要是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地域宽广等造成了运输费用的增加。在俄罗斯产品的成本中,运输费占的比例相当大。
  而赞同的人则认为,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是否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否融入世界经济空间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俄罗斯的市场已经是世界大市场的一部分。俄罗斯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伊万诺夫说,对于俄罗斯来说,形成开放式的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是战略上的惟一选择。它可以为俄罗斯商品出口到国外市场扫清道路,同时使国内的竞争健全化。俄罗斯将借助世贸组织的法规,把世界级水平的一系列现代法规引入俄罗斯法规。
  通过对上述两派意见的比较,普京认为,世贸组织是一种工具。谁善于使用它,谁就会变得更强大。谁不善用或不想使用它、不想学习,宁愿坐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配额和税率的栏杆里面,谁就注定要失败,在战略上绝对要失败。
  2001年和2002年上半年,从俄罗斯国内传出的消息看,赞成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人逐渐占了上风。用普京的话说,加入世贸组织是深思熟虑的。
  2002年初,俄罗斯就其加入世贸组织与有关方面展开谈判。3月14日,俄罗斯政府根据谈判进程,进一步明确了俄罗斯的立场。3月18日,在日内瓦举行了又一轮谈判。4月起开始起草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条件议定书。给人的感觉是,俄罗斯距踏进WTO的大门已经不再遥远。
  俄罗斯从政府到企业、从工人到农民、从城市到乡村,都在加紧改革,以迎接加入WTO后给俄罗斯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挑战。
  在工业上,俄罗斯工商会通过调查提出了启动国家刺激出口工业的机制,政策包括提供国家贷款、鼓励技术进步、由国家订购新产品等。
  进口税率方面,俄罗斯参加日内瓦谈判的代表团已经提出在加入WTO后,俄罗斯的进口税率仍将保持现有水平。而且,多数商品在三至十年的过渡期中,进口税率的降低不超过5%。
  服务领域,金融、会计、运输、医疗和通信等行业也正在苦练内功,抢占地盘。
  农业方面,俄罗斯农业部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提出了为本国农业提供资助的财政支出数字。
  人才方面,普京提出要培育有相应水平的干部。每个世贸组织成员国都有数千人从事贸易协调工作和解决争端。而在俄罗斯国家机关研究这个问题的只有几十个公务员。普京要求国家部门加快培养掌握WTO知识的人才。
  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看,从俄罗斯的行动上看,俄罗斯成为WTO中的一员已为时不远。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表示,俄罗斯可以在2003年底加入世贸组织,不过俄国还需要努力推动主要经济改革,以取得成为会员的资格。
  他说,世贸组织需要俄罗斯的程度就同俄国需要世贸组织一样。缺少俄罗斯的参与,世贸组织就不完整。他表示,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世贸更需要俄罗斯成为会员,否则世贸组织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性贸易组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