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打造和谐大宋

第125章


 
    突然,门外一片嘈杂,下一刻,赵久飞一般的冲入厅堂,怀中抱着湿透了的赵锦。 
    “娘,快救救锦儿!” 
    秦真大惊,接过孩子查看后才送了一口气,原来只是呛了几口水。并不大碍,不过这是怎么回事? 
    岳飞看着随后跑进来的儿子岳云。他浑身也是湿透,如今早春季 节,冻地孩子有些瑟瑟发抖。 
    “云儿,这是怎么回事!” 
    岳飞声音威严,平时管教岳云异常严格,岳云看着父亲发怒的容 易,立即跪下说:“云儿没有照顾好客人,让她落水了。” 
    “你……”岳飞生气的说:“若公主有个三长两短,你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 
    “大哥!”秦真急忙拦下教训孩子地岳飞说:“这也不尽怪岳云,我这两个孩子平日就喜欢胡闹,肯定是自己要到湖边去玩的。” 
    果然,下一刻赵久便跪下地说:“娘,您责罚孩儿吧,孩儿不听他的劝硬要带妹妹去湖边玩,却没能照顾好妹妹,最后还是他会水,下湖将妹妹救了起来。” 
    赵久的头低的几乎挨到地面,他竟然险些害死了妹妹,若不是他和岳云争执执意要去湖边,赵锦也不会滑下水。恨只恨,他平日认为自己武艺高强足以保护家人,却在赵锦落水地那一刻绝望的发现自己不会 水,星点办法也没有! 
    “好了,待会再说,你们衣服都湿了,赶紧换身干的,不要着凉 了。”秦真带着赵锦、赵久进到一间屋子里换衣服,岳云也自有吴芍芬带了下去。厅中留下赵构和岳飞二人谈论着事情。 
    岳飞看着眼前日渐稳重,骨子里透着一股王者之气的君王,忽然心生悔意。赵构登基不到十五年,却使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岳飞这些年感触颇多,除却登基前地那些事,他不得不承认赵构是个好皇帝,也许他真的该淡忘那些陈旧之事。           
    二卷:鹰击长空 173 慈母撒手人寰     
    已深,赵久睡在土炕上却不能入眠,他透过窗户看见 人影,定睛一看,却是岳云扎着马步蹲在夜风之中。 
    赵久走出屋子来到岳云身边,问道:“你怎么还不睡?” 
    岳云转头见赵久,俯身行礼说:“拜见皇子殿下,我今日的功课还没有做完,父亲吩咐今日事今日毕,就算再晚我也要练完再睡觉。”他已被父母告知了家中宾客的身份,并晓得了父亲原来是做过大将军的,让他震惊不少。 
    赵久沉默了一会,开口说:“今天傍晚的事情是我不对,连累你 了,我向你道歉,对不起。” 
    岳云笑着回答说:“没关系,只是被父亲说了两句而已,公主没事便好。” 
    秦真见他们二人相处融洽,心中替赵久高兴。岳云性情朴实刚正,若有他做赵久的好朋友,秦真对赵久也放心多了。 
    在岳飞的农舍里住了一日,赵构一家人便要告辞继续北上,岳飞带着岳云一直将他们送到汤阴县城。 
    赵锦从马车中探出小脑袋,看着坐在岳飞马前的岳云,递出一个小荷包说:“谢谢云哥哥昨日救了我,请收下谢礼吧。” 
    岳云见父亲点了点头,才探身过去接下说:“多谢公主。” 
    赵锦说:“云哥哥是我的救命恩人,就跟哥哥一样叫我锦儿吧,我们以后再见。” 
    赵久也在一旁对赵云抱拳说:“岳弟弟,我们日后京城再见。” 
    几个大人在旁看着他们处的融洽。心中也欢喜,岳飞又送了两送,直到他们地马车消失在远方。 
    他们一家四口的下一站是祈津府的振北将军府,刘琦和姬无双的府邸。秦真原意并不想去打搅他们,而是直接去见辽王傲鲁斡和六师兄耶律焕,但是赵构顾虑自己的身份。若被有心人发现他“私访”辽国。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不必要的岔子,所以他决定在祈津府等秦真和孩子们回来。 
    赵构拍拍儿子地肩膀说:“路上一定要好好照顾母亲和妹妹,知道吗?” 
    赵久信心满满地说:“孩儿记住了。父亲!” 
    赵构的突然出现让刘琦很是忙碌了一阵子,明明听说皇上皇后巡防江南了,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北疆,让他一时以为和辽国出了什么茬子,有紧急战况。好在赵构左右强调自己真的是来玩一玩、看一看地。刘琦才定下心来。 
    等待的日子其实并不太难熬,赵构提出要微服探军营,刘琦便领了一套士兵服给赵构,领着他出城去了。 
    振北军多年之前由岳飞带领,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自刘琦接任 后,虽然日子一日太平过一日,但训练丝毫不敢放松。赵构要去查看,刘琦并没有半点惊慌,也没有放出一点口风。让赵构很是赞叹。 
    他们一连在军营呆了半个月。一封从南边来的急信突然打破了他们的安排。赵构看了书信立即修书给秦真,而后急忙回城。 
    秦真生母王氏病危。只期待着见秦真最后一眼! 
    刘琦亲自护送赵构到天津渡口,并在那里备好船等待横渡渤海而来的秦真。他们只等了一日,秦真三人便赶来了,而后换搭特地准备地大帆船火速南下。 
    赵构见到秦真时,什么话也没有说,看到她已见苍白的脸颊,将她搂在怀里拍了拍。 
    从北疆走水路到临安比陆路要快上许多,加之这是专为他们准备的船,一路都未停靠,饶是这样,也花了三个晚上才赶到临安。 
    第四日中午在临安的码头下船后,已有人在那里候着,换了马车直往临安城中的秦府而去。 
    临安城中的秦府是在秦桧归乡时赵构赐的,赵构和秦真都是第一回来,他们什么也未看,便随着引领的人一路直往王氏病床而去。 
    穿过厅堂,走过曲廊,秦真只觉得这短短的路走的这样幸苦。赵构静静地牵着秦真地手,给她无声地支持。锦儿和久儿听说从未见过面的外婆病重,心中也很担心,众人进了府后一路走地飞快,赵锦太小追不急,赵久便将妹妹抱起,随着父母一路往内院走去。 
    守在门外的丫鬟见一行人往老夫人的房间赶来,为首的年轻男女虽然脸色苍然,但丝毫掩饰不了他们身上的贵气,心底里想,这便是皇上和皇后了吧! 
    丫鬟打开房门向房内禀报道:“老爷、老夫人,你们快看谁来 了。” 
    发须都已花白的秦桧看见疾步走入的赵构和秦桧,颤抖着跪下去叩首,秦真上前一把扶起他说:“爹爹,女儿回来了……” 
    秦桧握着秦真的手说:“什么也不要说了,快去看看你娘吧……日日夜夜盼着见你啊……” 
    病入膏肓的王氏形如枯槁,躺在床上显得那么瘦小,只一眼,秦真的眼泪便哗哗的流出,跪在床边颤声喊道:“娘……真儿回来看您了,您快睁睁眼啊……” 
    唤了好几声,王氏终于睁开了眼睛,秦真见状赶紧招呼着赵久、赵锦赶紧过去。已无力说话的王氏看见女儿带着外孙回来了,笑了起来,眼神中充满对生的迷恋,可是,谁能逆天? 
    赵构和秦桧退到中厅,给他们一个单独的空间。 
    入夜,王氏的房中突然传出秦真嘤嘤的哭声,秦桧手一抖,摔了茶杯,老泪纵横。 
    赵构能做的事情不多,除了下令以一品夫人厚葬王氏之外,唯有默默的在背后支持秦真。           
    二卷:鹰击长空 174 今后何去何从     
    安秦府的庭中,沿着水榭开了一汪白嫩的杏花,赵构 流水往杏树下的人儿走去。秦真抱着手肘,背对着他,背影极是清瘦,看得人心怜。 
    “真儿。” 
    赵构搂住她的肩,让她顺势靠在自己的胸膛前。二人静静的看着树上飘落而下的杏花瓣,沿着流水远去,万物复苏的春季里却让人觉得悲伤。 
    默默的立了一会,秦真振作着说:“该去灵堂了,不能让爹爹累 到。” 
    赵构拉住她说:“你歇会吧,一夜没睡怎么能行?前面自有人照 应。” 
    南下的官员已经到了临安,自有人来安排葬礼等一干事情,何用秦真忙碌? 
    秦真却执意要去,说:“母亲生前我未能尽孝,此时就让我多陪她一会吧。” 
    她如此坚持,赵构只好陪她前去。素白的灵堂中人来人往,俱是前来祭拜的人,但是真心吊 的能有几人?只不过是见帝后俱在此,前来攀炎附势罢了。秦真只静静的坐在一旁守着棺木,垂目不语。 
    按古礼,父母逝去,出嫁的女儿要守半月的孝期,秦真执意要在秦府守孝,赵构只得命人收拾了些东西,挑了几个乖巧的人来服侍秦真。而他碍着身份的原因,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由康王府改建的行宫。 
    在秦府深居简出的半个月中,秦真竭尽全力的服侍伤心悲痛的父 亲,她明白。母亲地离去对秦桧来说打击很大。 
    一日秦桧对着秦真说:“直到你娘亲走了,我才明白,除了至亲之人,其他东西都是虚无的,不想我追着那虚无缥缈的东西跑了一辈子,却丢了最重要的东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