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抽剑

第 01 章 坐壁论道


1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2
    20世纪是一个军事人才辈出的百年。在这个乱世中,各方豪杰争雄,彼此互不相让,他们驰骋在亚、欧、非三大洲,纷纷建立丰功伟绩。其中,在海军将领中,有十个人最为杰出;而在陆军将领中,有四十人的成就尤为令人侧目。
    隆美尔,震欧烁非,获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誉;蒙哥马利,击败隆美尔之人,被称为“沙漠之鼠”;林彪,被蒋介石称为“战争魔鬼”;粟裕,被誉为“常胜将军”;图哈切夫斯基这个鸟儿人在俄国鬼子的内战中,战功赫赫,获得了“红色拿破仑”的称号。
    3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洗涮,苏联这个鸟儿国滚出了不少非常奸诈的军事将领,比如瓦杜丁、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等鸟儿人;但是,有一个名字是他们永远不愿提起的,因为这个名字已经在他们心中形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
    每当想起这个名字,他们就全身战栗,心头的恐惧之情久久不能自已,因为这个人太可怕了,他的军事才能之高,几乎难以想象,宛若蝼蚁无法想象泰山之高一样。
    这个人就是在卌大陆军名将中,位列第三的德国元帅弗里茨•冯•曼斯坦因。
    4
    这首词的作者更是百是罕见的军事奇才。此人在卌大陆军名将中,位列次席。他就是靠一支笔杆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曾将这首词送给一个人。这个人在卌大陆军名将中,位列榜首,更是一个亘古罕见,睥睨寰宇,无人堪与争雄的超一流军事奇才。
    此人姓洪名清,字甲午,河北保定人,祖籍福建南安。
    5
    烈风横扫,空中弥漫着火辣气息。
    烈日照耀大地,射下万点火星,仿佛要烧焦世间的一切。
    烈日之下,一切都充满了火性,浓烈的火药味充斥着这个本来就不平静的世界。
    6
    拉斯滕堡“狼穴”。
    希特勒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吼声:“把俄国从地图上抹掉!”
    莫斯科城下,“台风”被阻,在20天的激战中,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损失惨重。自11月6日到12月5日,德军损失官兵15.5万人、坦克777辆、火炮和迫击炮数百门,很多飞机被击落或在机场上被击毁。
    德军已经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的塔尖了,但永远也打不到莫斯科了。
    这样,“台风”以失败告终。
    自“巴巴罗萨”开始,到“台风”止息,德军伤亡总数高达1167835人,病员尚不包括在内。如此巨大的损失,德军的后备兵员根本不足以弥补。
    这样,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失掉了战略主动权。
    然而,凭借着排名第三的军事奇才的力挽狂澜,德国重新夺回了战略主动权。
    在1942年的克里米亚会战中,曼斯坦因在亚速海滨的刻赤半岛,击退了苏联鬼子以“斯大林”命名的攻势,仅俘虏就抓获了近50万。
    5月15日,曼斯坦因以伤亡7500人的代价,俘虏苏联鬼子17万人,击毁坦克250辆、飞机300余架;7月14日,德军损失2万人后,俘虏苏联丘八9万人,缴获火炮400余门;而在整个会战中,德军仅拥有不过6个师的兵力。
    7
    7月17日,德国第6集团军在保卢斯装甲兵上将的率领下,推进到了顿河大河湾。这个集团军下辖14个师,约27万人,拥有3000门大炮和迫击炮以及500辆坦克,支援他们的空军是第4航空队(共有1200架飞机)。
    这样,德军对斯大林格勒形成了泰山压卵之势,欲夺取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进而切断苏联丘八的石油和粮食补给线。
    当此之时,有一人向希特勒建议:杀一个回马枪,暂缓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而集中所有力量,再度进攻莫斯科。
    此人为希特勒设计了一份近乎完美的详细的作战计划,但是,希特勒刚愎自用,大讲所谓的战争经济学,根本未听取此人意见。
    若希特勒按照此人的作战计划进攻莫斯科,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就要重新书写了。若非希特勒的刚愎自用,德军就可一举逼降苏联,然后横扫北亚,与日本会师东亚,进而集中全力,携手击溃英美。如此,美国虽有巨大的战争潜力,但未等其战争潜力发挥出来,它就被德、日击败了。
    此人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前,曾充分考虑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后勤补给等诸多方面的利害得失:
    第一,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是它的政治中心,一旦攻下,即使未能摧毁苏联鬼子的抵抗意志,也可使之受到巨大瓦解,因此可使苏联尽快投降。
    苏联既降,其他地方不战已属德国,斯大林格勒当然也就不攻而拔了,然后德国可以依照维希这个葫芦,再画一个瓢,在苏联建立傀儡政权,利用苏联的资源击败英美等国;
    第二,如今莫斯科尚未攻下,再进攻斯大林格勒,必然使本已拮据的兵力变得更加分散,从而使被牵制在莫斯科一线的兵员,欲攻克“鬼都”莫斯科变得更加困难,而只要莫斯科未拔,苏联鬼子就不会放弃抵抗;
    第三,现下,德军陷于多方作战的困境,这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若不尽快逼降苏联,必然会使德国如日本那样陷入持久战的泥潭,如此就会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更甚,可能造成其崩溃。正如孙武所说:“兵贵胜,不贵久……久战而利国者,未之睹也。”
    第四,攻打莫斯科比攻打斯大林格勒利于后勤的保障,毕竟,供给斯大林格勒的路程要比到莫斯科长一些;
    ……
    然则,可悲的是,希特勒未纳良言,致使拥有巨大战略纵深的苏联得以借助喘息之机,重整旗鼓。在未攻下莫斯科的情况下,进攻斯大林格勒,此可谓是德国犯下的第四个致命的失误:
    第一个致命失误是,敦克尔刻战役时对英法联军手下留情,致使它们撤回了30多万有生力量;
    第二个致命失误是,对美宣战;
    第三个致命失误是,未灭英国,而攻苏联,结果陷于两线作战困境,重蹈一战覆辙。
    8
    随着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重兵压境,在斯大林格勒发生的这场史无前例的大会战中,出现了人类战争史上极为有趣的一件事:交战双方的高级参谋皆非本国人,同时出自第三国——中国。
    苏联方面指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将领,乃是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其高级参谋乃斯大林那个混蛋钦点之人,此人在卌大陆军名将中,名列第十二位,即中国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三的林彪。
    9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小鬼子狂妄之极,宣称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同时振奋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中共统帅部令林彪率领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八路军最终取得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八年抗战中,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对日大捷。此一役,八路军胜得非常漂亮,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覆灭,1000多人全被干掉了。
    八路军在打扫战场时,曾捉到几名受伤的日军,但这几人虽然被俘,依然不服不忿,骂骂咧咧,十分猖狂,结果被愤怒的群众打死了。
    10
    战斗结束后,收缴战利品。
    林彪得了一件军大衣和一匹战马。
    此马是关外良种,名唤“千里雪”,周身没有一根杂毛,一眼望去,如同一道白色的闪电,发光耀眼,夺人二目。
    “小鬼子的衣服真不错!”林彪提起一件军大衣赞道,“你看,这大衣多气派!”
    说着,林彪披上大衣,飞身上马,绕着众人旋走,颇为自得。
    11
    阎锡山治下一哨所。
    “好枪法,刘营长端的好枪法!”
    这刘营长二十二岁年纪,长得甚为清秀,不像军人,倒与文弱书生有几分想像,只是言谈间方现出军人的粗鲁、豪爽。刘营长虽然年轻,但已任营长之职,只因枪法缘故。
    斯日,正在巡哨,忽然苍鸦掠空,刘营长听着心烦,头未抬,甩手即是一枪,苍鸦应枪落地,旁边士卒见此齐声喝彩。
    刘营长兴起,向远处扫视一眼,骂道:“日他奶奶的,小日本儿太猖狂了,你们看,那马上之人,好像是一个日本军官。老子一看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就来气,看我一枪把他放倒。”
    众人听此都吐舌头,心道:“如此远的距离,要击中目标,恐怕不太可能。”
    刘营长这小子枪法确实不错,虽然隔着四五百米,但见他绰起步枪,身体微蹲,手指一动,一颗子弹钻入了林彪的后背。
    12
    毛泽东十分关心林彪的伤势,亲自给斯大林发电报,要求林彪到莫斯科养伤;同时,也隐含让林彪在将来的苏德战争中,助斯大林一臂之力之意。
    斯大林当然知道毛泽东这层意思,见到林彪后,曾对身边的人抱怨道:“毛泽东,你也太瞧不起我苏联将帅了,竟然给我派个孩子来?”
    毛泽东知道斯大林一贯以貌取人,发专电道:“林彪年纪虽轻,却是我国军事将领中的不可多得的人才。平型关一战,日军总参谋板垣征四郎为之动容。有朝一日,在战场上,他一定会令你刮目相看的。”
    毛泽东虽如是说,但斯大林依然不相信平型关大捷乃是林彪指挥的。
    终于,苏德战争爆发后,林彪令斯大林及苏联鬼子的众多将帅尽皆大跌眼镜,就连朱可夫、铁木辛哥等人,都对林彪佩服得五体投地。
    每次战斗,斯大林分配给林彪的部队,总是人数最少、装备最差、战斗力最低的,但林彪取得的胜利却总是最大的。
    13
    克里姆林宫宴会厅。
    杯盘交错,笑语欢声。
    自德国攻打苏联以来,苏联鬼子一路溃退,士气低落,国内失败主义泛滥,但如今形势已大为改观。
    日前,苏联丘八在林彪的一手指挥下,力挫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取得了叶利尼亚大捷,一举围歼德军5万之众。
    这是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联鬼子取得的首次胜利。
    14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伊始,斯大林亲自出面,要求林彪辅助罗科索夫斯基,担负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重任。斯大林本欲令林彪全权负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但想及,林彪作为一外国人,不便直接指挥战斗,这才令他作为罗科索夫斯基的参谋,以辅助罗氏。
    罗科索夫斯基,全名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时年四十六岁,颇具军事才能,在卌大陆军名将中,名列第十七位,是个防御战的行家里手。
    15
    苏联鬼子指挥部中。
    “保卢斯果然名不虚传,不愧为希特勒的‘十三太保’之一。”林彪读完苏联鬼子这些日子的损失汇总报告,心中暗自赞叹。
    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仅半个月,德军以27万之众,对战苏联鬼子35万之众,并吃掉了其中的20万人,使苏联鬼子损失将近六成。
    林彪看完保卢斯的简历,心道:“我刚到斯大林格勒,一定得露一手,让罗科索夫斯基见识一下我林某的手段。”
    16
    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部中。
    保卢斯装甲兵上将手持战事报告,震惊不已。其参谋总长施密特读罢报告,也吃惊非小。
    德军共损失6000人,其中4000人伤亡,2000人被俘,Ⅲ、Ⅳ坦克共损失37辆,其中13辆中了埋伏,竟然成了俘虏;另外,轻重机枪共损失200余挺,火炮损失70多门,包括6辆“野蜂”式自行榴弹炮。
    对于一个拥有数十万人的集团军来说,这些损失无关痛痒,但是,令保卢斯和施密特感到震惊的是,俄国鬼子的精妙作战方案和高明的防御手段。这是以前不曾遇到的。
    保卢斯、施密特二人惊异良久,但旁边一人——一个中国人——气定神闲,面上毫无表情。此人身旁有一张桌,桌上有一副围棋。此人一边品茗,一边自博自弈,对身边的事置若罔闻,好像根本没放在心上。
    此人名叫洪清,将逾不惑之年,时年四十八岁,但任谁一看,即知他精力充沛,腹中包含无限玄机,深藏若虚,不可小觑。
    洪清,身高180公分,目光深邃,面色平静,眉宇间流露出淡淡的忧郁之情,乃是受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影响所致。
    此人喜怒无色,好像即便天塌下来,他也不会动容,旁人根本无法察觉其内心情感;但是,其冷峻中隐含的无限锋芒令任何人看一眼即终生难忘。
    洪清右肩头蹲有一只苍鹰,这苍鹰重达五十斤,但他恍若未觉。这苍鹰,通体羽毛乌黑发亮,两只鹰眼寒光逼人,盯着四周围,不住转动,一俟有不利于主人的举动,立刻对敌人发动攻击。
    此鹰极为凶猛,同时又极具灵性,跟随主人左右已有二十余年,与主人风雨一路,曾多次共历患难,结下了深厚情谊,与主人堪称生死之交。
    在洪清心中,他一生只有两个真正的朋友,一个是名叫李勐的人,另一个就是这头苍鹰。
    洪清乃保卢斯的真正高级总参谋。他曾多次向希特勒提供建议,由于多种原因,许多建议未被采纳,但希特勒对他仍十分敬重。
    另外,洪清对纳粹德国的重新崛起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曾为纳粹经济的发展提供巨额资金,并亲自主管德国经济,使德国失业人口直线下降,纳粹统治空前稳固。
    保卢斯出发前,希特勒曾亲自出面,要求他担任保卢斯的高级参谋,但他建议希特勒:让德国人担任名义上的总参谋。一方面,可以服众;另一方面,洪清也不想暴露身份。
    希特勒纳言,这样,第6集团军名义上的总参谋是施密特,而洪清是真正的总参谋。
    施密特也是一个人才,但他自知无法望洪清之项背,而且,保卢斯也出身参谋,长于筹划计算,所以,他虽担任第6集团军总参谋之职,但对于洪清与保卢斯制定的作战计划,一向很少参与意见。
    保卢斯深知洪清性格,将战争结果报告递过,并不言语。洪清接过报告,扫视一眼,将之递回。只一眼,即读毕报告,记于心上,倒背可就。
    洪清面色平静,问道:“苏军,何人指挥?”
    洪清虽然是中国人,但他掌握了欧洲各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等尽皆不再话下,其熟练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所以,他与保卢斯交流根本不需要翻译人员。
    保卢斯说道:“共产党,中国人,林彪。”
    洪清面无表情,冷冷道:“杀!”
    他说得是汉语,虽只一字,但他所发无形杀气,即便旁人不懂汉语,亦会感到它的欺魂凌魄之势。
    保卢斯知道洪清要制定作战计划,所以不再言语。洪清取过纸笔,几分钟后,一份德文版作战计划已拟就。
    洪清将之递给保卢斯,保卢斯读毕,赞叹不已,心道:“有此奇才助我,实是我德意志帝国之幸!”
    此作战计划中,有一围敌方案,保卢斯不明其理,但只觉其奥妙无穷、神鬼莫测,实非人力可就。
    洪清见保卢斯看完作战计划,说道:“注意,有奸细!”
    17
    保卢斯司令部中。
    赖尔特,保卢斯的副参谋,说道:“此事蹊跷,我军失利,我怀疑军部内出了奸细。”
    说着,赖尔特看了保卢斯一眼,但并未从他面上发现任何表情。
    保卢斯说道:“说下去。”
    赖尔特说道:“我仔细分析了战事经过,发现俄国人针对我们的每个作战细节都做出了详细而有效的兵力配属,这说明他们对我军的作战计划所知甚详。”
    保卢斯说道:“你认为有人泄露了作战计划?”
    赖尔特说道:“正是!我怀疑这个人就是洪清。”
    保卢斯说道:“理由?”
    赖尔特说道:“现在,世界大战分东、西两个战线:西线,我们与俄国人的战争;东线,日本与中国的战争。我帝国与日本已成盟友,而俄国与中国也是盟友关系;去年12月9日,中国已正式向我们宣战,也就是说,我帝国与中国已是交战的敌对国,虽然两国还未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洪清,中国人,其国家与我帝国乃交战双方。他,完全可能是混入我军内部的奸细。”
    保卢斯说道:“不错!的确有奸细,但不是洪清,另有其人。”
    赖尔特说道:“是谁?”
    “是他!”保卢斯指着屋门说道。
    赖尔特转身,并没有人,他发现情况有异,暗道“不好”。但,刚要转回身,一颗子弹一飞入了他的后脑。
    保卢斯指着赖尔特的尸体,说道:“奸细就是你,帝国的败类!”
    作战计划乃军队的绝密情报,若泄露,必为高层人士所为。保卢斯,是人才,非庸才,卌大陆军名将中,名列第三十六位,其才能虽远不及洪清,但也是不容小视的。他已怀疑内部出了奸细,只是不甚确信,待听到洪清的告诫,他已可确信内部的确出了奸细。
    对于洪清,保卢斯拥有的情感并不是钦佩,而是发自内心的狂热崇拜,在他看来,洪清的结论绝不会有丝毫差错,其所说命题绝对正确。在他心中,洪清已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军神。
    若有人告诉他,施密特是奸细,他可能相信;但,若有人对他说,洪清是奸细,即便有人用枪口对准他的太阳穴,他也不会相信的。
    根据种种迹象判断,他已将嫌疑落到了赖尔特身上,只是还不甚确信,待得赖尔特说洪清是奸细,想借他之刀,铲除洪清,他已能肯定:赖尔特已被俄国人收买。
    18
    平型关一役,震惊中外,洪清亲眼见之,但他未觉林彪的作战策略如何过人。以他的标准衡量,此一役只称差强人意。
    八路军以三倍于敌之兵力,并占据有利地形,然后伏击日军;日军当时毫无防范,最后双方白刃相搏,日军装备优势尽失;此部日军并非主力作战部队,而是后勤保障部队;
    然而,最后双方阵亡人数比为1︰1。日军几乎全部战死,而八路军伤者甚众,若计算双方的伤亡比,至少为2︰1。
    洪清深谙用兵之道,深知士卒生命的宝贵,他最欣赏“医仙”孙思邈的一句话:“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深知,战争双方有生力量的对比,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敦刻尔克战役时,德军就因为放走了英、法等国30多万有生力量,致使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调集了充足兵力,以泰山挤卵之势压垮了隆美尔的“大西洋防线”。
    洪清的作战方针是,以己之最小伤亡,致敌之最大伤亡。他追求的是,首先保存自己,其次消灭敌人;并非先消灭敌人,再保存自己。当然,这并非贪生怕死之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古枯。”此理洪清当然知道,士卒的勇敢与不怕牺牲,是应提倡的,但他不赞同八路军那种不要命的勇敢精神,因为此种号召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而有些伤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八路军战士从不戴头盔,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怕死的表现,殊不知,这种愚勇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欲全歼灭敌人,但不惜一切代价,最后只能两败俱伤。此法,洪清坚决反对。
    与别人相比,林彪可称军事奇才;但与洪清相比,他只算军事人才。比喻而言,洪清若是孔明,林彪只能算是张昭。在卌大陆军名将中,洪清位列榜首,林彪排名第十二。
    斯大林曾说:“林彪,抵得上三个军;但,论洪清,须在‘军’前加‘集团’,‘军’后加‘群’。”
    由此,林、洪二人军事才能的差距可见一斑。
    19
    德军阵地中。
    数日前的怒气终于得出。
    保卢斯、施密特二人,神色悠闲,泰然自得。二人与洪清围着战利品绕了几圈,比较满意。
    “俄国的T—34坦克装甲蛮厚的,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借鉴。”施密特指着俘获的30多辆苏联坦克说道。
    保卢斯深谙装甲之道,说道:“坦克装甲固然重要,但机动性其实是最重要的。若为了增强防护能力,而一味加大装甲厚度,必然极大增加坦克重量,从而使坦克的速度优势大打折扣。”
    洪清不完全同意保卢斯的观点,但他并未说话。
    施密特点头,说道:“不错!”
    说着,施密特转向洪清,说道:“此次获捷,全仗洪先生筹划。这林彪,究竟是何许人也?”
    洪清说道:“回指挥部。”
    三人回到司令部,洪清取出七页纸张。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布满德文。
    洪清不知道林彪与罗科索夫斯基在一起,所以未将苏联鬼子作战策略加以重视,故未能提醒保卢斯,致使德军数日前受挫。洪清若知林彪在前线,即便苏联鬼子的作战策略再诡秘莫测,他也能一眼将之看穿,并抓住其破绽,给予来犯苏联鬼子以毁灭性打击。
    这简历,其实只“历”不“简”,内容十分详实,乃洪清连夜写就。洪清将纸张递给保卢斯,待二人看完,说道:“林彪,不可小觑!”
    20
    罗科索夫斯基司令部中。
    林彪接过战争结果报告,读毕,脸色大变,跌进椅子,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绝不可能!一字长蛇阵?……一字长蛇阵?难道德军中竟有如此人才?”
    罗科索夫斯基不解,心道:“林彪怎会如此惊异?”
    罗科索夫斯基问道:“发生了何事?”
    罗科索夫斯基看完报告后,只是对战事结果感到震惊,对德军作战策略钦佩不已,因为他不懂中国阵法,所以,德军虽然用了“一字长蛇阵”,他并不感到十分震惊。
    林彪心中大惑:“难道中国的用阵之法,在东方失传,而在西方却得以传承?”
    转念又想:“不可能!即便传到西方,德军中也不可能有如此人才,将它运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德军的作战策略制定者,究竟是何许人也?”
    林彪苦思,不得其果。
    林彪虽不懂“一字长蛇阵”的兵力部署、人员调度之法,但识得它,知道其精妙无俦,威力极大,所以,当想及“一字长蛇阵”时,不由得神色遽变。
    契卡(KGB)特务人员早已将德方指战人员调查清楚,林彪知道,如此精妙莫测的作战方案,决非保卢斯、施密特二人所能制就,问道:
    “德军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是何人?是否已调查清楚?”
    洪清知道迟早要与林彪正面交手,所以未特意隐藏身份。
    此时,一谍报人员说道:“此人是谁尚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人也是一个中国人。”
    林彪听此,若有所悟,心道:“难道是他?若是他,那苏德战场上,我林某便无立身之地了。”
    21
    林彪听到“中国人”三字时,脑中即飞速搜索黄埔军校学员名单。从第一期起,一直向后搜,但每个人都排除了。黄埔军校的各期毕业生,若还活着,或者站在共产党方面,或者站在国民党方面,都应在国内,而且黄埔学员中,像杜聿明、黄维、胡宗南等人,他们根本无此本领。
    “放眼当世,能制定如此策略的恐怕只有一人,那就是毛主席,但他明明在国内,另外他也绝不会与德国站在同一立场之上。”
    猛然间,他又想起了一人。此人是黄埔学员,但未在其中挂名。林彪若早想到此人,昨夜苏德交锋,他绝不会建议罗科索夫斯基派兵追击德军。
    林彪虽识得“一字长蛇阵”,但还有一阵他未识。昨夜一战,洪清双阵齐施,还布了“二龙出水阵”,德军攻势之妙,实非常理可度。
    22
    是夜。
    冷月无声。
    凌晨三点时,林彪与罗科索夫斯基忽然接到报告:德军3000兵众,轻装来袭。
    林彪听此大喜,心道:“想偷营劫寨?太俗了!此法我们的古人几乎已用得厌烦了,而你们德国人时至今日,尚用此古老的作战方针,实在可笑!3000人,一块不小的肥肉,到嘴了,怎能不吃?”
    林彪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德军轻装来袭,未携重武器,我方正好以重装甲,将之一举歼灭。”
    罗科索夫斯基应道:“正是!我以重装甲围之,必可将之围歼。”
    罗科索夫斯基召来心腹爱将伏奇斯夫上校,命他率领5000俄国鬼子,集合70辆坦克,其中包括20辆T—34坦克,给德军以迎头痛击。
    俄国鬼子来势汹汹,德军眼见形势不妙,一触即走。
    这伏奇斯夫,二十七八岁,担任上校之职,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之时。此人平素狂傲自负,刚愎自用,但因为作战勇猛,深得罗科索夫斯基赏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使罗科索夫斯基对伏奇斯夫很好,那就是,伏奇斯夫的姐姐乃是罗科索夫斯基的姘头。
    伏奇斯夫心道:“德国鬼子,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我马上送你们去见腓特烈大帝。”
    他一边做着清秋大梦,一边催动俄国鬼子猛追。眼见就要将德军合围,蓦地,一阵风过,四周陡然弥漫其浓浓的雾气;又因为是在深夜,此时,四五米外的物事根本无法看见。德军就这样消失了。
    伏奇斯夫暗道“不好”,刚才情况还不是很糟,借着炮火之光,尚可发现敌人的踪影,但现在,浓雾弥漫,敌人仿佛凭空升华了一般,再无丝毫踪影。
    猛然间,四周炮声大作,伏奇斯夫暗暗叫苦。原来,他被德军反包围了。看着身边的俄国鬼子一个个倒下,而自己却不知道敌人身在何方,伏奇斯夫彻底慌了,仿佛三魂七魄大半离体了。
    主帅一傻bī,俄国鬼子更傻bī了,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23
    苏联鬼子指挥部中。
    林彪见伏奇斯夫上校追击德军时,德军溃而不乱,明知德军在施用诱敌之计,但他并未建议罗科索夫斯基撤回追敌之军。
    林彪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马上增派8000兵众,自左右两翼包抄前进。”
    罗科索夫斯基听此,不悦,说道:“林彪同志,这分明德军的诱敌之计。你看,德军退撤,但其后方队形毫无溃乱迹象。我若再增兵,中敌之计,岂不损失更大?”
    言罢,罗科索夫斯基转向传令官,说道:“马上传令伏奇斯夫上校回撤。”
    林彪急忙拦阻,说道:“且慢。此乃德军诱敌之计,我当然知道,但兵家讲究因势利导,据形制敌。德军施计,我正可将计就计。”
    罗科索夫斯基说道:“此言有理,但我们将如何将计就计?”
    林彪不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德军诱我,必欲围而歼之。现在我方增派人众,分两路包抄,到时内外相应,战果就不是方才的三千之敌了,而是七千甚至上万。”
    罗科索夫斯基听此大喜,心道:“林彪的确见识不凡。将计就计,的确是一制敌良策。”
    于是,8000名后续苏联鬼子,外加100辆坦克,其中包括30辆T—34坦克,随后包抄而至。
    24
    林彪所思所想尽在洪清预料之中。他知道,即便林彪发现德军施用诱敌之计,也不会撤回先头追击部队的。
    此时,洪清布下了一座奥妙无方的“一字长蛇阵”,静待俄国鬼子自投罗网。事实上,这座“长蛇”中还包含了“二龙”,“一字长蛇阵”内套“二龙出水阵”,更加变幻莫测。
    刻下,德军已变成了一个无底洞,好似围棋中的拐羊头,又宛若茫茫大海中的一个漩涡,无论来多少俄国鬼子,它都会将之吞没的。
    后续俄国鬼子闯入阵中,立时陷入了与伏奇斯夫相同的境况。四周浓雾弥漫,根本不知敌人身在何方,而敌人又好像无处不在,因为到处是不知来自何方的冷枪冷弹。
    这部俄国鬼子也陷入了混乱状态,无法组织有效抵抗。
    25
    T—34中型坦克于1941年开始批量生产。它的最大时速为50公里,最初重28.5吨,装有一门76.2毫米火炮又2挺机枪;两年后,重量增至32吨,火炮口径为85毫米。
    隆美尔,战术奇才,极富创新意识。北非战场上,当他发现德军的反坦克炮威力不够,根本无法有效对付英军坦克时,竟然突发奇想,将88毫米高射炮放平,用于对付坦克;从此令英军毛骨悚然,闻风丧胆。
    一名英军坦克手被俘后,要求见一见击毁他的坦克的火炮。当他发现是88毫米高射炮后,气愤地说:“这不公平,你们竟然用对付飞机的东西来对付坦克,真是太不公平了!”而德国人为此还连连道歉。
    但是,在北非战场上威震敌胆的88毫米高射炮对T—34根本不起作用,甚至连德军的150毫米口径榴弹炮也拿T—34无可奈何。
    T—34中型坦克被公认为是战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只有德国的“虎”式能与之媲美。
    T—34不但大角度倾斜装甲,防护力极强,而且机动性也是世界一流的,端的极难对付,只有“虎”式能挫其锋芒。
    T—34曾让德国人吃尽了苦头,而“虎”式也让俄国鬼子叫苦不迭,因为T—34不是“虎”式的敌手。
    为了对付“虎”式,俄国鬼子开发了一种更为凶悍的坦克。这种坦克以俄国鬼子的“鬼头”斯大林的名字(JosephStalin)命名,即JS—1.
    它由科京(Kotin)领导的苏联重型坦克设计局(SKB—2)负责研制,行动代号“237工程”。1943年秋,JS—1投入量产,并于年底出厂67辆。由于使用85毫米火炮,这款坦克又被称为JS—85。
    次年1月,随着装备122毫米火炮的JS—2问世,所有67辆JS—1都回厂更换了主炮。这样,威力骇人的JS—2型坦克诞生了。
    作为重型坦克,JS—2无论是火力,还是防护力,都比它的前辈KV系列强很多。其122毫米口径的D—25T加农炮(原型为A19)具有惊人的威力,可以在1500米距离上彻底击穿“虎”式的正面装甲。
    26
    此时,德国的“虎”式尚未生产出来,没有压制T—34的有效坦克,Ⅲ、Ⅳ与T—34相比,根本不堪一击。
    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德国陆军的装备根本不是苏联鬼子的敌手,德军的坦克也根本不是T—34、KV系列的对手。德军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最应该归功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作战策略。
    直到此时,斯大林格勒会战已然开始,德国依然没有生产出压制T—34的坦克;但是,洪清早已有了对付T—34的武器,甚至他的武器也适用于对付将来的JS—2。
    洪清对T—34的评价极高,对它颇有研究,早在德国闪击法国时,他就在考虑对付T—34的办法;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他首次见到坦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对付坦克的办法。
    洪清天生奇才,早已想到了对付一切坦克的通用办法。
    洪清通过研究发现,T—34虽然各方面的性能尽皆极佳,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它的引导轮是橡胶做的,加上坦克自身装载的弹药和燃料,它很容易被凝固汽油弹烧毁。
    为此,洪清精心研发了一款大口径的,发射凝固汽油弹的火炮,专门为攻击T—34的弱点而量身定做的。
    27
    那么,洪清对付一切坦克的通用武器是什么?
    这种武器,洪清一共开发了两款,分别是射电枪和震荡炮。
    洪清知道,随着坦克技术的发展,坦克装甲将越来越坚固,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坦克的装甲一定是金属材料质地的。这样,电无疑成了对付坦克的最佳杀手之一。
    洪清开发的这种射电枪能够发射一种特制的子弹,它在击中坦克后,将释放出370伏的电压,远远超出人体承受的24伏电压,足以将坦克内的乘员一举击毙,而坦克可以好发不损地成为俘虏,进而为我所用。
    另一种武器名叫震荡炮。这种大口径火炮发射一种极具个性的炮弹。这种炮弹的破甲能力极差,根本无法击穿T—34的装甲,甚至连它的皮毛都伤不了,但它却极具爆炸力,会产生极为骇人的冲击波,在炮弹的有效射程内,强烈的冲击波足以将坦克内的乘员一举震毙。
    有了这几种对付坦克的致命武器,苏联鬼子的坦克优势一丝一毫也不存在了,其下场也可想而知了。它们的坦克或被击毁,或成了俘虏,无一幸免;它们的鬼子人员,或死或伤,或被俘,也无一漏网。
    28
    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震惊不已。
    “竟有此种事,一夜之间损失1万人,外加170辆重型坦克。马上令罗科索斯基将战斗的经过,写成文字材料送过来。”斯大林怒道。
    29
    保卢斯司令部中。
    洪清刚刚接到林彪派人送来的信。信不是很长,洪清只扫视一眼即记于脑中。
    信的内容是:
    “洪兄台览:
    弟林彪拜上。近闻兄在德军,心下甚喜。想我二人身在异国,咫尺可见,怎不令人欣喜?
    但不知兄因何身处德国,纵容侵略,助纣为虐。日本乃我华夏夙敌,而德国与日本乃一丘之貉,二者皆为法西斯,对于其暴行,兄定有所闻。
    弟林彪再拜。望兄弃德归苏,弟虽不才,愿处兄麾下,与兄共创宏业。
    若归苏不便,望兄弃德归国。我华夏同胞,四万万人身处深水热火之中,亟待兄拯救之,以兄之才,定可救黎民于水火,青史流芳,万古传名。
    望兄速做决定。
    弟:林彪”
    洪清取过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然后交给信使。
    30
    林彪打开信,只见上面写道:“俄国人全该死。”
    看到这六个字,林彪心中泛起阵阵寒意,因为他想到了要与洪清过招。
    “也罢!”林彪心道,“我就和你拼一拼,难道我林彪怕你不成?”
    31
    林彪并不死心,与洪清又交手数度,但每次都铩羽而归。
    林彪心道:“罢了。‘既生瑜,何生亮?’看来有洪清在,我林彪便无出头之日了。若再不急流勇退,以前所得的英名,便将化为东逝之水了。”
    32
    德军司令部。
    洪清入内,只听保卢斯说道:“洪先生,有你的一个邮包,来自柏林。”
    说着,保卢斯指了指办公桌上的邮包。
    洪清上前几步,扫视了一眼邮包。
    保卢斯发现洪清脸色大变,问道:“出了什么事?”
    就见洪清以光速来至保卢斯身前,抓住他的手腕,拉着他又以光速奔出了司令部。
    二人刚离司令部十多米远,就觉身后一声巨响,那司令部已飞上了天空,他们二人也被爆炸产生的气浪掀翻在地了。
    良久,保卢斯这才从地上爬起来,发现自己除了些许擦伤外,并无大碍,问道:“洪先生,你还好吗?”
    洪清已然从地上爬起,点点头,说道:“无碍!”
    又过了良久,保卢斯这才从方才的惊悸中恢复了平静,问道:“怎么回事?”
    洪清说道:“俄国人干的。”
    保卢斯问道:“你怎么知道邮包内有炸弹?”
    洪清说道:“我能提前感应到危险的存在。”
    33
    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那个混蛋很郁闷。
    他刚刚接到林彪的信,冥冥中觉得信中肯定不是好消息。果然,当他打开信,愣住了。
    信如此写道:
    “斯大林同志:
    敬请原谅。德国法西斯,暴虐残忍,滥杀无辜,实应天地共诛之。苏德开战以来,惨遭德国人屠杀的平民,无法计数,即便我林某作为一外国人,也对德国人的行为感到愤恨。
    林某本欲与苏联人民携手,共抗德国法西斯,无奈身患顽疾,实在力不从心。
    正是‘有心杀贼,无力归天’,怎奈贱体有恙,无力再效命前线,敬请原谅。
    此外,苏军屡败,彪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不辞呈,无以服众。
    敬请原谅。林彪”
    斯大林读毕,掩卷而思,烦恼不已。他已得知,德军中有一人,此人军事才能极高,德军屡胜,实因其故。
    斯大林心道:“林彪尚不是此人敌手,那朱可夫、铁木辛哥等人更无法与此人相抗了。听说此人也是中国人,此人究竟是谁?实在令人费解。”
    34
    罗科索夫斯基司令部中。
    林彪的信发出后即开始收拾行囊。
    此时林彪的身体状况确实甚差。洪清不比旁人,每次与之过招,林彪都须殚精竭虑,虽然屡次战败,但确实付出了极大心血。这些日子,林彪急火攻心,背上枪伤复发,已然食不甘味,睡不安寝,筋疲力尽了。
    35
    克里姆林宫中。
    斯大林见林彪如此病重,急令人召来御医,为林彪治病。
    林彪激动万分。
    其实斯大林如此热心,实欲林彪病体早愈,以重返疆场,为之卖命。
    36
    林彪所住病房中。
    “林彪同志,你现在感觉怎样了?”数日后,斯大林来看望林彪,故作关心地问道。
    林彪听此,一阵暖流传遍全身,说道:“多谢斯大林同志关心,我已好多了。”
    斯大林说道:“林彪同志,你可知德军中那秘密人物究竟是何许人也?”
    林彪听此,叹道:“说来惭愧,此人乃吾同胞,想不到竟甘为德国法西斯鹰犬。”
    斯大林一愣,说道:“此人也是中国人?”
    林彪道:“正是。”
    斯大林说道:“此人是不是名叫洪清?”
    这次林彪愣住了,拱手说道:“佩服,实在令人佩服。”
    斯大林不解,说道:“你佩服什么?”
    林彪说道:“我佩服契卡人员的精明干练。”
    斯大林说道:“我契卡人员的确值得佩服。做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但国家制度比资本主义国家先进,就是我们的谍报机构也比它们的强。
    “OSS是美国的战略情报局,在世界上名气很高,殊不知它的许多人员,一直在为我们的契卡服务。我曾经得到一份来自白宫的秘密档案,其言:珍珠港是美国政府故意扔给日本炸的。”
    37
    那么,契卡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它是一个世界一流的特务机构,对于绑架、暗杀、刺探情报等事,无所不为,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它就是臭名昭著的克格勃的前身,是列宁那个混蛋在沙俄秘密警察的基础上,一手创建的。
    38
    斯大林一脸阴森得意之情,续道:“其实美国早想参战了,无奈国内孤立主义盛行,一时未得其便。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罗斯福总统就已知道了日本的计划。珍珠港事件其实是美国政府演给民众的一场苦肉计,其目的在于打击国内的孤立主义。
    “果然,日本人一得手,美国政府也得手了。再看美国国内,一片哗然,再没人反对美国参战了。当初,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美国的航空母舰未在港内,这是美国人故意开走的,以免损失过大。”
    其实,斯大林所讲,皆是国家级秘密情报,本不应轻易外泄,但他心知:“只有将自己知道的秘密告诉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将自己的秘密说出来。况且我所说的,是美国人的秘密,而非苏联人的秘密,即便说出来,对苏联也不会有害处。既然如此,何不用它套取别人的秘密?”
    果然,林彪听了斯大林的言语,极为感动,心道:“想不到斯大林对我如此信任。”
    林彪说道:“事实上,我们共产党的谍报工作做得也很好。国民党高层中,有许多人其实是我们的秘密党员……”
    说到此,林彪略一停顿,然后列举了几人。
    39
    重庆临时总统府中。
    “二战”后期,苏联鬼子出动丘八到中国东北,参与对日作战。
    为了取得国民党政府的好感,进而维护其在东北的既得利益,苏联大使对蒋介石说道:“……委员长阁下,贵政府高层中,其实有许多人是共产党员……”
    说着,那厮道出了林彪曾说过的几个人名。
    40
    后来,共产党的谍报工作遭受到了巨大损失。
    虽然如此,但蒋介石大骂斯大林不仁不义。蒋介石十分鄙视斯大林的为人,心道:
    “斯大林实乃一个背信弃义的无耻小人,共产党与他本是朋友,但他却为了一己之私而出卖朋友,若得机会,我一定要收拾这小人。”
    41
    林彪的军事才能极高,对于行军作战确实有两把刷子,但若论待人接物,尔虞我诈,那他就与斯大林相差千里了。斯大林那是何其奸诈狡猾!
    林彪虽然心胸褊狭,气量不大,在后来收拾政敌时,手段狠辣,绝不留情,以至于“文革”期间,只有宋庆龄、李宗仁等少数几人因受到周恩来的特殊保护,这才未遭打击迫害,但林彪其实也不失为一条光明磊落的汉子。
    42
    须知,政治与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相互倾轧,是不应与当事人的个人品质联系在一起的。有时,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为了打击其政敌,所采用的手段是很卑劣的,但这无可厚非,因为这不叫打击敌人,这叫铲除障碍。
    司马光的个人品行是十分值得称道的,但他排挤王安石的手段则让人不敢恭维。其实,官场就是这样。自古至今,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同为北宋大臣,韩琦和富弼皆为一代名贤。早年,二人心心相印,彼此敬慕,但后来因为政见偶然相乖,以致终生不相往来。韩琦死后,富弼甚至都没有去吊唁。
    晚清重臣曾国藩与左宗棠,二人的品行也是很高的,但也因为政见不同而相互龃龉,彼此敌视。
    一个人在政治与官场上的所作所为,很多情况下并非他的本性的体现。
    43
    林彪并非那种奸诈宵小之徒,所以在斯大林面前显得天真幼稚就不足为奇了。
    林彪很少因为私人恩怨而报复他人。刘营长打伤他,阎锡山亲自前来赔罪。林彪只是淡淡一笑,说道:“他并非故意的。”
    一句话即使林彪的人格如何,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44
    二战时的风云三巨头中,斯大林已是奸诈之极,但还有人胜过他,那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这个老狐狸最是阴险不过,平时一张笑脸,面带和善,充满亲和力,但实乃李林甫之辈,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杀人不见血的辣手角色。
    如果说斯大林是从内之外,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滴着阴险的真小人,那罗斯福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彻头彻尾的,百分之一万的伪君子。
    三巨头中,英国的雪茄首相丘吉尔虽然对社会主义持有强烈的偏见,但实乃一个响当当的磊落汉子,并无斯、罗二人的阴险深沉,是一个真正的热血男儿。
    45
    斯大林格勒市区。
    机声轰轰,马达隆隆。放眼望去,全是德军。
    9月3日,洪清协助保卢斯一举突入斯大林格勒市区。
    洪清、保卢斯、施密特,三人意气风发,意欲直捣黄龙,一鼓作气将斯大林格勒攻下。
    46
    保卢斯司令部中。
    洪清刚刚收到了一封信,虽然他面上无任何表情,但内心仍有几丝郁闷。信乃是“沙漠之狐”隆美尔写来的。
    8月13日,蒙哥马利中将被任命为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此后,由于后勤保障不济,隆美尔的处境愈来愈不利。
    蒙哥马利行踪诡秘,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士卒爱戴。他的到来使接连败绩的英国第8集团军士气为之一振。隆美尔深知北非战略地位的重要,所以,要竭力保住北非,但他自知在现在的后勤保障条件下,凭自己能力,要实现之,不太现实,所以写信给洪清,向他求救。
    洪清本不欲在大功将成之际放弃,但他极具战略眼光,知道北非的重要性,尤其是他对埃及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所以决定立即动身前往北非。
    47
    洪清到北非后,一眼即将蒙哥马利的作战策略彻底看穿,并着力制订了几套作战方案,自此,蒙哥马利处处受制,北非优势再度倒向轴心国一方。
    48
    洪清临走前,曾为保卢斯连夜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对苏作战方案。
    林彪听说洪清离开了苏德战场,长长出了口气,心道:“我林彪的出头之日终于来了。”
    但令林彪懊恼的是,苏联鬼子又再度连连受挫,林彪这才想到,洪清临走前,必定给保卢斯留下了作战计划。
    但可悲的是,后来由于急功近利和希特勒的胡乱指挥,保卢斯没有再按照洪清留下的作战方案行事,结果被林彪合围于斯大林格勒城下;
    而且,他也未接纳曼斯坦因元帅的建议:在实施营救时,第6集团军实行突围,与解围友军内外夹击苏联鬼子。
    最后,保卢斯做了俄国鬼子的俘虏。
    49
    德国本来是有机会一举毁掉苏联鬼子的全部家当的。
    若按曼斯坦因的作战计划,第6集团军以退为进,进行战略撤退,可以将苏联鬼子压缩到黑海地区,然后一举全歼,进而将苏联彻底击垮。
    这就是曼斯坦因制订的“吞天裹地旋涡计划”。若此计划得以运转,将有700万苏联丘八被卷进去,这几乎是俄国鬼子的全部家当;如是,苏联鬼子将永无还手之力。
    50
    1942年11月21日,曼斯坦因元帅奉命担任新成立的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
    也就是在同一天,苏联鬼子的远东部队,经过两天的猛攻,打垮了斯大林格勒两侧的罗马尼亚军队,合围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
    这时,两军之中唯一清醒的人就是曼斯坦因:
    俄国鬼子因为在此之前不断失利,这次终于抓住了一个围歼德军重兵集团的机会,被兴奋冲昏了头脑,他们没有考虑得更深远一点,那就是,发动一次以攻击德军整个南翼补给线为目标的作战行动。
    如果他们不是将自己的所有人马紧紧围住第6集团军,而是以机械化部队为攻击矛头,击打德军南翼脆弱的交通线和补给线,那么,俄国鬼子将截断整个德军南翼的后路。
    这样一来,从高加索到伏尔加河上的德军,包括第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第2集团军和整个A集团军群在内的德军,以及罗马尼亚、意大利和匈牙利的4个集团军,将会遭到彻底致命的一击,因为上述所有部队的补给,都必须通过唯一的一个渡口——第聂伯河上的铁路桥。
    如果俄国鬼子以坎尼式的攻击,从德军的左翼前进,直到占领这座桥梁及其周围地区,将德军压迫到黑海岸边,那么整个德军的南翼就会被完全毁灭。
    51
    但是,如果保卢斯不是根据希特勒的命令,死守斯大林格勒,而是采取另一个大规模的机动,其结果也可以完全歼灭整个南线的苏联鬼子,曼斯坦因认为:
    “……对于德军最高统帅部来说,还有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只要放弃在夏季攻势中占领的地区(根本无法守住),那么一个严重的危机就可以演变成一次伟大的战略性胜利。
    “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把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兵力,在一定时间内,从东部正面的突出部撤出来,首先后撤至顿河下游或顿涅茨河西岸,然后部署在第聂伯河下游地区。
    “同时,所有能够调用的兵力——包括因为缩短这两个集团军群的正面而多出来的部队——都集中于哈尔科夫附近,当俄国人企图追击撤退中的德军,或切断它在第聂伯河上的渡口时,这些部队就可以用来攻击敌军的侧翼。
    “也就是说,要将一个大规模的撤退转变成一个合围歼击作战,目标是把我们的追击者驱赶到(黑)海岸边,并在加以那里歼灭。”
    但,斯大林格勒的名称已经象鬼火一样攫住了希特勒的心灵,就像他拒绝任何含有放弃或撤退字眼的念头一样,他拒绝采纳曼斯坦因的计划,这就使他失去了一次伟大的战略胜利。
    然而,在以后的作战中,这个雄伟的计划始终萦绕在曼斯坦因元帅心头,他还是决定采用这个作战设想。
    后来,他终于获得了一次战术性的胜利,并将俄国人逐回了罗斯托夫以东地区,重新抢占了早些时候被苏联鬼子夺回的哈尔科夫。
    但是,因为斯大林格勒周围的战斗几乎耗尽了南线德军的力量,他的胜利没有能够扭转苏德战场的形势,然而,这次战术性胜利却使苏德战争结束的时间推迟了两年。
    52
    “哈尔科夫反击战”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只有毛泽东的四渡赤水堪与之媲美,其他任何胜利与之相比,都会如同月亮遇到太阳一样,黯然失色;即便是汉尼拔的坎尼之战与之相比,也要逊色几分。
    53
    多年后,曼斯坦因元帅的名著《失去的胜利》出版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可夫这个混蛋得到了一本《失去的胜利》。
    当他读完此节时,这才发现自己全身已被冷汗湿透。
    朱可夫不由地匍匐于地,仰天长叹:“感谢希特勒!幸亏他没有采纳此建议,否则,我们将永无翻身之日。”
    此后,每每想到曼斯坦因元帅的这个作战计划,朱可夫不禁毛骨悚然。
    54
    日本是“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军官,三流的将帅”,而德国是“一流的将帅,二流的士兵,三流的元首”;所以说,德、日的战败,有六成因素是最高统帅部的昏庸无能。
    按洪清的标准,“二战”时期,日本的真正军事人才,不超过四个,而且基本上都在海军中;而德国却是人才济济。
    日本能支持到最后投降,九成因素源自其“一流的士兵”;而德军九成要靠那些杰出的将领。
    整个20世纪的战争中,日军小队(排)以上集体投降的事,从未发生,这在所有参战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55
    曼斯坦因作为卌大陆军名将中,排行第三的军事奇才,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对于这一点,连一向高傲自负的古德里安也十分认同。
    曼斯坦因被称为“攻城专家、战略专家、包围专家”。
    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举止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奇才。
    在20世纪的各国将领中,军事才能可称得起“可怕”二字的,只有洪清与曼斯坦因两人。对于曼斯坦因的军事才能,在有些方面,就连洪清都自叹弗如,其才能之“可怕”,由此可见一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