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第43章


第二,灭楚不如灭韩魏,就这么两点内容。可以看出来,这封上疏明显是嫁祸于人,希望秦国把矛头指向其他国家,说明一点,没有战略眼光,只看到局部利益。楚国可能暂时免除了被灭掉的危险,但从长远来看,这个上疏只能够让秦国的国君更清楚地懂得远交近攻的政策是正确的。
      所以,最终楚国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灭亡了,楚国的灭亡意味着秦王嬴政的统一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基本上五国都灭了,只剩下一个齐国。对于齐国,秦王嬴政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4:不战而降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4:不战而降
      [画外音]秦王嬴政拉开统一六国的序幕后,兵锋所向,战国七雄中的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一个个烟消云散。现在秦国的大军直接面对着最后一个对手,齐国。齐国疆域辽阔,是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齐国因为不和秦国接壤,又受惠于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休养生息,几十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所以,当秦国大军进攻齐国的时候,齐国还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的雄兵。那么,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在秦王赢政的大军兵临城下之际,还没有打,就举国投降了呢?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就是灭楚大将王翦的儿子,他在灭了燕国残部以后,带领军队从北方打入齐国。这时候,五国已经全部被灭了,仅仅剩下了一个齐国。所以齐国的国君田建慌作一团,非常紧张。因为第一,五国全灭了,只剩他一个。第二,秦国的军队是从北方打到齐国的边境。想打,田建打不成,因为齐国已经几十年没有做过战争准备,一直是不准备打的,突然间迎战来不及。不打,束手待毙,所以齐王建就是两难。这时候,突然得到一个消息,秦王嬴政派了一个使者来,田建一听,高兴坏了。因为他觉得五国被灭的时候,五国的国君什么下场,两种,第一,俘虏,第二,杀死。他这个地方派使者来了,如果想杀他的话,会派使者吗?所以田建就在都城临淄,齐王的宫殿里面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仪式欢迎秦国使者。秦国使者来到以后,对齐王田建说,秦王还是非常喜欢你的,但是想让你把你的国家交出来,秦王给你五百里土地,让你做个封君。齐国的最后一个国君,田建一听非常高兴,他觉得这个下场比其他五国国君强多了,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下令举国投降。所以齐国最后被灭的时候,和其他五国都不一样,不战而降。齐王建就随着秦国的使者,到秦国去了,秦王就把他安排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共,就是现在我们河南省的辉县,安排在这个地方一片松柏林里面,说着周围五百里都是你的。然后派兵把松柏林包围起来,断绝所有的供应,齐王田建最后就被饿死在这片松柏林里面。他原来还做着一个封君的梦,没想到自己最后的下场是这样。六国中间,最后一国,齐国就这样被灭了,所以齐国灭的非常奇特,所以我们要单独提出来说一说。我们回顾一下六国被灭的过程,抵抗最坚决的赵国,秦灭六国,主要打的就是赵国。赵国的赵奢在阙与大败秦军,赵国的廉颇在长平打得让对方没有办法,只好用反间计把他拿掉。赵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大将李牧还连续把秦军打败,最后秦军没有办法,反间计拿掉,赵国是这样的。燕国比较弱,虽然弱,还派了一个荆轲刺了一下,不管怎样还挣扎了一下。齐国伸着脖子等着人家一刀,灭的最窝囊,不战而降。
      [画外音]齐国是周王朝分封诸侯的时候,最早分封的国家之一。齐国地处今天山东省的东北部,物产丰富,历史悠久,那么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会不战而降呢?我们翻开《史记.齐世家》,从齐国兴衰过程中,也许能找到历史的一丝脉络。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就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姜太公,齐国还是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国家。可以说,齐国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在战国后期,齐国由于独自灭了宋国,导致五国伐齐,从而元气大伤,曾经的辉煌不再。齐国晚期虽然实力衰落,但也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雄兵,可是在面临秦国进攻的时候,齐国却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这是为什么呢?
      齐国灭亡的原因,概括起来就两条,第一,国策失误;第二,政治腐败。国策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大政方针,如果你国策失误了,那么这个国家的灭亡也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将齐国灭亡,就从齐国的国策失误开始讲起。齐国国策的失误,不仅仅体现在齐国的末期,齐国的中期,国策也有失误。齐愍王时代,滥用武力。齐愍王对旁边的宋国一直垂涎三尺,想把宋国灭掉,灭了宋国,就可以大大扩充齐国的国土。齐愍王只顾的灭宋,忘了一条,当时天下的形势,就是齐国和秦国的力量比较强,秦国比齐国稍强一些,秦国是非常想要削弱齐国的。但是削弱齐国,又没有一个办法,所以秦国就派使者怂恿齐国把宋国灭掉。齐国这样干的结果,最后是犯了众怒,这是秦国想让齐国上当。燕国也想让齐国灭宋,因为燕国和齐国有世仇,齐国曾经灭掉燕国,灭了两年,燕国一直想报仇。报仇燕国一国的力量又不足,怎么样联合诸侯呢,得有一件事,把诸侯惹毛了,这件事就是齐国独吞宋国,天下诸侯都不愿意。当时的形势我们讲过,从春秋争霸到战国统一,战国时期有一个基本的心理,所有诸侯国的国君都不希望有一国非常强大。哪一个非常强大了,一定成为其他国家打击的一个对象。我们讲过连横,合纵。合纵不是单单对付秦国的,也可以对付齐国。如果有任何一国足以强大的让其他国家感到受威胁,那么其它国家就可以联手灭掉,或者打败。这个帐齐国没有算,结果灭了宋国以后,秦国不满意,燕国不满意,韩赵魏也不满意,都觉得齐国占的便宜太大了,所以五国联手,把齐国灭了。灭齐以后,其他国家想法简单,割一块地就行了,唯独燕国,把齐国反过来灭了五年,这是齐愍王国策的失误。齐愍王的失误,在于滥用武力,所以应当说,齐国的灭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国策。从齐国的中期到晚期,他的国策出现了一连串的失误。比如说不用武力,不是滥用武力吗,我就不用武力,齐国后期奉行的国策,“事秦谨,与诸侯信”,恭恭敬敬对待秦国,不和秦国打仗,这叫事秦谨。制定这个国策的人叫君王后,是一个女人。她比吕后专政要早得多,她掌握齐国的国政十几年,但是我们很少提到这个人,实际上这个人还是值得一提。我们讲过五国伐齐,齐愍王野心膨胀,单独把宋国灭了,招致其他国家不满,联手攻打齐国。五国伐齐以后,齐愍王被杀,他的儿子逃了,逃到民间,跑到了莒,就是今天山东的莒县,跑到这个地方一个大夫的家里做了一个佣人。这个莒大夫实际上是一个封君,有一个独生女儿,这个独生女儿很有眼力,一眼就看出这个佣人气度不凡,经常偷着给他拿好吃的,最后还以身相许。齐愍王的儿子也够幸运的,这叫公子落难,小姐相救。当时齐国只有两个地方坚守,一个是莒,一个是即墨,其他的都被燕国占了。坚守期间,这些地方的人,就在寻找齐愍王的后代,要把他扶到齐王的王位上。太子知道这个事情,但是不敢亮出自己的身份,怕是人家下的套,但是他一直关注这件事情。后来过了很长时间,发现别人是真心找他,才敢于出现。当然人家要做一番考察,结果他确实是,他就被立为齐愍王之后,齐国的国君了,史书称为齐襄王。齐襄王继位,就把莒大夫家的这位小姐立为王后,这个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君王后。君王后给齐襄王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我们一开始说的,不战而降的齐王建。虽然她身为王后,但是她的父亲不认她这个女儿,说他的女儿不经过媒人,私订终身,玷污了自家的门风,还是很顽固的。但是君王后对自己的爹妈都很孝顺,首先是个有慧眼的人,第二,她是个孝女。在莒地生活了五年,然后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复国。
      [画外音]田单是齐王的远方亲戚,在燕军进攻即墨时,被推举为首领。他挑选出一千多头牛,在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尖刀,用火点着牛尾巴,趁着夜色把牛赶向燕军。利用火牛之威,大败燕军。然后田单又接连收复被燕国占领的城池,使齐国最终复国。这场战争的胜利,使齐国又存在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后,秦国灭掉齐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在田单大败燕军的时候,齐国的太子,也就是继位的齐襄王,重新掌管了齐国,齐国仍然是战国七雄之一。
      这样,齐襄王就把他的国都又移到临淄,但是齐襄王并不是一个长寿的人,只做了19年国君就死了。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田建继位,大权掌握在他的母后手里,这就是君王后。君王后这个人,对秦国一直奉行“事秦”的国策,不和秦国对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平之战,赵国缺乏军粮,向齐国求救,君王后下令不给,不掺和秦赵之间的事。赵国没有军粮,最后兵败,损失了45万主力,从此一落千丈,而这个决定,就是君王后做出来的。
      君王后死后,齐王建一直奉行对秦国友好的政策,这个政策恰恰和秦国远交的“交”相吻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